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网际谈兵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刀口谈兵:三喜临门电磁弹射和电磁炮激光炮都解决了
送交者: 妈了个budds[品衔R1] 于 2015-04-24 12:44 已读 3108 次 1 赞  

妈了个budds的个人频道


刀口谈兵:三喜临门电磁弹射和电磁炮激光炮都解决了

 

先看看新闻内容:

香港商报讯两会采访组北京报道:百分百由中国自己制造的航母快将面世。解放军多位高级将领昨日接受本报独家采访时证实,中国已在建设第二艘真正意义上的国产航母,比“辽宁号”更先进。海军副政委丁海春中将表示,待工业制造部门完成建造后,把航母交付海军便会展开训练。海军动力与电气工程专家马伟明少将直言,中国航母舰载机弹射起飞技术完全没有问题,甚至不输美国。中国军方第一次公开证实航母在建的消息。

较“辽宁号”肯定有改进

中国开建第二艘航母的传闻由来已久,在辽宁省2014年两会上和今年1月江苏常州市新闻办官方微博上都曾出现过第二艘航母在建的消息。解放军原海军政委、刘晓江上将昨天接受本报采访,被问及中国第二艘航母的建设消息时表示,航母的构建工作现在由工业制造部门负责,相较第一艘航母“辽宁号”肯定有改进之处,但具体建造工程十分复杂,有哪些具体改进,现在也只有工业和设计部门才知道。

解放军海军副政委丁海春中将则对本报表示,工业制造部门完成航母建造后,就会交付海军,接下来便会展开训练。

有外媒此前猜测,中国第二艘航母最早将在2015年下水。刘晓江回应称,是吹出来的,外媒报道肯定不准。他重申,“工业部门安排的生产流程,很复杂。”

海军上将:航母多多益善

作为中国未来维护主权和海外利益的重器,中国到底需要多少航母方能有效遂行任务?刘晓江回答说,有的人说是6艘,也有人说其他数字,很多分析解释的人都十分专业。根据他的判断,航母要成系列,需要海上执勤、厂修、训练各一艘,这是具备战斗力最基本的要求。他坦言,自己也说不准海军需要多少航母,“以前没有过,我想,要就要多多益善,关键是看有多少的费用。”

“辽宁号”走向远洋尚须时日

“辽宁号”正式交付海军已将近两年半时间,一直保持着较高强度的出海,执行训练和科研任务。至于航母何时走向远洋,国防部新闻发言人杨宇军曾直言,航母不是“宅男”,不可能总呆在军港里面,因此将来航母肯定是要去远航的。但何时远航、到哪个海域、组成何种编队,要根据各方面情况综合考虑。

刘晓江对此表示,航母科研训练正在不断推进,走向远洋要等训练好了、技术成熟了、飞机够了,关键是要培养出足够舰载机飞行员。“辽宁号”有多少飞机,就需要多少个舰载机飞行员。“现在只有零头”,他坦承,航母要驶向广阔海洋远航可能再过两三年时间都够呛。

弹射器技术过关

尽管第二艘航母已证实在建,但外界亦十分关注首艘真正的国产航母是否会沿用辽宁舰的滑跃起飞,或者直接采用目前最为顶尖的电磁弹射起飞。弹射起飞技术一旦取得突破,将极大增加舰载机作战半径和载弹量。

电磁弹射器发明人,解放军动力与电气工程专家马伟明少将也向本报指出,中国舰载机弹射起飞技术完全没有问题,实践多次也很顺利,有信心运用到现实当中去,他强调,中国掌握的技术已经不输美国,甚至更为先进。

马伟明曾多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外界称其为“国宝级”技术少将。对于记者一再追问,国产航母是否将使用电磁弹射器,马伟明笑言,“自己只是打工。”他指着军装上的一颗将星表示,自己只是技术将领,负责研发可用技术,具体会采取何种方案只有军队高层能够决定。

