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生活百态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比起中国科技的实力,我们的科普太落后了
送交者: 桃花岛的嗷喵儿[♀☆★★😊★★☆♀] 于 2018-10-05 18:33 已读 805 次 1 赞  

桃花岛的嗷喵儿的个人频道

 6park.com

6park.com

2018年9月28日,袁岚峰老师受共青团中央邀约,参加于北京科技大学举行的一次活动所做的现场演讲,演讲主题正是“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科普”。这场活动的具体信息可参见视频简介。 6park.com

没错,袁老师被团团勾走啦!本期科技袁人正是袁老师在这场分享会上的现场实录。袁老师与大家探讨了中国科普工作的现状和未来。其实,熟悉科技袁人系列的同学应该知道,关于当下中国科普的问题,袁老师已经提到过很多次了,一个基本结论就是:现在的中国科普整体水平是远远落后于中国科技水平的。再三说这个问题,一方面是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这个问题,更加支持、参与进科普的工作;另一方面也是提醒大家,现在许多顶着“科普”外衣的内容是纯粹利用互联网在散播伪科学,哗众取宠,不但没能真正增加普通人的科学素养,还造了不少谣言反而加深了真正科普工作的难度。 6park.com

不过正因为有挑战,也让它更有意义。我们会继续同袁老师一起,试图给大家做成点微 小的工作——“坚持讲正确的东西,坚持讲有深度的东西。” 6park.com

[iframe]"[/iframe] 6park.com

视频链接 6park.com

爱奇艺视频: 6park.com

https://www.iqiyi.com/v_19rr5d9z1o.html 6park.com

腾讯视频: 6park.com

https://v.qq.com/x/page/i0730vt06au.html 6park.com

哔哩哔哩: 6park.com

https://www.******/video/av33096336 6park.com

部分评论 6park.com

伊港伊戆伊刚: 6park.com

很多人并不愚蠢,但是愚昧。(`・ω・′) 6park.com

愚蠢是智商问题,愚昧是认知问题。 6park.com

冻注不洗澡 6park.com

有的"科普"自学成才的。。。你要是不懂就像袁老师一样无中生友啊,请教请教专业的,尖端的。把科普当生意,不把科普当事业,你要事业干的好挣了钱无可厚非,但是把自己包装成不可置疑的偶像,煽动粉丝赚钱,emmmm 6park.com

心念如磐 6park.com

而且只要稍微涉及专业知识的某些门类的哪怕是兴趣论坛,比如航空航天港,人就非常少,非常小众,大部分人都沉浸在贴吧,还有天涯,北朝等等这些相对混乱的论坛,不断地争吵,甚至谩骂,来发泄情绪,而不是交流和思考,只能说大众科学精神启蒙任重而道远。 6park.com

原文参考: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科普?| 袁岚峰 6park.com

2018年9月28日下午,由共青团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网络社会工作局联合主办的中国青年好网民优秀故事百场分享会启动仪式暨首场活动在北京科技大学举行,6位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好网民代表与现场400余名大学生及首都各界青年代表分享了自己的“青春网事”。详细报道见共青团中央的文章《恕我直言!这才是好故事真正的打开方式| 中国青年好网民是怎样炼成的》(https://mp.weixin.qq.com/s/kVGiGm7lN4CDuYTET6BHiw)。以下是袁岚峰博士的演讲稿,演讲视频见“科技袁人”节目第42集https://www.******/video/av33096336 6park.com

大家好,我叫袁岚峰,职务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我14岁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物理系,23岁获得化学博士学位,专业是理论与计算化学。 6park.com

更多的朋友可能是通过我的科普文章和视频认识我的。我的微博叫做“中科大胡不归”,目前有100多万粉丝。2018年元旦以来,我和观视频工作室推出“科技袁人”视频节目,每周在各个视频平台更新,目前全网播放量超过6000万。 6park.com

6park.com

《科技袁人》弹幕刷屏(《有人觉得中国科技太弱,因为全世界除了中国只有一个国家:“外国”》结尾处,https://www.******/video/av17932364 6park.com

我是怎么做起科普来的呢?在这里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做科普的经历和思考。 6park.com

