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网际谈兵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刚刚,百年密谋,终于到终结时了
送交者: dmb[☆★★声望品衔11★★☆] 于 2023-11-09 21:16 已读 1130 次 2 赞  

dmb的个人频道

刚刚,百年密谋,终于到终结时了 6park.com

今天开聊之前,先声明一下:这篇文章,是写给思辨能力强的人看的。因为要说的事情却挺大,也停复杂:一个专门针对我们,100多年前就成型的阴谋,正在消解中!什么事呢?看这条消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估,德国将重新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三经济大国!是这么一回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算了一下,之后发现:今年日本的GDP按照美元来算的话,预计不会超过4.24万亿美元;但德国却将达到4.4万亿美元。差距不大,但德国毕竟超过了日本!这事意义挺大的,因为日本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三经济大国,是在1968年!谁能想到:55年之后,德国竟将再次夺回“老三”宝座!日本再次变成“老四”!这事怎么评价呢?只能用黑格尔《历史哲学》中的这句话了:所有伟大的历史事件总是会重复出现的,第一次是喜剧,第二次却是闹剧。这次德国重回“老三”,从本质来说,不是喜剧,而是一场标标准准的闹剧!甚至可以这么说:这场超越,就算德国人听说了,他们也只会觉得欲哭无泪!

为啥这么说呢?因为这两家的经济,近段时间其实都烂得一批。俄乌战争、中东变局,从去年开始,就让德国开始了如火如荼的去工业化,新的增长点找不到不说,连原有的支柱,尤其是汽车产业,都摇摇欲坠!前段时间的慕尼黑车展,把整个欧洲都吓了一跳:因为很多知名品牌,像通用、丰田、日产啥的,几乎都没了,撑起车展的一半是德国本土品牌,像奔驰、大众、奥迪什么的,还有一半则是中国新能源车。弄得欧洲有些人如梦初醒,尤其是我们的老熟人,七个“小矮人”他妈冯德莱恩。大概有人朝她吼了一嗓子:老佛爷,大事不好了,洋人的新能源车来了,还进了慕尼黑车展!之后她马上找个茬,说要对我们的汽车进行调查。怎么说呢?之前竞争得过时,吹自由贸易;现在竞争不过,就原形毕露了!直接上流氓手段了!日本呢?这两天,网上一堆人在猛烈地吹,说日本“重新崛起”,年增长率要到6%什么的。我之前就专门介绍过:这个数字纯属扯淡,因为日本统计经济数字,采用的是环比折年率。啥意思呢?这么说吧:假如日本今年1季度经济增长是0.1%,二季度是0.2%,第三季度因为某个原因,经济突然好起来了,和二季度相比,增长了1.5%,你会说日本经济经济增长很好吗?显然不会嘛!因为经济好,得好几个季度加起来,再平均一下的嘛!如果按这种算法,日本今年的经济增长,还不到1%。但日本人不是这么这么算的:我今年3季度经济增长,和2季度相比,增长了1.5%,一年有4个季度,所以1.5%乘以4,就得出上面说的6%这个数字了!其实只要看日本的主要产业,就更清楚了。日本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也是汽车产业,又变得更好吗?没有!它世界第一汽车出口大国的位置,今年已经被我们拿走了。顺便要说一下:日本统计汽车出口时,可是新车、二手车一起统计的;我们汽车出口的统计数据,可从来都只统计新车哦!就这样,它还打不过我们。


日本另一个支柱产业,也就是造船业,有没有变得更好?也处于全面衰退状态!其他行业呢?也一样!你啥产业都没什么起色,股市一年之内,却上涨了50%,房价也涨了,物价也涨了,这种硬着头皮式的吹牛,说自己在“重新崛起”,会让人联想到什么?回光返照!所以怎么说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说预估的德国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三经济大国,从本质上来说,只是一场汇率游戏:无非是今年日本被美国吸血,吸得太厉害,日元汇率狂贬;德国虽说也在被吸血,却因为它的欧元,相对于美元,反而回弹了一点点。看到这里,大家就明白:这场“老三”“老四”之争,其实不过是一个被美国吸血吸得摇摇欲坠,一个干脆躺平,你爱怎么吸就怎么吸,这两种不同惨之间的比拼!到这里,有人可能要说了:德国超越日本,从世界老四变成老三,这事跟你开头讲的100多年前的阴谋,有啥关系?让我们回到1895年,在现在日本的下关市,一栋春帆楼的土黄色三层小楼内,两批人开始了谈判。


