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生活百态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张学良,「中国人」, 是条汉子!(上)
送交者: 笠北七[♂★★声望品衔10★★♂] 于 2023-02-07 15:45 已读 1590 次 1 赞  

笠北七的个人频道

西安事变时期的张学良。(取自维基共享资源)

他晚年写道:「不怕死,不爱钱,丈夫绝不受人怜,顶天立地男儿汉,磊落光明度余年。」


为其传奇一生,留下注脚。


近代中国,有三大风云人物,蒋介石、毛泽东和张学良。蒋、毛左右了中国的命运,而张学良于1936年12月12日发动的「西安事变」,却对蒋、毛的命运发生了重大影响。谈中国的盛衰成败,绕不过张学良。


1928年6月4日,日本人设计了「皇姑屯事件」,炸伤东北奉军首领张作霖,延至次日伤重逝世,其子张学良继任奉军领导人。


当时的东北悬挂北洋政府的五色旗,「皇姑屯事件」使得有「杀父之仇」的张学良,更加了解日本的野心,有意归顺南京国民政府,改悬青天白日旗。就在此时来了一个日本人林权助,到张府「吊唁」。


林权助(Hayashi Gonsuke 1860-1939),日本外交官,「会津藩」出身。1898年「戊戌变法」期间,与伊藤博文协助中国变法维新,认识梁启超,变法失败助梁逃往日本。林权助此时受首相田中义一的指派,前来游说张学良,不要与南京政府走得太近,以免妨碍日本侵夺中国的图谋。


林权助给张学良开出许多优渥条件,简直可让他另成立一个政府,独立于中国之外。张学良怎么回答呢?他在台湾1990年获得自由后接受记者访问,回顾这段历史:


那林权助是头等外交官,他把中国古典书也念得很好。


我跟他说:


林老先生,你替我想得很周到,比我自己想得都好。


他说那很好,但是你为什么不接受我的意见呢?我说:


你忘了一件事:我是中国人!


林权助知难而退。


「我是中国人」,何其壮哉!中国当时四分五裂,群雄割据,国几不国,「中国人」张学良,不受日本的威胁利诱,终于使「东北易帜」,在南京的中央政府至少在形式上归于统一。


张学良「我是中国人」的信念,使他干了另一桩惊天动地的大事——「西安事变」。这是一桩「盛事」还是一件「蠢事」,那要看谁来评断。


「九一八事变」日本人占据了东三省,归顺了中央的张学良及其东北子弟,希望抗日,「打回老家去」。但蒋介石的方略是「攘外必先安内」,不消灭共产党,就没法集中力量对付外敌。国军多次进击,称之「围剿」;共军不断败退,自言「长征」。在此危急存亡之刻,年轻的张学良及其部属,「思乡情切」,等不得了,于1936年12月12日,乘蒋委员长到西安开会时,偕同他的副手杨虎城,发动震惊世界的「西安事变」,劫持蒋介石,迫其放弃「内战」,尽早「抗日」。「西安事变」距今已八十六年了,谁能说清楚它终极的影响。


事变期间,中共中央还在保安,而非延安。十二日晚间,消息传来,毛泽东等人欣喜若狂。十三日下午四时,中共在「红军大学」附近草地上,召开三百余人的会议。后在台湾政大东亚研究所任教的郭华伦教授,当时在红军大学教书,也在现场。据他说:


「毛泽东此时高呼,1927年『四一二事件』以来,蒋介石所欠共产党人的血债,现在是清偿的时候了。毛泽东接着表示,必须把蒋介石解送保安,交由人民公审,给予应得的制裁。换言之,他主张杀蒋。」


不过,十二月十四日深夜,莫斯科共产国际的电令到达,批评中共所持的是报复主义,内战方针也是错误的;这样的方针,正符合日本军阀和中国亲日派的愿望,对苏联和中共都是不利的。因此要求中共中央,立即改采和平解决事变的方针。


共产国际的训令,当然来自史大林的深谋远虑。诚如共党问题专家王健民教授,在其所着《中国共产党史稿》中所指出的:


「无论中共如何宣传蒋委员长『不抗日』、『向日本屈辱投降』,史大林非常明白,蒋委员长必能领导中国抗日,断不能容其牺牲于张、杨和中共之手,否则日俄之间无缓冲国,受害的将是苏联。」


史大林对张学良的不悦,非自西安事变始,在此之前,他已否决了张学良加入中共;「西安事变」益使史大林深信,张学良是麻烦的制造者。


「西安事变」对中国有什么影响呢?有人认为促成了国共合作抗日,争取到最后胜利。也有人认为因此使垂危的共产党起死回生,造成中华民族空前的灾难。周恩来称赞张学良是「民族英雄,千古功臣」。张学良字「汉卿」,蒋介石在日记中叹道「汉卿坏我一盘好棋」、「汉卿误我大事也」。


不管怎么说,张学良抗日救国的初衷是无可怀疑的,史学家唐德刚称他「少年气盛,忠肝义胆」。西安事变后,蒋介石批评张学良「小事精明,大事糊涂」。张晚年也自承「鲁莽,好冲动,捅娄子。」


不过张学良勇于认错,好汉做事好汉当。事变结束后,蒋坐专机回南京,张随至机场,坚持要送蒋回去,蒋劝他不要去,他去了反而不好善后,张坚持随护。到了南京,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高等军事法庭审判张学良,以「图谋伙党,对于上官为暴行胁迫罪」,判刑十年,国民政府特赦,但却是一生幽禁。


「九一八事变」时,张学良正在北平,住在协和医院。事变发生,广西大学校长马君武写了一首〈哀沈阳〉的诗。正当全国军民哀伤愤慨之时,这首诗成了一颗火种,立成燎原之势:


赵四风流朱五狂,翩翩胡蝶最当行。


温柔乡是英雄冢,哪管东师入沈阳。


告急军书夜半来,开场弦管又相催。


沈阳已陷休回顾,更抱佳人舞几回。


赵四是赵一荻,后来陪着张学良幽禁大半生,也算有情有义。朱五是政商名人朱启钤的第五个女儿朱湄筠,她在「九一八」前夕才完婚,证婚人正是张学良。至于胡蝶是当时著名的电影明星,「九一八」那天她在天津拍戏,不在北平,而且她从未见过张学良,她在《申报》上连刊两天「胡蝶辟谣」的启事。


「九一八」事件有一疑问,是谁命令驻军不抵抗的?外界传说是蒋介石,但张学良事后直言,是他下的命令,不是蒋;为蒋洗刷了历史的清白。不过那时任何人都能了解,中国还不是日本的对手。


张学良勇于认错,不推诿责任。他曾对旧部吕正操说:


「我几十年失去自由是应该的。如果我是蒋介石,我会枪毙了张学良,因为这是背叛啊!但蒋先生让我活下来,这是蒋先生的宽大。我一生最痛苦的事是蒋先生杀了杨虎城,因为应该杀的是我。」


杨虎城1893年出生于陕西浦城一户农家,后从军,1924年加入国民党,先后任国民革命军军长、十七路军总指挥等要职。「九一八事变」后,杨虎城积极主张抗日,多次面谒蒋委员长要求参加抗战。「西安事变」落幕,杨虎城解职出国考察,未奉令不得回国。杨虎城在海外期间,迭电蒋请求回国参战,均未得允准。曾有诗曰:


西北大风起,东南血战多。


风吹铁马动,还我旧山河。


1937年10月底,杨虎城从法回国。戴笠以蒋在南昌召见为由,将杨虎城带至南昌扣押,后又转至重庆。


1949年,国民政府行将撤离大陆之前,军统局「清理积案」,九月十七日在重庆将他全家杀害,除了他本人,包括他儿子杨拯中、十岁的女儿、秘书夫妇及其子、副官及警卫员,共八人。相较于对张学良的处置,对杨虎城未免太残苛了。(上)

位于新竹五峰乡的张学良故居。(本报系数据照片)

版主:woshidayedi于2023_02_07 15:57:00编辑

喜欢笠北七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笠北七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生活百态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