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生活百态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碰了这个东西会让你倾家荡产
送交者: gp1545[☆品衔R4☆] 于 2017-12-19 21:48 已读 3393 次 1 赞  

gp1545的个人频道

  网友张先生外出和朋友吃饭,吃完准备取车回家时,突然发现车后多了个行李箱紧挨自己的车放着。四周却看不到人,当时忙着回家的张先生想都没想就把箱子提开了,谁知就这一动,竟惹来了无穷后患。刚准备上车开走的张先生突然被3个壮汉拦下,说箱子是他们的,里边有价值百万的康熙乾隆年间文物,被他损坏了要赔偿!张先生一想根本不可能啊!就轻轻提了一下箱子而已!要求查看箱子,一打开里边全是瓷器碎片!他这才意识到是遇上碰瓷的了,最终张先生给他们赔偿了8万元才得以离开,吃了个大哑巴亏!(人民日报12月3日)




  说实话,人民日报这篇题为《有车族注意:碰了这个东西会让你倾家荡产》的新闻,不清楚到底是不是真实内容,内心里感觉如此光天化日之下,用最简单而破绽百出的套路公然碰瓷,竟然还无可奈何的赔了8万元人民币,在一个口口声声法制社会的环境里,似乎绝无可能。
  虽然不太懂法律条文,但我们仍然可以设想几种在警察干预的情况下,很容易查清的诈骗手法;首先,警方可以调查行李箱内破碎的文物来源是什么,价值到底多少?其次,碰瓷者应该证明在车主挪动行李箱前,箱内的所谓“文物”是否完好?第三,警方应该很容易调取到几名碰瓷“大汉”的身份背景,以及相关信息;第四,警方完全可以在案件金额较大的前提下,将案件移送到司法裁判的程序。
  耐人寻味的是,如此破绽百出的“碰瓷”游戏,竟然让无辜的车主成为诈骗犯罪分子为所欲为的受害者,甚至成为法制社会里无助的牺牲品。试问此时此刻当地警察到底起了什么作用?警察与诈骗分子之间到底有没有利益关系?
  我很奇怪,这篇新闻里,竟然将赤裸裸的欺诈犯罪,与中国社会司空见惯的“碰瓷”等同起来,这起案件其实根本就不是所谓的碰瓷,而是与诸如“仙人跳”一样,典型的抢劫诈骗,已经涉嫌严重的刑事犯罪。所谓“最终张先生给他们赔偿了8万元才得以离开,吃了个大哑巴亏”,这样的结局,某种程度上是对法律的羞辱,令法制社会蒙羞。
  搞笑的是新闻里煞有介事的告诫若干车主注意事项:开车之前应该绕车一周进行检查,遵守交规,不给碰瓷分子可乘之机,安装行车记录仪--------,等等等等,仿佛诈骗分子在光天化日之下就是一门赚钱的生意,而受害者只是被动逃避的弱者,完全看不到犯罪分子有任何的恐惧,恰恰相反,老百姓要象贼一样,处处设防,小心翼翼。
  难怪当今社会各种形形色色的碰瓷层出不穷,以至于碰瓷发展到诈骗犯罪都成了游离于法律之外的一门谋利工具,甚至主流媒体还要苦口婆心的劝诫“有车族注意:碰了这个东西会让你倾家荡产”。
  照讲真正应该倾家荡产的是以碰瓷手段行犯罪之实的犯罪分子,而不是守法的公民,现在反而守法者随时面临倾家荡产,岂有此理!碰瓷者总是逍遥法外,受害者却无可奈何,不知道那些屡屡靠碰瓷手段诈骗成功的地方,当地警方做何感想?你们真的查不出谁是诈骗犯罪、谁是碰瓷、谁又是受害者吗?就象本文中在行李箱放破碎瓷器来诈骗的案件中,一群不务正业的社会碴子整天在光天化日之下实施犯罪,当地警方竟然能够动辄站在“调解者”的角度,放任这种丑恶现象发生,而且诈骗分子专门针对外地牌照车主,这本身就说明警方严重失职,甚至有可能涉嫌渎职。
  众所周知,当今社会各种丑恶的碰瓷现象屡屡发生,恰恰是依法惩处的力度不够有关,也与警方的不作为甚至纵容有关,以至于碰瓷几乎成了摧毁社会诚信和传统道德的工具,也成了法制社会的笑柄。

评分完成:已经给 gp1545 加上 50 银元!

喜欢gp1545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gp1545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生活百态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