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生活百态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在油管上看到的回复,觉得很好,就转发下
送交者: 偏偏雪粒粒[☆飘雪寒心☆] 于 2019-08-06 19:07 已读 2909 次 4 赞  

偏偏雪粒粒的个人频道

我是土生土長的中國香港人,從歷史角度來看,香港在回歸後的確錯失了很多機會.

1.

縱觀香港1961-2016年,這幾十年的GDP增速,這艘巨輪



從當年接近20%的年增速,如今跌落在2%-3%左右徘徊。如果我們把深圳和香港的經濟放在一起對比,這種沉沒的落差感將更加凸出。



16年前,香港的GDP總量是深圳的7倍,但今天,深圳幾乎逼平香港。甚至,如果深圳延續高增幅,2017年末,深圳經濟總量將大概率超過香港。



香港怎麼了?這顆曾經是世界上最亮的東方之珠怎麼了?



香港的跌落凡塵是歷史的必然。



我們仔細想一下,香港的黃金時代是什麼時間?就是49年-99年這黃金50年。



●1949年,大陸解放。來自上海等地的舊社會資本家大批湧入香港,為香港注入資本、勞動力,這是香港騰飛的基礎。



●50-60年代,西方開始封鎖中國。香港成為中國通往西方世界的唯一通道,香港成為大陸的另一個“廣州十三行”。



●60-70年代,日本、德國的產業開始轉移,香港以廉價勞動力和資本基礎,承接了大量的產業轉移,香港的製造業基礎這就有了。



●70年代之後,大陸大批量引進西方成套技術設備,這些技術設備全部通過香港轉口,天量的轉口貿易和配套的金融體系,讓香港迎來了最為黃金的10年發展期,奠定了香港成為世界級港口和世界級金融中心的基礎。



這50年,香港背靠大陸這個天量的需求腹地,是“唯一窗口”、是”製造業中心”、是“轉口貿易中心”、是“金融中心”。



對,還是文化中心!



TVB、四大天王、古惑仔、港式警匪電影、黃家駒、周星馳……這些文化符號如潮水一般湧入大陸,所到之處,山呼海嘯。



香港的黃金50年,是大陸封閉落後的50年,內地的跌宕史,恰恰就是香港的發家史。這50年,大陸之不幸,塑造了香港之大幸。



但大陸全面推進改革開放之後,原有的世界秩序瞬間摧毀了。



製造業先逃跑。從香港跑到了土地、人力、管理(環保)、稅費等各項成本更低的廣東、福建東南沿海。



轉口貿易緊隨其後。中國加入WTO,上海、寧波、天津、廣州、大連等大型港口集體發力,全球來往貨櫃直接在內地靠岸。



再然後是金融中心。香港的金融崛起的背後是物流中心、是轉口貿易,是龐大大陸市場的唯一出口。但如今,物流中心分散了、轉口貿易轉移了,上海自貿區出現了……



香港萎靡的10年,是大陸崛起的10年。香港的經濟問題不在香港,而在大陸。



不是香港不行了,而是大陸變得太行了!香港沉沒是歷史必然!



2



那些年,香港錯過的機會。



香港不是沒有機會,而是錯過了太多機會。



千禧年交接,在製造業、轉口貿易出現轉移傾向之時,香港也曾提出若干個轉型計劃。



1999年,董建華擬定“數碼港”計劃,要發展互聯網科技。我們站在那個節點,俯瞰世界,谷歌也就剛在加州的私家車庫裡誕生,遠沒有上市,Facebook、推特的影子在哪還不知道;國內的阿里、騰訊還都是10人的小團伙;馬雲還不是“爸爸”,還只是長相奇醜的小伙子。當時的香港,軟件、技術、人才、資本,哪個方面不能秒殺大陸?



