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生活百态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纪连海:正说吴三桂(2)
送交者: 雨地[♀☆★★*妙明真心*★★☆♀] 于 2020-12-17 13:27 已读 1007 次  

雨地的个人频道

吴三桂的父亲叫吴襄。清朝还有一个吴襄,他以写梅花诗著称,常住在九华山。这两个吴襄,不是一回事。吴三桂的父亲吴襄,对努尔哈赤的所作所为非常不满。他背着他的父亲,也就是吴三桂的爷爷,把自家的马匹分成两类,一类肥硕强壮的,直接送给明朝驻扎东北的军队;另一类老弱病残的,卖给人家,换成钱,交给明朝在东北的军队。当时,镇守东北的明朝官员是李成梁,李成梁手下有赫赫有名的祖氏家族。祖氏一门四代,守卫辽东,祖大寿对吴襄的做法特别感动,他想,怎么回报你呢?他觉得无以回报,这时,他想到自己有个妹妹,送给你做填房吧。吴襄有老婆,没关系,我祖大寿的妹妹不争大,可以做二房。吴襄很感动,也把自己的妹妹嫁给了祖大寿。(笑声)这下子,问题出来了,你说,吴三桂应该管祖大寿叫姑夫还是舅父呢?说这些,大家应该明白了,我是强调,吴三桂出生在这样一个抗清家庭里。大家思考一下,这样一个人,会不会仅仅为了一个妓女,去当汉奸?我们不能因为历史书籍这么记载的,就这么认为了,我们必须得动脑筋去揣摩,得有独立思考的精神。这吴三桂,从没见过漂亮姑娘?他就相中陈圆圆了,谁打她主意都不行? 6park.com

第二个问题:吴三桂自身也是一位热血青年。我可能会讲得很生动,于是,有人怀疑,你讲的是假的吧?不是的,史料就是这么记载的,只不过,我讲的比史料可能更丰富、更生动一些。1630年,袁崇焕已经死了,东北军队归属祖大寿等人领导。此时,形势逐渐向有利于后清军队的一面发展,但东北的明朝军队仍然困兽犹斗。 6park.com

春天的某一天,祖大寿命吴襄带300人出城巡查,侦探敌情,结果,吴襄这傻小子被敌人给包围了。(笑声)左等右等,吴三桂等不到父亲回来,着急了,他一径跑到驻军大帐,请求祖大寿给他3000人马,相助他把父亲救回来。清军3万人包围着吴襄300人,祖大寿当然不能贸然答应。这时,我要添枝加叶了,为什么别人说我讲课精彩昵?就在于这添枝加叶。(笑声)祖大寿劝吴三桂:“傻小子,你就认命吧,只当你父亲为国捐躯了,到时候,我给你向朝廷打个申请,让你算是烈士遗孤。你甭救了。”(笑声)祖大寿不批准,可吴三桂不依。吴三桂1612年出生,当时18岁,虚岁19,正是热血沸腾的年龄,他想:“敢情不是你爹被困吧?(笑声)死马都得当活马医,况且,我爸爸还活着呢,我肯定得救他去,你不给我人马,我自个儿去。”趁着夜色,吴三桂从3000家军中,抽了两名家将、18个家兵,两路纵队,冲出城去。大家想想,三十六计中有这样的吗?3万人包围300人,这里冲出20人营救来了。大伙儿见过猫怎么捉耗子没?我是正经见过的,猫捉耗子,不马上弄死,它叼着耗子尾巴,往地上一摔,再张开嘴巴,放了耗子,看它跑不跑。耗子不跑,它觉得没劲;耗子一跑,它就来劲,继续追,继续摔,直到把耗子弄死。你这耗子这么不经摔,算了,吃了吧。(笑声)3万人围着300人,跟猫捉耗子是一样的,肯定不立刻弄死他们,先耍耍,要活的。眼见又来21人,这3万人的头领心想,又来送死的呢?于是,命令左右闪开,让他们进来,无非是300多人一块儿死而已。(笑声)吴三桂细眼一瞧,看清谁是官谁是兵了,擒贼先擒王,射人先射马呀,得把将官先解决了。于是,他迅速拉弓,一下直中将官的头部,只见他立即堕马摔在地上。吴三桂心想,不行,我还得把他的首级取下来。因为吴三桂在马上,那个人在地上啊,吴三桂便弯下腰去,不料那个将官忽然跳起,用短刀一下子就刺中了吴三桂的鼻梁!此时的吴三桂,哪里顾得上面部的鲜血呀,说时迟,那时快,手起刀落,将那个将官的首级砍了下来!现在演的吴三桂的戏,我都不看,为什么呢?相貌就不对嘛。吴三桂的鼻子是这样的,有一道黑色的伤疤,吴三桂论祖籍是南方人,皮肤白净,因此,鼻子上的伤痕比较明显。可现在的演员,没人装成这样的。(笑声)说起吴三桂这鼻子,也许他感到是一个缺陷,每当与人谈话不投合时,就用手“自扪其鼻”,这已经成了习惯,到了晚年,也没有改变。据长期同他一起共事的人说,观察他的这个下意识的动作,“百不失一”。回到吴三桂惊险的救父故事上,眼见将官死了,这边,3万人愣了,那边,300人赶紧往吴三桂那里跑。吴三桂力气大,把父亲生生地从那匹马提到这匹马上,接着,他与父亲吴襄兵合一处,将打一家,迅速率众突围,跃马扬鞭,跑了。这就是吴三桂,历史上就是这么记载的。 6park.com