2015年3月,许多媒体报道了所谓“中科大潘建伟项目组实现量子瞬间传输技术重大突破”,大量读者围观赞叹,但最常见的评论是:“每一个字都认识,连起来就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了,不明觉厉1 6park.com

6park.com

《星际迷航》中的传送术 6park.com

刚好我对这项研究学过一些相关的背景知识,知道它在学术上叫做“多个自由度的量子隐形传态”,属于“量子信息”这个领域。因此我能看出来,记者并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报道完全不得要领,无怪乎读者更加看不懂,——以己之昏昏,怎么可能使人昭昭呢?当然,我并不打算对记者求全责备,这本来就是需要专业人士才能说清楚的东西。 6park.com

因此,我基于对相关领域的了解,加上对我认识的潘建伟研究组同事的采访,写出了我的第一篇科普文章,标题叫做《科普量子瞬间传输技术,包你懂7(http://weibo.com/p/1001603817899448994963),发表在我的微博上。 6park.com

当时我的微博粉丝还不到8000人,但这篇文章的反响意外的大,转发和评论像潮水一样涌来,许多大V就是在那时关注了我。 6park.com

后来,在读者朋友们的推荐和鼓励下,我写了越来越多的科普文章,给许多机构做了科普报告。在2016年8月16日中国发射世界第一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之后,采访和约稿更是络绎不绝。 6park.com

6park.com

“墨子号”量子卫星发射 6park.com

在科技袁人视频节目上线以后,更加一发而不可收拾。观众朋友们经常点名来问我某些热点问题,以至于我经常不得不快速自学一通,然后现学现卖去给大家讲。 6park.com

这种转换的戏剧性之大,有时不禁要惊讶:我一个搞理论与计算化学的,怎么成了许多观众眼中的量子信息专家、人工智能专家以至于疫苗专家呢?只能说人的命运啊,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但是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行程! 6park.com

这话是开个玩笑。真正的感想是:科普作品,尤其是中国的科普作品,经常有两类毛病,一类是有“科”没“普”,另一类是有“普”没“科”。 6park.com

有“科”没“普”的作品往往是业内专家写的,但写得太专业化了,基本相当于论文摘要,完全没考虑读者的接受能力。结果是只有本来就懂的人才能看懂他在说什么,本来不懂的人看了仍然不懂。这就失去科普的意义了。 6park.com

有“普”没“科”的作品就更多了,包括大量的媒体报道以及大量的……不知该叫做科普文章还是该叫做伪科学宣传的东西。 6park.com

在这方面,可以举量子纠缠作为一个例子,它称得上是一个重灾区了。你会看到许多所谓关于量子纠缠的“科普文章”,给你传递种种奇怪的观念,比如说量子纠缠的机制没有人知道,说量子纠缠推翻了相对论,说量子纠缠说明存在高维空间,说量子纠缠说明粒子有意识,说量子纠缠说明灵魂存在,说量子纠缠让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崩塌了……类似这样的文章,经常有人转给我,问我怎么看。(例如《我们的认知再度崩塌了,世界可能根本就不存在7,https://mp.weixin.qq.com/s/lK4VrFbcLCgL9qYNBAlGmg)你说我该怎么看?我的内心是崩溃的! 6park.com

在内行看来,这些作者纯粹是在胡扯。但在吃瓜群众看来,这些胡言乱语迎合了自己的口味,所以这种文章往往阅读量还挺大,动辄10万+。嗯,我想静静,别问我静静是谁。 6park.com

6park.com

我想静静 6park.com

因此,我最重要的观察是:在面向专家的技术性文章和面向群众的过于粗浅而往往不准确的文章之间,我们的科普工作存在一个巨大的空档,即面向那些值得科普的读者,准确而生动地介绍科学原理和科学的思维方式。 6park.com

什么叫做“值得科普的读者”?这话隐含的意思是,并不是所有的读者都值得科普。其实在某种意义上,科学是一种“反人性”的思维方式,因为离日常生活经验太远。没有受过长期科学教育的人,是很难理解和相信科学的。有许多人就喜欢把伪科学文章转来转去,对真正的科学弃若敝屣,甚至群起而攻之。那么对于这样的读者,我们实在是没有办法,还是放弃治疗吧。 6park.com

