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网际谈兵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中国坦克下反稳像火控与穿甲弹
送交者: azz99[☆北国君☆] 于 2015-03-22 21:29 已读 3851 次 1 赞  

azz99的个人频道


2015年3月16日
关于37工程(全军技术大引进项目)坦克炮的引进消化,必须要提火控系统。引述如
下:中国坦克的火控其实是两条线上的人在做。一土一洋。 走洋路线的是正规军,某
研究所。 走土路线的是一个王醒桥。在70年代以前,中国坦克没认真搞过先进火控。
不是不想,是根本就摸不着门道。当然,也没有那么多钱。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中国
坦克兵如何苦练技术,MD,不练就只能射在墙上了。

大概是在70年代后期,王醒桥的单位项目不多,王醒桥就跑到资料室去看书。正好,
MBT70杯具了,有关的详细总结,就刊登在了MT杂志上。王醒桥盯着火控原理图看了一
阵,当场判断 —— 这东西可以山寨。

差不多在王醒桥下手山寨的时候,某单位也决心从英国买一个简易火控,是一个非稳像
的(扰动式坦克火控系统)。当时的中国坦克,被毛子几乎逼疯了。投入这个引进项目
的钱数额空前,以至于后来居然没花完。(代号三七工程:1978年3月7日,经中央领
导拍板,中国与英国正式开始了引进L7型105mm线膛坦克炮及弹药全套生产技术的谈
判。引进合同在国内被称为“三七”工程,分两期进行。第一期引进项目包括105mm线膛
高膛压坦克炮和全套弹药(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榴弹、碎甲弹)、战斗室灭火抑爆系
统、8000型电台和VIC-1车内通话器。第二期引进项目包括扰动式简易火控系统、身管
热护套、夜视观瞄设备等。这个项目意义重大,对中国陆军主战装备的发展影响深
远。)

88B坦克

但是,这个被引进的火控本身就存在问题,某所的工艺又不能满足。所以在经历了10多
年,制造了不过数十套之后,某所悲惨地发现,王醒桥已经搞成了稳像火控。也就是
说,王醒桥凭一己之力,领先了整个研究所一代半。

不过这个事情不能全怪某所。某所本专业不是搞坦克火控的,是搞地炮火控的。地炮哪
有一边开一边打的,专业就不对口么。

继续说火控。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王醒桥决心山寨稳像火控以后,就回家和老伴商
量。老伴说,你说咋整就咋整。于是俩人一起磨镜片,配光路。但是稳像火控只有光路
是不够的,还要控制。控制你晓得哇,需要陀螺仪和随动系统才可以。幸运的是,王醒
桥有一位担任科研领导的哥们,老哈军工的毕业生。这样两个人能建立起友谊,可见王
醒桥的智慧与创造力。注意,我称之为“领导”而不是“官”,以此来肯定他的人品哈军工
动用自己的资源给王醒桥提供支持,给他买了一个陀螺仪。恩,陀螺仪,懂行的应该知
道这是什么力度的支持。06年北京一个展览会上,民用的车载测量级导航仪,一口价70
万为毛不买随动系统呢?中国坦克当时造不出能装在坦克里的足够精密的随动控制系
统。至于进口么,做梦去吧。因为没有随动,所以,只能配出下反来。这就是中国坦克
第一代稳像火控采用下反的缘故。关于上下的种种争论,可以拉倒了吧

  由于引进火控的存在,二代坦克研制时,首选火控当然就是这个引进的型号。有关
消息,在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的《兵器知识》中有正式文章作为佐证。而王醒桥的下反
火控,却遭到了制抵和不接受。体制是很难向孤独的天才低头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转
机出现在巴铁的合同里。目前还不知道,在85式坦克上采用稳像火控的要求,是中国坦
克提出的还是巴铁提出的。但是很明显,这成为此单合同内的重要条款之一,也标志着
王醒桥人生的转机。经过艰苦的努力,85坦克开上了巴铁的试验场。期间经历了无数艰
难困苦,还发生了一些本宅至今没有搞清楚真相的事体。包括下反是不是天然存在基准
偏离的问题,是不是出现过走火事件——125滑的走火,可怕程度可想而知。最终,85加
入了巴铁的坦克部队。在哈立德出现以前,85一直担负着对抗T72的重任。BTW,中国
坦克的125炮来自山寨的俄炮,但令人意外的是,中国坦克搞到的第一门125并不是装
在72上,而是64.

