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冠最详细的分析~可能是奉旨官泄😀

送交者: oldmap [★品衔R6★] 于 2022-09-18 19:19 已读 4446 次 14赞 大字阅读 繁體閱讀
这个文章关于新冠的传染靶点,路径,以及目前病毒的规模等等,讲的非常清楚。可能国内已经非常清楚新冠的来龙去脉,以及为什么搞清零。非常值得看看

系统的回顾下新冠三年来的历程,防控,后遗症及未来影响。 

先说结论: 

 

1不用争论,新冠感染有三种预后,我国只有两种。所以欧美有些现象,我们看不到, 

 

2长期来看,如果不做出改变,欧美将在十年内,逐渐失去绝大部分劳动力 

 

3病毒会长期存在,必须继续改进现有的防控体系,必须清零,直到病毒停止变异,或优势毒株改变了靶点。 

 

首先,我们应该感谢2003年的非典。作为非典当时在医疗系统生化实验室内的亲历者,对当时的症情可能比一般人了解要深刻。当时北京封城,系统内极度悲观,我们主任说,去省上开内部通报会厅长崩渍大哭,说医护死的比病人还多,许多感染患者全家都死光了,目前完全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不排除生化武器,只知道是烈性呼吸道传染病,口罩根本防不住。 

 

当时还不知道是病毒,院士在新闻上直接说是一种衣原体感染。央视宣传说要用18层口罩才能防住。我当时就联系做药的同学搞了一盒干扰素注射剂自己在超净台用盐水配了50瓶干扰素鼻喷空剂。分发给同事和家人,当时想既然口罩防不住的未知微生物,干扰素可以提高粘膜细胞抵抗力,微量感染应该有效。 

 

3天后,盐断货,84液9折货,干扰毒也断货了, 

 

上面说的,是要说明2020年再次遇到新冠,我们有多幸运,在第一时间就发现并确定了病原体? --新冠病毒。而这一切都是因为03年后,我国就像打过预防针,高度防备可能发生的不明原因的生化攻击。 

03年非典是突然消失的,除了提高了大家做惕性与够炼了我国防控社会组织外,还留下了一个药 

就是现在备受攻击的连花清瘟,这是当年留下的唯一对非典病毒临床试验证实有效的药,当然这个药只是对病毒感染早期抑制病毒复制,减轻后遗症有效,对晚期也没什么用。 

 

2020年,病毒初起,武汉封城,社会上一片混乱,但系统内反而不太慌,该防护就防护,该支援去支援,去武汉大家可没当年去小汤山那么恐怖,因为知道是那种病毒,知道是什么就好办,新冠归类乙类传染病是因实际致死率不高,按甲类防控,是因为传染性极强。 

 

三年后回顾,新冠病毒原型,是美国针对我们,在非典病毒基础上,开发的新型生化武器可能性很大,但意外泄露了,在美国传播了一段时间后才传染的我国,只不过后来病毒变异了,让特朗普说的“小感冒”变成了"大海啸"。 

 

其实所有的冠状病毒家族的感染都挺厉害的,大名鼎鼎的甲型流感。,每年都要死不少人,密流感Q也是致死率极高,非典和非典的兄弟中东非典,都是极易传播的高致死病毒。但这家族的病毒都有个特点:嗜肺性,就是只作用于肺, 

但新冠是个基因编辑的病毒,为了提升它的隐蔽性,编辑者给它选了个新靶点:ACE2,并在原型 病毒中将配合把点的5个蛋白质全部修改并优化。 

之所以选这个靶点,是因他们长期研究种族之间的肺部,发现我们东亚人与欧美人在肺泡上,这种蛋白的表达丰度有较大差异,大概东亚人是欧美人的10倍以上,所以,以这个差异作为开发病毒基因武器,他们制造了新冠病毒原型 

 

美国对冠状病毒的编辑一直有很高的兴趣,2014年新英格兰9医学曾刊登过一篇文章,就是将蝗蝠与猫的冠状病毒做基因编辑并使猫感染了新病毒。后来在众多投诉下撤稿了。(找不到文章了,很遗憾,当时匆匆看过,只能根据大概回忆来写,不知道谁还记得) 

 

说了这么多,现在回到正题,现在关于新冠的混乱信息的梳理。 

 

第一部分,我们说说感染预后 

 

要知道病毒感染分轻重,也会导致预后有区分。 

 

1许多人新冠第一次感染,会表现轻微感冒症状。发低烧或不发烧,然后14天内康复(多数首次感染者说的小感冒)。根据武汉疫情回顾,测体内新冠抗体(疫苗前),武汉全市实际第一波感染人数大概是40万人左右,但只有9万人住院,死亡5000人。这其中应该有30多万人都是没太大症状 

