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生活百态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九九重阳 为何有登高插茱萸的风俗?
送交者: kingshand[♂★★声望品衔9★★♂] 于 2022-07-21 12:06 已读 1731 次  

kingshand的个人频道


6park.com

九九重阳佳节,登高好时节。(pixabay) 6park.com

黄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可说是秋天里的“极”光。九为阳数之极,九九泛指极多数,九月九日九九相叠称“重九”、“重阳”、“重阳日”,是“喜气阳阳”的好时光。 6park.com

三国时代,曹丕(公元187~226年)给钟繇的书信中写道[1]:“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那时的风俗就赞称“九九”重阳宜长宜久,并且“享宴高会”登高欢度。 6park.com

登高用茱萸辟邪的风俗 6park.com

一年四季里,秋天最是云高气爽,秋天登高好赏景。在汉代就有关于重阳的习俗,特别登高辟邪、辟厄之说。在九月九日这一天人人相携登高,所以这一天也称“登高节”。 6park.com

6park.com

在九月九日重阳这一天古人喜欢相携登高,这一天也称“登高节”。(pixabay) 6park.com

南北朝吴均的《续齐谐记》记载,相传东汉时,豫州汝南(今河南汝南县)地方有个叫桓景的人。桓景慕道,跟随方士费长房游学求道多年。有一年近晚秋时,费长房告诉桓景,九月九日你家中将出现瘟疫的灾厄。费长房教他辟灾的方法。 6park.com

桓景牢记费长房告诉他的辟灾方法。到了九月九日大清早,他将准备好的茱萸囊袋给家中每个人都系上,领着家人攀登到高处,并饮菊花酒来避祸。到了太阳下山,回到家中时,发现家里畜养的家禽、家畜果然都暴毙死了。重阳佩茱萸登高避灾的习俗就这样代代流传下来了。 6park.com

其它的古籍上,也有九九重阳辟恶疫、添寿的习俗记载。像是西汉的《西京杂记》载:“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华酒,令人长寿。”又如,晋代周处《风土记》记载九月九日这一天,民间流行折茱萸插头上来辟恶疫、御初寒。[2]。南朝梁《荆楚岁时记》也记载:“九月九日宴会,未知起于何代,然自汉至(南朝)宋未改。今北人亦重此节,佩茱萸、食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 6park.com

6park.com

山茱萸的果实。(pixabay) 6park.com

茱萸有山茱萸、吴茱萸等等的不同。三国时代《神农本草经》中提到:山茱萸一名蜀枣,味酸无毒,可以去三虫;吴茱萸,一名藙(音同易),味辛温,可以杀三虫。一般都认为吴茱萸的效用好,果实有很强烈的芳香气味,人称为“辟邪翁”。《本草纲目》说,“茱萸取吴地者入药,故名吴茱萸。”吴茱萸在古代长在吴地,是春秋战国时代吴国一宝,现在处处都有,江浙、蜀汉尤多。茱萸在九月九日熟透、气味芳烈,可折下茱萸的果实以辟恶气。佩茱萸、插茱萸是古来九月九日重阳节的重要民俗,因此重阳节也有了“茱萸节”的别称。 6park.com

到了南宋,民间普遍以菊花、茱萸入酒做成饮品,以辟邪、延寿、消厄。如《梦梁录》记载,南宋当时“世人以菊花、茱萸,浮于酒饮之,盖茱萸名‘辟邪翁’,菊花为‘延寿客’,故假此两物服之,以消阳九之厄。” 6park.com

在《易》数中,九是阳数的极数,谐音“久”,换言之,也是长寿的象征,所以这一天也是民俗中的“敬老节”、“老人节”。然而,物极必反,祸福相倚,过了九九重阳,一年金秋亮丽也走到尽头了,金黄转入萧飒、衰落,阳消阴长更加明显快速了,所以也有“阳九之厄”的说法。《梦梁录》说“辟邪翁”茱萸和“延寿客”菊花,都是消阳九之厄的吉祥物。 6park.com

登高插茱萸重阳佳节倍思亲 6park.com

6park.com

“每逢佳节倍思亲”,佳节逢重阳,茱萸让人思亲!图是山茱萸的秋实果肉。(pixabay) 6park.com

唐朝人很重视九九重阳节,承传了登高聚宴的古文化,亲朋共聚,臂系茱萸、饮菊花酒欢宴。唐代风俗志《岁华纪丽卷第三》记载了“重九登高”和“菊制龄、萸系臂”的风俗。 6park.com

唐开元初年,当年十七岁英姿焕发的少年王维,身在异乡长安,体验了人人插茱萸欢度重阳的京城景象,就曾经写下一首传颂千古的佳节思亲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6park.com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6park.com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6park.com

这首诗让茱萸成了人间“每逢佳节倍思亲”的代言,和天空的中秋明月齐名。 6park.com

王维少年就离家上京游学。金风飒飒、秋思飘飘的重阳节里,长安的锦绣风情、茱萸的芳烈气息,让少年的他思乡情怀澎湃激荡,终而写下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藉以抒怀。《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呼应了重阳节民间登高、插茱萸辟邪的时俗,更以一串茱萸为离家的游子传达了思家、思亲的心意。 6park.com

“每逢佳节倍思亲”、“遍插茱萸少一人”,凸显了中华文化珍重天伦的特色。家在东都洛阳的唐代宰相张说有诗《九日进茱萸山诗五首‧其一》写重阳茱萸节情景,同样是荡漾着造化之景、人伦之情: 6park.com

家居洛阳下,举目见嵩山;刻作茱萸节,情生造化间。 6park.com

“愿陪九九辰,长奉千千历”[3]!将逢金秋的极点——九九重阳时,登高走走,欢畅聚聚,闻一闻久违了的茱萸香吧!

评分完成:已经给本帖加上 30 银元!

喜欢kingshand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kingshand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生活百态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