一边是中国派出的代表团,领头的是李鸿章。刚刚甲午战败。一边是日本代表团,领头是伊藤博文。过去将近2000年,中国一直是它仰望的对象,但在这一次,它居然成了胜利者。日本人狮子大开口;李鸿章密集防御。两家谈得最多的,还是割让台湾的事。伊藤博文说一定要割,李鸿章则先后找出种种理由,比如说台湾是汉人为主,早就设了省;又说台湾人民风彪悍,日本人治理起来,恐怕很困难……怎么说呢?就是李鸿章在刚开头,他是坚决不肯割台湾的。从两人的谈话实录里,可以看到:在两人又一场对话后,李鸿章终于没办法了。这是场什么对话呢?李鸿章是这么对伊藤博文说的:你一直在提台湾,你们日本人大概是想用永久占据台湾吧。之后他突然说了这么一句话:但是我想英国是不会甘心你们占据台湾的,我之前跟你说过,和平条款不要牵涉他国的利益,就是这个意思。李鸿章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差不多等于在旁敲侧击,用英国人来压伊藤博文:你们日本想吞台湾,恐怕得问问英国人肯不肯,要是英国人不肯的话,只怕你们今后的麻烦,有点大哦!结果没想到,伊藤博文居然自信满满,这么答道:对中国有害的,未必一定对英国有害。李鸿章可能觉得对方纯属心太贪,其实没经验,干脆打开天窗说亮话:你们倘若占了台湾,就与英国治下的香港为邻。直接把英国压上。但我之前说过:日本之所以会出现明治维新,本身就是英国策划的,纯属19世纪版的“颜色革命”。明治维新之后日本搞工业,其实刚开头搞得乱七八糟,都亏得不知道到哪里去了,是英国人又是帮着它的生丝找市场,又是在南洋对它的女人搞特种产业开口子,还大笔大笔借钱给它,这才让日本不至于崩盘。怎么说呢?日本就是英国的小弟!李鸿章当时没意识到这一层,竟然想用英国去压日本,伊藤博文当然不会在意!当时伊藤博文是这么回答的:我们两国打仗是我们的事,与第三国无关。到这时,李鸿章有点觉得味道不对劲了,他还硬拼着,想要作最后的挣扎:我听说了,英国不愿意别国占领台湾。结果伊藤博文也说大白话了:贵国如果将台湾送给别国,别国肯定笑纳的。这里伊藤博文说的“别国”,指的就是日本。到这里,李鸿章算是明白了:甲午战败,日本要清朝割让台湾,可能不只是日本的主意,至少它们两家已经谈好了,甚至还可能更进一步,这主意根本就是英国人出的!
到这里,有人可能要说了:对台湾这地方,日本人甚至背后的英国人,为啥看得这么重要呢?我们再看李鸿章和伊藤博文的另一段对话。上面说到,两人为台湾争了很长时间,最后都打开天窗说亮话:李鸿章明白这事背后有英国;伊藤博文也当面承认了。英国是当时的世界霸主啊!清朝怎么挡得住英国?到这程度,李鸿章知道:台湾这地方如果不割的话,那恐怕是不可能的了。于是他又想出了一招:。为啥呢?因为当时和英国不对付的国家,有俄罗斯、德国和法国,只要把这事设法拖着,这些国家觉得利益受损,说不定会站出来,日久说不定能生变!于是他就跟伊藤博文说:割让台湾这事,非常繁琐,恐怕半年都搞不定,为了顺畅地交接,我们要走很多流程。然后他就提了一大堆:像先派官员,去台湾当地,告知百姓士绅;还有统计各种财物和数据,准备移交什么的……结果伊藤博文说:不行,必须一个月之内,就办完移交!然后就出了那段著名的对话了:李鸿章说:贵国何必这样猴急呢?台湾已经是你们的口中之物。伊藤博文说:口中之物又怎么样?要咽下去才算,只要没咽下去一天,我们都是饿得慌。我们看历史书,到这一段时,很多人都很气愤,都觉得日本人实在是太过于欺人太甚。这种感觉对不对呢?对的!但对日本人,或者它背后的英国人,对这事,为啥这么急乎乎的,我们得了解得更深,才能知道背后原因。到这里,就必须说起和它有关的三件事了:第一件事是:在马关条约谈判中,清朝割让了台湾,消息传开后,当时的英国媒体简直是一片欢呼,大意是在今后就算中国再次崛起,但至少几百年时间里,我们不用再担心了!


