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生活百态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福建出上联,台湾对下联!中国各省市地区对联,真是绝了
送交者: 都是可怜人间[☆★★★Mia★★★☆] 于 2020-09-21 0:46 已读 2414 次 3 赞  

都是可怜人间的个人频道

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等,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是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 。

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chǎng),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春节时挂的对联叫春联,办丧事的对联叫做挽联,办喜事的对联叫庆联。对联是利用汉字特征撰写的一种民族文体,一般不需要押韵(律诗中的对偶句才需要押韵)。

骈文与律诗是对联的两大直接源头。对联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又吸收了古体诗、散文、词曲等的特点。因而对联所用句式,除了律诗句式、骈文句式外,还有古体诗句式、散文句式、仿词曲句式。不同句式适用格律不同、宽严不同。其中律诗句式平仄要求最严,古体诗句式则除了对句末平仄有要求,其他位置平仄不拘。

春联源远流长,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他在寝室门板桃符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谓文"题桃符"(见《蜀梼杌》),这要算中国最早的对联,也是第一副春联。[3] 此说的根据是清代楹联学家梁章钜《楹联丛话》引《蜀梼杌》,但据《楹联概说》考证,梁章钜在引用时将"以其词工"改为"以其词非工",《蜀梼杌》原文认为该联是辛寅逊而非孟昶所作。宋代不同史料对此说法不一,还有将作者归为孟昶儿子的。因而这副春联作者到底是谁,仍是个悬案。[4]

对联作为一种习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中国国务院把楹联习俗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楹联习俗在华人乃至全球使用汉语的地区以及与汉语汉字有文化渊源的民族中传承、流播,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有着重大价值。 6park.com

6park.com

楹联者,对仗之文学也。这种语言文字的平行对称,与哲学中所谓"太极生两仪"。即把世界万事万物分为相互对称的阴阳两半,在思维本质上极为相通。因此,我们可以说,中国楹联的哲学渊源及深层民族文化心理,就是阴阳二元观念。阴阳二元论,是古代中国人世界观的基础。以阴阳二元观念去把握事物,是古代中国人思维方法。这种阴阳二元的思想观念渊源甚远,《易经》中的卦象符号,即由阴阳两爻组成,《易传》谓:"一阴一阳之谓道。"老子也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第42章。)荀子则认为:"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合而变化起。"(《荀子·礼论》)《黄老帛书》则称:"天地之道,有左有右,有阴有阳。"这种阴阳观念,不仅是一种抽象概念,而且广泛地浸润到古代中国人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万事万物的认识和解释中。

《周易·序卦传》"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有礼仪有所措。"《易传》中,分别以各种具体事物象征阴阳二爻。阴代表坤、地、女、妇、子、臣、腹、下、北、风、水、泽、花、黑白、柔顺等;与此相对应,阳则代表乾、天、男、夫、父、君、首、上、南、雷、火、山、果、赤黄、刚健等。这种无所不在的阴阳观念,深入到了汉民族的潜意识之中,从而成为一种民族的集体无意识。而阴阳观念表现在民族心理上,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对以"两"、"对"的形式特征出现的事物的执着和迷恋。对联格式严格,分大小词类相对。传统对联的形式相通、内容相连、声调协调、对仗严谨。 6park.com

6park.com

中国各个省份对对联:

天南海北偶遇:贵 乡何处?

出个对子您就知道了!

西藏上联:雪域春秋“扎西德勒”

典型的西藏景色,雪域两字完全可以概括;扎西德勒是祝福语。

新疆下联:天山南北“乌鲁木齐”

新疆以天山为界,分为南疆和北疆,风景秀丽,地大物博,乌鲁木齐是新疆的中心,一带一路的核心区,是中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

北京上联:三海九门,京华有奥运

三海指北海、中海、南海,九门说的是老北京的内城九门:正阳门、崇文门、朝阳门、东直门、安定门、德胜门、西直门、阜成门、宣武门。北京在2008年举办夏季奥运会。

上 海 下联:一江两岸,世博靓申城

一江指黄浦江;上海既简称沪,就是又叫申城,过去有名报纸《申报》;上海于2010年举办世界博览会,也是自1999年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后中国第2次举办。 6park.com

6park.com

浙江上联:饮龙井茶,品江南丝竹

茶叶、丝绸、乐器,典型的江南传统风物;真是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苏下联:登虎丘塔,论天下园林

