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网际谈兵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抗美援朝最艰难的一仗:部队减员八成被困,团长落泪直呼“没法救”
送交者: pchome[♂☆★★★岛徒★★★☆♂] 于 2019-07-01 19:05 已读 1037 次 1 赞  

pchome的个人频道


60多年后,94岁的老团长为何声泪俱下?

1951年6月6日,美骑兵一师强攻我志愿军63军一部。志愿军的一个排奉命掩护着兄弟部队突出重围。

然而敌人很快包围了他们,坦克飞机大炮疯狂的向他们射击,敌人潮水般向他们涌来,而他们身后就是绝壁!

团长马兆民十分后悔他之前下达的命令,他知道,这无疑是让这个排的战士去送死!可如果他们不去死守山头,整个团的侧翼就都会暴露,整个八连就全没了!


马兆民救不了他们,他知道部队已经伤亡大半!在他向师部请示,让团部组成一个排,自己当排长增员前线!

师长丢下两个字:不行!政委夺过电话,说:“老马,你不能太激动,你是团长,你不能上前边去!”

马兆民哽咽了:“政委你放心,我对这个团……有感情,像这种情况,我不会离开(指挥岗位)。”

60多年后,马兆民回忆起当时的情况,依然情绪激动:

“副排长李炳群,在这打的(美军);结果八连一撤出来,这边撤不了了。

……没法救,没人,要有人就能把敌人打退了,也没炮……

在打光所有弹药后,仅剩的八名战士跳下悬崖,全排仅3人生还。

▼每谈及此事,马兆民总会落泪

2018年7月马兆民怀着这份遗憾与世长辞

享年97岁


此战为铁原阻击战的高台山战斗,这8名战士来自63军188师563团1连2排后世之称为“八勇士”。

▼8勇士中生还的翟国灵、侯天佑、罗俊成

他们被悬崖上的树枝接住得以生还

趁着夜色硬是在重伤之下爬回了阵地


铁原阻击战,是63军的成名战,也是63军的血泪一战。63军24000人抵挡5万美军12天,伤亡高达15000人。

有人说,《那年那兔那些事》系列是最催泪的动漫。

如果说那兔催泪的话,那么这部讲述铁原阻击战的纪录片催泪程度恐怕是那兔系列的10倍。


《铁在烧》,央视出品,大量采访志愿军以及美军老兵,韩国铁原战场取景,美国国家档案馆资料支持。

最重要的是,这部片子讲述了志愿军战士可歌可泣的战斗精神,也许这就是我们能打赢抗美援朝的原因

在眼下的时局,这部片子所展现出来的中国人的精神,也许会给大家一些激励或者是启示。


麦克阿瑟突然被撤,志愿军迎来最强敌手

1951年4月12日下午3时,一则新闻报道引爆了全世界的舆论场,朝鲜战场上联合国军最高指挥官麦克阿瑟被解除职务,由第八集团军司令李奇微接任。

而麦克阿瑟在看到新闻报道后几个小时才接到解除职务的文书,显然,华盛顿已经无法忍受美军在战场上的失败,决定以一种羞辱性的方式更换指挥官。


关于麦克阿瑟和李奇微,一张照片就可以显示出他们俩之间的差别。麦克阿瑟总是穿的像是去授勋,李奇微则永远身着战斗服装。

▼前排副驾驶位麦克阿瑟

后面带鸭舌帽者为李奇微




美军下层军官与士兵也更喜欢李奇微,因为李奇微一直与部队在一起,经常去探访普通士兵,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

尤其李奇微胸前一直挂一颗手榴弹,这让士兵们对他好感剧增。

相比之下麦克阿瑟则待在日本东京的指挥部,“从未在朝鲜过夜”。

▼注意他胸前有一颗手榴弹




第二次战役中,美军第八集团军司令沃克趾高气昂,甚至嘲讽巴顿将军“死于汽车而不是坦克”。结果他当天遭遇车祸,死于一辆超速的南朝鲜军车。

接任者便是李奇微。

在第三次战役中,李奇微在离开汉城前留下了一块白布,上书一句话“美第八集团军司令谨向中国军队总司令致敬”,这让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对他留下深刻印象。

▼攻入汉城的志愿军




李奇微很快发现,志愿军缺乏后勤补给,随身给养仅能支撑一周,且每天最多行军20公里。

所以他发明了磁性战术,即每天主动后撤20公里,让志愿军无法抓到围歼美军的机会,待到志愿军补给耗光,他便立即发动反击。

▼对志愿军来说

吃到土豆就已经很幸福




美军疯狂追击,63军血战铁原

磁性战术在第五次战役后着实让志愿军上下惊出一身冷汗。

5月20日,李奇微命令美军第八集团军司令范弗里特指挥联合国军发起全线反击。

▼第五次战役第二阶段作战后的态势图

(1951年5月16-21日)



已经连续作战半年的志愿军十分疲惫,彭德怀命令各部队抓紧时间撤退。

但美军凭借机械化部队步步紧逼,为了保证大部队安全后撤,同时争取时间转移物资与机关,部分部队停止后撤,利用地形阻击敌人追击。

▼第五次战役转移阶段作战要图

(1953年5月23日至10日)




战争的奇妙之处在于,不管你之前赢了多少次,只要输掉一场关键战役,就可能导致彻底的失败。

虽然志愿军在之前半年多的时间里连战连捷,但面对美军追击,如果后勤基地被攻占,补给线被切断,几十万志愿军将危在旦夕!之前取得的战果很可能将化为乌有!

