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网际谈兵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得知列宁的真实血统后,为何斯大林第一时间决定清洗苏联?
送交者: 东海独钓叟[♂★★★★风清云淡★★★★♂] 于 2022-05-24 15:28 已读 1998 次 8 赞  

东海独钓叟的个人频道

2022-05-24 12:27 6park.com

苏联是第一个通过无产阶级革命登上历史舞台的国家,而它的缔造者列宁其血统问题,一直是苏联高层秘而不宣的机密。

那么列宁的出身有什么特殊之处?为何斯大林在得知列宁的真实血统后,立刻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大清洗运动?大清洗运动真的只是为了清除“不同政见者”吗?


列宁出生于1870年,在官方传记中只提到他拥有俄罗斯、德国和瑞典血统。当时欧洲因为历史原因,无论是皇族,还是平民,往往都有着诸多血统。这一点根本不足为奇,所以并没影响到列宁成为领导俄罗斯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的领袖。

然而,到了1932年,此时的列宁已经去世多年。但是他姐姐安娜·乌里扬诺娃在写给斯大林的一封信中,无意间提到了列宁的犹太人血统。她完全没有意料到列宁血统的严重性,在两年后竟然会引发轰动世界的“大清洗”运动。

安娜·乌里扬诺娃在信中称,列宁的外祖父出生于一个贫穷的犹太家庭,洗礼证书上的内容显示外祖父是摩西·布兰克的儿子。而布兰克出生于乌克兰。


安娜在信中还说,列宁“对犹太人评价很高”。同时,她还在信中催促斯大林将列宁的犹太背景公开,并认为“对群众隐瞒这一信息是不对的”。 6park.com

不过斯大林当时并没有这么做,反而命令乌里扬诺娃保守这一秘密。

在看到信件后的斯大林,瞬间很多谜团就迎刃而解,他认为欧洲的犹太财团已经严重渗透到苏联的高层之中。而他曲折的上位过程,就充分说明了全部的问题。

众所周知,因为列宁的突然去世,他没有选定好自己的接班人,仅仅是在遗嘱中重点提到了6位苏联领导人。他们是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布哈林、皮达科夫和斯大林。


这份名单的顺序,在一个极为重视排位顺序的国家,排在第一的托洛茨基自然被当作是列宁钦定的接班人。

那么托洛茨基是谁呢?

托洛茨基原名是列夫·勃朗施坦(Lev Bronstein),是一个富裕的乌克兰犹太人家庭的后代,他的第一任妻子亚历山德拉·索科洛夫斯卡娅就是犹太人,婚礼也是由一名犹太教拉比主持。

通过这个婚姻,他获得了一大笔来自犹太复国主义者组织的赠予资产,这些钱成为其日后在欧洲进行革命活动的资本。


犹太复国组织在得知俄罗斯即将爆发革命的消息后,立即命令托洛茨基回国,同时命令他们的犹太复国主义的“第五纵队”支持和服从他。

这也是为何托洛茨基出身于孟什维克的根本原因。因为当时包括俄罗斯人在内的全部欧洲人,对于犹太人大都持负面态度。

在犹太复国主义者的大力支持下,拥有犹太背景的列宁被推上了苏联领导人的位置,而托洛茨基也逐渐成为了列宁最得力的助手。


位居第六位的斯大林出身在格鲁吉亚,从排名上看,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轮到斯大林上位。然而对权谋运用的出神入化的斯大林,却最终纵横捭阖一步步在权力斗争中获得优势地位。在双方围绕苏联最高权利的斗争中,斯大林就已经隐约感受到了某种神秘力量的强大阻碍,并因此陷入了怀疑之中。

只是因为当时残酷的政治斗争,让他无暇深入思考背后的原因。

此时列宁姐姐的信件,则将一切迷雾驱散。斯大林深知苏联的权利层中已经充斥了大量犹太人,他们已经形成了一股可怕的力量,只要时机成熟,不仅自己的位置保不住,作为革命果实的苏联,也将易手他人。