话说这吴三桂回到明朝军营,太监高起潜惊呼:“哎呀,我的儿!”高起潜是吴三桂的义父。他表示一定要在皇上面前亲自为吴三桂请功。史料记载了,刚刚19岁的吴三桂,可谓“孝闻九边,勇冠三军”。这样一个在危急时刻从没想过投降和妥协的人,试问,为了一个女人,他投降了,可能不可能?如果你觉得可能,你给我编个故事,讲个合理的逻辑。 6park.com

话说第二年,也就是1631年,吴三桂的舅父兼姑夫祖大寿,守卫着大凌河城。大凌河城现在找不着了,因为被日军焚毁了。这一年,皇太极亲自领兵包围了大凌河城,最后祖大寿这边是弹尽粮绝,实在没有办法,只好投降。投降之后,祖大寿告诉皇太极:“大凌河城只是小菜一碟,我知道,您真心想拿下的是锦州。守卫锦州的是我哥们,我去给您劝降。您要是不相信我,您把我给杀了。”皇太极心想,无非是“七擒孟获”而已,放了你,你去招降吧。最后,果不其然,祖大寿不回来了,领着明朝军队,又跟皇太极干上了。祖大寿投降的事很快被辽东巡抚丘禾嘉侦察得知了,于是,他密奏朝廷。崇祯不傻呀,按下此事不提,装作不知道,容忍下来。天有不测风云,十年以后,锦州又被皇太极包围了,祖大寿这边又弹尽粮绝了,(笑声)没办法,祖大寿只好再次投降了。这是一种投降,这是一种“汉奸”,属于被迫无奈型的。 6park.com

吴三桂的投降,跟祖大寿的还不太一样。祖大寿一族,尽管投降后为大清朝立下了汗马功劳,但乾隆年间编撰史书时,乾隆皇帝还是下令把祖大寿编进《明史》的《贰臣传》。明朝投降的官员中,唯一没有呆在《贰臣传》里的是施琅。为什么呢?乾隆认为,施琅是一介武夫,没怎么读过书,他不懂得儒家仁义大道。说起祖大寿十年之后再次败给皇太极,原因还真得赖在吴三桂头上。吴三桂阵前逃跑,没有执行预定计划。 6park.com