当时的报道第二件事是:《马关条约》签订一个月后,当时英国还是维多利亚女王,她任命了一个新的驻日全权代表,此人名字叫萨道义!


当时的报道这人我之前讲过:对从日本明治维新到甲午战争,甚至之后的那段事,此人介入非常深!他是明治维新,或者当年那场英国版“颜色革命”的幕后主使者之一!为啥让萨道义去?是去分赃的!第三件事可能很多人都想不到:在李鸿章和伊藤博文谈判时,中方代表团里有张洋面孔!此人大有来头!他名叫约翰·沃森·福斯特,本杰明·哈里森当美国总统时,他是国务卿!我们现在看清朝,总觉得它孱弱不堪,民不聊生,穷得一批,其实在当时,它在全世界各国中,还是挺富的,所以不少国家的高官在卸任后,特喜欢到清朝淘金!像内战英雄、美国总统格兰特,就跑到清朝去淘过金!李鸿章派他当特使,去调解日本吞并琉球的事,结果没调解成!约翰·沃森·福斯特卸任国务卿后,也踏着前辈足迹,跑到中国来淘金。李鸿章挺客气,聘他当朝廷顾问,每个月领到巨额顾问费。结果他顾问出什么来呢?先是他顾问的甲午战争失败;之后因为要谈《马关条约》,他跟着李鸿章,跑去了日本,结果顾问出这么一个结果来:割让台湾、向日本赔款2万万两白银的《马关条约》。怎么说呢?这家伙和格兰特一样,除了拿钱,纯粹是给中国帮倒忙。但这妨碍约翰·沃森·福斯特发财没?一点都没!他甚至还到了带着家人一起淘金的地步!谁呢?他外孙杜勒斯!1907年6月,但是在荷兰举行了第二次海牙和平会议,福斯特带着他十九岁的外孙杜勒斯,代表“大清帝国政府”,参加了会议。当时杜勒斯还在念大学,这是他打的一份工!看到这里,有人可能要说了:“杜勒斯”这个名字,怎么看着有些眼熟?对这个名字,很多人确实应该很熟。因为这个“杜勒斯”,就是我们历史教科书上常讲到的那个人!约翰·福斯特·杜勒斯!后来的美国国务卿!
说到杜勒斯这个人,我们就可以来说这个成型于100多年前,而且专门针对我们的阴谋了。时间到了1951年,朝鲜战场激战正酣,当时的杜勒斯,因为被外公带着,参加了1907年海牙和平会议之后,就开始在外交圈,当时已经算老资格了,所以当上了美国国务院顾问。杜勒斯提出了一个战略:岛链战略!这个战略什么意思呢?就是为了遏制中国,不让中国再起,美国应该通过在亚洲东部岛屿驻军的方式,形成一串串岛链为特点的新月形封锁线。其中第一岛链包括是从朝鲜半岛开始,经过日本群岛、琉球群岛,之后再到台湾岛、菲律宾群岛,之后是整个马来西亚到印尼一带的群岛。


杜勒斯说:只要能扼守住这第一岛链,就能中国牢牢锁死在近海沿岸地区。他还干过其他的事:比如说他当国务卿时,曾叫嚣着说要往我们头上扔核弹;还在1954年,挑起了台海危机。对这人该怎么说呢?别的不说,光对给他第一份工作的老板,后来采取这种态度,杜勒斯这人的人品,就实在是太不像样了!但以为光他不像样吗?他的外公约翰·沃森·福斯特,当初在给清朝打工,拿高额顾问费时,做事也很不地道!为啥这么说呢?我们先得介绍一下约翰·沃森·福斯特此人,他最早其实是军人出身,在南北战争时当过旅长,还拿到过准将军衔,之后才干国务卿的。在打仗时,他的顶头上司是谁呢?就是前面说到的格兰特!美国前总统!美国官员卸任之后,跑到中国来淘金的先驱!
前面还说过:李鸿章挺信任他的,还派他当特使,去调解日本吞并琉球的事,结果没调解成!但这事挺诡异的。为啥呢?我们都知道:1870年代,日本人找了种种理由,吞并了琉球国!当时它可是清朝的藩属国!日本人为啥突然生出这么大的胆子呢?这又得说起一个人:李仙得!


