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婚姻家庭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出轨
送交者: 潜水人[♂★★★声望勋衔13★★★♂] 于 2019-04-22 20:08 已读 10031 次 4 赞  

潜水人的个人频道

最近,关于出轨的新闻遍布各行各业。

 

先是刘强东微博发文承认出轨,公开向章泽天道歉。

 

然后是香港歌手许志安被拍不雅视频,和郑秀文28年童话故事,一夜被毁。



就连远在英国的好男人威廉王子,也被爆出轨凯特王妃的闺蜜!

 

仿佛一夜之间,出轨在娱乐圈、商界、政界遍地开花。

 

无论何种性格、年龄、国籍,出起轨来都毫不犹豫。

 

有人说,名人圈子诱惑多,出轨率高也不难理解。

 

但接下来的一组数据,可能要颠覆你的认知。



腾讯问卷做过一次近7万人,年龄横跨60后-90后的有效调查,得出惊人数据:


55.1%的人曾经婚内出轨,60后为主力军。

 

30.5%的人在得知伴侣出轨后,会选择假装不知道。

 

65.7%的人对另一半的出轨行为会选择原谅。 

对普通人来说,出轨越来越稀松平常。

 

原本道德沦丧行为,竟变得像吃饭喝水一样普遍。

 

出轨这个现象,是时候拿出来好好说一说了。







02

男人出轨,源于分裂逃避



首先,男人为什么要出轨?

 

除了众所周知的下半身驱动,在心理层面上,还有一种自我分裂式的逃避。

 

教育心理学作家暖暖妈,曾分享过一位丈夫的自述:

 

“我很爱我的妻子,但是我出轨了。”

 

可能这么说很渣,但事实就是这样。

 

最近几年,我处在事业上升期,竞争很激烈,有时加完班精疲力竭,回到家一点话也不想讲。

 

我老婆是个女强人,无论工作还是家庭,都兼顾得很好。



她总看不惯我表现出情绪低落的样子,说我不够坚强,抗压能力太差,只顾着工作不重视家庭。

 

我理解老婆说的话,但我真的希望,能在累的时候有那么一点独处的时间,可以不讲话。

 

那天晚上,在公司会议上喝多了,我们组的实习小姑娘照顾我,她轻轻拍我的背,静静地陪着我,一句话也没说。

 

这种温柔体贴的时光太难得。

 

她善解人意地跟我说,如果我喜欢她,就不要推开她,如果我不喜欢她,就当醉了,没听见她说什么。

 

那晚,一时的冲动战胜了理智,我出轨了。




事后我非常后悔,现在每天看到老婆,都会有特别强烈的愧疚感。

 

我对她的感情没有变,可这件事却让我变得无法面对她。

 

显然,这是典型的渣男托辞。

 

在这位丈夫眼里,他并不是不爱妻子,只是心里实在太累,想要放个假。

 

而这个“累”的本质,就是对婚姻的自我逃避。

 

心理学家武志红说过:“每个人的一生,都活在父母的创伤体验中。”

 

当我们选择婚姻对象,内心一个重要的婚姻模版,就是我们的父母。

 

要么与父母相似,要么与父母不同。

 

比如一个从小被女强人妈妈忽视的男孩,他可能会无意识地找一个有事业心,但不那么体贴的女人。

 

而在之后的婚姻里,他既期待妻子可以不像母亲那样忽视她,也能非常敏感捕捉妻子对他一丝一毫的忽视,然后扩大这个被忽视的感觉。

 

直到一个温柔体贴的女人出现,出轨就发生了。

 

但矛盾的是,在潜意识里,他的内心还是离不开那个强势的妻子。

 

如果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没有发展出健康的人际能力,就会陷入这种分裂的境地。

 

这样的人没有能力容纳破坏性的情感,也没有勇气与对方共同面对困难。

 

于是只能逃避关系中的失败,通过第三者来找寻那个不存在的完美伴侣。

 

但显然,逃避不是解决的方法,如果没有认清潜意识中的两面性,即使出轨无数次,也不可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03

婚姻里的分歧,永远存在



绝大部分情况下,人们之所以选择出轨,主要有两个导火索:

 

① 解决不了分歧和矛盾。

② 没有把分歧和矛盾常态化。

 

不少人觉得自己已经问心无愧,没有做错,但仍有分歧和矛盾,就会感到非常苦恼想要逃离。

 

但根据美国著名心理学家John Gottman研究发现:婚姻总会出现各种问题,这其中69%的分歧会永远存在。

 

也就是说,有些问题就像死症,是永远没有解决办法的。

 

知乎上有一个热门问题:

 

“我白天上班,偶尔晚上加班到十点,老婆深夜起来喂奶要喊我起来陪着,可这事我帮不上忙,为什么要喊我起来呢?”