扬、昆、常、宁等城市一日千里,城市群连着城市群,中心城外是卫星城。虎丘塔、拙政园天下出名,不因李秀成住过,也不因叶圣陶撰文。

内蒙古上联:碧草毡房,春风马背牛羊壮

展现了内蒙古草原的风貌,帐篷、草场、牛羊、马匹。

黑龙江下联:苍松雪岭,沃野龙江豆谷香

黑龙江的景色,大(小)兴安岭、林海、黑龙江;基本的粮食作物大豆、高梁;展现了三江平原的丰收景象。

山东上联:孔子仁,关公义,人文典范

孔子是山东曲阜人,儒家创始者,儒学核心就是“仁”。孔府、孔林、孔庙;关公是山西解良人,桃园结义,最重义气;虽投曹操,身在曹营心在汉哪!败走麦城,不降孙权遭杀害;仁义构成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山西下联:泰山日,壶口烟,天地奇观 

泰山位于山东中部,是东岳之山,号称人类活的自然和人文博物馆,泰山日出,天下奇观;壶口瀑布,天下闻名,1997年柯受良曾驾车越过壶口为香港回归献礼。此联的孔子与泰山为山东的、关公与壶口为山西的。 6park.com

6park.com

安徽上联:黄山为九州增色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自古以来黄山就是游览的佳境,似乎只有包括李白、徐霞客在内的少数几人曾经攀上过光明顶。黄山是我国唯一的既是人文景观,又是自然景观世界遗产。

江西下联:瓷器与中国同名

瓷器英文名是china,瓷器成为了中国的英文名称。瓷器、茶叶、丝绸这些最早出口的商品,早已经成为了过去,如今的中国也不是那个落后国度了。 6park.com

6park.com

云南上联:石林自有高材生,群峰拔地

云南,古时乃蛮夷之地,汉武帝还派遣司马相如招抚过这里呢。不过金庸似乎格外的喜欢这里,武侠小说里这里成了段氏开创的世外大场面。

海南下联:琼海独具大手笔,五指擎天

海南旧时属于广东,1988年开始设立成经济特区。五指山和万泉河,山河依旧,似乎遥远的天堂传来红色娘子军的歌声!

广东上联:南海风清,讲述春天故事

南中国的广东欣欣向荣景象,1979经济特区、1992南巡讲话,2000三个代表,26年间这片热土三次传唱春天的故事。

广西下联:漓江水碧,飘来三姐新歌

桂林山水甲天下,漓江水,西江情;民间歌唱家刘三姐。

宁夏上联:红黄蓝白黑,五珍献瑞

相信我们大家都知道宁夏五宝,不过还是说一下。“红黄蓝白黑”分别是红:构祀;黄:甘草;蓝:贺兰砚石;白:滩羊羔羊皮;黑:发莱,以它们的颜色号称“五宝”。

陕西下联:字史酒医诗,诸圣流芳

字圣苍颉;史圣司马迁;酒圣杜康;医圣张仲景;诗圣杜甫;这些圣人不一定都是陕西的,应该是大陕西的才对,也许真的只有他们才能对的上宁夏的五宝了。

香港上联:荆花吐艳香江瑞

紫荆花是香港的区花,更是香港的象征。香江倒也不假,财富云集,美女如云的岭南之地。

澳门下联:莲蕊临风镜海清

白莲花是澳门的象征。镜海,充满诗情画意的名字。澳门有家报纸就叫《镜报》大概就是取自镜海吧,近海楼台先得月啦。 6park.com

6park.com

贵州上联:苗寨黔山黄果树,茅台赤水

少数民族地区自然有其独特的风情景物:

苗寨,大概住惯了高楼大厦的现代城市人只能以好奇的眼光看待;

黔山,俗云“地无三分平,天无三分晴”,大概就是山多缘故;黄果树,知名的是黄果树瀑布,去了还可以看到黄果树;

茅台,知道它代表的不仅仅是地名,国酒,驰名商标……

赤水,红军四渡赤水,是另外的天地,记得中学时候唱肖克的《长征组诗》“四渡赤水出奇兵…………”

四川下联:川肴蜀绣锦官城,花径草堂

中华乃食之邦国,川菜自是独具一格,辣味大概是因为川中雾气较浓,湿气太重吧!