这人也是个美国人,也参加过南北战争,战争期间的人生经历,他基本和约翰·沃森·福斯特一样,也搞到过准将军衔,也曾是格兰特的部下!李仙得和约翰·沃森·福斯特,两人是同事,之前很熟悉!但李仙得给日本,出了个超级坏的主意!什么主意呢?对付中国,日本应该分三步走:第一步是:日本要把周围的岛屿,像琉球群岛、台湾什么的,都吞并进去,形成对中国半圆形岛链包围圈;第二步是:日本要设法,把朝鲜半岛吞掉,打开进入中国的大门;第三步则是:在完成这一切后,日本要设法吞并中国。我之前说过:日本人的战略规划能力,其实挺差的,本来按照他们的脑筋,其实应该想不出这种办法来,但李仙得教了他们之后,他们就明白了,之后就按他的这个规划,一步步地来实施。看到这里,有人可能要问了:清朝时,为啥这些洋人,都拼命地绞尽脑汁,想要出各种坏主意,来和中国为敌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当年只要是西方人,来到中国之后,整个感觉就是这两个字:害怕!为啥呢?西方这些国家,面积才多大?英国本土20多万平方公里。法国60多万平方公里。德国还要小一些。中国有多大?当时清朝的疆域,有1300多万平方公里!西方这些国家,人口有多少?英国4000万;法国4100万;德国4300万。就算美国,面积够大,人口有多少呢?7000万!清朝有多少?至少4亿人口!这些西方国家,可正在全世界到处抢殖民地的呀,它们越抢,看着中国这庞大的体型,就越害怕,就生怕这个国家突然醒过来,那大家合起来,也不是它的对手啊!怎么办?别看他们在别的地方,争夺得挺厉害的,但晚清时,它们却团结得像一块铁板,就怕漏点风出去,让中国突然发展起来,把它们一巴掌拍死。到这里,就可以说为啥杜勒斯的外公约翰·沃森·福斯特,当初在给清朝打工,拿高额顾问费时,做事也很不地道了!因为有这么一句俗话:拿人钱财,替人消灾!你的前同事,在给日本出各种对付中国的毒计,你们之间还非常熟悉,平常经常书信往来!你对李仙得,或者说日本人想干什么,应该很清楚!结果呢?看李鸿章和伊藤博文当年的谈判记录,就会发现:对日本人,当然它背后是英国人,想要建立一条对中国进行封锁的半圆形的包围圈这事,李鸿章恐怕连风声都没听到过!约翰·沃森·福斯特一直在瞒着他!这还可以从他外孙杜勒斯在1951年的声明中,可以看出来:如果不是约翰·沃森·福斯特知道李仙得给日本人出过这个计划,并告诉他外孙,杜勒斯怎么会在突然之间,又想起这事,并且把它提出来?到这里,我们就明白这个针对我们的岛链阴谋,是怎么来的了。先是个美国准将李仙得,因为害怕我们将来有一天会强大,就想出了一条毒计,跑去跟日本讲,说要打造一条围困我们的半圆形岛链封锁线。英国人显然对此也很看好。之后日本人就行动了,它先动手,吞了琉球国。清朝人只知道这事背后是李仙得,就找了他的上司格兰特,觉得李仙得或日本人会给格兰特一个面子,就请他去调解关于琉球群岛的事。格兰特怎么想的,我们不知道。究竟他只是到清朝,来淘个金,还是也和当时其他的西方人一样的想法,就不清楚了。反正这事他没搞成!之后又跑来一个约翰·沃森·福斯特,也明知日本人和英国人有这个念头,但他却心里明白,表面装糊涂,光吃清朝的饷,却不干事;最后到他外孙杜勒斯时,才把这整个谋划给喊出来。


