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旅游风向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訪古房山:樂毅墓與萬佛堂、孔水洞石刻及塔!
送交者: 宁静之境[★★★休闲时光★★★] 于 2019-03-28 12:11 已读 3107 次 1 赞  

宁静之境的个人频道

房山地鐵線通了以後,讓到京郊最大最集中的古迹區——房山訪古更加便捷。乘坐地鐵抵達房山後,可乘坐本地的小公共前往你想去的任何地方。

但此時依然有個問題,就是房山本地的小公共站牌全被撤下,不知為何?(是否與各公交公司的利益劃分有關?)空留下一塊塊漆黑或灰白的鐵皮,所以你要做的,就是事先做好路線準備。


樂毅墓前的石碑、石桌、石凳

地鐵還是快捷的,雖然從我家到良鄉南關站,我需要倒三趟地鐵,近乎2個小時。但只需2元的空調車廂,還是很舒服的。


[iframe][/iframe]



走進樂毅墓,四周的鐵柵將其圍住,兩個小鐵門也緊鎖。我向路人打探,對方說從不開放。正當我躊躇之時,園裡突然出現一人,忙問「你怎麼進去的?」對方答曰「跳進來的」。那我還等個甚啊?直接跳入!


環繞墓丘,是清幽的小路

樂毅何許人也,值得我烈日徒步前往?

樂毅,子姓,樂氏,名毅,字永霸。史稱樂毅武藝高強,尤其是劍法、槍法都堪稱舉世。《三國演義》書中,司馬徽向劉玄德談及諸葛亮時說:「孔明自比管仲、樂毅,其才不可量也。」既然是孔明先生崇敬的人,那自有非凡之才。

樂氏先祖有名將樂羊,本居魏國,後魏滅中山國(公元前406年),樂羊自封於靈壽。後,中山復國,樂羊後人便居於中山國。至樂毅時,中山被趙國滅,樂毅於趙國為官。

公元前295年,沙丘之亂,樂毅奔往燕國,深受燕王喜愛。公元前284年,樂毅奉命與秦、韓、魏、趙、燕五國聯合攻齊,一舉拿下70多城,成就史上著名的以弱勝強戰例。樂毅居功至偉,封於昌國,號昌國君。

但有功之人多會遭受小人讒言,歷來如此,樂毅遭到陷害後而西入趙國。趙惠王慧眼識英,封其客卿,號望諸君。此後樂毅多次為趙征戰,數立奇功。

雖然史書上對樂毅的記載不多,他的戰術理論更是無從尋覓,但僅「五國攻齊」一戰就足以證明其雄才偉略。而至此,燕國的戰略目標也基本達成,樂毅作為一代名將也是實至名歸。而其撰寫的《報燕惠王書》中,提到了君王用人思想,其中陳訴的君臣情誼,深為歷代賢士所嚮往。



[iframe][/iframe]



樂毅墓被密林覆蓋,周邊有疑似的盜洞,還有今日附庸風雅的新墓


民國所立的「望諸君墓」與新立的重修碑記

樂毅死後,趙孝成王以玉匣作棺厚葬,後人在墓前置石獅、石牌坊等,並廣植松柏數千,最終形成30餘畝的墓園。

今日所見的樂毅墓,只剩下殘餘10餘米的圓形墓丘,一通民國4年的「望諸君墓」石碑立在當前,另有兩通歌頌其功績的石碑分立左右,並配有石桌、石凳。

雖然此墓存疑(河北邯鄲境內另有一墓),但面對高大的墓丘,依然古風盎然。我在園內的樹蔭休息並簡單的吃了午飯,在時空對望間,我彷彿看到了燕趙古國的的蒼茫大地上,一位將軍立於馬上,橫刀向敵,好不威風!


遠望「萬佛堂、空水洞石刻與塔」,綠叢藏古

離開樂毅墓園,我頂著烈日前往公交站台等車,後經環衛工人指點,我決定先回城裡,然後再乘車前往我的下一目的地:萬佛堂、孔水洞石刻及塔。

等待的房33路很快就來了,我可以直接到達良鄉北關。地圖上看,這裡明顯是一個交通樞紐,有前往大部分地區的公交車,我在此轉乘房13路直達磁家務。


[iframe][/iframe]



一同下車的大姐指引我前去的方向,我順著馬路就走到近前。遠遠的就看到一座華塔立在高處,有附近的居民在下棋、納涼。周邊的綠化非常好,我想可能是源於這裡的煤礦。礦井停產後,企業多會加大綠化力度,既是為了美觀,也是為了保持水土減少自然災害的發生。


高大的華塔,成為附近居民的休閑之地

這座小龕密布的華塔,高近20米,平面八角形,單層轉構,塔基由須彌座及仿木構平座組成,呈典型的遼代樣式。有資料顯示說塔建於遼咸雍六年(公元1070年),是中國現存最早的花塔,但此說法我還無法確認。望高人指點。

塔基以上為八角形塔身,四方正面有券門,南門可入室。外壁有浮雕菩薩、力士像。斜面有磚砌直欞窗,窗上亦有浮雕。塔身之上有塔檐,塔檐之上有平座,平座之上就是華麗的塔剎。剎身主體為磚砌八層龕室,龕內有佛像,龕下托以圓雕的獅、象等形式的龕座。可惜龕室內的佛像均已無存,剎身之上的剎頂也已毀壞。


好棋者就在塔下對弈


華塔的塔身,正四面有券門,斜四面為窗



[iframe][/iframe]



高大的華塔,南側的券門可入塔室


華塔的細節之處

華塔一旁有石砌台階,看來也是古老的。拾階而下,就到了萬佛堂近前。

今日所見的佛殿為明代萬曆年間重建的無梁殿,名「大曆萬佛龍泉寶殿」。殿內牆壁嵌有漢白玉「文殊、普賢萬菩薩法會圖」,據載刻於唐大曆五年(公元770年),「萬佛堂」一名即源於此。此行,我未能進入萬佛堂,在附近打探,也是無法開門。看來,現在要想進入,除了有官人陪伴,常人是難有機會了。

萬佛堂下,就是著名的孔水洞,原本是天然形成的溶洞,因唐宣宗年間在此興建萬佛堂,而改成「萬佛堂孔水洞」,洞口本有石門,已毀。洞內有天然泉水,史載水勢洶湧,但今日所見只是微微滲出在石壁而已。洞內壁存有隋大葉十年 (公元614年)的刻經以及隋唐時期雕像,可惜洞穴已被鐵柵欄圍擋,「嚴禁進入」的告示也立在一旁。


側面看萬佛堂,華塔成了點綴


萬佛堂下就是孔水洞


[iframe][/iframe]




空隙:萬佛堂與身後的山崖


一側的石壁有摩崖題字「念佛」,這是這漆紅令人汗顏


孔水洞洞口上的神獸,不知名

萬佛堂與孔水洞內的石雕都無法親見,不免是深深遺憾。好在還有古塔得以安慰。

评分完成:已经给 宁静之境 加上 100 银元!

喜欢宁静之境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宁静之境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旅游风向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