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网际谈兵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晨枫:俄罗斯与中国
送交者: 老扎[♂★☆普通一军迷☆★♂] 于 2014-10-14 6:22 已读 2414 次 1 赞  

老扎的个人频道

1.晨枫:俄罗斯与中国
 
乌克兰冲突对俄罗斯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卢布持续贬值。从年初的1美元对约30卢布跌到现在的1美元对约40卢布。为了挺卢布不至于继续大幅度滑落,俄罗斯中央银行在10月8日抛出15亿外汇储备收购卢布,此前三天累计也抛出差不多那么多,三月份克里米亚独立公投之前更是抛出了44亿美元。由于石油价格滑落到 85美元左右,俄罗斯外汇储备下降了570亿美元,10月3日时跌到四年最低水平4547亿。

俄罗斯的财政预算有差不多一半来自石油、天然气的出口。俄罗斯的预算是以106美元/桶作为基准的,现在石油跌到85美元,对俄罗斯的经济打击巨大。俄罗斯政府已经宣布,先前发布的大规模重整军备计划可能要搁置,没钱投入了。很多俄罗斯中产阶级家庭已经开始感受到卢布贬值的压力。冷战结束之后,俄罗斯人对自己能享用西方同样的消费品很自豪,从德国的汽车到荷兰的奶酪,从意大利的红酒到新西兰的羊肉。确实,这些曾经高不可攀的商品在很大程度上进入了寻常百姓家。但卢布贬值使得这些商品的价格被迫上涨,这是比什么经济制裁都更加立竿见影的。

被普京关了10年、才在索契冬奥前释放的石油大亨霍尔果多夫斯基曾经号称不再介入俄罗斯政治,但现在又按耐不住了,声称俄罗斯已经处在10月革命前夜那样的社会环境了,暗示公民革命一触即发。他到底是英明远见,还是妖言惑众,应该很快就能看到。但不争的事实是,普京的日子难过。俄罗斯处在关键的十字路口:要么向西方屈服,彻底沦为二楼甚至三流国家,做“白人的沙特阿拉伯”;要么向东转,与中国背靠背,抱团取暖。普京与习近平签订的天然气协议或许说明了他的想法,但普京再强势,也不能不面对俄罗斯上下普遍存在的西方情节和对中国的不屑加戒心。在一个曾经的超级大国衰落的过程中,在对过去的辉煌彻底放弃幻想之前,对于曾经弱势但正在强势上升到国家,有这种天然的复杂心理。俄罗斯还要挣扎一段时间,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才能向前走。

另一方面,中国的周小川在IMF华盛顿会议的会下,向彭博社透露,有些国家已经在使用人民币作为外汇储备货币,只是还没有公布。现在已经公布的有白俄罗斯和尼日利亚。从世界经济地图来说,这两个国家或许“无足轻重”,但有足轻重的是:欧洲中央银行(ECB)下周正式讨论是否把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谨言慎行的中央银行从不轻易放这样的风。ECB这样做,是因为中国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人民币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结算中日益重要的货币。

与俄罗斯开放卢布兑换率不同,中国一直坚持不开放人民币的直接兑换,而是中央控制汇率。这一点受到很多西方国家和中国的自由派经济学家的攻击,但从 1997年亚太经济危机到2008年世界性经济危机以来,人民币的表现相对平稳,中央控制汇率的功过是非一言难尽。另一方面,从2009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已经升值11%,按照彭博社的分析,这是世界上24种最活跃货币中表现最好的。事实上,个人猜测,如果不是北京死命拉住缰绳,人民币可能轻易甚至两倍于11%都不止。彭博社也报道,Society of Worldwide Interbank Financial Telecommunications把人民币从世界主要货币的排名从两年前的地14名提高到7月的第7名。这些都是在中国“顽固”地拒绝放开人民币自由兑换的情况下发生的。