到这里,可能有人要说了:这是个什么阴谋,我们已经知道了,但为啥说它现在正在消解中的呢?这里就得从这批人设计的这个岛链封锁,要做到什么程度,才能成功。简单来说,就是得用各种办法,让这个岛链的整体经济和军事实力,得和我们大致相当,甚至超过很多,这才有用。为啥这么说呢?我们先看一下早年的例子。现在有不少人,尤其是精日的那种,为了说明日本自古以来就很厉害时,常会说这么一件事:你看啊,日本人从来就有工匠精神,比如说明朝就从日本进口了很多武士刀!这事是真的吗?真的!但怎么进口的呢?看价格就明白了.从现在的资料来看,在对明朝的贸易中,一把日本武士刀的价格,差不多是37.5文钱。这什么一个概念呢?明朝一匹丝绸值1250文钱,能换近40把武士刀;一个铁锅值1875文,能换近50把武士刀。这还是平价商品,再举几个价格高一点的:当时一个青花瓷盘值6250文,青花瓷碗值3750文……看到这里,还会觉得明朝时,日本人就很有工匠精神吗?它明明是在产业链的底端啊!明朝的锦缎、丝绸,在日本才是高档货,当时有记录,说明朝的货运到日本,马上价格就翻上10倍,而且公卿贵族还争相抢购。到什么程度呢?每次到和明朝搞朝贡贸易时,大家争先恐后,作为朝贡的主体幕府甚至都不用备货,自有寺庙和豪商争先恐后地,给幕府垫资!幕府只要出个名头,就能坐收大利!如果当年这种状况继续下去,就算不管是什么李仙得,或者英国想组条岛链,能维持下去吗?维持不下去!所以怎么办呢?英国人当年就搞了场日本版的“颜色革命”,发起了倒幕运动,搞起了明治维新,然后对日本人那是各种扶植,简直到了不遗余力的程度!结果怎么样呢?效果很不好!在1889到1893年,日本每年对中国出口,大约是600万到700万两白银,但光在1893年,日本进口的中国商品,反而是933万两。逆差200到300万两白银!英国还扶植了日本多年!这么搞下去,能不能起到搞岛链,对我们搞封锁的作用?答案还是:不能!于是问题就来了:怎么才能呢?答案就是:战争!这里举两个例子,我们就明白战争起到什么作用了。先看第一个例子:甲午战争前一年的1894年,日本向中国出口了10386捆棉纱;甲午战争后第二年,也就是1896年,因为签订了不平等条约,日本向我们出口的棉纱大增,到了33794捆;1899年日本向我们出口棉纱,达到了359900捆。4年时间,扩张了30倍!再看第二个例子:中国和日本,差不多在同时,都投资了一个大型钢铁厂。中国的叫汉冶萍公司;日本的是八幡制铁所。对这件事,我之前也讲过:搞这个汉冶萍的,是张之洞,在搞之前,他还自学了一遍冶金,专门告诉替他采购高炉的英国人说,在采购之前,一定要化验一下,看看我们用的铁矿,究竟是含磷量高,还是含硫量高,用这两种铁矿的高炉是不同的。结果英国人骗了他,说化验结果是含硫量高。于是就采购了这种高炉。等一生产,才知道大事不妙:大冶的铁矿是含磷量高的,上了英国人的当了!那怎么办呢?当时出了个奇才,名叫李维格,对高炉重新改良,改建了适用于高磷铁矿石的碱性马丁炼钢炉,这才能顺利生产。
日本的八幡制铁所是怎么玩的呢?它是一路畅通,英国人啥绊子都没给它下,还给了它最先进的技术!但日本人不知道怎么回事,它没那组织能力,居然玩不下去!在生产538天,居然在1902年7月停产了!之后英国人一看:你这群日本人,怎么这么操蛋,简直扶不上墙!于是他们自己下场,八幡制铁所这才恢复生产。结果呢?汉冶萍公司自从破掉英国人的圈套后,它是连年营利。八幡制铁所却是连年亏损,到1909年,居然就亏掉了1000多万日元,相当于七、八百万两白银!怎么说呢?如果公平竞争,八幡制铁所是竞争不过汉冶萍公司的!但这两家钢铁公司的结局是什么?很多人可能想不到!日本人在“二十一条”中,以武力为威胁,强行邀请对汉冶萍公司进行“合营”!还要求大冶所开采出来的铁矿,只能卖给八幡制铁所!当时国际铁矿价是每吨20元,日本八幡制铁所只肯付每吨3元!到这里,是不是想到法国在尼日尔的事了?结果就是: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时,钢铁产量日本是580万吨,中国只有4万吨;铜产量日本是8万7千吨,中国是700吨;石油产量日本是169万吨,中国是13000吨。日本还具备年产作战飞机1580架、坦克装甲车330辆、大口径火炮744门、军用汽车9500辆的生产能力,至于步兵轻武器、小口径火炮和弹药的生产能力。中国当时则是啥都没有。好不容易,二战打赢了,成为战胜国了,日本也被炸成一团乱糟糟了,结果又遇到什么?刚开始,还在打仗时,美国人跟我们保证:等战胜后,将让日本恢复成农业国。刚开始时,麦克阿瑟对使日本去工业化这事,干得挺欢。因为他有菲律宾惨败之耻嘛!要报仇嘛!结果到了1947年,马歇尔,也就是在我们这里调停过内战的那位,当上了国务卿,赶紧对麦克阿瑟紧急喊停,要他不但不能在日本搞去工业化,还得搞扶植!为啥呢?这位马歇尔,在1924年到1927年,曾经在中国混过,担任过第15步兵团团长,这3年多的经历,让他对中国人的潜力,有了非常深刻的认识。此人对中国的基本认知就是:现在二战结束了,日本已经把朝鲜半岛和台湾给吐出来了,如果你还在日本乱搞去工业化,那今后东亚的老大,不还是中国吗?那我们费那么大的劲,打这个太平洋战争,干嘛呢?为中国做嫁衣?


