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生活百态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穿越回300年前,竟然成了考研人
送交者: 雨地[♀☆★★*妙明真心*★★☆♀] 于 2020-12-27 11:06 已读 723 次 2 赞  

雨地的个人频道

身份证、笔、参考书、准考证……一年一度的考研又开始了。



起床收拾好东西,准备奔赴考研考场的这一天,一道灵光乍现,您突然坐上时光机,穿越到了清朝乾隆后期一位名叫“清小川”的小朋友身上。(生活就是这么狗血!)



您正为“居然不用考试了”而开心着呢,一了解才发现,清小川同学家庭条件尚可,正在私塾念书,虽不是书香门第,但祖上好歹也出过几个读书人,所以家里对他一贯的教育都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而这也就代表着:您好不容易即将摆脱的学习和考试生涯,又要重新开始了!





明·仇英《村童闹学图》



您乖乖地待在私塾里,撑着脑袋想:要在古代金榜题名,到底该做些什么呢?





1

前期准备



- 识字念书 -



首先,想要读书,您得识字吧?所以先从识字课本“三百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的合称)教起。经过一两年,常用字认识得差不多了,先生便开始讲解科举考试专用教材——《四书》、“五经”



清代私塾的规矩是:学多少句,背诵多少句。像您这样的聪明脑子,20句《论语》,不到两个小时就背得滚瓜烂熟。先生看看您闪亮的眼睛,点点头:嗯,孺子可教!再教你20句!这样一来,您的背诵任务大概在每天40-50句左右。



当然,总是背书也很无聊。私塾中除了每天安排背书以外,还有写字课和对对子课,什么“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之类的,与田园生活非常贴近,使您小小的心灵感受到了一些乐趣。





宋刻本《四书章句集注》

《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1月21日第11版



- 八股文 -



一听到“八股文”三个字,您连连摆手:不学不学!心中想着八股文是封建社会腐朽僵化的象征,我不学!直到家里人翻出了一本祖传的科举考试辅导书,上面有几篇八股文的范例,您随手翻到一篇《不以规矩》:



规矩而不以也,惟恃此明与巧矣。

夫规也、矩及,不可不以者也。不可不以而不以焉,殆深恃此明与巧乎?……



接下来还有好几百字,但是您已经懵圈,看不下去了:怎么跟高中课本里的文言文,还有我背过的那些四书五经对对子一点也不一样啊……



从先生那里,您了解到了关于八股文的许多知识:八股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加上结尾,一共九个部分。其题目一律出自四书五经中的原文。您想了想,家里书上的那道“不以规矩”,的确是《孟子》里的原文。



由于《孟子》中“不以规矩”的前一句提到了“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因此作者抓住“明”、“巧”二字,结合题目确立论点:做事需要“以规矩”。



在主体论述的段落中,分别论证:1、不遵守规矩的人,什么也得不到。2、即使一个人既“明”又“巧”,也需要规矩来判断这个人到底明不明,巧不巧。3、个人的品质是抽象的,规矩是具象的,所以规矩更利于流传。



综上所述:做事需要“以规矩”,不以规矩是不行的。



在深夜中,您反复咀嚼这篇范文,直觉自己写八股文的隐藏技能与写高考作文的技能重合了,被开启了,霎时文思泉涌,伏案疾书。






先生看到您写的八股文,大为诧异,认为您是写八股文的奇才,连忙给您开小灶义务辅导。第二年又恰逢县官布告:已经念书了的适龄青少年,想走科举之路的,要上县里报名了!