习近平刚在斯里兰卡签署了100亿人民币换汇协议,中国和斯里兰卡之间现在可以互相直接结算了。2009年以来,中国与世界上20多个国家、地区签订了换汇协议,其中包括瑞士、香港、巴西、印度尼西亚。世界银行的人民币“特别提款权”也在等中国点头,这是由世界银行发放人民币贷款。世界银行现在只有欧元、美元、英镑、日元的“特别提款权”。

在80年代,苏联和中国都开始了改革开放运动。邓小平是从经济改革开始的,政治改革以不阻拦经济改革为限,但根本性的政治改革先放一放。中国的政治改革举步维艰,到现在还在不断走进一个又一个深水区。但中国的经济改革之成功可能超出了所有人(包括邓小平)的想象。“翻两番”是作为崇高理想提出的,就像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一样,并不是真打算确实走到那里。但是中国走到了,而且远远超出。30年前要是有人说中国经济会达到世界第二,甚至超过美国,人民币成为世界级的储备货币,这个人肯定被作为痴人说梦关进疯人院。现在还有人怀疑或者否定中国的经济成就,那也要被关进疯人院了。

戈尔巴乔夫是从政治改革开始的,公开化成为政治改革的核心,很快在苏东波里,苏联崩溃了,俄罗斯陷入前无古人的经济大滑坡,至今没有完全恢复。在政治上,俄罗斯与西方经历了一段蜜月,但蜜月没有度完,就吵开了。这一架越吵越凶,现在不仅离婚,而且反目成仇了。在民生上,苏联时代的生活水平实际上是大大高于同时代的中国的,现在还在吃老本。比如说,莫斯科地铁且不说豪华的车站,就是列车也是苏联时代的,噪声之大使人头痛,任何对话都是不可能的。莫斯科、圣彼得堡的城市建设基本上在吃老本,几乎找不到过去20年里新建的地标,只有莫斯科的那个在始终没有建起来的苏维埃宫的原址复建的基督救世大教堂除外,还有就是那个不伦不类的彼得遥望大海的俄罗斯舰队纪念碑,彼得不像大帝,倒像哥伦布时代的海盗。

俄罗斯的经济转型彻底失败了。国有资产被贱价拍卖,少数巨富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群,但普通民众只有吃石油红利被刮走后剩下的一点油水。严重依赖石油天然气的经济架构即使在与西方眉来眼去的时候,也是世界石油市场一咳嗽,俄罗斯就得重感冒。现在西方有意操纵石油价格,强力打压俄罗斯经济,俄罗斯几乎没有还手之力。俄罗斯曾经的重工业基础听任烂掉,在俄罗斯内陆走一走,到处看到的是锈烂的机器,停摆的吊车,屋顶长草的厂房,堆满垃圾的厂区,就像事故后的切尔诺贝利。俄罗斯的科技曾经发达,但苏联解体时走了一大批,留下的在20年贫血环境中也枯萎了。科技是不进则退的易腐品,保鲜期很短,放进断电的冰箱的话,后果可想而知。

尽管存在声势不小的反对派,普京在俄罗斯人气很高。普京的成就不在于对外强硬,那都是做给老百姓看的。克里米亚问题特殊,克里米亚人民要求“回归”俄罗斯由来已久,这是苏联解体时就遗留下来的问题。不管基辅和西方怎么说,克里米亚“从来”就不“属于”乌克兰。普京没有武力夺回,只是在桃子掉下来的时候, “顺手”接住了。除此之外,除了偷偷摸摸往乌克兰派出伞兵,帮助东乌,普京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强势出击过。普京的实质性成为是用政治强势“施加”了俄罗斯的稳定,这是俄罗斯版的“稳定压倒一切”。由于戈尔巴乔夫的公开化和叶利钦的民主化,俄罗斯的国内政治形势比中国还要复杂,只有普京这样的强势才能维持政治稳定,而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这也是他的人脉所在。普京在用石油美元买时间,不过现在时间不在他这一边。只是普京是否能冲破国内的反对派(包括体制内和体制外)完成向东转,现在还说不好。沙俄时代,俄罗斯也向东转,但那是向东方寻求殖民地,寻找“俄罗斯的印度”。现在的向东转有本质的不同,是向东寻求依托。这个弯子不容易转过来。

