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生活百态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老书里的瓶中信
送交者: 笠北七[♂★★声望品衔10★★♂] 于 2023-02-04 17:25 已读 1191 次  

笠北七的个人频道

米榭儿∕图

几年前有位爱书的朋友送了我一本旧书,很惭愧地我一直没有时间看,一直到最近搬家找到了它,才从书架上拿下来读。它的版权年分写着1937年,我姑且就当成是它的生年了。浅蓝色封面已经有了风渍的斑斑点点,像年纪大的人皮肤上随岁月染上的老人斑。书页合起来后的上缘,盖了一个橡皮印章。由印出的文本看来,这本书来自一个美国东部退伍军人养老院的图书馆。我信手翻了翻,空白处有读者评注,有些是发抒着读后感,有些则是圈选出好的篇节。其中不止一个笔迹,有些字体娟秀细小,应该来自女性的读者。有些豪迈不羁,可能是来自某个解甲归田的退伍军人。从书的出版年分来看,虽然做这些注的人理应早已作古化尘,但他们在那个遥远的时空仍热情地分享着他们在这个文学创作里曾有过的共鸣。


我在想,这本书在老人院的图书馆度过多少无言的寒暑?当时是不是有一位寂寞的老人从架子上拿下来读着打发时间?他可能在黄昏的暮光里,一页页地翻着,读到兴起时捡着一块空白就忙着写一些感言。毕竟能和他讲话的人可能永远羁留在诺曼第的海滩上,或许是在硫磺岛国旗杆后的壕沟里。他来得及读完吗?会不会翻着写着就在轮椅上凋零了?老兵不死,只是凋零。我顺着这条思路想像可能的场景:老书从他的膝盖滑落在地板上,被护理长捡了起来,她想要去唤醒他,却发现老人已溘然而逝。虽然她已经习惯了,她仍是叹了一口气。她把书归回了架上,老人也终究归回土里。在天堂里醒来的老人会不会惆怅着想知道书的结局?多少个花开花落,最后老人院关了,书架上的书贴着批发价卖到旧书商,放在书架上继续攒着灰,最后被我的朋友找到再转送给我,这已是它出版后八十多年之后的时空。


老书是个时空的旅者,它诞生的那一年,兴登堡飞船被橘红色的大火在半空烧成了一团灰烬。我发现它时,世界已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我父母的婚礼、中国内战、人类登月、911恐攻……到了今年世界才战战兢兢地走出了瘟疫浩劫。在我还没被父母定义的数十年前,老书就耐心地等着我。襁褓中的我吃着奶、嗯嗯啊啊地牙牙学语、摇摇晃晃地学走路时,它说,小孩子不急,整个人生等着你,慢慢来。当我读书、恋爱、当兵、结婚、生儿育女、上班时,它说,年轻人不急,整个世界等你成就。如今我历经风霜,它看着我背后的岁月,我蹒跚的脚步走走停停。它问我有没有时间给它,我就欣然地回答了声好,现在就是数十年后的约期。


旧书页很脆,我翻书时不小心造成一些破损,像伤了一位白发苍苍的长者。我为了赎罪,就剪了个透明胶带补着破损处,新胶带黏合著旧纸张,我觉得是僭越的年分错置,那是一种冒犯历史的悖逆。但再想想,等到我看完后,这本书仍会继续着它的旅程,等到下一位读者打开时,新胶带早已浸过时间的潮水,突兀感也不会那么明显了。我后来翻每一页时都如履薄冰,以免再因我笨拙的手破坏了这个八十年的完整性。


我平常没有习惯在书上作标记,因为我不想掺入读者的杂质,一心想维持书的纯净和中立,像未经人事的处子。我这时却想在这本书的一些章节写上读后感,因为我觉得这是一种世代的传承。等到下个读者看到我的评注思索时,我已化为黄土,沉入永恒的孤寂。而此时此刻,我却可以起始这种阴阳传讯的乐趣。前人在书页写注时,是否也有这个想法?或是他也只是纯粹地自言自语,如同史前穴居人画猛犸象壁画,只是纯粹地唯心发抒。


时空和肉体把每个人变成一个个的孤岛,这些评注也如同困在孤岛的人丢入海中的瓶中信。书就是个瓶子,里面的评注乃是随著书在时空海洋中漂流的消息。大家就这么接力一手一手地传下去,我们片断如萤火的生命连接起来,可以架构一个脆弱的永恒。哈雷彗星我看过了一次,它下次如约造访地球时,可能有个新的读者在台灯下读着这本书。他案头的灯光里混着窗外千万公里外彗星的绿光,他费力地咀嚼着我的话语,而我则早已化成千千万万个元素,纯净地存在,是无神识却又似全知的存在。


这本书是维吉尼亚・吴尔芙的《灯塔行》(To the Lighthouse),在这本书里她创造出雷姆塞家庭。小说中的世界没有我们世界冗长的时间流,它的世界单纯地从第一页而开始,到三百一十页而终。雷姆塞夫妇一出现就抚育了八个小孩,他们没有怀疑过他们世界的短暂,作者如神一般给了他们既定的人设和记忆。相较于我们的世界的故事线,则是从宇宙初始的那一刹那,随着时间的河,流过了洪荒无数个无生命晦暗的夜,闪电雷击打出了分子聚合拷贝的模式,第一个单细胞生物逆熵而行,奇迹式地诞生。接下来的多细胞生物、有性繁殖、鱼上了岸、两栖、恐龙、哺乳、灵长、猿人、现代人……然后,细腻的小说家诞生了。在她之后,在你我之后,还有无数个未完的故事。是谁在写我们这本老书?三叶虫、鹦鹉螺、暴龙……你、我、路旁的乞丐、叱咤风云又灰飞烟灭的英明领袖……,全都是我们这本老书安排好的角色,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篇章和始末,我们是自己主观的主角,短暂地活跃在宇宙老书的篇章里。


在浑沌之前,宇宙老书的第一页之前是什么?当最后一颗星熄灭,合页之后的暗黑又是什么?我们从不怀疑的这些时间的断点,就如同雷姆塞一家人安然活在一到三百一十页的世界,那个世界的目的就只是去灯塔。灯塔是他们的天堂。专断的家长雷姆塞先生看到天候不好,泼了老婆小孩冷水,要他们打消这主意,他摧毁了小孩子的憧憬。我们现实世界里的无常也夺走了我们一厢情愿的天真,逆乱度而行的生命最终付出代价是充满疑惑的寂灭。公义正直的天堂和西方极乐净土,也如同遥不可及的灯塔。


我终究没在书页上写心得,但我在便条纸上写了上半阕〈浪淘沙〉:


风入老书笺,卷也阑珊。


页间三五句留言,想问着笔人在否?寂静多年。


下半阕怎么都写不出来。也罢,就夹在书内,当成我的瓶中信。也许将来有人会补上下半阕,一切随缘。


我在扉页盖了我的印章,那是多年前在西泠印社里一位女师傅替我雕的。那一年我在飘着微雨的西湖畔想找雷峰塔,路旁颓圮的民房里一个缺牙的老妪笑着说:「年轻人,你来晚了,塔八十年前就塌了。」又是一个八十年。我等着印墨干了,合上了书,像是封了瓶子,再把这本书放回我的书架上,就像丢入了时间的汪洋里。(寄自加州)

喜欢笠北七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笠北七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生活百态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