说说洪承畴。他投降得比较有意思。我把他列为不同于祖大寿以及吴三桂的第三类汉奸。什么野史说,孝庄皇太后对洪承畴多么温柔可亲,洪承畴没见过什么漂亮姑娘,一见到孝庄,立马投降了。(笑声)哎呀!怎么可能呢?所有记载说,一个明朝将军,因为一个女人投降变节了,这史料再真,都是骗人的。实际是怎么回事呢?洪承畴压根儿就想投降。13万军队被包围了,他被捕了,出不去了,他想着投降,只不过没人给他一个合理的台阶下。洪承畴被俘后,崇祯皇帝大肆渲染,说洪家满门忠烈,你说说看,他怎么好意思马上投降呀?这个节骨眼上,范文程出现了,他受命劝降洪承畴。范文程发现,洪承畴特别爱惜衣服,梁上掉点灰尘,撒在他的衣服上,他拍了又拍。范文程心想,一个等死的人,会这么爱惜衣服吗?范文程放心了,他回去就告诉皇太极,事情好办。于是,皇太极亲自到狱中探望洪承畴,唰的一下,解下身上的御衣,往洪承畴身上一披,道一句:“将军,您辛苦了!”洪承畴睁大眼睛,对皇太极那是感激之至啊,叭地往地上一跪,连呼:“皇帝万岁万万岁!”这便归顺了清朝。(笑声)洪承畴这一种汉奸啊,我把他叫做“又想立牌坊,又想做婊子型”的。 6park.com

1641年,宁锦大战,明朝军队失败后,洪承畴投降了,祖大寿、祖可法投降了,吴三桂的哥哥吴三凤,姨父裴国珍,表兄胡弘先,挚友张存仁、邓长春,等等,也投降了。就差吴三桂的父亲、他自己以及很小一部分没投降了。吴三桂的父亲吴襄那会儿在北京,也没法子投降。(笑声)这时,吴三桂每天接到大量信件,都是劝降书,不仅来自亲朋好友,甚至有两封皇太极亲自写的劝降信。一封写于1642年4月,一封写于1642年10月。就是在如此艰难的情形下,吴三桂仍然拒不降清。 6park.com

1643年,皇太极去世后仅一个月,济尔哈朗和阿济格便率大军迅速占领了宁远以西至山海关的中后所、中前所、前屯卫三座小城,这三城的失陷使宁远成为了真正的孤城!此时此刻,宁远守城的军民可谓人心惶惶!但吴三桂仍然拒不投降!这是为什么呢?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大英雄吴三桂,他为什么会在1644年这个大明、大顺、大清三个政权角逐的关键时刻,却投降大清了呢?这中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6park.com

研究吴三桂,必须研究两个时间。一个是1644年,一个是1673年。这两个时段中,吴三桂究竟是怎么想的?书上不可能记载,但我们必须揣摩。1644年,大明、大顺、大清三个政权逐鹿中原。我们知道,大明完蛋是个时间问题,它注定了灭亡的命运。虽然我们说,大明朝的末代皇帝崇祯,如果在太平世界里做皇帝,很可能是一个好皇帝,比如他重视科学技术。说到这里,我想到康熙皇帝,他也重视科学技术,但这两位皇帝重视科学技术的方法大不一样。康熙皇帝拼命学习科学知识,他专门写过数学专著,现在通用的正弦、余弦、正切、余切等词语,都是康熙亲自拟定的。(惊叹声)他俨然科学家似的,喜欢在大臣面前卖弄。比如有一次朝堂上,康熙问李光地:“朕问你,什么时候能看到南斗六星啊?”“臣不知。”“连这都不知,你怎么当大臣啊?”(笑声)弄得李光地战战兢兢,赶紧请教康熙:“微臣愚昧,皇上您教教我吧。”可是,康熙这么一个大科学家,他的儿子、孙子对科学却不再感兴趣,随着他的驾崩,科学也随之而去。崇祯皇帝可不一样。世界上1609年有了第一副望远镜,汤若望便翻译撰写了天文方面的书籍送给崇祯,崇祯说:“我看不懂。你别给我。直接让宫中印两千本,发到全国各县,每县一本。县官按照书籍的说明,发现了什么,呈上来给我就行了。”(笑声)大家说说,如果康熙按照崇祯的做法去做,中国肯定迅速强大起来了。 6park.com