自己扛过去了 

后就被很快清除了,所以他们是完全康复,基本不会有后遗症。(上海的几十万感染者,绝大多数都是发病前核酸筛出来的,所以应该极少有二类预后,这也是共存派甚嚣尘上的原因,多数人都是被核酸检测早发现治疗救了,才没有导致慢性感染现在许多人还在哪笑多次核酸检测无用,真是太无语) 

 

2但另一部分人新冠后反复发高烧5-7天以上,这代表病毒已经大量入血(所有病毒感染急性期转慢性期都是如此),这就是事实的慢性感染,这部分人多数都会有新冠后遗症,或早或晚,或严車或轻微。 

这种后遗症也分两种,对于抵抗力弱的人,病毒会在全身多器官持续存活,会造成毛细血管炎症9(皮肤异样感),血栓(疼痛),局部微出血(皮肤斑疹),神经炎(失去味觉),微栓寒(脑雾,失忆),坏死等,肺栓寒,脑出血,脑梗都是导致这类病人突然猝死的可能原因。 

 

对干抵抗力强的,体内多器官的病毒会在免疫系统作用下,几个月内逐渐清除(疲惫感消失),但部分新冠病毒会在脑部,睾丸,卵巢等器官长期存留增殖目无法清除,因为这些地方都有血液系统屏障(血脑,血睾),抗体无法到达,这是病理解剖证实的。这部分人长期会导致一定精神障碍(情感障码,痴呆,帕金森)和生殖障碍(不孕不育,畸形),且会随时间不断加重。(注意这与脑出血和脑栓塞不同,他们属于大脑不同部位) 

3欧美现在的特殊情况--不同类型新冠病毒毒株的反复感染。 

 

我国现在极少有病毒反复感染的患者,而且国家新冠核酸检测密度极高,绝大多数病人都是症状还没出现就筛出来了,绝大多数经过治疗属于第一种预后,所以有后遗症的人非常少,这大概是这个话题下争论的主要原因(我国已经连续数月新冠死亡率为零)。 

 

而欧美国家因为躺平,多数人都在被病毒不同变异毒株反复感染,且得不到及时救治,许多人感染预后已经是第二种了,但还未自知,而且他们存在很大的短期内再次感染风险,导致一种我们这里没有的特殊情况的出现--免疫耗妈型猝死, 

 

正常人体内存在大量的免疫细胞储备,储存在肝,脾等多个器官内,而且骨髓也可以快速增殖制造免疫细胞。欧美感染与国内感染在初期症状上就有差异,国内病毒极少,感染一般都是少量病毒被呼吸道吸入,毒力小,繁衍慢,加上核酸快筛,病人很容易在初期就被发现。 

 

而欧美许多环境充斥病毒,大量病毒进入呼吸道,毒力强,快速增殖导致致病时间极短,当免疫系统有所反应,病毒数量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免疫系统全面调动,持续高烧多天;大量免疫细胞储备消耗(疲惫感)、等恢复到慢性期,虽然许多人表面看不出什么,但免疫亏空很大,这样在2-3个月内,因为病毒变异绕过免疫系统再次感染,感染就会更加严重,免疫系统消耗更大(持续疲惫感就是免疫系统得不到恢复的报警,许多欧美人首次感染都觉得是感冒,但二次感染后,就必须躺着挺过去!关键是第三次感染,许多50岁左右的人就可能扛不住了(脾萎缩),在生病期间就可能伴随发生免疫耗竭,一个轻微肺部感染或肠道出血就没命了(许多人在康复期,已经测不到核酸阳性了,但症状还在,人突然就没了,被算成各种死因!,但即使强壮的年轻人,极限大概也就是4-5轮,所以最近欧美青年人,儿童反复感染后独死的案例也越来越多。 

 

所以,希望在欧美已经感染两次以上新冠的同胞尽量避免再次感染,同时加强营养,拉长感染间隔,给免疫系统一个缓冲期,否则很可能最终免疫耗竭而直接致命. 