  在85系列加入巴铁数年之后,中国坦克军痛苦地发现,自己居然没有一种像样的坦
克。寄予厚望的某型号,尚未定型就已经落后了10年以上。更尴尬的是,中国坦克工厂
完全可以生产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的出口型号。重复前天的一句话,体制很难向孤独的天
才低头。下半句是,除非这个天才取得了无可置疑的成功。王醒桥就是如此。在几经波
折之后,虽然面临着激烈的反对之声,虽然引进型号的团队还在跪求给自己多一次机
会,中国坦克军已经不能再忍了。王醒桥的作品终于进入了国家靶场。必须指出的是,
体制中的部分成员,到了这个阶段,依然对王醒桥不感冒。在靶场上看热闹,送小鞋,
说闲话。不过,王醒桥似乎并不是很在意。他关心的是自己的产品易用性如何。就在那
年冬天,王醒桥在靶场上看到了体制派给他的4个炮手。其中两个是第一次摸到坦克
皮。王醒桥用了两天时间来教导两个新手,然后~~~~~他们准确地轰碎了靶标。于是,
中国坦克的二代坦克在拖延10多年后,在某些人的痛苦和不服中定型了。而此刻,三代
坦克样车已经进入野外试验

  王醒桥的靶场成功,确定了稳像火控在中国坦克内装车辆上的使用。88ABC三个
型号由此进入了装备序列。88C就是85II,就是96,出口转内销。但需要指出的是,这
三个型号装备的还是下反火控。90年代中期的中国坦克,依然不能制造随动控制系统。

  王醒桥本人认为,下反比上反的性能更好。由于少了随动这个环节,所以下反的误
差因素更少。而且下反系统的目镜可以随炮摆动,更适合坑洼路面上的行进间射击。这
或许是很多人意料之外的。不过下反有下反的问题。因为光学通道的容量小,无法给热
像仪和炮射导弹提供足够的使用条件。所以,研制上反火控势在必行。然而,在新火控
研制的竞争中,研究所再次输给了王醒桥。

  回过头来说三代的火控选择。祝老总从一开始,就很明智地选择了王醒桥的作品。
有趣的是,祝老总并没有考虑稳像或者不稳像的问题。他的考虑是,王醒桥的作品可以
不依靠电力运行,而引进的型号却不行。1990年代末期,国内终于批产了使用的随动控
制系统,上反系统顺利地研制出来了。但是在1999年和2009年参加月饼的三代上,依
然装备了下反火控。1999年和2009年的96,却可以看出火控的差异。简单说,上反的
光学窗口更高大一些,下反的更小一点。如果能钻到里面,可以看到更实质性的差异。
在上反的侧面,留有一个热像仪的接口。而下反是没有的。

  恩,插一句。王醒桥也有郁闷的时候。某国购买105突击炮的时候,严正要求把所
有的火控都拆掉,换成手轮。因为他们付不起火控的钱。那一批炮基本上回到二战初期
水平了。

  在靶场实验的时候,还发生过一件趣事。在稳像火控上国家靶场之前,中国坦克还
没有那么高级的火控。打靶的时候,是炮手进去瞄准好,然后跳出来,遥控击发。这是
为了保证新武器系统一旦发生故障,不会伤人。稳像火控上靶场以后,一连几发都打飞
了。嘲笑声顿时轰然而起。王醒桥和他的哈军工哥们几经研究,终于发现了问题。钻过
坦克的人都知道,乘员要从炮塔里出来,要做几个比较复杂的体操动作。先是站起来,
踏在坐垫上,然后双手撑住舱门边缘,用力撑起,然后收脚出来,然后在炮塔外壳上一
蹬,跳下车。就是这一蹬,就能让坦克晃一晃。一个几十公斤的人对几十吨的坦克,能
有多大影响呢?老式火控对这点影响是不感冒的,但王醒桥的稳像火控就能感觉到这点
误差,自动调整瞄准点~~~~当然是偏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只能瞄准以后立刻击发。但
这是违反靶场安全守则的。为了让国产稳像火控拿到准生证,哈军工哥们动用同学关
系,上下活动,还亲自去找靶场负责人交涉。为了证明安全性,他甚至提出亲自在炮塔
里击发。靶场负责人当然不能让哈军工去涉险。在上下游说之后,不知道哪个首长
(注:是王洪光副部长)签字同意找个炮手去冒险。即使和平年代,陆军的士兵也是可
以送去死的,只要有首长同意就行。



  结果当然是N发N中。皆大欢喜回到正题。(其回忆录片段:在完成上级交付的任务
外,我主动适应部队升级换代需要。勇于创新,不惧风险,更不怕丢乌纱帽。为把201
所研发的下反式火控技术取代引进的“三七工程”的火控,我和原北方公司邹总一起于90
年在南口靶场组织了一次由国内外300多名武官参观的下反式火控打靶试验。我是现场
总指挥,五发五中,受到武官们的热烈祝贺。当年国外就与北方签订出口合同。为完成
生产任务,贷款1000万元,有不少同志担心说:胆子太大了,把201所卖掉也不值1000
万。第一批火控出口存在一些可靠性的问题。一次会议上,有人就说:英国人搞了十五
年都没成功,我们能行吗?我当时立即反驳:外国搞不出来,我们中国人就不能搞出来
吗?我们的火控打了近百发炮弹,命中率85%以上,这是事实。经过改进我们的火控得
到外国买方的认可,大批量出口。85期间,“三七”火控备件不足,国内坦克生产停止。
国内用户和上级领导都不同意用下反火控的情况下,我不怕担风险,下工厂争取支持,
自筹资金搞实验。总参和科工委知道出口成功,支持下反火控。

