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旅游风向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游骑在阿根廷的大草原
送交者: 星学[品衔R2☆] 于 2022-09-15 16:15 已读 3845 次  

星学的个人频道

                         游骑在阿根廷的大草原

在国内时我挺遗憾没去过内蒙古大草原,毕竟那诗那歌辄撩人向往;不期这草原游梦在近日访南美洲阿根廷时得以实现。

一出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不久,便瞧见了离离茫茫的草场平原,开始领略到钢筋水泥外的风貌。蓝天白云下,葱青的原上草尤显油旺,风吹草低见牛羊塞外风情在这潘帕斯原野上尽得彰显。阿根廷是世界第二牛肉出口大国,这等的雄厚物质基础资源自不必言。

个半小时后我们就抵达了圣苏珊娜农庄(Estancia Santa Susana),参天浓荫下掩映着幢幢农舍,还有巨大的库房和围圈,豢养着不少牲畜。女主人给来宾派发牛肉大饺和小杯红酒,作为迎客的点心品尝,算是“接风”,叫人立马感受到了浓浓的热情。

场主是第六代的爱尔兰移民了,庄园占地1200公顷,每周四至周日接待观光客,一次最多可纳750位。主宅已被改造成小陈列馆,展示畴昔殖民时代主人的日常生活点滴。

雇工们则是当地土著高卓(Gaucho)人,说起后者来,他们很特别,是这里的少数民族,土语的原意是“孤儿”,系原住民与西班牙人结合的混血儿,常年流浪游牧在草原上,被称为“南美牛仔”。生活在这片土地上500余年,他们就靠流星铁锤、粗绳套索、短刀等极简易的工具,捕捉驯服野马等,或成为坐骑家畜,或贩卖交换物品;同时也捕猎宰杀所获的野牛等,以其皮子交换葡萄酒和马黛茶。如今的高卓人仍保持着这一习性,他们不愿意搬到城里去住、受着种种拘束,照旧放纵在袤原上,任意驰骋,天马行空,玩弄着精湛的骑术,从事着古老的职业,只是现在所养的马匹也用于前来旅游的人们骑乘了。

我们置身在庄园里转悠参观,得以近距离地接触这些高卓人。他们的男人身材很高大,肤色赭中透褐,黑发棕目,刚毅的脸庞红扑扑的,刻化着风吹日晒留下的皱纹,轮廓分明英俊。多戴着深色宽边的草帽,颈项上系着窄条领巾,腰束着宽皮带,上镶嵌着银币铜扣等,有的还身披着民俗斗篷,潇洒飘逸,尤其是骑上马,更风流倜傥风度翩翩,让我想起了少时看的电影《佐罗》中的义侠形象。女人则有些像玛雅人种,身材较矮小,穿着方格花裙子,皮肤较褐,她们早年不少是被高卓人从屯垦的农庄部落抢来的,据为妻子为他们生儿育女,繁衍后代。

转访稍后,高卓汉子们牵来了一批马,让我们排队依次爬上去骑之体验,随着他们的前领后拥、保驾护航,鱼贯而行绕场一周。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骑牲口,怪刺激的,紧张地双手紧紧地抓住缰绳,控制着它的速度与方向。好在这些马匹早就被驯得温顺,不撒野狂奔,一个跟一个地缓步徐行,所以我们团里连逾古稀的老妪都骑得悠哉悠哉的。我后来甚至还腾出一只手来拍照、录像,记载下马背上的这难得视角。鞍上的劳顿中我也在思忖:不骑不知道,一骑方晓得,平素见惯的那些跃马挺枪的自如镜头,并非容易做到的,生手得有个不短的训练时期才成,故此影视演员若不找替身的话,是要吃些苦头才能出镜试拍的。

一大圈骑下来,心情蛮激动,没想到在阿根廷当了一回草原骑手。接着大家又登上老式的马拉挂车,由畜场老汉驾辕环绕牧园溜达。那大车轱辘是木质铁架的原始货色,碾压在田间土径上左歪右斜、咯吱吱作响,挤坐在车帮下木连凳上的我们,屁股被颠簸的生疼,晃来晃去的,着实体会了一把农庄马夫驭车的日常劳作滋味。对于现代人和城市之子来说,不啻为难得的人生体会。如此质朴巡游在田园,草场的盛貌,泥土的芬芳,牲口的体味,都叫我身心融化进大自然的和谐中,轻松惬意享受着怡然的得闲,感受牧场旷野的宁谧祥和,微微地陶醉了。