回到吴三桂的话题上。1644年,三个政权鼎立,事实摆在吴三桂面前,他面临一个艰难的选择问题。1644年2月15日,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从西安,那会儿叫西京,兵分两路,渡过黄河,一路往东,从太原奔北方而去,另外一路,从大同奔居庸关一带,两路人马,团团进攻北京。就在此时,大明皇帝崇祯尚在犹豫:“东北是大清,想要入关,西北是大顺,已经兵临城下,我该怎么办?”崇祯皇帝错过了一个绝佳的机会,他迟疑了一个月,没下命令。最后,他终于召见了吴三桂的父亲吴襄。此时吴襄居住在北京,1644年正月初,崇祯皇帝将已闲居在辽东老家的吴襄招进京,任命他提督御营,负责皇帝的安全。这显然是因为吴三桂手握重兵,为了拉拢吴三桂,不得不重用吴三桂之父。吴襄慷慨陈词啊,对崇祯说:“您应该先对付李自成。农民军是乌合之众,也是您最主要的敌人,您把他们都平定了,再全力以赴对付东北那边。”崇祯就试探着问:“能成功吗?”吴襄拍拍胸膛说:“太容易了。我儿子对付李自成那伙人,不在话下。”崇祯皇帝欲调吴三桂,又害怕落得个丢弃宁远的罪名,一直下不了决心。众大臣互相推诿,谁也不愿就此事负责。 6park.com

直到1644年4月7日,农民军开进了宣府城,离北京只有二三百公里了。崇祯皇帝终于发布命令,招吴三桂、王永吉、唐通、刘泽清四将入京勤王。四将均封伯,吴三桂被封为平西伯。这时,山东总兵刘泽清说,他不幸坠马,腿受伤了,不能去。你腿受伤了,你手下腿也都受伤了吗?显然,这是托词。吴三桂与蓟辽总督王永吉路远,一时间还来不到北京,只有蓟镇总兵唐通带了8000人马先到北京。崇祯命令唐通带兵守卫居庸关,眼见李自成打到居庸关了,他赶紧开门,人家还没到呢,他就投降了。(笑声) 6park.com

1644年4月16日,吴三桂拔寨启程,他不仅带了手下4万官兵,还带了所有辽东汉民。几十万汉民肯定愿意跟着吴三桂走呀,虽说顺治临朝后,对汉人的政策宽松了一些,但努尔哈赤时代的屠杀汉民政策,仍然让大家心有余悸。拖着这样一大队人马,吴三桂的行军速度必然慢下来。4月22日,吴三桂到达山海关。4月26日,吴三桂到达丰润。结果,此时此刻,他听到消息,4月25日,也就是农历三月十九,崇祯皇帝上吊归天了,北京陷落了,崇祯的儿子落到李自成手里,大明朝结束了。该怎么办呢?这是对吴三桂的极大考验。他必须进行选择:追随先帝殉国还是投降李自成抑或投降多尔衮呢? 6park.com

就这么三种选择,吴三桂怎么选择呢?他选择马上开会。(笑声)跟4万官兵商量,该怎么办。他发表了一份演讲,中心议题是:先帝归天,幼主被擒,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咱们拼尽全力,决一死战,追随先帝于地下,何如?吴三桂三问,重复三遍,无人回应,大伙儿都不理他。吴三桂换一种口气:我知道,独木不成林,咱们死了也救不了国家,唐通投降了,姜襄投降了,大家一个个全投降了,你们说说,咱们是投降呢,还是誓死不降呢?这个时候,全军齐声回答:谨遵将军。(笑声)这段材料出自明末清初彭孙贻的《流寇志》,原文是:“有客平西幕者云,世传吴襄作书招平西,平西告绝于父,起兵勤王,非也。都城既陷,三桂屯山海,自成遣使招三桂。三桂秘之,大集将士。告之曰:‘都城失守,先帝宾天,三桂受国厚恩,宜以死报国,然非藉将士力,不能以破敌,今将若之何?’将士皆默然。三问不敢应。三桂曰:‘闯王势大,唐通、姜襄皆降,我孤军不能自立。今闯王使至,其斩之乎,抑迎之乎?’诸将同声应曰:‘今日死生唯将军命。’三桂乃报使于自成,卷甲入朝。” 6park.com