▼追击中的美军部队




铁原,此地有铁路可直通平壤,存储了大量物资,这里能否守住关系到全局的成败。

负责在涟川至铁原一线阻击敌人的是傅崇碧的63军,“不惜代价,坚守阵地”,这是彭德怀的命令。

5月28日,铁原阻击战正式打响。

▼63军军长傅崇碧


63军面对的是范弗里特,没错,就是“范弗里特弹药量”那个范弗里特。

6月1日,在涟川阻击敌人的187师561团3营遭遇敌人5个步兵营的猛攻,以及4个炮兵营的炮火。但这个营在炮火中巍然不动,战斗4天3夜,歼敌1300余人。

▼在火力支援的问题上

朝鲜多山且战场宽度窄

美军只能用一战的办法用用火力推进


其他部队同样在顶着连天炮火作战,很多战士还没看见敌人就在炮火中化为灰烬,但没有一个人后退。

范弗里特眼见着弹壳堆积如山,可志愿军的阵地依旧纹丝不动。

6月3日,由于189、187师伤亡过大,傅崇碧不得不将预备队188师派出去接替另外两个师坚守防线。189师8000人的编制,打的只剩1000多人!

6月10日,在所有部队与物资顺利转移后,63军撤出阵地,铁原阻击战胜利结束。

▼战斗中的63军战士


经历过百年屈辱,中国人拒绝再次沉沦

很多美军官兵在战争结束后都难以理解,为什么他们拥有如此多的坦克大炮,却无法取得胜利。

明明他们的炮火与炸弹将对面阵地都夷为平地,却总有中国军人从土里钻出来向他们射击。


在这场阻击战中,63军伤亡高达15000人,其中马兆民的563团1600人坚守阵地7天7夜,打的仅剩247人。

阵地上,有的伤员走不动了,就抱一枚反坦克地雷,等敌人坦克上来与坦克同归于尽。

除了敌人的炮火,63军的战士,也几乎没有补给。不到两周时间,连作为军长傅崇碧都瘦了25斤。

▼撤退下来的老兵回忆




美军不明白为何这些吃不饱饭的士兵有如此强大的战斗意志,以至于他们将炮管都打红了也无法击溃中国军队。

金一南将军是这样解释这种精神的:


我们今天的人无法想象志愿军遭遇的困难,他们几乎完全是靠精神力量,靠着对祖国的热爱坚守阵地。

63军刚刚入朝时缺少帐篷和棉衣,战士们只能在雪地上铺一张席子铺点稻草睡觉,战士们自嘲说这是“铺冰卧雪盖蓝天,抱枪枕石伴树眠”。



▼然而战士们的情绪依旧是高涨的

没有因为条件艰苦有一句抱怨




志愿军的表现赢得了美国人的尊重,作为志愿军的对手,美国士兵对志愿军评价非常高。他们毫不怀疑的认为美国输掉了这场战争。

▼接受采访时,老兵特意选了一条印着熊猫的红色领带

这是他来中国旅游时买的


▼作为观察员,贝文并未在一线作战

但是它拍摄和收集了大量朝鲜战争的素材

几十年都在思考和研究这场战争




公道的说,美国军人也是有爱国情结的,毕竟那是个物质充裕,生活丰富多彩的国家,以至于20多年前,有无数中国人削尖脑袋以获得一个美国身份。

同在50年代,中国则是一个个满目疮痍、百废待兴的国家,大部分人只能勉强温饱,战争仍在部分地区继续。

但对很多中国人来说,这个国家充满希望。耕者有其田,中国人几千年来的梦想,在这个刚刚成立的新中国中正在化为现实。


中国农民有着强烈的小农意识,他们并不追求过多财富,只希望有一片土地可以耕种,养活自己的家人。

但这个愿望却因为美国人可能无法实现,唇亡齿寒的道理两千年前就已经深入人心,没有人相信自己能在美国人的飞机大炮下种田。

所以面对美国人的步步紧逼,中国人放下锄头拿起了枪。准备拼尽自己的生命换得家乡父老一个安宁的生活。


豆瓣有人说,一部好的战争题材的作品一定是反战的,然后看他的评分就知道他想表达什么。

在一些人眼里,我们歌颂保家卫国的战士是好战的表现,我只能说,有些人要么是脑子不好使,要么是选择性的眼瞎。

志愿军老兵讲述战争中的种种困难,饥饿、寒冷、死亡,难道不是反战吗?讲述战友牺牲时的悲痛难道不是反战吗?

63军军长傅崇碧是四川人,他当年动员上万家乡子弟参加红军。

可这些人几乎全部死在战场上,以至于傅崇碧直到去世都不敢回老家去面对家乡父老。


他去世后留下20万元存款,全部捐给家乡的希望小学,只有两个要求:要雪中送炭;不要锦上添花。

经历过地狱般惨烈大战的军人,太知道雪中送炭的意义了。


正如文章开头所说,希望本文与《铁在烧》这部片能给大家一些启示或者激励。

作为一个军事爱好者,真心的希望能讲好英烈们的故事,让他们的事迹永远传诵下去。

宵小喜欢阴暗,就让他们在阴暗中慢慢腐朽......




▼其实有了老兵这样的诉说

前面的这些言论都不攻自破


这些故事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故事里面蕴含着的是中华民族绵延五千年生生不息的灵魂。最后以片中的一句话作为总结:

▼美国康奈尔大学历史系教授陈兼




决定未来的较量,

正是看能否让自己的信念

比对手的更加坚定。

这是志愿军战士们用生命换来的启示!

愿这个世界再无战争!

喜欢pchome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pchome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网际谈兵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