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网际谈兵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中國必須學懂如何當強國」英霉
送交者: 不要拔出来[☆品衔R4☆] 于 2015-11-06 16:30 已读 930 次  

不要拔出来的个人频道

「中國必須學懂如何當強國」是《金融時報》評論版環球政治評論員菲臘·史蒂芬斯的評論文章的標題。

史蒂芬斯從中美在南中國海填海造島與軍艦遊弋的爭議談起,以東亞局勢將不會維持不變,必須有能容納兩國的新秩序,否則兩國必將對撞作結。

史蒂芬斯的評論說,中國的崛起來得比中國領導層的預設還要快,部分是因為2008年金融衝擊讓西方蒙受巨大損失。中國幾十年間已經蛻變成僅次於美國的大國。

他說,中國發現自己必須像它的鄰國一樣,對「中國崛起」這回事自我調節一番。

史蒂芬斯說,中國人民解放軍建立時是一支保衛國土的地面部隊,現在裁減軍員,並且大力擴展海空力量。這都是冒起的強國必然的動作。但是他覺得解放軍隊如何過渡感到困惑。

他又說,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前任不同的是他堅決在國內個人集權,拆毀集體領導,又在海外展示力量。在南海填海造島即為其一,而一帶一路戰略更見野心。

他認為。習近平與台灣的中華民國總統馬英九見面,說明習近平願意冒險。

文章指出,像其他強國一樣,中國必須在管理環球事務上覓得角色。若說不應搞動古老平衡是無視全球政治的實況。

史蒂芬斯說,中國的萬丈雄心自然會與美國發生碰撞。美國在東亞出現除了作為區內和平的保證外,也因為中國的鄰國邀請美國更多的介入。

他認為,東亞將不再一樣,因為中國的崛起已經重整了地緣政治地貌;美國不能繼續保住業已失去的主導地位,但是中國也無法稱霸。新的秩序必須肯定兩國的地位。兩國任何一方背離這個秩序必將出現如斯巴達與雅典一樣無可避免的碰撞。

與中國維持融洽關係的秘訣

前英國駐台灣貿易文化辦事處處長麥禮瑞(Michael Reilly)去函《金融時報》講述如何與中國保持融洽關係。

麥禮瑞說,對英國政府處理與中國關係的手法感到不安。他說,英國在理應關注的事情上沉默,例如香港處理抗議的做法,這樣不能激發中國的親切感反而引來蔑視。英國財相奧斯本到新疆不能帶來貿易好處,反而讓中國政府以為目前在新疆採取的強硬壓制手法得到英國的支持。

他說,英國部長們可能因為2012年首相與達賴喇嘛會面而有幾個月不能與中國領袖會面,但是這並沒有打擊雙邊貿易,出入口繼續興旺。部長們可能樂見簽署協議的盛況,但是他們的影響力應該體現於私下向中國強硬提出所關心的問題,而讓貿易問題留給商界解決。

麥禮瑞又引馬習會舉辦地點新加坡作例子,他認為新加坡與中國有著融洽和密切的關係,但是新加坡也是第一批與台灣進行自由貿易談判的國家之一,而且軍隊也在台灣受訓。

他認為,從新加坡的例子可以看出,中國看重前後一致、堅持主張、關係透明的諍友,而不是卑躬屈膝的人。

(編譯:田耕/責編:董樂)

喜欢不要拔出来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不要拔出来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网际谈兵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