中国的改革道路肯定不完美,要不现在也不会遇到那么多社会问题。但苏联的改革道路肯定是失败的。





2.晨枫:ISIS对得起奥八吗? 
除了在伊斯兰极端主义圈子里,ISIS已经成为世界公敌。美国花了点力气,但也不是太大的力气,拉起了一个反ISIS的联盟。法国深受伊斯兰极端主义之苦,早就参战了。英国因为苏格兰独立公投的事情磨蹭了一会儿,现在也参战了。澳大利亚好像也动了。加拿大的哈珀早就迫不及待,今天也在议会辩论参战问题。反对党声言肯定投反对票,但哈珀的保守党是多数,所以通过应该没有问题。现在的问题出在ISIS。美国飞机连续轰炸好几天,但ISIS越打越来劲,科巴尼眼看就要守不住了。如果科巴尼落入ISIS之手,土耳其通往叙利亚的要道就落入ISIS之手,ISIS控制叙利亚北部指日可待。这对所有反ISIS的方面都是坏消息。




科巴尼位于叙利亚北部的库尔德地区。叙利亚、土耳其、伊拉克和伊朗的库尔德人早就有独立建国的愿望,当年是被英国人人为地划分到各个国家,后来受到宗主国的镇压,至今不能建立自己的国家。现在ISIS盯着叙利亚的库尔德重镇死命进攻,土耳其的库尔德人想救援,但受到土耳其政府的严厉禁止,为此土耳其多地爆发库尔德人的示威,强烈要求土耳其要么出兵,要么开放让库尔德人自己去帮助自己的兄弟。

土耳其的想法则不同。土耳其与库尔德人死磕了几十年,现在最不想见到的就是库尔德人团结起来,武装起来,而土耳其库尔德人与叙利亚库尔德人并肩战斗,其结果用膝盖也能想出来,肯定是库尔德武装,接下来就成为库尔德独立的生力军。现在西方在叙利亚顾不上阿萨德了,要先把ISIS的邪火压下去才成。库尔德人比自由叙利亚军什么的强多了,也只有他们还有组织,还有士气,还有决心跟ISIS死磕。西方很清楚,ISIS靠轰炸是压不住的,必须在地面上有一支强有力的武装,所以现在就指望库尔德人了。如果不是顾忌土耳其的话,早就大量武器弹药运过去了。就是现在这样,武器弹药也在悄悄支援。这样下去,土耳其怎么会放心让境内库尔德人越境支援呢?这些库尔德人早晚会回到土耳其这边来,跟土耳其军队找麻烦。

但是西方(尤其是美国)现在坐蜡了。一方面,ISIS这股邪火不压不行了,所以出动空军轰炸;另一方面,要是空军轰炸能解决问题,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战争早打完了。但西方在伊拉克和阿富汗刚“逃”出来,绝对没有胃口再回去。怎么办?继续轰炸只能对ISIS造成皮毛伤害,而不能扭转战场局势,科巴尼已经很说明问题了。但现在停止轰炸更不可思议。埃多安按兵不动的理由就是:土耳其可以出兵,但土耳其不会单独出兵,要出兵大家一起出兵。自然,没人愿意出兵,所以土耳其也就有充分理由按兵不动了。埃多安或许还指望ISIS拿下科巴尼后,回头继续找阿萨德的麻烦。最低限度:ISIS把库尔德人弄掉点,土耳其是不会痛心的。

