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情感世界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快乐的白居易,为何不愿提及自己的家世?
送交者: 我在枫林中哭泣[♀☆★★★女中豪杰★★★☆♀] 于 2021-03-11 16:22 已读 311 次  

我在枫林中哭泣的个人频道

白居易在隐瞒什么

高宗之后,武则天君临天下,她改国号为大周,自称是周平王的后裔。


周平王画像

周平王叫姬宜臼,虽然在姓氏上,和武则天八竿子打不着,但这点问题难不倒武则天,她为周平王安排了一个小儿子,此子天生异相,掌纹自然形成一个“武”字,他的名字就叫姬武。

姬武的后人,遂改姓氏为“武”。所以,有学者考证,武氏是从姬姓演变而来。

武则天拿周平王论事,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周平王迁都洛阳,而武则天也把首都设在那里。

有道是上行下效,皇家既已如此,百姓家的攀附之风,便也情有可原了。

白居易为其祖父,撰写过《故巩县令白府君事状》。文章中,白居易言之凿凿地写道:“白氏芈姓,楚公族也。”


白居易(772年-846年)

白居易自有生花妙笔,他进一步考证出,白氏祖先名为白公胜,而名将白起,即是白公胜的后代。

白起因冤而死,秦人怜之,始皇嬴政也感念其功德,把他的子嗣分封到太原。这便是太原白氏的起源。

在白居易笔下,其家族可谓是阀阅世家。

白居易撰写碑文的态度,似乎比司马迁写史书还要严谨。在《史记》中,司马迁以六字说清白起的身世:“白起者,郿人也。” 郿县,即今天的陕西眉县。

关于白起的结局,司马迁则是作如斯描述:“死而非其罪,秦人怜之,乡邑皆祭祀焉。”司马迁并没有提白起他后代的归宿。

白居易添盐加醋描写一番,演绎杜撰的成分不可谓不大。

而且,白居易大概忘了,他还写过一篇叫《沃洲山禅院记》的散文。

言及沃州山历史,白乐天洋洋洒洒写道:“晋宋以来,因山洞开,厥初有罗汉僧西天竺人白道猷居焉,次有高僧竺法潜、支道林居焉。”

白道猷,又名昙猷,敦煌人氏,乃是东晋时期的化外高僧。书圣王羲之仰慕其才学,特地前往拜谒,行至山下,终因山势险峻不能成行,王羲之便在岩前,望空拜了拜,转身便走。

对于得道高僧,白居易同样向往之。在文末,他慨然写道:“昔道猷肇开兹山,后寂然嗣兴兹山,今日乐天又垂文兹山,异乎哉沃洲山,与白氏其世有缘乎?”

见到古代高贤,他总想攀附结交。此刻,白居易又想和白道猷论亲戚。

白道猷的事迹见于《高僧传》,此书中反复提及一个地名叫作“龟兹国”。

《晋书》中也曾出现过这个国家。西晋时期,在今天的新疆,有个叫焉耆的小国,其国王名曰龙安,龙安于弥留之际,对他的儿子说:“我曾经被龟兹王白氏侮辱,你若能为我报仇,才算是我的儿子。”

龟兹国境内有白山,汉朝于是赠其王姓白,他们的第一代国王,叫作白霸,乃是西域人氏。

从魏晋到唐代,龟兹国民源源不断地涌入中原,他们改自己的姓氏为“帛”或者“白”,逐渐融于唐朝的大家庭。

这才是白居易家族的起源。

李唐是一个包容的王朝。门庭与身份,似乎没必要隐瞒。但,白居易为何对家世讳莫如深?

他原本是姐夫

白居易出生于普通的仕宦家庭,他的祖父和父亲,皆为明经出身,其家族也称得上世敦儒业,诗书传家。


《白居易造像》潘絜兹

白居易从出生开始即受正规教育。成名之后,白居易与元稹交好,他曾经写过一篇著名的散文,名曰《与元九书》。

据白居易文中所述,他六七个月时就能翻书识字,保姆指着“之”“无”二字问他,试验百遍也毫无差错;白居易五六岁便学会作诗,九岁即能谙识声韵。

白居易此言非虚。诸位耳熟能详的“离离原上草”之句,作于他十五六岁的年纪。诗歌过于出名,后人常常过度解读。

诗歌的题目叫《赋得古原草送别》。“赋得”两字就说明了一切,按唐代科场考试规定,凡指定的诗题,题目前要加上此二字。

换言之,这首诗歌算是,科举考试的练手习作。因一篇应试作文而流传千古,少年白居易的诗才,完全称得上出类拔萃。

白居易是勤奋人中的翘楚。贞元十年,白居易的父亲卒于襄州,母亲对他的管束,也愈加严格。“亲执诗书,昼夜教导,循循善诱,未尝以一呵一杖加之。”