马将军说得很含蓄,看来电磁弹射有戏了。


刀口:看了看朋友们的点评,还真是高兴,我也一样。

其实,电磁弹射器技术关键不在机械部分,比如说与蒸汽弹射器比较,蒸汽弹射器这样的机械老古董技术难得倒中国现有的制造业技术吗?不说别的,中国的核电站技术就是第二个高铁,而核电站技术的核心就是锅炉技术和阀门技术,林林总总就是压力容器和管道阀门。核反应堆产生的高温高压蒸汽推动汽轮机的涡轮发电,中国的燃气轮机叶片已经出口到世界四大发动机商,所以,蒸汽弹射器对中国根本不是什么问题。

但是,电磁弹射器就不一样了,电磁弹射器主要是电气技术,而对于弹射器,主要是瞬间储能,和瞬间释放的技术问题,马伟明才不关心剩下的机械部分,他要解决的是弹射电机和如何储能与如何释放的问题,而且他说过,他代表中国掌握的这些技术完全是手拿把攥的自有技术。

关键词:电机、超级电容、快速储能、瞬间释放、再储能、再释放、无级调速电机等。

前一段官泄中国物理所的反慢速飞行器激光武器,两个大箱子,其中一个就是储能的,通上随便哪里的市电就能连续的噼噼啪啪的打掉慢速飞行器,试想,如果目标不是一个,而这种激光器的电能是一锤子买卖式的发射,那还能打击多个飞来的袭击目标吗?必然是瞬间释放,瞬间储能,才能噼噼啪啪的打击多目标。

中国的激光器,早在几十年前就解决了,关键是储能技术。

所以,前天宝宝说的马伟明第二个试验的任务是电磁炮,就一点也不奇怪了,电磁炮的原理早就知道,也不难造,关键是发射频率,一个小时发射一枚,要它作甚?!

这次两会透露的消息,是三喜临门,电磁弹射器解决了,也意味着电磁炮和激光炮也解决了。

对不!?


美卫星照显示中国建世界第2条电磁弹射器

 

美卫星照片显示中国建世界第二条电磁弹射器。

近日,美国某网站公布的卫星照片显示中国在某地建造了某型电磁型导轨式高速牵引装置工程样机测试设施,据悉,该设施是继美国之后世界第二条电磁弹射器地面实验设施。电磁弹射器是航空母舰上的一种舰载机起飞装置,已由美国最新下水的“福特”号航母首先装备。与传统的蒸汽式弹射器相比,电磁弹射具有容积小、对舰上辅助系统要求低、效率高、重量轻、运行和维护费用低廉的好处,是未来航空母舰的核心技术之一。

自2002年开始,在海军工程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马伟明少将的带领下,我国于2008年首次完成一个电磁弹射器原理样机的科研攻关。在马伟明的带领下,我国开展了1:1电磁弹射器验证设备的研制工作,为表彰海军工程大学教授马伟明在科技创新领域的突出贡献,前任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曾签署通令,为他记一等功。

目前,世界上开展研制电磁弹射器的国家仅有中国、美国、英国和俄罗斯,建造1:1全尺寸大型电磁弹射器地面试验设施的国家仅有中美两国。从卫星照片推测,这个试验装置大约长120至150米,电磁轨道估计长80米左右,能够建造如此大规模的实验设施足以证明中国已经全面验证和掌握了大型直线感应电机、先进强迫储能装置以及高性能脉冲发生器等电磁弹射器关键技术。

美军为何要采用电磁弹射器?这是因为这种弹射器有很多优点,首先是加速均匀且力量可控。C-13-1型蒸汽弹射器发射是最大过载可以达到6g,而整个行程的平均加速度仅有2g多一点,F/A-18战斗攻击机飞行员常常调侃C-13-1弹射器在后段往往没有飞机自身的发动机加速得快。随着速度和气缸容积的增加,过热蒸汽的膨胀绝大多数能量用于蒸汽本身的加速和推动上了,而体积增加后气体膨胀所需蒸汽的比例成立方关系增加。蒸汽弹射器长度和气缸容积几乎达到极限,到弹射冲程的末端,蒸汽基本上只能加速活塞,对飞机的帮助不大。