讲到这里,大家明白了吧?军队是愿意投降的,不愿意打仗。可见,吴三桂对于是否归顺大顺政权,是曾经存在过犹豫心理的!但是,他从全军将士的由“三问不敢应”到“今日死生唯将军命”的情绪变化中,知晓自己已失去了对军队的有效控制,归顺大顺,成了大势所趋。于是,吴三桂派人通知李自成,他准备投降。李自成这会儿也早想好了,一定得招降吴三桂,吴三桂的决定自然让他非常欣喜。 6park.com

1644年4月29日,吴三桂正式决定归顺李自成的大顺政权,并且亲自率部进京朝见新的主人。1644年5月3日,吴三桂的军队抵达永平西沙河驿站,永平是今天的河北卢龙县一带。就在这里,吴三桂翻脸了,决定不投降李自成,他为什么变卦?历史说,红颜祸水,无数人也力图证明,红颜祸水。但事实是不是这样呢? 6park.com

首先我们讨论一下,吴三桂最初为什么决定投降李自成。吴三桂不选择追随先帝于地下,就算他的部下们不愿意死,他也可以自个儿殉国,但他没有,这是他的不对。大家的选择,就是他的选择,要理解这一点,需要研究一下“汉奸心理学”。(笑声) 6park.com

那么,吴三桂为什么不一开始就选择投降大清呢?第一,吴三桂跟大清朝打了十几年仗,仇恨日渐积深,归顺了大清朝,人家会信任他?而且,当初,大清屡次劝他投降,他坚决不降,如今,人家没催他投降,他屁颠屁颠地跑去投降,这脸往哪里搁呀?(笑声)第二,吴三桂心里是有“华夷之辨”的,李自成是汉人,东北的是满族人。其实呀,李自成也不是什么汉人,一个纯正的党项羌族人。李自成生长于陕西延安府米脂县李继迁寨,稍微有点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元昊的祖宗就是李继迁。我在《百家讲坛》讲完李自成是党项羌族人之后,李自成的后人马上跟我联系,说:“您讲得太对了。我们就是皇族李元昊的后代。给你看我们家家谱。”(笑声)李自成家后人连夜从广州坐火车来北京,赶着给我送家谱,也怪不容易的。人人都想证明自己是皇族的后代,比如说,很多人问我,您跟纪晓岚是什么关系呀?我说我不知道。抗日战争开始,我们家那地方就一心跟着共产党,1964年说要“破四旧”,我们家家谱就被“啪”地烧掉了。所以,谁要是说我跟纪晓岚有关系,麻烦他帮我证明一下,反正我是连家谱都没有的。(笑声) 6park.com

回到吴三桂投降李自成这件事上,因为吴三桂觉得以李自成为首的大顺政权是汉族政权,而且,大顺政权待他不薄,大顺决定赏赐吴三桂领导的辽兵白银4万两,赏吴三桂白银万两、黄金千两、锦千端。不仅如此,大顺政权还封吴三桂为侯呢!综合考虑这种种因素,吴三桂才做出了归顺大顺政权而非大清王朝的决定。 6park.com

那么,吴三桂为什么中途变卦了呢?以往的历史告诉大家,是因为吴三桂父亲的亲信傅海山告诉吴三桂,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被抢走了,于是,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事情是这么简单的吗? 6park.com