《妖猫传》电影剧照


《白香山诗集》白居易 撰

白居易很勤奋,读书至口舌生疮,写字到手肘长茧。晚年的白居易,深受眼疾的折磨,他常常思索患病的原因,在《眼暗》中,诗人写道:“早年勤卷看书苦,晚岁悲伤出泪多。”

白居易的父亲叫白季庚,他一生只娶了一个妻子,那个女子即是白居易的母亲,白陈氏。 结婚那年,白季庚四十一岁,而白陈氏仅有十五岁的样子,两人年龄的差距足有二十六岁。

这还不算什么。白季庚和白陈氏,还有另外一层关系。白陈氏是他姐姐家的女儿,两人是舅舅和外甥女的关系。

一言以蔽之,白居易的母亲,同时也是自己的堂姐。按这一支系论资排辈,白居易亦可以称呼其父亲为姐夫。 哪怕是在唐朝,近亲之间通婚,同样不被汉族礼教所允许。

中唐以前,李唐王室同样不太在乎这些,据学者考证,李渊有鲜卑族的血统。 以历史的眼光视之,此事没有对错之分,今人也无需站在道德制高点,妄加评论。 但白居易从小受儒家的教育,他羞于谈及此事,却又改变不了什么。

没办法,他只能去撒一个美丽的谎言,为自己找一个显耀门庭的祖宗。

白而不浅

白居易后来作诗曰:“兄弟唯二人,远别恒苦悲。”其实,他共有弟兄四人。长兄白幼文,次之白居易,再次之白行简,而最小的弟弟,有个可爱的名儿,唤作金刚奴。

很可惜,大哥和幼弟,在史书中皆没有显扬。唯独白居易和白行简,有诗歌传世,为后人所铭记。

白行简,字知退,其名字“行简”出自《论语》“居敬而行简”,其意思为,君子做事情抓大体而忌烦琐。

白居易的名字,则是出自《礼记》。书中有言曰:“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其意为,君子安居现状等待天命,小人铤而走险以获得非分的东西。


《白居易长恨歌诗意》薄春雨

儿子的姓名中,包含了父母最殷切的期盼。诗歌与文章,又是一个人与世界对话的媒介。

从兄弟二人的诗文来看,白行简辜负父母的期许,白居易则贯彻了双亲的主张。

白行简行文求优美,著有传奇小说《李娃传》。他另一篇震古烁今的文章叫作《大乐赋》,此文是古今文章中难得的,描述男欢女爱的力作。

后世的胡适曾经说道:“这种东西都一览无余,则不够趣味。我看过一幅画:一张床,垂下芙蓉帐,地上一双男鞋,一双红绣鞋,床前一只猫蹲着抬头看帐钩,还算有一点含蓄。”诚如斯言。

白行简写得太过透彻,求烦琐而不求大体,这与其名字“行简”也是相悖。

白居易的诗文显然更高级,他从来不否定自己是老司机,却又尽得雅致。

白居易大名鼎鼎的《长恨歌》,其中有诗曰: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寥寥数语,即把宫闱之间的事情,写得隐而不露。

《长恨歌》虽然写唐明皇之事,但却是在妓馆间传唱。据后人记录,白居易的这篇诗歌,最后卖给勾栏,要价达五百金之巨。

而长安的妓女,也因会唱《长恨歌》而自夸,并因此身价暴涨。

白居易的文学主张是,“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他以为,文章要反映现实,诗歌要映射社会与人情。

为了达到个目的,他的文字,务求明白浅显,走大众路线。

白居易一生作诗三千多首,是唐代存诗最多的一位诗人。其诗歌普遍为各阶层传诵。

唐代学者段成式,创作了一部笔记小说集《酉阳杂俎》。书中记录了一个白居易的小迷弟,荆州人葛青。

葛青的身体,自颈部以下,浑身刺满由白居易诗歌发挥而来的诗意图。白居易被称作“白舍人”,而葛青也因此得名“白舍人行诗图”,对于此称号,他也欣然接受。

白居易的受欢迎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白居易作诗,词义浅显,恨不得连老太婆都能读懂,但诗歌常常有深刻的内涵。

他写过一首《花非花》的诗歌: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

这首诗写得极美,后人也常常附会为,此诗表达诗人,对人生如梦幻泡影的感慨。

其实,白居易哪有这么高深。这首诗歌是写招妓之事,用“花非花”比喻她们行踪不定,夜半才来,黎明即去,就像做了一个春梦似的。

纵观唐朝一代,白居易是与李白、杜甫相媲美的诗人。李白活得太仙,杜甫过得太苦,前者是不可企及之人,后者又是你我所不愿成为之人。 白居易还好,虽然晚年受疾病 困扰,但他活得很快活。 毕竟,做个快乐的老头,也挺好的。

参考文献:

司马迁《史记》;

白居易《与元九书》等散文;

段成式《酉阳杂俎》;

施蛰存《白居易:闲适诗十一首》

END

评分完成:已经给本帖加上 10 银元!

喜欢我在枫林中哭泣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我在枫林中哭泣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情感世界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