但是科巴尼要是陷落,叙利亚北部也陷落,与伊拉克北部连片,这里就会成为新的阿富汗,成为伊斯兰极端主义的根据地,难说不弄个新911出来。更有甚者,要是ISIS成功地拿下巴格达甚至巴士拉,整个伊拉克就落入了ISIS之手,难说ISIS不会继续进军科威特和沙特,毕竟麦加、麦地那是伊斯兰圣地,“圣地保卫者”是沙特王室的合法性所在,ISIS如果把这个“王座”拿过来,在伊斯兰世界的合法性和权威马上大增。另一方面,伊朗难保不介入。在波斯湾,沙特、科威特的军队只是银样蜡枪头,有点战斗力的可能还就是伊朗了。什叶派和逊尼派大战的结果难测,但中东的石油供应肯定会受到影响。西方已经把俄罗斯“判死刑”了,再在中东断了石油,这可如何是好?今天欧盟把加拿大油砂油的“脏油”称号去掉了,打开欧盟进口的大门,会不会是看到了石油来源突然不定性大增的缘故?

更大的问题是,ISIS拿下科巴尼之后,不见得会就此罢手。科巴尼离土耳其边境已经非常近了,在边境这边拍的电视新闻都可以清楚地看到对面山上的ISIS 士兵。ISIS的目标是建立一个伊斯兰哈里发国。谁也不知道他们心中的疆界到底在哪里,但从伊斯坦布尔到巴格达,听上去就挺不错哈。要是把大马士革和开罗也拿下,那穆斯林世界四大古都都全了。但是啊,但是,土耳其是北约成员国,要是ISIS越境进攻土耳其,北约就有义务出兵援救。这就不光是空军轰炸问题了,北约成员国的陆军也有义务参战,想逃都逃不掉。

说来有意思,乌克兰危机时,北约的军事作用谈论得很热火,其实北约真的军事介入乌克兰(尤其是克里米亚)的可能性很低。现在北约成员国面临近在咫尺的实实在在的军事威胁,北约倒不谈军事行动问题了。说北约对土耳其在军事上袖手旁观也不尽公道,叙利亚内战打得热火的时候,北约派出“爱国者”防空导弹部队,部署到土耳其东南靠近叙利亚的地方,准备拦截万一越境的叙利亚飞机。叙利亚飞机没有来,现在ISIS的地面部队来了,北约怎么办?好像根本没有说起,像 ISIS还远在千里之外一样。





美国盟国方面的动作也很微妙。一方面,主要盟国都出动了,基本上都派飞机了。但另一方面,所有盟国都表示,只参加伊拉克的行动,不参加叙利亚的行动,所以叙利亚这边只有美国一家出动。当然,美国有足够的力量,并不是要依靠盟国的力量,但这不是要显示国际决心嘛,只有美国一家在叙利亚行动,总是不大好看。但盟国有盟国的顾虑,伊拉克政府欢迎国际力量前来帮助打ISIS,叙利亚政府并没有发出这样的邀请。尽管西方盟国大多对阿萨德采取不承认的态度,但对阿萨德的军事力量还是承认的。麻烦不上身的话,没有必要去找麻烦。现在的战斗热点在叙利亚,但盟国好像视而不见一样。美国一定很郁闷。

美国对ISIS发动军事行动只有不到4个月,行动规模还很小,但已经耗资10亿美元。美国战略与预算研究中心(五角大楼自己的智囊)的报告表明,即使是只有有限地投入空中轰炸、完全没有任何地面行动的话,估计每年也需要耗资25-40亿美元。这与上述数据是一致的。五角大楼发言人科比海军少将宣称,打击 ISIS是一个长期任务,可能需要几年时间。如果只是继续轰炸,美国是“养得起”这样的作战行动的。而且,阿富汗和伊拉克的平民伤亡问题在这里可能不是很大,战地没有新闻记者,平民死了也就死了,没人知道,就算ISIS把消息捅出来,也容易驳斥为造谣,ISIS的名声太臭了。问题是,要是持之以恒的轰炸行动在地面上没有多少效果,ISIS照样攻城略地,这就不仅是难堪的问题了。巴格达要是陷落,土耳其要是遭到入侵,这就麻烦了,美国想继续置身事外都难了。但除了轰炸,美国还能怎么办呢?

评分完成:已经给本帖加上 10 银元!

喜欢老扎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老扎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网际谈兵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