为了永久性解决这个隐患,斯大林一方面严密封锁了列宁有犹太血统的消息,另一方面命令情报机构对苏联领导层进行彻底调查。在卧薪尝胆5年后,斯大林发动了那场史无前例的“大清洗”运动。直接将苏联领导层中的犹太人问题彻底解决。

显然这一行为极大触怒了犹太人,作为掌控了西方世界各种媒体的财团,他们开始通过铺天盖地的宣传这场原本主要打击苏联境内犹太人的运动,将其成为屠夫,把这场运动定性为大屠杀。


大清洗运动的影响是巨大的,经过“大清洗”的三大审判后,除了斯大林以外的其余5人中,有4人被处决,而托洛茨基在被判处流放后死于一场刺杀,葬身在了遥远的墨西哥。此外,领导十月革命的第6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中有2/3的人被枪决。

1936至1938年间,苏共约一半的党员——近120万人被逮捕,列宁在苏联所建立的政党已经彻底消失了。从此,“大清洗”完成了苏联的政治大换血,而到1939年时,苏共党员干部中,有超过80%的人是在列宁死后才加入的。

而后苏联的走向验证了斯大林决策的明智性。


戈尔巴乔夫时期,他身边的智囊团中就充斥着犹太财团的代理人。其中有韦尼阿明·叶夫格尼耶维奇·奇尔金、弗拉基米尔·恩廷、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托波尔宁等等。正是他们开始不断配合西方国家,鼓动戈尔巴乔夫接受西方的价值观,并对苏联进行民主化等方面的改革。

从1986年开始,在所谓“民主化”、“公开性”的浪潮中,苏联开始出现各种“非正式组织”,有政治学术的,也有文化的。这些组织以各种辩论会、俱乐部、知识分子小组和青年小组等面目出现,甚至包括定期举办性party和集会的同性恋组织。到1987年,这些团体已蔓延到全苏很多大中城市,当年底发展到三万余个,1989年则增至九万多个。其中的文化团体里,同性恋群体的比例不断上升,且带有鲜明的反共、崇美色彩。


这些“非正式组织”中有的打着维护所谓本民族利益、本文化团体利益的旗号,谋求脱离苏联;有的崇拜西方民主、主张全盘西化;有的甚至还要求复辟沙皇专制统治等等。

而打着资产阶级“民主”和“人道主义”旗号的组织尤为活跃,其提倡所谓“恋爱自由”、“性向无罪”,鼓吹西方式的性爱观、婚恋观,公开反对苏共的领导。

本来苏联对其还有着掌控力,然而走上层路线的犹太财团对苏联高层的影响显然不是中低层那些有识之士能够比拟的。再加上当时苏联正处于极为困难的时期,东欧诸国的离心化越来越严重,即便是在俄罗斯国内,同样出现了思想混乱的动向。苏联国内呈现出失控的局面。


在大批“非正式组织”的操纵下,苏联境内各种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集会、游行、示威、罢工、罢课以至民族冲突此起彼伏,连绵不绝。

然而面对严重威胁党和社会主义政权以及社会稳定的“非正式组织”及其活动,戈尔巴乔夫听之任之,甚至大加赞赏。

1988年6月28日,苏共第十九次全国代表会议全面拉开了政治“改革”的大幕,并把“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确立为“改革”的“最终目标和理想”………


就这样,不再以复国主义为主要目标的犹太财团,开始通过另一种方式去影响和改造世界。

将苏联折腾解体后,他们继续资助叶利钦,并并任命了三个犹太人副手:丘拜斯、涅姆佐夫、 基里延科。

接下来就是我们熟知的操作,他们把苏联时代留下的国有资产全部贱卖给了犹太商人,这些人分别是:霍多尔科夫斯基、古辛斯基、别列佐夫斯基、普罗沃罗夫、阿布拉莫维奇……


这一场战争直到现在依旧硝烟未平,而且他们的触角已经深入到了全世界,欧洲有,非洲有,美洲有,亚洲同样没有被放过。只是形式上更加多样化,也更加和当事国的国情相符合,例如我们国家的女拳运动,对中医的打压等等。

未来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显然任重道远!


喜欢东海独钓叟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东海独钓叟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网际谈兵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