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生活百态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谷歌了一下,徐子明
送交者: 老轮[♂☆★★太乙散仙★★☆♂] 于 2020-12-24 15:39 已读 170 次  

老轮的个人频道

回答: 马悲鸣:给陈子明拟的挽联 由 马悲鸣 于 2020-12-24 11:49

徐子明《胡祸丛谈》一书,已在网络上可以全文浏览。假如以此盖棺论定徐氏这位宜兴“神童”的一生,未免太委屈他了。幸亏他的得意门生汪荣祖,有本《史家陈寅恪传》一书,名闻两岸学界,才使徐子明的事迹露出冰山一角。
徐子明(1888- 1972)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八月底,先考入南洋公学,后转至复旦公学,与陈寅恪成为同学。十九岁毕业后,于宣统二年(1910)考取清华学校首届庚款留学,入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历史系学西洋史,不到三年获得学士学位。因成绩优异,遂由教授推荐赴德,进入海德堡大学专修西洋史,两年内以《中世纪之特色》专题的论文,取得博士学位。他不仅熟悉西洋史事,除了英、德文外,又学会法、希腊、拉丁等语文。
1915年起就在北京大学执教,讲授希腊罗马文学史与德文,傅斯年是他德文班的学生。与同事辜鸿铭、黄侃、刘师培等人熟悉,实因他受古希腊文明影响,注重固有文化的源流。1918-1925年,因其精通外语,聘请到外交部任参事,其间参与美国于1920年召开的华盛顿会议。
1926年举家南归,自1929年起教授希腊史与西洋近古史于南京中央大学。抗战开始前一年,应云南大学之聘,入滇教德文。九个月后到四川重庆大学教德文,途中舟中漏水,所携中西珍贵典籍,均遭淹渍,痛心不已。1939年赴中央军校任德文教官。隔年应四川三台龙王庙东北大学邀请,教西洋近古史和德文,校长金毓黻曾为其学生。三年后转就重庆十兵工厂英文导师,直到抗战胜利。
1946年重返南京中央大学任教,授《史通》与西洋史选粹。在物价日益高涨,生活难以维持下,于1948年夏天渡海来台,任教台湾大学历史系,讲授西洋中古史、希腊史、国史选读等课程。广受学生欢迎的文学院院长沈刚伯,即其女婿,让他益显得孤傲自立,看不起其他同事。
1960学年度因他所开的西洋中古史课程,只有汪荣祖一个人,隔年停开。虽一师一生,在容纳五六十人的普通教室,从头到尾,没缺一堂课,此后两人成为忘年交。在国史选读先后讲过的古籍有《史通》《战国策》《春秋左传》等书,课后还在其寓所定期讲《世说新语》,每堂课他都逐字讲解,至1971年12月退休。可惜他不像爱新觉罗·毓鋆,很早就离开大学讲堂,在台大附近的温州街,开课讲授儒家经典,自《论语》到《公羊传》,去世后从门弟子,以台大历史系为主成立中华奉元学会,将其授课内容整理成书,在国内广为流传。
徐子明自台大退休后,在东吴大学历史系授课,更加瞧不起该校师生的国学水平,英文程度不行。在台大已经被目为“怪胎”,在此更加眼中无人。后来受到前南京中央大学同事张其昀的礼聘,到台湾中国文化大学任教。逝世后特建“子明堂”,资以纪念。遗稿由其子徐弃疾、爱女徐令仪编辑成《宜兴徐子明遗稿》一书,分中文、外文两类,全书仅有三百八十页。
晚年偶尔与弟子月旦人物,如章太炎深通小学,其于古韵,颇有发明,晚节反效桐城派作应酬文章。章士钊赴英留学,却英文阅读困难。梁启超本长国文,后又慕西学,故其《饮冰室全集》全无足观。只佩服沈曾植,认为他是清末全中国最淹博之士,且为德国学者K eyserling所崇拜,认为他是名冠全球的无敌学者。
陈寅恪虽然一度与他同学,但是不求学位,主要以游学为主。从十二岁东渡日本开始,除史学、经学、文学外,涉猎天文、历算、地理、气象等方面。1909年考入柏林大学,学习语言文字,1911年秋入苏黎世大学,1913年入巴黎大学。短暂回国工作后,1918年启程前往美国,初入哈佛大学师从蓝曼教授,学习梵文和巴利文。1921年再赴柏林大学研究院,研究梵文及东方古文字。回国后除了教学以外,专注于学术研究,直到1944年左眼视网膜日益严重,看不清楚文字,仍孜孜不倦。两人后来的学术地位,有如童话故事《美女与野兽》般之际遇,令人唏嘘不已!
喜欢老轮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老轮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生活百态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