傅海山和陈圆圆这两个人,倒是无可否认。至于傅海山和陈圆圆之间有没有偷情关系,我们不考证了。(笑声)确实有这么一说,有人说,这个因素挺关键的,我觉得无所谓。有两种说法。按照史书的通常说法,这两人知道北京陷落后,急忙派人通知吴三桂。另外一种说法是:这两人时常相对,日久生情,听说北京出事了,赶紧趁乱,准备私奔。他们兵分两路,各走一边,结果,傅海山走到半道,碰上吴三桂了,他没法解释,只好编瞎话。瞎话也好,真话也好,意思都差不多。《庭闻录》和《小腆纪年附考》里头,都是这么记载的:吴三桂问:“我父亲怎样呢?”傅海山答:“不好。李自成派人到咱们家要钱,我们交了5000两银子,还是不顶用,您父亲被抓起来了。”吴三桂听了一愣,随即说:“没事。我一到北京,李自成肯定立马放人。”傅海山连忙说:“不是。您爹挨揍了,腿都打折了,生命危在旦夕。”这回,吴三桂怒发冲冠一阵后,态度又平静下来。下面的记载就比较难听了。吴三桂心想:“我父亲都七十好几了,算了吧,死就死了。”(笑声)吴三桂又问:“我的爱妾呢?”傅海山答道:“让李自成手下大将刘宗敏给抢走了。”吴三桂立马火冒三丈,说了一句:“大丈夫不能保一女子,何面见人耶?”于是,他率军直达山海关,袭击唐通所辖部众。一种说法是杀得只剩8人,另一种说法是杀得只剩32人。我们权且留一多的,剩下32人。(笑声)而李自成派到吴三桂阵中的两名使者,李甲被处死,陈乙割掉双耳之后,给他一封信,信中转告李自成:我吴三桂反了。同时,他也有信给父亲吴襄,与吴襄断绝父子关系,因为吴襄已经投降李自成了嘛。吴三桂的信写得很感人:“父亲大人您既然不忠在先,儿子只好不孝在后了。休要怪我,咱们父子之间,从此恩断义绝。”当然,从另一种角度分析,吴三桂这封信有变相保护父亲的意思。希望李自成别因为他反了,连累他父亲被处死。 6park.com

试问,吴三桂真是为一个妓女投降的?这个陈圆圆,究竟何许人也?说起来,陈圆圆也挺不容易。她原来并不是妓女,出生于江苏武进县金牛里,本来不姓陈,而姓邢,父亲叫邢三,是个贫苦的农民,以耕种为生。圆圆幼年丧母,邢三心想:“我还得再讨老婆呢,我养不起你,你跟着你姨吧。”于是,邢三把圆圆送给姨母抚养,姨母的丈夫姓陈,因而圆圆就改姓了陈。圆圆的养父是个小生意人,最初家境还不错,不介意多养个闺女。圆圆的姨父喜欢听人唱歌,还不惜倾尽全部资财,请善于唱歌的人到家里居住,然后唱堂会,有时竟请来数十位,日夜讴歌不止。陈圆圆生活在这种环境中,不自觉地跟着学,从小便练就了一副好嗓子。后来,由于陈氏家道中落,18岁那年,本出身于良家的圆圆被卖身为妓,送进了烟花场。说起来,陈圆圆是歌妓,跟妓女还不大一样,卖艺不卖身的。就在这时,出现了一个人:田弘遇。他的闺女是崇祯皇帝的爱妃,1642年,田贵妃死了,崇祯非常伤心,自己的陵墓还没建好,赶紧让人建个陵墓,把田贵妃埋了。这样,崇祯死后没有陵墓,借的田妃陵,这就是十三陵中的思陵。田弘遇生怕闺女死后,自己不受重用了,赶紧从天下选了1000个美女,送进宫内,陈圆圆就是其中之一。此时正值国家内忧外患之时,崇祯哪有心思顾及女色,于是,把这些女子一一退回。田弘遇心想,我一个人养不了这么多,最后,他挑了几个,自己留着,其他遣散,留下的人中,就有陈圆圆。到1643年的秋天,所有人都明白,明朝灭亡只是时间问题,明朝官员都在考虑后路。于是乎,田弘遇盯上了吴三桂。赶上吴三桂回京复命,田弘遇请他到家小坐,歌妓歌舞助兴,吴三桂一瞧,陈圆圆不赖,田弘遇立马做个顺水人情,把陈圆圆送给了吴三桂。此后,陈圆圆就跟着吴三桂。 6park.com

问题在于:1644年,吴三桂是不是因为这个女人被刘宗敏掳走了,一怒之下,就投降了清朝?我们权且不去考证,当做是这么回事,而且,我的结论也是:是。我不想说:不是。但是,我们应该怎么去理解这一点呢?第一,为一个女人,吴三桂值得不值得与大顺政权决裂?第二,从这一个女人身上,你能看出点什么?男人通常都觉得自己应该胸怀国家、民族、天下,但是不是这样,就可以把女子弃之如敝屣一般呢?天下女子谁能同意啊。(笑声)我觉得,吴三桂和陈圆圆的感情是真挚的,吴三桂是一个有家庭责任感的大丈夫,但这毕竟是他投降清朝原因中微不足道的一个方面,它背后还有文章。 6park.com