午餐就在牧场的大凉棚食屋里吃,用的桌椅都是粗糙原木制做的,屋旁是笨重的十几米长的直角形烤肉架,燃料为黑木炭,烟熏火燎地烤着牛肉和鸡,都很“有机”原生态。高卓人喜食新鲜的畜肉,均是现吃现杀牲畜,不带冰箱封冻的,故烤出来的肉味道特别香美,叫我们尝到了与市内高档餐厅不同的烤肉风味。而且说他们还有个习惯:早上外出放牧前,将切好的薄薄生肉片置于马鞍子的底下,经过牧者一整天的骑坐,从马背散发出来的体温热度就把肉片焖得基本熟了,回来掏出抹上调味品,便可以直接进口下肚了,这即是所谓的“高卓焐牛肉”的由来,怪有意思的。

大快朵颐之际,民族歌舞表演也开演助兴。简易的台子上,刚才的驾车老汉和分发迎客饺酒的妇人,双双变成了舞蹈家,朴实憨厚、体态丰腴,在骑士所操的乐器伴奏下,跳起了欢快的探戈,土味儿夹着洋范儿,滑稽幽默,令人忍俊不住。有的舞蹈还揉合了游牧土著的特色,挥动马鞭、击鼓顿足、高吭叫喊,尽情挥洒着牛仔豪爽的个性;当音乐转低趋艾伤时,舞步又放慢舒缓,显示忧郁孤独的淡淡悲哀,有点铁汉柔情、催人泪下,无不反映了这个民族的流浪粗犷艺术之魂。

还有个节目叫人惊叹不已,就是甩绳石。长绳子头上包着圆石,抡起来打地,发出啪啪的清脆响声,而且随着音乐极有节奏感,越来越快,左抡右甩,绕过头顶,花样变化无穷,甚至飞快交叉着似把表演者“裹缠”在了中间,令人眼花缭乱,捏着一把汗,生怕失误打着自身。演员同时疾速旋转着身体、狠命地跺脚,加大气势,更动人心魄。这娴熟的技艺玩法,初源自于套马技术,后来才发展一种娱乐的独特形式,走红享誉南美和全球,叫我们大开了眼界。

欢歌劲舞、饭饱酒足之后,众人又去观看牧场准备的马术表演。在农场的一角,排列着三五层的长木阶梯坐凳为看台,前面是一片平场,有木桩门框似足球门栏,上面吊着一些细绳系着的小圆圈。先头带领我们骑马的年青汉子和赶车的大叔,这时又策马扬鞭,分别率领着一组组的群马,依次进场表演,群列齐步、踏步斜行、撒欢狂奔等,龙腾虎跃地从观礼台前驰过,嘶叫蹄扬,卷起的尘土向天,好不彪悍勇猛。那些马儿们真的很听话,服从指挥,训练它们成这样也不简单。

再就是套马杆,牧马人远远甩出套马绳圈儿,把前头飞骋的马颈部准确地套住了,展示了高卓人祖先当初在原野上猎捉野马的景象。也有骑士站或倒立在马背上的,想那马戏团的表演就是源自于这生活原型的。还有飞石索表演,手执绳索,尽头绑着圆石,在急骑中拎起来甩出石头去,击中目标,初速度极快,冲力非凡。这使我想起了《圣经》中牧羊童大卫就是用这般的甩石击杀了大力士歌利亚的记载,手段如出一辙,端的厉害

最后是“挑戒指”活动,场中门栏横梁上吊着细绳栓的几个小铁圈,像钥匙环那么大,骑手纵马疾驰而过要用小棍儿穿入它挑下来,这相当困难,要骑术加上眼明手快俱备。瞧科他们一趟趟地往来穿梭,成功时赢得了热烈鼓掌,失败时引发了遗憾感叹,动人心弦,这亦是牧民骑术的一绝。叫我们充分见识了阿国截然不同的风情,农庄行嗨到了顶点。 6park.com

     
 
6park.com

  
   
6park.com

喜欢星学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星学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旅游风向首页]
星学 已标注本帖为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如果内容违规或侵权,请告知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