 

回答区大都批评提问者不关心老婆,不体谅夜奶的苦。

 

很多时候只要在旁边陪着,老婆就能得到莫大的心理安慰。

 

也有一部分人表示理解,毕竟白天上班早就精疲力尽,加班更是快到了身体极限。

 

如果晚上睡眠还保证不了,第二天上班没精神,男人也是要崩溃的啊。

 

这是一个典型的两难问题,两个人都没有错,但似乎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

 

生活中,像这样的情况数不胜数。

 

没有人犯错,却总是过得不好。




心理学上有一个「贪吃蛇」思维实验,能很好地解释这个现象。

 

想象有足够多的人,挤在一片足够大,四面是墙壁的场地中,玩「贪吃蛇」游戏。

 

规则是蒙着眼睛向任意方向走,只要手碰到墙壁,就算胜出。

 

如果一个人在途中碰到另外一个人,可以排在这个人身后,把手搭在肩上,连成队列。

 

只要队首的人碰到墙壁,那么整队人胜出。

 

随着游戏进行,会出现一个诡异的情况。

 

除了成功碰到墙壁的个人和队列,还有一定的概率,有一些人,队首的人搭上队尾人的肩膀,连成一个圈。

 

这个圈不停地行进,却永远无法靠墙。

 

圈子里的每一个人都没有犯错,但他们却没有出路。

 

婚姻关系就像这个游戏。




从逻辑上看,单独拎某一个人的行为和想法出来,都没有错。

 

但从整体来看,这个圈子,会把矛盾无休止地循环下去。

 

而解决的办法,就是要有人主动把手松开。

 

这个人必须冒着「打破原有模式」的风险,可能意味着付出更多心血,花更大心思,承受更多误解和委屈。

 

但现实就是如此,“围成圈”是常态,主动松手也是常态。

 

婚姻的各种分歧和矛盾不可避免,与其轻易逃离。

 

不如把它当成生命的道场,和伴侣的半世修行。







04

出轨一时爽,其实每个人都一样



有人说,婚姻就像一座围城。

 

在我看来,出轨也是。

 

据调查显示,在丈夫40岁左右,妻子37岁左右的年龄最容易出轨,离婚率也最高。

 

电视剧《我的前半生》里的陈俊生,就属于这个阶段。

 

事业有成的他,与妻子结婚多年,爱情早已幻化为亲情,日常琐事渐渐有了积怨,对彼此的包容和忍让也被疲惫取代。

 

当陈俊生遇到善解人意的女同事凌玲,他感受到了理解、接纳和崇拜。

 

在这样的“真爱”面前,陈俊生不顾外界指责,义无反顾选择了抛弃发妻。

 

他天真地以为,婚姻中的所有困扰,都将就此烟消云散。




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新婚生活依旧磕磕绊绊。

 

凌玲的脸色也没有了往日的娇柔,当初的“真爱”改变了陈俊生的生活,让他陷入痛苦与挣扎中。

 

他终于发现了前妻的好,悔不当初。

 

很多时候,出轨最大的吸引力,就在于它“不接地气”。

 

你只需要享受风花雪月的浪漫,不需要经历柴米油盐的琐碎。

 

这样的关系很少会出现矛盾与冲突,更多的是刺激与欢乐。

 

就像日本电视剧《昼颜》中的一句台词所说:“出轨可是恋爱的终极形式。”




但实际上,结婚之前的男女双方,不过是各自的形象大使。

 

当卸下面具,回归真实的生活,哪还有那么多春风化雨的体贴与理解。

 

更多的,只是组队面对残酷的生活罢了。






05

好的婚姻,大都势均力敌



最好的婚姻,我认为一定是以平等、理解为前提的。

 

双方处在这个状态中,彼此都能感到被关爱和满足。

 

但随着人生阶段的不断改变,许多关系一旦出现差距,就很容易产生破裂。

 

即便双方不出轨,也有可能陷入猜忌、彼此伤害的困局中。

 

社会心理学家 Caryl Rusbult 提出过一个有关亲密关系稳定因素的公式:

 

关系稳定=投资量+满意度-替代性

 

简单来说,就是当双方都不断变成更好的自己的时候,关系最稳定。

 

这就需要夫妻二人,为了婚姻发展,不断学习、成长。

 

他们不仅是夫妻,还是伙伴。

 

而不是把婚姻当成理所当然的避风港、情绪的垃圾桶,甚至是长期饭票。

 

如果其中一个,一直原地踏步,固守不变,终究会被另一个淘汰。

 

好的婚姻,大都势均力敌。

 

正如《简爱》中的一段话:爱是一场博弈,必须保持永远与对方不分仲伯、势均力敌,才能长此以往的相依相惜。

评分完成:已经给 潜水人 加上 50 银元!

喜欢潜水人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潜水人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婚姻家庭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