从陈圆圆这一女子的遭遇身上,吴三桂看出来了:李自成政权成不了大事,肯定会覆灭。吴三桂心想:你李自成这会儿还需要我呢,就把我们家姑娘、媳妇都掳走了,你要是用完我了,“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古训说得太好了,你还不一定把我怎么着呢。吴三桂势必有这种顾虑。所以,我的结论是:吴三桂从投降大顺转向投降大清,仍然是一个阶级仇、民族恨的问题。按照毛主席的话来讲:“亲不亲,阶级分。”分析到最后,吴三桂的选择,归根到底,还是阶级分层起作用,他认为,农民政权的大顺成不了大事。比较李自成和朱元璋,朱元璋虽说起义时代表的是农民阶级的利益,但他一进城,就变成了地主阶级的代言人;而李自成呢,他宣称秋毫无犯,是对普通老百姓秋毫无犯,大户人家被抢劫杀掠。吴三桂派人进京调查了,他发现,大批官员被拷掠追赃,连自己的父亲也被拷打到快要死了的地步,这证明投靠大顺政权根本不可能保护自己的个人利益,前往北京城无疑是自投罗网。 6park.com

关于李自成政权,目前,有两种说法,一种是郭沫若先生《甲申三百年祭》中所说的那样,李自成政权进城后,非常腐败,根本不是这么回事。郭沫若这篇文章,是特定情形下的应急之作,它是为政治服务的文章,不是合理的科学考证。另一种是顾诚先生《南明史》中所记的那样,李自成进京后依然在执行农民阶级的政策,用通俗的话来讲,“打秋风,吃大户”。吃完大户势必要吃中户,吃完中户势必要吃小户,吃完小户势必吃遥远的辽东的住户。在这种情况下,吴三桂背叛李自成就变得容易理解多了。吴三桂和许多部下在关外都是有很多财产的大地主,现在他们的主帅吴三桂连自己的父亲性命和家产都保不住,就更谈不上保护他们在关外的土地财产了,所以吴三桂振臂一呼,群起响应! 6park.com

必须声明,吴三桂背叛李自成和投降大清朝,这是两回事。背叛李自成在先,投降大清朝在后,中间相差二十多天。这中间发生了什么?吴三桂调转兵马,占据山海关。李自成军队随后追击,但他们走得挺慢。李自成军队一边磨磨蹭蹭地走,一边派几路前锋与吴三桂接洽,赔礼道歉,告诉吴三桂,吴襄已经被释放了,我们还要赏赐你银两。吴三桂呢,同样虚与委蛇,一边与使者周旋,一边做战争的准备。 6park.com

吴三桂知道,李自成那边人多,自己占劣势,于是,他给多尔衮写了一封信。《清世祖实录》中是这么记载的:“乞念亡国孤臣忠义之言,速选精兵,直入中协、西协,三桂自率所部,合兵以抵都门,灭流寇于宫廷,示大义于中国,则我朝之报北朝者,岂惟财帛?将裂地以酬,不敢食言。”这段话里,包含着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写信的名义:“亡国孤臣”,说明他没有投降清朝的意思。第二,双方的称谓:管自己叫“中国”“我朝”,管清朝叫“北朝”,可见,泾渭分明,他吴三桂的立场不容混淆。第三,清兵的进攻路线。一从“中协”,就是喜峰口、龙井口等处;一从“西协”,就是古北口、墙子岭、密云等处。这两条路线是清兵屡次入口征明的旧路,吴三桂却牢牢地控制着“东协”,即山海关与界岭口等重要关隘。吴三桂和清兵汇合后,去哪里打仗呢?“都门”,也就是北京城。可是,从“西协”“中协”走,是侧翼,要绕路,误时日。显然这时,吴三桂还是以自己为“主兵”,而把清兵置于“客兵”的地位。从吴三桂的这个安排,也看不出他与清为一家之意。第四,酬劳问题。打了胜仗的话,何以为报?吴三桂郑重声明,不仅给予财物,还要割地为酬。可是,李自成军队那么多人,你清朝这么点人,你们俩鹬蚌相争,全力火并,我吴三桂坐山观虎斗,尽享渔翁之利,到时候,你们两败俱伤,我压根儿就不给你酬劳了。这个所谓酬劳,根本就是假的。所以说,这个时候,我们还不能讲吴三桂已经降清。 6park.com

