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生活百态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高空湍流突然来袭,客机如一叶小舟来回飘荡,天气越来越难捉摸
送交者: gxrx[♂☆★★★✯✯✯★★★☆♂] 于 2023-06-14 12:20 已读 672 次 1 赞  

gxrx的个人频道

王亚男航空说 6park.com

不知道大家会不会有这样一种感觉,最近一些年,出现在新闻媒体上,以及很多旅行人士所经历的空中湍流事件越来越多。


(湍流由大气不规则流动引起,会对飞机飞行性能、结构载荷、飞行安全等造成影响)


很多气象学家对“空中湍流事件”进行了统计,发现最近一些年由于湍流所造成的飞机颠簸以及舱内乘客受伤事件数量确实不少。

自1979年,人们开始建立“湍流影响航空安全的事件”统计机制以来,截至目前人们发现湍流事件至少增加了15%以上。

有学者预计到,这种湍流维持到本世纪末,可能会增加3倍以上。如果这个预测模型比较靠谱的话,就意味着我们未来几十年的民用航空,一定是越来越颠。


(客机遭遇严重湍流后,舱内满地狼藉)


那么,大气的湍流,也可以说是乱流、空气的异常的流动或者运动,到底是怎样形成的?

实际上,这就是大气中的一种能量的转换形式。

由于大气受到太阳能的加热作用,再加上地形以及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它会产生各种运动。而在某些环境下,这种运动可能是非常激烈的,主要体现在风力的方向以及能量上,可能都会发生快速的变化,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湍流。

当飞机在飞行的过程中遇到湍流的时候,就会像一叶小舟一样被抛来荡去,严重的时候可能会影响到舱内乘客的安全。


(在飞机遭遇湍流事故后,乘客所拍摄的舱内景象)


今天的人类并不是完全没有办法看见湍流,在某些时候,我们可以用气象卫星、气象雷达,或者其他的预测模型来发现湍流,但是这局限于一些技术手段,因为湍流很多种形式。

比如说我们常见的锋面。冷热空气交汇的时候,往往会产生强降雨,也会伴随着强风,就会有湍流出现。这种时候,我们可以用气象雷达来观测到这种含有水滴的云团的变化。我们可以用雷达看见云团,也就可以预测到湍流的形成。


(根据锋面两侧冷暖气团的移动方向,可以把锋分为冷锋、暖锋、准静止锋等)


再比如说雷暴天气,也可以用气象雷达来观测湍流可能产生的区域。

但是还有一类湍流,我们目前还没有办法完全预测到,那就是所谓的晴空乱流。碧空如洗的时候,大气也有可能出现急速的运动。而这种运动由于空气中可能不是富含水气,也不是以云团的形式出现,所以雷达难以捕捉到。


(晴空乱流的成因与强风切变有密切关系)


事实上,在过去的百年间,大气的能量运动形式发生了变化。也就是说,我们体会到的湍流越来越多。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了变化的发生呢?

例如,人类活动。百年来人类的各种活动,实际上对于大气的能量运动形式产生了影响。特别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已经改变了大气的基本构成,也使得大气吸收能量的水平发生了变化。

大气的运动形式正在被人类活动潜移默化地改变,这个是不能否认的事实,这也是气象学家们所秉承的一个观点。由此可见,大气运动导致湍流产生的频率和幅度的增加,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由此看来,人类的商业航空面对的是一个颠簸的未来。


(飞机在设计上总是无限接近流线形,主要是为了防止飞机在空中高速运动时,大气在飞机尾部产生湍流)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改变呢?

比如说,通过提升传感器的精度和预测的能力,来提前发现湍流,并且来规避它;

比如说,改变航向,改变飞行高度;

另外就是在舱内要采取更多的安全措施。比如说常用的,旅客在舱内一定要系好安全带。


(湍流被称为“空中杀手”)


上一次由于大气湍流导致的死亡事故,发生在1997年。当时美国联合航空一架飞机从东京飞往夏威夷,途中遭遇极端湍流时,一位乘客由于没有系上安全带,直接飞离座位,伤重不治。

此后几十年间,这类的事件是偶发。只要乘客系好安全带,大部分的湍流不会对乘客造成特别严重的影响。


(此前一架A330-900客机在执飞时,于科摩罗群岛北部上空遭遇严重颠簸,飞机顶板也被撞破了一个大洞)


为了乘客的安全,也为了大家能够更安心地乘坐客机,美国空乘人员协会正在考虑促进一项新的法规。那就是增设专为儿童准备的机上座椅,以及适合婴儿的安全座椅,保证他们能够被束缚在座椅之内,防止极端的湍流说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

毕竟如果遇到极端的湍流,家长根本不可能抱得住孩子。在极端湍流出现的时候,震动会非常大,会出现强烈的正负过载,甚至是叠加的情况,没有办法确保孩子的安全。


(美国空乘人员协会认为,所有乘客,无论年龄大小,都应该拥有自己的座位)


至于飞机本身,一般问题是不大的。因为大型民用客机在出厂之前,都接受过疲劳实验和静力实验,往往湍流是不会对机体结构产生致命影响。

无论如何,未来一定是一个颠簸的时代,需要人类有更多的技术手段和更好的安全规章。

喜欢gxrx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gxrx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生活百态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