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网际谈兵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转帖】一周军情观察:解放军新战略核力量首次集体亮相
送交者: 老孙子[♂☆★★★蛋神--老人家★★★☆♂] 于 2014-02-08 22:29 已读 486 次  

老孙子的个人频道

雅虎军事:2014-02-08

被传多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094战略核潜艇近期被曝云集海南三亚军事基地。照片显示,3艘该型号潜艇一起停泊在三亚海军基地的码头上。这是中国海军海基战略核力量首次集体亮相。这一亮相同时也意味着,中国海军已经将主要的战略弹道导弹核潜艇基地转移到更便于核潜艇作战的南海地区。


停泊在三亚海军基地的3艘094核潜艇(图片来源于网络)

另一头,俄罗斯唯一现役航母已锈迹斑斑,在帮助印度海军改造“超日王”号航母之后,人们对俄罗斯设计师和造船厂的能力逐渐开始感兴趣。俄罗斯专家透露,新型航母将作为新一代固定翼飞机、直升机,以及无人机的海上平台。预计俄罗斯海军需要至少4艘航母,北方舰队和太平洋舰队各2艘。

焦点事件:中国海军战略核力量快速发展

中国海军的战略核潜艇部队,可以说是世界上最神秘的一支作战力量,因为自从中国宣布已经建成海基二次核打击力量以来,这支部队露面的机会可谓少之又少。作为共和国盾牌的“国之利器”,它们虽然已经组建并服役数十年,但是却很难公开亮相。

近期中国官方媒体高调曝光海军第一代核潜艇,包括091攻击核潜艇和092战略核潜艇,外界猜测已有新型核潜艇加入解放军,并已形成战斗力。据称,新型核潜艇代号为094,它是中国有史以来建造的排水量最大的潜艇,相比于上一代092战略核潜艇,该艇无论在隐蔽性、传感器还是推进系统可靠程度方面都有较大提高。新型核反应堆功率大、热效率高,可以使得所装备的核潜艇获得较高的水面和水下航速。

美国国会的一份涉华报告曾指出:中国的海基战略核武器第一次进入IOC阶段(具备初始作战能力),可以进行水下战备值班,这是中国第一次具备这种能力。2013年11月16日,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南海舰队某潜艇基地41艇员队记一等功,外界普遍认为这是中国国产094型核潜艇试射“巨浪-2”型弹道导弹成功的标志。


早期巨浪系列弹道导弹研制现场(图片来源于网络)

美国国会的报告称,“巨浪-2”导弹射程7,400公里,这让中国海军首次拥有了可以直接对美国本土进行核威慑的能力。“巨浪-2”导弹部署于094型晋级核潜艇,在2020年前,中国将至少部署3艘该型潜艇。显然,美国低估了中国在国产第二代弹道导弹核潜艇上的发展速度。

日本媒体同样高度关注中国海军海基战略核力量发展。据日本《军事研究》月刊报道,中国海军三亚亚龙湾基地是亚洲最大的核潜艇基地,附近也有航母基地。

在海湾的东侧,有四条潜艇用栈桥,长度均为229米,共计可靠泊16艘各型潜艇。

日媒称,中国最早的核潜艇基地是位于大连和旅顺间的小平岛基地。由于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建造质量不稳定,经常需要前往位于葫芦岛的核潜艇造船厂进行维修改进,选择小平岛作为基地便于潜艇的维护。同时,小平岛可使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在渤海湾中活动,获得海军和其他沿岸部队的掩护。

此外,由于中国第一代092型弹道导弹核潜艇搭载的“巨浪-1”型导弹的射程只有2,000公里,主要作战目标是苏联远东的大型军事基地和城市,实际上不具备对美核威慑能力,因此选择在北方水域活动,可以尽量增大潜艇的打击范围。

但随着中国第二代弹道导弹核潜艇的入役,中国选择三亚作为核潜艇基地成为必然。一方面,南海平均水深超过1,000米,最大水深超过5,000米,比渤海更适合核潜艇活动,而亚龙湾到深海的距离并不远,核潜艇出航后很快就可进入深海;同时,亚龙湾基地距离美日军事基地较远,日美反潜机不易飞至这一区域;再者亚龙湾到巴士海峡、巴林塘海峡之间均为深海,且密布商船航线,战略核潜艇可以利用这一带的深水及商船噪音,进入太平洋执行巡航任务。由于094型核潜艇装备的“巨浪-2”型弹道导弹射程较远,在南海海区可以覆盖更多的目标。