 

未来,如果病毒持续变异不停(后面我会说明这是必然的),而欧美持续躺平共存,十年内,他们大概率会逐渐失去多数劳动力。(美国国会报告,目前美国已经有1400万人有新冠感染后遗症,200-400万人失去了劳动能力 

 

第二部分,我们说说病毒的未来。 

 

首先,我们必须对这个病毒有清醒的认识。 

 

1超级传染性。这是人类有史以来遇到的最具有传染性的病毒,没有之一。传染数RO从病毒原型的1-3左右,到现在新新的奥密克戎亚型传染数已经达到15-18。而这之前的历史记录是麻诊病毒的14。所以按这个传染数,这个病毒的新亚型只需要一个多月就能遍布全球。 

 

2超级感染性。这个病毒不仅可以感染人类全身几平所有组织细胞,理论上还可以感染所有哺乳纲和鸟纲的动物,这是因为,美国人选择靶点ACE2,是个非常古老的蛋白,属于远古的生物应激保命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进化上大概可以追溯到5亿年前两栖纲以后的所有动物纲,几忽分布在所有陆地生物细胞的表面,其细胞传导通路是细胞内的基本传导通路之一,所以,这意味着我们根本无法永久关闭这个靶点,或者通过敲除这个基因,来使未来人类避免新冠病毒通过这个靶点的传播,所以,这个魔鬼已经破放出来了,而且没可能关回去。 

 

3超级数量。估计几百年后人,如果到时候还有人的话,会恨不得把这群美国人挫骨扬灰吧。他们放出个灭世的魔鬼,然后,他们隐瞒了。。,装作忘掉了。。,忙着把锅甩给别人。,,忙着忽悠所有人是电子烟肺炎,是感冒。。唯独没想办法做点事把病毒传染在开始阶段控制住。这个病毒现在有多少呢?以一个50公斤的感染者,发病期大概体内有100亿个病毒拷贝(10^10)计算,现在全人类感染者大约20亿,加上其他被感染的物种,这个病毒全球拷贝数字大概有10^20这个数量级,而人类的免疫系统全部细胞数字大概也就10^9这个数量级,病毒拷贝数字已经太大了,这个"血魔’已经长的太大,可以通过不断变异翻过一个个免疫或疫苗壁垒,靠人类自身免疫屏障对抗病毒变异。几乎看不到希望。

 

4超级适应性。这病毒已经不惧高温(印度50度气温下可以传播),不惧严寒(西伯利亚冬季也可以传播),可以在水中长时间存在(欧美下水道多次检出大量活病毒),人类目前没有办法消灭病毒。 

 

所以,人类在病毒环境中长久生存问题,才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第三部分我们未来的管控对策 

 

讨论下未来的病毒传染形态可能的改变,管控可能也需要改变,这可能是我们过去对病毒的认识不足,但其实当美国的44具新冠病理解部结果出来,在核酸检测阴性的,猝死的“康复"患者体内多组织器官发现新冠活病毒仍在复制,大概每个学医的都能猜到这种“康复”患者再传染的事情,是早晚要发生的。(思考再三,还是提一句,注意上面案例。。。) 

 

当然慢性感染的二类预后"康复"患者,组织内有潜伏病毒,不太可能再通过呼吸道传播,可能会变成类似肝炎的体液血液传播。所以未来新冠流行,可能会诞生新的体液传染亚型,毒性更低,但更持久和不易清除。 

所以未来几年防控形势预计会更加复杂,我们要防止外面传入的呼吸道病毒传播流行,还要预防个别二类康复患者的消化道排毒,最近全国各地的疫情都是源头不明,不能排除与这些可能无关。而且感染后康复期患者的核酸检测,除了口腔,可能肠道和体液的核酸检测也要加强 

 

未来,我们面临的新冠病毒,可能不光有气溶胶传播的亚型,还可能有消化道粪口传播的亚型,通过体液性传播的亚型(精液,体液),通过血液传播的母婴传播亚型(血液)等多重传播模式。 

 

消化道传染病还是好预防的,做好消毒,洗手就能有效控制,其他的也都好预防。 

 

但现在新冠防控最大的问题有两个,一个是个人防护防不住感染,切不断感染链,一个是核酸检测无法自测,消耗社会资源和时间巨大。 

 

所以未来开发更好的可以真正隔绝病毒的口罩,核酸检测居家自测系统才是提高防控的重要手段。 

 

地球今天有80亿基因型几乎完全一样的大型单一物种生物--人类。这大概本身就是一种反自然的现象,人类如果只有10亿,可能就不会诞生这么恐怖的病毒(病毒拷贝数量不够很容易导致变异缺陷蓄积而自然消亡,但病毒如果翻过去,就进入自由王国了,千变万化,新冠显然翻过去了)。 

 

新冠,会不会就是个因自然选择,而产生的“大过滤器”呢? 

 

(慢慢写,上面内容会逐渐补充相关论文资料,第一部分对这个问题澄清比较有价值,所以发在这里)


贴主:oldmap于2022_09_18 21:06:59编辑
贴主:oldmap于2022_09_18 21:42:23编辑

喜欢oldmap朋友的这个帖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 助支持!

[举报反馈] [ oldmap的个人频道 ] [-->>参与评论回复] [用户前期主贴] [手机扫描浏览分享] [返回网际谈兵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主贴被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月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帖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