所以必须留着日本,必须留着这个岛链!就是把当年李仙得、日本人和英国人搞的那一套,重新接过手,继续搞!而且不是1949年后才搞!它是1947年就开始搞了!说到这里,我们就明白:为啥在朝鲜战争时,当时美国高层,包括杜鲁门都觉得,打到“三八线”就够了,不要再北上了,但为啥当时当国防部长的马歇尔,却给麦克阿瑟发去一封密电,要他不要管三八线,赶紧北上,造成既成事实。甚至事后他,还专门给麦克阿瑟授权:不但可以打过三八线,还可以打到鸭绿江边!如果真让麦克阿瑟打到鸭绿江边,我们会看到什么一副场景?整个东亚格局,会和《马关条约》签署时,还是一模一样:台湾虽说从日本人嘴里吐出来了,却落在常大队长手里!琉球没有复国,当时在美国人手里,之后会把行政权交给日本!日本因此成为轴心国中,战败之后唯一还能保持赃物的国家!菲律宾则在美国手里。再把那张图放一遍!

经济上呢?也简直复刻了和当年英国扶植日本时的景象!朝鲜战争,给日本带来的“特需景气”。到1955年时,日本的工农业生产,基本恢复到二战之前的状态!和当年的英国人一样,美国人还挺贴心地,为它开了更大的市场!之后1965年,美国在越南的战争扩大,日本再次成为生产中心!就在越战期间,日本经济第一次,超过了德国!到什么程度呢?1978年,当时我们不少国人去日本访问,回来之后,很多人都对日本大为赞赏,说日本这个国家,实在太了不起了:普通家庭都有自己的住房,多数家庭有汽车,家用电器完全普及。还说商店经营商品50 多万种,而中国当时最好的王府井百货大楼,也只有2 万多种商品。到这里,我们看出什么来没有?虽说甲午战争发生在1895年,离现在已经有128年了,中间也经历过种种的风风雨雨,但我们现在在东亚,所面对的战略态势,其实还是停在甲午,并没有改变!到这里,我们就明白最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说德国将重新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三经济大国,这事的意义究竟在什么地方了。还是上面那句话:这个岛链要发挥作用,必须是它的的整体经济和军事实力,得和我们大致相当,甚至超过很多,这才有用。当它的实力,和我们相距越来越远时,就一切都没用了!我们现在还在甲午,我们过去100多年的血泪,100多年的苦难,其实很大程度上,就因为甲午才成型的整个阴谋。但脱离甲午的日子,已经不远了!随着它经济实力越来越弱,挣脱铁链的时间,已经越来越近了!
同时,对造成我们这么多苦难的某个国家,也必须说这么一句话:命运给你的礼物,早就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喜欢dmb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dmb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网际谈兵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