试问,多尔衮何许人也?他精明得很,哪能那么容易上了吴三桂的当?多尔衮立马走了四步棋:第一,派人到山海关打探虚实;第二,改变行军路线,以一日一夜行100公里的速度直趋山海关;第三,调取攻城用的红衣大炮,发往山海关;第四,给吴三桂复信,信中说:“期必灭贼,出民水火。……今伯若率众来归,必封以故土,晋为藩王。”“灭贼”是多尔衮和吴三桂达成的共识,但是,多尔衮规劝吴三桂投降,报酬是,明朝的那块土地,大清朝不要了,全分封给你吴三桂,只不过,你的封号是藩王,大清朝的皇帝称皇帝。这种情况下,可见,多尔衮还是“晾”着吴三桂的,吴三桂的“借兵”计划没实现。 6park.com

于是,吴三桂给多尔衮写了第二封信。信中说道:“三桂承王谕,即发精锐于山海以西要处,诱贼速来。……以图相机剿灭,幸王速整虎旅,直入山海,首尾夹攻,逆贼可擒,京东西可传檄而定也。又仁义之师,首重民安,所发檄文最为严切,更祈令大军秋毫无犯,则民心服而财土亦得,何事不成哉!”从这封信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个时候的吴三桂在动摇了,有点“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意思,这封信是奠定吴三桂投降基础的信。他有了“来归”——也就是投降的想法,证据一是“三桂承王谕”,上下级的关系出现了;二是“民心服而财土亦得,何事不成哉”,什么难事都好商量。但吴三桂还在闪烁其词,自始至终没有明确说投降!多尔衮自然不领情。 6park.com

终于,李自成的部队兵临关下,跟吴三桂的4万辽兵打起来了,吴三桂眼见损失惨重,没办法了,几次派人冲出重围,向多尔衮求救。多尔衮仍置之不理,最后,吴三桂亲自突围,面见多尔衮。这时,吴三桂还在坚持,他再次向清朝提出酬谢条件,《谀闻续笔》记:“毋伤百姓,毋犯陵寝。访东宫及二王所在,立之南京,黄河为界,通南北好。”“东宫”即大明皇后,“二王”即崇祯的两个儿子。吴三桂希望,一是寻找到崇祯的太子,在南京重建大明政权;二是双方以黄河为界,以北归清,以南归大明,两国通好,互不侵犯;三是请清兵入北京,不得侵犯明历朝皇帝陵寝,也不得伤害百姓。这时,多尔衮给吴三桂下了什么圈套呢?一个简单却巧妙的圈套。多尔衮说:“我有心想帮你。好吧,这会儿我也不说招安的事,你也不说投降的事,算我自帮你了。但有一点,你得让我分清哪是李自成的部队,哪是你的部队吧。我瞧着汉人的模样都差不多,未免误伤自己人,你让你部队的人全都剃发,怎样?”身处多尔衮中军大帐的吴三桂,一咬牙、一跺脚,同意了。吴三桂即行剃发,随即带着剃头师傅(笑声)直奔军营,全军剃发。 6park.com

你猜怎么着?5月28日,山海关大战以大顺政权和吴三桂两败俱伤、清朝坐收渔人之利而宣告结束。此后,吴三桂就归顺了大清王朝,为消灭南明和镇压农民军东征西讨。多尔衮以顺治帝的名义封吴三桂为平西王,命吴三桂为先锋,调马步军一万给吴三桂,让他于5月28日领兵出发,追击李自成。李自成恨吴三桂不遵守协议,便在永平城西十公里的范家庄,将吴三桂的父亲吴襄斩首,用竹竿挑着首级示众!随后于6月1日在北京将吴三桂的继母祖氏、弟弟、妹妹及其族人三十四口一并处死。
喜欢雨地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雨地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生活百态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