2

初级考试



- 县试 -



您家住的村子离县城有一定距离,好在您家有亲戚住在县城,从报名成功到考试的这段时间,您就住在了友好善良的亲戚家中,一边复习备考,一边熟悉考场情况。



考场是一个一个临时搭建起来的小隔间,十分狭窄。您吐槽了一遍考场,强忍着污浊的空气看向试卷:红色格线,每页十四行,每行大概十八字,一共给了十几张这样的纸,写文写诗都足够了。还有统一规格的草稿纸,交卷时草稿纸一并回收。





万历二年(1574),画中表现了明代贡院举行考试的情景。



您看了看题目,很快构思出了文章。经过打稿、修改、誊抄等几个环节之后,终于交卷,此时已经是下午时分了。



- 府试 -



县考之后半个多月,成绩公布了,您以优异成绩获得府试的资格并顺利通过,获得童生资格啦!可以再上一级,去考秀才了。



- 院试 -



童生考秀才,每三年中有两次机会,分别是新学政上任的第一年和第二年。学政是一个官名,正式名称是“提督学政”,主管考秀才、考举人等考试事宜。童生接受学政的考试,叫做“院试”。



题目是写在一块大牌子或牌子形的灯上,由人扛着,在考场中到处走动。考生抄下题目,作文作诗。两文一诗,当天交卷。第二天,学政有时会点名面试某人,之后还有复试一场。



院试通过后,您如愿以偿地成为一名秀才。那一年,您还不到20岁。



看看周围的秀才,虽然也有十四五岁的小神童,但更多的是二三十岁、三四十岁的中青年秀才。还有几个看起来白发苍苍的,估计得五六十岁呢。



- 岁试 -



岁试,目的是检测秀才们的学业水平,按成绩分为六等。您聪明伶俐,考上了一等,被称为“廪生”,可以领到国家发的补助、奖学金。



- 科试 -



科试是秀才考举人之前的模拟考试。考试后,学政会按成绩将秀才们排名,送到省城,作为参加乡试的依据。





3

正式考试



- 乡试 -



秀才考举人,称为乡试。



↓ 滑动查看文字 ↓

乡试日程



八月初九上午至八月初十下午(在考场内过夜):《四书》八股三篇+试帖诗一首;



八月十二至八月十三(在考场内过夜):经文八股五篇;



八月十五:策问五道(时政、治国方针问答)



乡试的成绩好坏主要是由考生所作八股文的质量高低决定的。考卷在交上来后,全部由抄写员誊写一遍,将誊写稿送给考官和阅卷官批阅,有效避免拉关系和作弊。



从全国来看,乡试的通过率大概在1%左右。由于阅卷官的个人素养和爱好不同,阅卷的结果也不一样,所以考中考不中,有时真的要看运气。





贡院放榜图



所幸您运气好,虽然没有成为乡试第一名——解元,但成为了那通过乡试的1%,成为一名举人。



有了个举人的身份,就可以当小官了,别人也得管我叫老爷了,啊,生活多美好!怪不得范进中举那么高兴,我中举我也高兴啊!



- 会试 -



乡试的下一步是会试,需要到北京参加考试,就是我们俗称的“进京赶考”。



可巧一位名叫林则徐的福建青年和您住得很近,没错,就是后来虎门销烟的林则徐!



从林则徐的自述中您了解到,他14岁中秀才,20岁中举,只是在会试这一关遭受了一点小小的波折。四年前的会试,他没有考上,便回到福建老家开了一间私塾,一边授课,一边继续备考。



“今年又来考,希望这次考上吧。”林则徐笑了笑。



然而造化弄人。会试放榜之后,您发现您又幸运地考中了,却没有发现林则徐的名字。



林则徐微笑着说:“会试榜上有名,贤弟的前途已经一片光明了。接下来就是面圣的殿试,只考对策和试帖诗,想必贤弟也不会有问题的吧?以后,还是要贤弟多多提携呀。”





殿试录取分三甲,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皆赐进士及第。



您听了这话,心里便犯了委屈,考了这么多年还要考啊!居然还是到皇帝面前考试!小心脏受不住啊……



还不如回21世纪考研呢!气!





人生没有捷径可走,十年寒窗苦读而来的真知实材,才是那些力挽历史于狂澜、手无缚鸡之力却胜过千军万马的文人们,一身傲骨的铮铮依仗。



祝所有“考研人”们,都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喜欢雨地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雨地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生活百态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