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网际谈兵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五眼联盟”中的两个小兄弟,最近与老大哥干上了!
送交者: bebe82[♂★品衔R5★♂] 于 2020-08-08 17:38 已读 872 次  

bebe82的个人频道

“五眼联盟”又名“五只眼睛”,是指二战后美英多项秘密协议催生的多国监听组织。这五个国家组成的情报间谍联盟内部,实现互联互通情报信息。

“五眼联盟”情报合作,长期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对外国政府、企业和人员实施大规模、有组织、无差别的网络窃听、监听、监控,可谓狼狈为奸、无恶不作。然而,“五眼联盟”中的两个小兄弟——加拿大和新西兰,最近与老大哥——美国干上了!


(一)

当地时间8月6日,美国白宫宣布,对从加拿大进口的部分铝产品恢复加征10%的关税。这是老大哥美国对小兄弟加拿大的又一次霸凌。

2018年,美国发动全球贸易战,没有放过加拿大,对加拿大铝产品加征关锐。加拿大总理特朗普针锋相对,美国对加拿大加征一分钱关税,加拿大必须对美国加征一分钱关税。2019年5月,美方同意对从加拿大进口的铝产品豁免加征关税后,加拿大出口到美国的未锻轧非合金铝产品激增,损害了美国国内铝业生产和产能利用率。因而,美国对从加拿大进口的部分铝产品恢复加征10%的关税。

来而不往非礼也。老大哥欺人太甚,小兄弟必然反抗——美国宣布对加拿大部分铝产品恢复加征10%关税的同一天晚上,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在推特上表示,加拿大将采取反制措施;加拿大副总理弗里兰8月7日宣布,将对美国铝产品加征36亿加元关税。

老大哥美国与小兄弟加拿大,重新点燃了“贸易战火”!

6park.com

(二)

当地时间8月6日,美国国务院宣布解除针对美国公民的“第四级全球旅行警告”,并表示将恢复以前针对特定国家及地区的旅行建议。同日,美国国家旅游局官网发布一份针对新西兰的“旅行警告”,称该国仍有“23例新冠活跃病例”,呼吁民众谨慎前往。

美国老大哥的这则“旅行警告”,专门针对小兄弟新西兰,当然惹恼了新西兰。有新西兰网友当即反唇相讥:先看看你们国家的病例数吧,我们更不希望美国人来!

确实如此。最新消息显示,美国累计确诊508万+,死亡16万+;新西兰累计确诊1569例,死亡22例。两者根本不在一个量级,美国竟然对新西兰发布“旅行警告”,新西兰比美国甚至很多国家安全多了,应该是新西兰对美国发布“旅行警告”才对呢,美国竟然倒打一钉耙?

单说美国所说的“活跃病例”:新西兰目前仅有23例,而且处于隔离状态;美国却有200多万例,比新西兰多多了。美国竟然以新西兰存在23例“活跃病例”为借口,对新西兰单独发布“旅行警告”,这是什么意思?难怪新西兰网友愤怒了:“嘿,看看你们自己的病例数吧,你们这些白痴!”“我们不想让你们来!”“真讽刺!”“真贴心!谢谢你特朗普”……

老大哥美国对小兄弟新西兰单独倒打一耙,新西兰愤怒了!


(三)

几点感想吧!

第一,“五眼联盟”其实是“一眼独大”,美国要干啥就干啥,不容其他“四眼”分说。这是美国一贯的脾气,对其他国家如此,对铁杆盟友如此,对“五眼联盟”的“四眼”同样如此。

第二,有霸凌就有反抗。美国的霸凌主义、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在国际社会吃不开、行不通了,在“五眼联盟”中也行不通了——小兄弟们不再任由美国霸凌,开始长“反骨”了,而且一个钉子一个眼!

第三,美国霸凌其他国家时,加拿大、新西兰等经常充当跟屁虫、急先锋;现在美国霸凌到加拿大、新西兰头上了,谁来可怜加拿大、新西兰呢?

第四,美国的做派,加拿大、新西兰等小兄弟都看不惯了,还有谁看得惯?当下的美国,已经沦为众矢之的,成为孤家寡人。美国真要在孤家寡人的道路上狂奔,谁也救不了美国!(毛开云)

喜欢bebe82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bebe82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网际谈兵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