[返回生活百态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台湾首件裸女雕像「甘露水」消失半世纪后终见「光」
送交者: 小李的妈妈[☆★也是你的媽媽★☆] 于 2021-12-12 6:46 已读 695 次  

小李的妈妈的个人频道

1921年10月,黄土水以「甘露水」获得日本帝国美术展览会入选,蚌壳中昂然向上的少女,宛如自黑暗中走向世界,象征台湾文艺复兴时代的将临。(图:北师美术馆提供)

今年是台湾文化协会成立百年,各界纷纷举办相关纪念展览、活动,压轴的重磅展览「光──台湾文化的启蒙与自觉」18日起于北师美术馆展出,展出消失半世纪后重现的雕塑家黄土水代表作「甘露水」、曾遭日本殖民政府从台阳展撤下的李石樵作品「横卧裸妇」、赖和手稿「出狱归家」等。

北师美术馆指出,在迎接台湾文化协会创立100周年的2021年,国立台北教育大学北师美术馆将目光着眼于时代脉络。由文化部与财团法人福禄文化基金会支持,林曼丽总策画,邀请周婉窈、刘柳书琴、石婉舜、蒋伯欣、陈慧先、陈允元与吴俊莹等长期精研历史、文学、戏剧、艺术、原住民与妇女、法律的学者组成跨领域研究团队。考察100年之前的时空背景,从社会运动与发展切入,借由艺术作品与文献共构,呈现1920至40年代文化协会及相关人物所处的社会,映射台湾文化协会「文化向上」的行动与精神,回访一百年前台湾文化的启蒙与自觉。

展名以「光」为名,回应100年前知识份子如何在黑暗的时代中仍怀抱勇气,感知那几近不存在的光,并心怀信念向前奔驰。

1921年10月,黄土水以「甘露水」获得日本帝国美术展览会入选,这也是台湾首件裸女雕像作品,蚌壳中昂然向上的少女,宛如自黑暗中走向世界,象征台湾文艺复兴时代的将临。同月17日,台湾文化协会成立,发起人蒋渭水发表「临床讲义:名为台湾的病人」一文,诊断台湾罹患「知识的营养不良症」,须借由文化运动医治,而推动文化运动的组织即是台湾文化协会。

从文化剧传单与剧照中,可以见到林抟秋与张维贤等先锋如何结合文学与艺术家发展剧场运动,并使戏剧成为文协宣传的手段。而文协的重要成员赖和以笔作为利器拚搏,本次展出他涉入治警事件的手稿「出狱归家」(1923),为手稿完成98年后首次正式展出。

「光──台湾文化的启蒙与自觉」以「生命的恒流」、「风景的创造」、「大众与摩登」与「自觉的现代性」四个子题出发,由内而外探讨创作者如何从自我觉察的迸发进而书写社会,勾勒个人和社会的交融与抵抗。无论是陈植棋和倪蒋怀在1930与1933所绘「真人庙」、郭柏川「台南祀典武庙」(1929)与陈澄波「琳瑯山阁」(1935),皆是通过寻常风景暗喻台湾人的精神抵抗。

新出土的蓝荫鼎「夜晚的面摊」(1924)与「南国之夜」(1940)建构岛内群众的景象;而莱卡相机的发明解放摄影,促使了新兴写真的兴起,醉心其中的邓南光携带镜头和八厘米录像漫游城市,亦瞥见东京五一劳动节游行的身影,此系列与长久消失在公众眼前的林之助「取景」(1938)相互呼应,图中少女拿着正是当年昂贵的莱卡相机。


1936年,李石樵以大胆又前卫笔法绘下「横卧裸妇」,却遭殖民当局强迫从第二回台阳展撤下。(图:李石樵美术馆提供)

另一方面,首次面世的陈进「绣裙」(1947)具备着摩登自信,而同样是「摩登女孩」为对象,李石樵以大胆又前卫笔法绘下「横卧裸妇」(1936),却遭殖民当局强迫从第二回台阳展撤下。

与此同时,本展于「当代的回响」单元与阮剧团合作,重新演绎当时的文化剧,并邀请黄邦铨、林君昵导演团队创作「甘露水」同名纪录片与致意王白渊「荆棘之道」(1931)的影像交互设备,进而显影时代。通过与当代创作者的合制共创,在多样化梳理展呈历史的同时,以当代的观点回应创作的本质。

喜欢小李的妈妈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小李的妈妈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生活百态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