很多人知道丝绸之路是从西安开始向西去的,不过早在汉代就有从四川到印度的南方丝绸之路。苏杭刺绣天下闻名,

蜀绣自从诸葛孔明大力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时起就具备了竞争力;

一代诗圣杜甫更是在这里写下了后世称之为“诗史”的不朽力作:国家不幸诗家幸,殊不知诗人也是在痛苦的思维中抓狂! 6park.com

6park.com

吉林上联:车轮飞转东西南北追风去

吉林为新中国制造了第一辆汽车,1956年7月15日,新中国第一辆解放汽车鸣着喇叭驶下一汽总装线。她向世界宣告,中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从此结束。

辽宁下联:钢水奔腾春夏秋冬入眼来

辽宁为新中国炼出了第一炉钢,1949年12月,鞍山钢铁公司炼出了新中国的第一炉钢。 6park.com

6park.com

重庆上联:朝天门喜迎天下客

朝天门位于重庆城东北长江、嘉陵江交汇处,壁垒三面,地势中高,两侧渐次向下倾斜。

今天的朝天门客运码头,新建宏伟的朝天门广场,是俯瞰两江汇流,纵览沿江风光的绝佳去处,可谓是迎接天下游客。

天津下联:塘沽港笑纳万国风

天津港第一港埠公司位于天津塘沽新港,隶属于天津港务局。始建于1861年,已有140年的悠久历史。

早已建设成为国际港。塘沽港是天津最大的港口,其货物进出吞吐量在华北地区首屈一指。

福建上联:品铁观音,香飘两岸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唐朝时候陆羽就写过《茶经》介绍饮茶制茶的技术。

而在福建,铁观音无疑是茶世界中的极品。茶,在这里不仅仅是饮料,更是有着一种独特的文化韵味。

台湾下联:拜妈祖庙,情系一家

妈祖是东南沿海居民们的图腾,她的意义不亚于内地人烧香拜佛。 6park.com

6park.com

湖南上联:八百里洞庭凭岳阳壮阔

洞庭湖、岳阳楼、君山,我想到了很多;吕纯阳、范仲淹、腾子京、曾国藩,还有丐帮的君山大会,似乎应该有碧螺春茶吧。

还有这一首诗:帝子潇湘去不还,空余草色洞庭间;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

湖北下联:两千年赤壁览黄鹤风流

嘉鱼县赤壁鏖战,两千年前的风烟早已散去,或许真的是折戟沉沙;抑或如黄鹤楼上的黄鹤一去不复返,千载之下惟有白云悠悠。

每次经过武汉的时候,想到的更多的是三峡大坝,以及武汉无力承担起华中崛起重任的无奈。 6park.com

6park.com

河北上联:万里长城山海关,龙头为首

山海关,长城的起点还是终点?已经不重要了,即使你曾经是天下第一关,但冷兵器时代已经过去了。

河南下联:x独门绝技少林寺,天下无双

少林寺,嵩山,登封,中州,好美的字眼,朴素的味道;最早的传说是洛阳13和尚救秦王的故事;

后有个叫许世友的沙弥下山当了将军,死的时候满地的纸屑;唯一怀疑的是既然慈悲为怀,无欲无求,何必修炼武学呢?

既称武林正宗,又有几人称得上道德高僧,武林泰斗呢? 6park.com

6park.com

青海上联:水泽源流江河湖海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东低西高的阶梯型地形,注定了大江大河向东流去的规律。

中国的许多大江大河的源头都在青海,近年来断流现象频繁,可见源头生态保护极为重要。

2001年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成立,有望取得新的突破。

甘肃下联:金银铜铁铬镍铅锌

甘肃是个资源能源大省,各种资源都有,光看地名就知道了金城(兰州)、白银、金昌(镍)。

还有丰富水资源,要知道“滚滚江河东流去,流得全是煤和油”值得注意的是青海对联是以“水”为偏旁的,而甘肃的则是以“金”为部首的。

横批:地大物博 6park.com

6park.com

对联源于中国文字语音的对称性,出现应该在周朝以前,造纸术和书法的发展,使对联成为独立文体。

对联形式短小,文辞精炼,既是一种生动的艺术表现形式,又是一种优秀的文化遗产。对联是在古代的"桃符"和"对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最早的对联出现在一千多年前。据史料记载,后蜀广正二十七年(公元九***年)的春节前夕,后蜀在孟昶因平日善习联语,故趁新年来到之际,忽然下了一道命令,要求群臣在"桃符板"上题写对句,以试才华。群臣们各自写好一幅,耐心等待审查。孟昶一一看过,均不满意。于是他就亲自提笔,在"桃符板"上写了"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就是中国用文字记载下来的一幅最早的春联。对联的格式精巧玲珑的对联,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习惯,而且在群众广泛运用的基础上还有一种统一点要求,固定的格式。从文学角度来看,它是我国民间文化遗产中讲究较多、要求较严的一种特殊文体。从格式上看,它紧密结合现实生活中间有两个门框和一个门楣道特点相应地由三部分组成:上联:第一句,也叫出句;下联:第二句,也称对句;横额:也叫横批或横披。上、下联是对联的主体,有和壁之妙,缺一不可。另外,对联在实际运用中,上、下联文字不管多长,一般都没有标点,这也是格式上的一种特殊讲究。但也有例外。