电磁弹射器的推力启动段没有蒸汽那种突发爆炸性的冲击,峰值过载从6g可以降低到3g,这不仅对飞机结构和寿命有着巨大的好处,对飞行员的身体承受能力也是一个不错的改善。此外,由于电磁弹射的加速和弹射器的长度没有关系,除了受到气动阻力和摩擦阻力的影响外,弹射初段到末段的基本加速度不会出现太大的波动,这就比蒸汽弹射的逐步下降来得更有效率。根据计算,平均加速度一样时,电磁弹射器可以比蒸汽弹射击让飞机多载重8%~15%。

据“潜望镜2”网站4月26日报道,近日网络论坛上出现了国产航母电磁弹射系统原型图片,其设计师马伟明因成功研制出航母电磁弹射系统而受到中央军委的表彰。从能量消耗角度推测来看,中国未来航母显然可能会使用核动力装置。

俄媒称,中国航母电磁弹射系统设计师马伟明1982年毕业于解放军海军a>工程学院,1996年获得清华大学博士学位,现在是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教授。他是一位着名的电动机和潜艇电力供应系统专家,并因成就突出而在200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日前,又因成功研制航母电磁弹射系统而受到中央军委的表彰。

 

网友制作的电磁弹射示意图

 

网友制作的电磁弹射示意图

据悉,中国航母电磁弹射系统长度超过100米,使用直线感应电动机,有复杂的供电和指挥系统,其中最为关键的高效储能装置能在45秒内积聚舰载机弹射起飞所需的电能。


中国电磁炮的研发在加速

中国电磁炮研制方面与欧美西方国家在同一起跑线上,限于技术和人才原因中国电磁炮研制会稍微慢几年,近期我国会进行试验性安装测试。在某些技术上将堪比美国电磁炮。对于中国来说,即便可以通过跟踪外国技术的发展来节省时间和成本,但关键技术是买不来的,尤其是这类需要大量工程实际经验积累的项目。中国也只有加强预研,才可能在电磁炮领域不再大幅落后。

据台湾媒体报道,2006年8月,中国军方在内蒙古炮兵靶场对超高速电炮进行了首次实验,25公斤的弹丸被发射到250公里以外的预定区域,实验获得圆满成功。目前,中国设计师正在对超高速电炮进行改进,主要是加大弹丸的发射重量,以达到发射50公斤级以上制导炮弹的水平。中国发展的电磁炮起点颇高,不仅将装备海、陆、空等常规军种,目前正在筹备而尚未正式成军的战略火箭兵种的相应武器装备也在考虑之列。

据VT-4坦克的总设计师冯益柏在2014珠海航展上向记者暗示我国已经开展电化学炮、电磁炮等新概念火炮的研制工作。那么中国会在坦克上电磁炮吗?其实电磁武器早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某课题上曾经过线圈炮的装甲使用概念。只不过,那时的课题还在研究防御。现代坦克的装甲由一层高爆物质夹在两层金属板组成;当击中时高爆物质爆炸。

中国的装甲将比这种反应装甲更进一步。它用传感器侦察到来袭的炮弹之后,线圈炮抛出一片装甲在炮弹打到坦克之前阻断它。这种方式的一个问题就是发射物不能含铁,因为线圈炮的脉冲磁场会加热铁,而不是加速它。据报道当时试验了其他金属比如铝,但是发现它太容易融化了,而且作为装甲来说太弱。在钢装甲与铝线圈的实验中发现“来袭炮弹的冲击力不仅没减弱反而增加了一点”。


303EMG电磁炮惊艳亮相!

在负责303EMG实验电磁炮的研制过程中,潘垣提出了具有独创性的技术方案,即电磁箍缩炮(前级)与电磁轨道炮(主炮)相串级的全电磁炮方案,1988年完成研制与发射实验,指标达到:弹丸质量30.2克,出膛速度3公里/秒。专家鉴定认为:“这一指标已达到美国八十年代初中期水平,与西德、英、日等国近期水平相当。303EMG实验电磁炮的发射成功,使我国电磁发射技术进入了国际先进行列,标志着我国电磁发射技术方面开辟了一个重要领域,并为我国战术电磁炮的研究奠定了基础。”1989年,该项成果获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

 