中国重要军情:辽宁舰作训细节曝光

近日,一组关于中国航母辽宁舰舰载机部队训练的震撼画面出现在中国互联网上,其中许多细节属于首次曝光。而在国际范围内,军方或武器装备生产商公布航母、驱逐舰等大型武器装备的建造、训练视频,已经成为展示自身技术实力和形象的常用手法。有专家认为,中国以往较少采取这种高调的方式展示武器和部队训练,在这方面,中国完全有理由更自信一些。


辽宁舰舰载机部队早期训练画面(图片来源于网络)

中国互联网上首批公布的这组照片大约有13张,其中既有舰载机与航母配合的大场面美图,也有从战斗机座舱内面向飞行员的独特视角,更有歼-15战斗机原型机通过升降机进出航母机库的图片,此外还包括水鸟伴随辽宁舰飞行、海军仪仗兵挥刀致敬等画面,较为完整地展现了航母、舰载机的先进性能、训练过程和海军官兵的精神风貌。据称,该组图系一部MV宣传片的视频截图。这一系列图片因为艺术性与资料性俱佳,给人以强烈视觉冲击,获得网友点赞。不少网友表示期待能够看到完整的MV宣传片。

实际上,利用宣传片展示武器和军队形象已经是国际惯例了。前段时间,俄罗斯便公布了一部米格-29K舰载战斗机在其帮助印度改造的中型航母上进行重载起降试验的宣传片。这部宣传片从多个角度展示了米格-29K舰载战斗机在航母上打开加力滑跑起飞以及拦阻着舰的镜头。视频包括多个独特视角,场面蔚为壮观,同时配合激荡动感的音乐,把一艘翻修的老旧航母的战斗力演绎得完全不逊色于美国的超级核动力航母。

美国缅因州巴斯钢铁船厂在2013年年初DDG-1000“朱姆沃尔特”驱逐舰首舰下水前,也公布了该舰建造过程的视频。

这个视频通过特技手段,将该舰历时几年的建造过程浓缩成不到一分半钟的短片,该舰建造的每个重大节点和关键时刻都被收录其中。该视频显示了该舰模块化建造、组装的全过程,令人感到现代造船科技的精密、高效和这艘驱逐舰的复杂与先进。美国海军更是经常拿航母做道具来制作宣传片,其舰载机在航母上起降的场景,甚至经常出现在好莱坞大片中。

据专家介绍,以往大概是为了防止被外界贴上“炫耀武力”的标签和先进武器性能泄密以及降低成本的需要,低调的中国军方和武器厂商很少制作这类宣传片,而此次网络流传的照片或许将是中国制造大手笔军事装备宣传片的一个前奏。

中国官方解密运20大型运输机

中国官方媒体中央电视台近日首次揭秘国产运20大型运输机首飞前后细节。据参与研制试飞人员披露,运20被内部昵称为“胖妞”,从正式研制到首飞仅使用了5年左右时间。


央视报道画面

据报道,运20使用复杂的前缘缝翼和巨大的后缘三缝襟翼,最大限度为飞机在起降阶段增升。最短能在600米距离内起飞。使用多柱式起落架,可在条件恶劣的简易机场起降。设计人透露,运20制造由全国数千家企业共同参与,而以往飞机研制生产主要由一家企业自行完成,统一制造标准难度空前,是中国航空工业史的首次。运20驾驶舱设计还运用了动作捕捉技术,模拟实际操作时的情况,研制人体工学效果最优的座舱布局。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运-20大型运输机正在进行第三架、第四架、第五架和第六架原型机的生产工作,其中第三架已经接近下线。为了加速运-20飞机的研制进度,运-20飞机可能还存在地面强度试验机和疲劳试验机各一架。总体上来说,要在2016年左右完成全部试飞任务,运-20飞机大致需要6至8架原型机,而目前投入试飞的飞机仅为2架。2014年这些原型机将全部投入试飞工作中。

大型军用运输机一般指最大起飞重量超过100吨的军用运输机。按用途划分,大型军用运输机又分为战略和战术两类。本次试飞的运20属于战略运输机。近几十年来,由于缺乏大型运输机导致解放军的战略投放能力被限制在一个很低的水平。

分析称,运-20运输机的大航程让中国的战略投送能力得到质的飞跃,中国人民解放军通过运-20飞机的强大性能可以执行更多的军事任务。运-20让中国维护自身国家战略利益和海外资产的能力得到了充分保障。 如果解放军装备200架运-20飞机,基本可以实现在整个亚太地区、环印度洋地区和欧非战略利益区的快速投送。

运-20飞机采用常规布局、悬臂式上单翼、前缘后掠、无翼梢小翼设计,最大起飞重量为200吨级,拥有高可靠性和安全性。翼展、机长约50米的运-20,未来在运输领域、甚至可能其他航空领域,都有相当大的前景。运-20未来可用于抗震救灾中的救援运输、国家建设装备运输,还将实现军用,如部队快速响应,甚至可以作为其他方面的空中载体,具备战略空运能力。