从文学史的角度看,楹联,系从古代诗文辞赋中的对偶句逐渐演化、发展而来。这个发展过程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
对偶阶段

时间跨度为先秦、两汉、三国、两晋至南北朝。在中国古诗文中,很早就出现了一些比较整齐的对偶句。流传至今的几篇上古歌谣已见其滥觞。如"凿井而饮,耕田而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之类。至先秦两汉,对偶句更是屡见不鲜。《易经》卦爻辞中已有一些对偶工整的文句,如:"渺能视,跛能履。"(《履》卦"六三")、"初登于天,后入于地。"(《明夷》卦"上六")《易传》中对偶工整的句子更常见,如:"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系辞下传》)、"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则各从其类也。"(乾·文言传)

成书于春秋时期的《诗经》,其对偶句式已十分丰富。刘麟生在《中国骈文史》中说:"古今作对之法,《诗经》中殆无不毕具"。他例举了正名对、同类对、连珠对、双声对、叠韵对、双韵对等各种对格的例句。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郑风·子衿》)、"山有扶苏,壑有荷花。"(《郑风·山有扶苏》)《道德经》其中对偶句亦多。刘麟生曾说:"《道德经》中裁对之法已经变化多端,有连环对者,有参差对者,有分字作对者。有复其字作对者。有反正作对者。"(《中国骈文史》如:"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八十一章)、"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二十二章) 再看诸子散文中的对偶句。如:"满招损,谦受益。"(《尚书·武成》)、"乘肥马,衣轻裘。"《论语·雍也》)、"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述而》)等等。辞赋兴起于汉代,是一种讲究文采和韵律的新兴文学样式。对偶这种具有整齐美、对比美、美的修辞手法,开始普遍而自觉地运用于赋的创作中。如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中有:"击灵鼓,起烽燧;车按行,骑就队。"
骈偶阶段

骈体文起源于东汉的辞赋,兴于魏晋,盛于南北朝。骈体文从其名称即可知,它是崇尚对偶,多由对偶句组成的文体。这种对偶句连续运用,又称排偶或骈偶。刘炜在《文心雕龙·明诗》评价骈体文是"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初唐王勃的《滕王阁序》一段为例: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U瞰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盱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舟。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全都是用对偶句组织,其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更是千古对偶名句。这种对偶句是古代诗文辞赋中对偶句的进一步发展,它有如下三个特点:一是对偶不再是纯作为修辞手法,已经变成文体的主要格律要求。骈体文有三个特征,即四六句式、骈偶、用典,此其一。二是对偶字数有一定规律。主要是"四六"句式及其变化形式。主要有:四字对偶,六字对偶,八字对偶,十字对偶,十二字对偶。三是对仗已相当工巧,但其中多有重字("之、而"等字),声律对仗未完全成熟。
律偶阶段

律偶,格律诗中的对偶句。这种诗体又称近体诗,正式形成于唐代。但其溯源,则始于魏晋。曹魏时,李登作《声类》十卷,吕静作《韵集》五卷,分出清、浊音和宫、商、角、徵、羽诸声。另外,孙炎作《尔雅音义》,用反切注音,他是反切的创始人。一般的五、七言律诗,都是八句成章,中间二联,习称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句式、平仄、意思都要求相对。这就是标准的律偶。

举杜甫《登高》即可见一斑: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的颌联和颈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对仗极为工稳。远胜过骈体文中的骈偶句。除五、七言律诗外,唐诗中还有三韵小律、六律和排律,中间各联也都对仗。

律偶也有三个特征:一是对仗作为文体的一种格律要求运用;二是字数由骈偶句喜用偶数向奇数转化,最后定格为五、七言;三是对仗精确而工稳,声律对仗已成熟。

喜欢都是可怜人间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都是可怜人间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生活百态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