此时“37”火控备件缺乏,为了85期间坦克生产,上级同意下反式火控继续搞定型试
验,克服困难,定型成功。我知道如果定不了型,乌纱帽肯定被摘掉。下反式火控在
88B装备。此后在88A定型实验中,打靶实验未成功。当时使用单位有位领导说:201所
的火控不行,看来三代也不能用。我知道后向王洪光副部长汇报。王副部长见面后说:
老王,你的火控打的不好,怎么办?我说:副部长,我们的火控和37火控不一样,你们
的炮手不会用,我提个建议:一是你们的炮手要进行培训,二是按实验规范进行实验,
若是检验性实验,应打一炮校一炮。若是准战斗实验,应30分钟打完。再做一次考核所
有经费由201所出。王副部长同意按此进行,结果考核试验顺利通过,彻底消除了对
201所火控的怀疑。之后真正确定下反火控的地位,完全取代了37火控的地位。在96
式、三代和90-Ⅱ都装备了下反火控并大批量装备部队。有一次开会有位上级领导说:天
民,我不知道你是带了个好头还是带了个坏头?我问:老总什么意思?领导说:研究所
搞生产,你是第一个。我说:“当然是好头,搞生产,效益好,人员收入高,人心稳
定,当然是好头”。到了2005年火控生产总值已达到近XX亿,稳定了201所。)

  上反火控定型以后,立刻投入了批量生产,如今是主战坦克和轮式突击炮的标准配
备。第一批用上上反的,就是96A、哈立德和100轮突。有心的可以发现,如果96A和99
一起出现,96A的光学窗口要比99高一截。而第一批次哈立德和后续批次的光学窗口也
存在着差异。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工艺的改进和产量的提高,如果不计算热像仪,王醒
桥的两种产品,出厂价几乎是一样的。由此导致了96A的低价~~~~低到了不好意思说她
是MBT的程度。至于99大改。因为其他一些部件的定型时间先后不一,一直没能总体定
型,于是我们一直没能在99上看到上反火控的应用。不过2011年,99大改开始交付,
等到清晰照片流出,诸位可以看到99顶着大型光学窗口。火控的故事就讲到这里了。这
位王醒桥和他的哈工大哥们如今依然居住在北京郊区的一个山村边,过着两点一线和老
婆孩子热炕头的传统生活。在他们的带领和培养下,新一代的火控专家已经成长起来,
自动跟踪、车辆综合电子等系统的研制正在推进。因此,在当今的世界上,中国坦克坦
克是排得上前三名的神射手了。

96A1式主战坦克的火控系统采用的是ISFCS-212B下反稳像式火控系统,由中国北方工
业集团研制和生产。该火控系统属于指挥仪式,工作方式有稳像式和自动装定分划式两
种,带有激光测距仪和双向稳定器的车长瞄准镜独立布置在高平两用机枪的下方,该瞄
准镜相配备的是最新型的凝视焦平面热像仪。放大倍率有3和8两种,使得车长能有360
度的观察范围。炮长瞄准镜安装在炮塔右上方,也带有激光测距仪和双向稳定器,配备
的凝视焦平面热像仪能让炮长在夜间更好的发现敌方目标,从而使反应时间从发现目标
到开火大约为6秒。而且,ISFCS-212A下反稳像式火控系统与车长的昼/夜潜望镜有一
个接口,使车长有超越炮长的能力(即“猎-歼”火控系统)。并且该系统具有结构简
单、原理新颖、工艺性好、造价低廉等特点,非常适合于国内的生产水平。通过多次实
弹射击实验及其他考核,各项性能表现良好。96A1式主战坦克上装备的GUMS-2型数字
式弹道计算机由沈阳电子工业总公司研制生产,属于全求解固态弹道计算机。由电子单
元和一个数据输入与测试面板组成。 从技术水平上看,与早期的MIA2相当。弹道计算
距离为200-4000米,除药温、气压、气温、炮膛磨损、弹道选择(4种)、炮口校正装
置信息外,包括目标距离、目标速度、倾斜角和横风速度等信息可一自动输入。这种设
计在保证坦克拥有较高自动化水平的同时,也尽可能节省成本和系统的复杂性。

关于坦克炮弹,重点是穿甲弹的引进。八十年代初,兵器部八0三厂引进了一条动能穿
甲弹的生产线。该引进项目代号叫“三七工程”,由邓小平亲自过问。动能穿甲弹的主要
原料——钨粉的技术含量高、生产难度大,其技术指标多达41项。尤其是对粉末粒度分布
有定量要求。

当时世界上除美国外,只有被引进国掌握了生产这种钨粉的技术。兵器部为了搞清粉末
的特性,曾花2万多美元从国外购进了2公斤粉末进行研究。显然,从国外购买粉末来生
喜欢azz99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azz99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网际谈兵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