不过,运-20运输机虽然实现了中国大飞机“零”的突破,但运-20的气动设计比较保守,在增升系统设计上还十分落后,吹气襟翼等先进技术基本为零。在飞机的可靠度、维修度和妥善率方面,仍然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由于发动机性能不足,中国的运-20飞机在综合性能上仅相当美国于C-17A的60%。

全球重要军情:俄罗斯未来航母建造计划

人们对俄罗斯是否需要航母意见不一。据俄新社报道,涅瓦设计局总经理弗拉索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俄罗斯国家装备计划中没有航母项目。他们的工作是做各种方案。目前,俄罗斯暂无对航母的需求。他说,俄罗斯太平洋舰队和北方舰队本应各装备至少两艘航母。俄罗斯不应和美国比,美国领先俄罗斯20年,从二战起就开始不断建造航母,现在有10艘,俄罗斯追不上。

弗拉索夫说,俄罗斯实际上有核动力航母和非核动力航母两个方案。前者规模更大、更昂贵,后者规模小一些,造价低一些。这两种方案俄罗斯都准备做。弗拉索夫指出,美国航母不久前的造价是110亿美元,如今已经是140亿美元。俄罗斯航母的造价会低一些。如果装备上各种武器,造价就会大大提高。而只装备防空系统,造价就低一些。

如果是核动力,那么排水量能够达到8万-8.5万吨。如果是非核动力,排水量为5.5万-6.5万吨。有个公式,每1,000吨的排水量可以装备一架舰载机,因此,如果有6.5万吨的排水量可以搭载50-55架飞机;如果是8.5万吨排水量,就可以有70多架飞机。

这里指的是届时航空工业可以制造出的飞机。弗拉索夫说,苏联时期在设计航母的同时,会根据船型来制造一切,包括飞机、电子仪器和各种设备。现在大概不会搞那么大的规模,有什么就用什么。如果出现电磁弹射器或蒸汽弹射器,使用的是一种飞机;如果不用弹射器,用滑跃起飞,则会使用其他飞机。

弗拉索夫解释道,滑跃甲板和弹射器的区别在于,预警机无法从滑跃甲板上起飞,它是相当重型的飞机,如果制造真正的航母,就需要有预警机。也就是说需要弹射器。蒸汽弹射器大致是这样的:在甲板上有一个特殊的轨道,里面有牵引器,蒸汽气压使牵引器滑动,牵引器钩住飞机起落架的前端,带动飞机。弹射器能使飞机达到起飞的必要速度。

弗拉索夫说,从“库兹涅佐夫”号航母的照片上大家都了解了滑跃甲板,它是船头的一个跳台,战机起飞时靠自己的推力加速和起飞。乌里扬诺夫斯克工厂研制过蒸汽弹射器。现在一切都报废了,但可以重新研制,必须要投钱。至于电磁弹射器,甚至连美国都还没在现有的航母上使用。

对于未来航母上的船员是多还是少,弗拉索夫表示,现在还很难肯定,但会比过去同类航母上的船员少。在“超日王”上有1,700人,包括飞行员。“库兹涅佐夫”号航母上人员数量差不多。

那么,最近几年俄罗斯是否会用模块技术建造航母?哪一年可以实现这一任务?弗拉索夫认为,如今这是一个热门方向。用这种技术建造航母必须有武器模块。例如,拿来一个攻击性武器模块,再装一个反潜模块。但把它们对接在一起好用不好用?搞模块是对的,但在“超日王”上俄罗斯没有尝试这种东西。

还有一种巨型构件式造船法,苏联时期就搞过。一个构件就重达1,300吨,装满了各种设备和管道等等,然后将它们组合上。例如,“库兹涅佐夫”号航母就由24个这种巨型构件组成。现在黑海造船厂没有了,这一切都有些忘记了。北方机械制造厂准备恢复这种造船方式。此外,弗拉索夫说,现在只能在北方机械制造厂造航母,苏联时期建航母的尼古拉耶夫厂留在了乌克兰。俄罗斯希望,从设计到建造,从试验到投入使用,十年的时间可以完成。

弗拉索夫在回答有关航母上的船员的生活条件如何的问题时说,俄罗斯的淡水使用标准需要重新制定。应当有足够的淡水,“超日王”号就做到了。它有强大的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每套装置每天可以供应200吨淡水。对“超日王”号航母进行试验时,可满足3,000人吃喝、洗漱、洗涤需要,一点儿问题也没有。

评分完成:已经给本帖加上 20 银元!

喜欢老孙子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老孙子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网际谈兵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