潘垣负责并系统地研究了补偿脉冲发电机CPA(Compulsator),已完成两台不同机型的研制,一台为25MW被动CPA,已用于连发实验电磁炮;另一台为10MW串级补偿CPA,是根据他提出的串级补偿思想而研制。后一型CPA的脉冲电流增益高出美国同类装置近2个数量级,且具调幅调频功能,不仅紧凑小型,且可依靠剩磁自激起励。这项成果已获中国专利优秀奖。该成功受到中国军方的高度重视。

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时候,中国就对激光炮等武器萌生了兴趣。激光武器研究是中国早期反弹道导弹640工程的一部分。激光子工程“640-3项目”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负责。640-3工程旨在研制大功率激光发生器,以拦截弹道导弹以及高空航天器。虽然中国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前后取消了640项目,但到1979年的时候,其又再度重启激光武器发展项目,并将之纳入863高科技发展项目。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的“光盾”综合光电防御系统采用4轮装甲车作为底盘,后部的平台上配备了一部可360度旋转的作战系统。据报道,“光盾”集成了雷达、光电、电子战等系统,拥有单车综合集成光电、毫米波、雷达等侦察和对抗手段,可实现一体化的预警、识别和干扰,为机动目标提供伴随防护,可对低空飞机、导弹等来袭目标进行精确定位,摧毁对方的打击能力。

由于“光盾”被集成在有装甲防护的轮式车辆上,部署起来更加机动灵活,不仅可为雷达站、指挥中心等目标提供防空掩护,还可编入装甲部队中,阻止敌方攻击机、武装直升机发动偷袭。

如果想直接用激光摧毁飞行目标,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展示的另一种武器系统应该更为适用。据报道,这一系统名为“低空卫士”,主要用于拦截“低、慢、小”空中目标。

据悉,中国为前不久在北京主办的APEC峰会采取各项安保措施,确保会议顺利进行,其中激光武器“低空卫士”功能强大,扮演了重要的安保角色。

防务分析人士指出,中国科研机构在激光武器实用化方面已经取得了进步,“低空卫士”或将发展成以大型卡车为底盘的机动防空系统。未来应继续发展更大功率、集成化更高的激光武器,为陆军部队和海军水面舰艇提供更先进的防御手段。


外媒:中国造出“星球大战”版激光炮

中国已研制出《星球大战》风格的武器却恐遭遇美国王牌对抗。

据中国官方的新华社报道,中国研制出一种激光防御系统可击落低空飞行的小型无人机。根据设计,这种《星球大战》风格的武器可在地面部署或装在运载工具上。

美国列克星敦研究所专家洛伦?汤普森称,美国海军计划2014年夏季装备的激光武器,其作用的发挥将受制于天气条件,但未来可能成为华盛顿对抗中国的王牌。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表示,“低空卫士”是防范“低、慢、小”目标肇事的有效手段。

这套系统发射功率近万瓦、低空有效护卫面积12平方公里,能在5秒内精准拦截半径2公里、360度空域的固定翼等多种航空器,具有快速、准确、无声无息、无附带损伤的特点。

列克星敦研究所的另一位专家丹尼尔?古雷认为,经济考量是激光武器项目成功的主要原因,因为在缺乏新技术的条件下,研制未来使用所谓的“星球大战武器”已经耗资巨大。

他说:“安装合适能源装置之后,激光武器将拥有几乎不会耗尽的弹药,单次射击的成本比在麦当劳买套餐还要便宜。”

汤普森说:“美国太平洋舰队在东亚面临艰巨挑战,因为中国正逐渐扩大军力,致力于谋求地区主导权。中国军队在东亚就像在家里,能毫不费劲地补充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而美国舰队远离基地,只携带数量有限、造价高昂的拦截导弹。”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声明中提到,这种激光炮将为人口密集地区的重大活动提供安保。它可击落以最高时速112英里(约合180公里)、在1600英尺(约合500米)以下高度飞行的无人机。

许多无人机都符合这种描述,包括“鹦鹉”系列四旋翼无人机和传统的H-King“黑翼”无人机。

未来战争将越来越依赖无人运载工具,这种激光炮将使中国军队为未来战争做好准备。中国的激光武器项目已在西方国家中引发了忧虑。

评分完成:已经给本帖加上 20 银元!

喜欢妈了个budds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妈了个budds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网际谈兵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