結果,互聯網沒做起來,數碼港被搞成了房地產開發。



後來,董又提出“矽港”計劃。台積電出來的張汝京想在香港搞芯片製造,香港人以“炒地皮、炒樓價”的由頭堅決反對,又搞遊行。



結果,上海把張汝京請走,在上海搞了個中芯國際。現在是中國最大,世界第四的芯片製造商。



再後來,董再次提出“中藥港”計劃。因為香港既有積澱深厚的科研體系,還有龐大的生物科研人員,最重要的還有全世界都認可的質檢

體系。這就是產學研一體啊,多好的條件。但是,再次因為資本的短視,又沒搞起來。



結果,河對岸的深圳出現了華大基因,又成為全球一流的基因、生物科研企業。



99年到05年,如果香港抓住這三次機會,香港就是亞洲互聯網中心、芯片製造中心、生物科研中心。



那些年,香港去忙啥了?



經濟脫實向虛,掉頭轉向“金融業、地產業、服務業”。把資本炒到天上,把房子炒成天價。所謂的自由金融貿易港,帶來了大量的熱錢過境,這些資本熱錢把經濟炒成了虛胖。



階層接近固化,年輕人沒有出路,充滿戾氣。金融、地產這兩項,無論哪個都不是初入社會的年輕人能玩兒的,出頭無路、創業無門,年輕人就一股腦跑到大街上,把戾氣宣洩給曾經的“窮親戚”中國大陸。



時至今日,香港經濟的宿敵就在香港內部,就在那些金融寡頭之間。



金融的暴利成就了香港,也慣壞了香港。資本的短視和逐利,讓香港錯過了最好的10年。



3



深圳,香港錯過的,我全盤接收。



深圳的崛起,首先要感謝的是政策,其次就是香港。



80年代,以深圳為代表的廣東沿海,承接了大量來自香港的製造業轉移。很快,深圳完成了原始的財富積累。



但好日子很快過去,2000年之後,製造業又找到了更優質的轉移地——以越南為代表的東南亞國家。



但深圳很快憑藉製造業轉移的原始財富積累,找到了一條屬於自己的路——科研創新、產業升級、中國矽谷。



那些年香港錯過了互聯網、基因生物、智能製造、轉運物流,都被河對岸的那個小漁村撿了起來。



於是成就了一大批群星璀璨的企業——







有市值近2800億美元,4萬名員工的互聯網企業騰訊;







有營收5000億人民幣,17萬名員工的科技公司華為;







有市值700億,全球一流的基因生物公司華大基因;







有市值1700億,22萬名員工的汽車製造商比亞迪;







還有市值3000億,擁有34萬名員工,14架貨機,16000台運輸車輛,12000個營業網點的巨無霸物流企業順豐速運……



甚至在老港玩兒得666的金融和房地產行業,深圳也在奮起直追,平安、万科、招商……





一個香港科技大學的畢業生,9年後把產品做到全球70%以上的份額。對,這家公司就是大疆。更值得玩味的是,這家公司在深圳,而

不是在香港。



深圳通過高速、高鐵網絡已經把東莞、惠州、香港、廣州、佛山、中山、珠海串聯成一個城市平台,這是一個巨無霸的經濟集群,這一個

未來可以媲美舊金山、東京的世界級大灣區。



深圳是研發中心、總部基地;東莞憑藉全世界最成熟的產業工人,是製造中心;中山和惠州是零部件採購中心;廣州是分銷中心;鹽田港是貨櫃中心……





留給香港的只剩下上市融資中心,但卻不是唯一選擇,上海、深圳都可以替代!



而河對岸的香港呢?



“皿煮”把自己塑造成孤立的金鐘罩,然後望著日漸崛起的河對岸那個小漁村,開始驚恐,之後愚蠢,怪政府、怪特首、怪李家、怪回歸,覺得這一切都是別人的錯。





放著70萬億的龐大市場不做,卻走上街頭,玩兒起了“政治正確”。真特麼是既可憐又作大死啊!



4



今日之香港▼

今日之深圳▼



昔日封閉愚昧的大陸,變得開放、包容;



昔日開放自由的香港,變得愚昧、封閉。



短短幾十年,歷史給我們開了一個最大的玩笑。

评分完成:已经给 偏偏雪粒粒 加上 50 银元!

喜欢偏偏雪粒粒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偏偏雪粒粒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生活百态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