但是我们国家这么多年的科学教育也不是白给的,毕竟还是有不少人有一定的知识基础,有好奇心,有宏观视野。这样的读者真心对科学有兴趣,也能问出有意义的问题,常常对科普作者也有启发,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他们的人数虽然不是很多,但往往是各个行业的骨干,是社会的中坚力量。这些人就是值得科普的对象。把这些“关键少数”抓住了,科普工作就可以事半功倍。 6park.com

再来谈谈“科学的思维方式”。我们对于科学知识的普及很不足,而对于科学思维方式的普及就更加不足。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张双南老师说过,他在中国和英国都受了最好的教育,但在英国同事跟他聊起“什么是科学”的时候,才发现我们的教育讲了很多各个学科的知识,却从来没有讲过科学是什么。这就引到我前面说的“巨大的空档”中的最后一点:科学的思维方式,跟具体的科学知识同样重要,甚至更加重要。 6park.com

我们有太多的人没有意识到科技的基础重要性,只是习惯于用道德、组织、文化等传统的办法解决问题。在他们心里,总觉得科技是“术”,另外的某些东西是“道”。事实上,科技本身就是“道”,而且是最重要的一个“道”。人类的历史已经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不重视科学的社会必定衰败。因此,科普的基本目的之一就是树立科学的高大上形象,让公众形成有事找科学的思维模式。如果能做到这一点,我们离现代化就近得多了。 6park.com

2015年以来,我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们组织了一个智库“科技与战略风云学会”,简称风云学会。顾名思义,我们的目标就是用科学的思维方式来研究战略问题。科学和爱国,就是风云学会的两大基本指导思想。 6park.com

科普工作对于中国科技界的形象,以至于整个中国的形象,都有非常大的影响。例如我所在的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的常务副主任罗毅教授,在2016年接受澎湃的采访时(http://mp.weixin.qq.com/s/IQ7cY9p5_GXgezW_uaTrIw),进行了一番强烈的吐槽,非常有意思,我来给大家念念: 6park.com

“我感觉我们的文化里面批评的成分太多,大家老是批评自己,其实我们这个国家的科学研究成就是世界公认的。你如果看英文的杂志,你就觉得中国的科学真是非常非常的好,你要看中文的报道,就一塌糊涂。我们觉得是一个非常非常奇怪的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媒体把很多很差的所谓做科研的人,当成了科学家,当成了中国科学的代表,然后用他来批判那些做得非常好的人。” 6park.com

6park.com

罗毅教授 6park.com

我想,中国大多数科技工作者对罗毅老师的这番话都会有强烈的共鸣。基本的情况就是,中国科技界在社会上得到的承认远低于应得的承认,这既不公平,对国家也非常不利。在相反的一端,也有人以为中国的科技实力已经超越美国了,进而以为中国的科学在历史上也多么多么先进,西方的历史都是伪造的云云,产生了自大的狂想,这种民粹情绪对国家也是大害。这些错误印象,都有待于我们的科普工作去矫正。 6park.com

事实上,我流传最广的文章并不是对任何一个领域知识的科普,而是一篇分析中国科技在世界上的地位的文章,叫做《中国科技实力正以多快的加速度逼近美国》(https://mp.weixin.qq.com/s/zbTr_VCc31vhF47_XFInFQ)。基于大量的客观数据和原理分析,我对中国当前的科技实力做出这样的定位:显著地低于美国,而跟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基本处于同一个层次。在进步速度方面,中国在所有的科技大国中无疑是最快的。看清自己的位置,就是掌握自己命运的基矗 6park.com

因此,什么是我们现在最需要的科普呢?为科技界发声,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客观、全面、平衡地评价中国的科技和发展趋势,准确而生动地向社会中坚介绍科学原理和科学的思维方式,这就是我们最需要的科普。 6park.com

希望中国人民越来越多地热爱科学,学习科学,发展科学,为人类的科学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谢谢大家!

喜欢桃花岛的嗷喵儿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桃花岛的嗷喵儿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生活百态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