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网际谈兵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刺客列传:追寻那一抹寒光,如何寻找一名合格的刺客?
送交者: 青山绿水[★海阔天空好★] 于 2017-02-16 6:46 已读 2129 次 1 赞  

青山绿水的个人频道

刺客本身,很可能不是出于自身需要,而是受人所托,来进行行刺行动。

文︱白孟宸

本文摘编自微信公众号“国家人文历史”(ID:gjrwls),转载已获授权,不代表瞭望智库观点

1911年10月25日一早,新任广州将军凤山乘坐一顶绿呢大轿,在几十名卫队和仆役的簇拥下,从广州城南的珠江天子码头出发,准备进广州城履任。虽说是方面大员履任,这位凤山将军却故意不走当时广州南城的四牌楼或归德门等大道,专门挑选僻静无人的仓前街进城。但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当凤山一行人浩浩荡荡来到仓前街“成记”洋货行门前时,突然从二层窗口上滚下三枚圆形铁球,顺着房檐滚到绿呢大轿旁边。


三道白光闪过,现场黑烟弥漫,血肉横飞,绿呢大轿变成了一地焦黑的碎片。事后清点,凤山的队伍共有近40人被当场炸死,轿中的凤山已是血肉模糊,最后只能由亲属凭随身的鼻烟壶来判明身份。

而滚落炸弹的“成记”洋货行被爆炸炸塌,却有一人从瓦砾堆里飞快爬出,抱起街边一名小孩装作路人混入蜂拥而至的人群。这名从瓦砾堆里爬出的人就是执行暗杀凤山计划的16岁革命党人李沛基,在民国建立后因为刺杀凤山有功,被送往美国留学。

1

寻觅刺客



用一名少年去刺杀满清大员,是要承担极大的风险的。但是,刺杀的成败,讲究的是在合适的时机派出合适的刺客。作为人类最古老的职业之一,先秦中国就已经有很多名动天下的刺客。例如《史记》就专门为五位著名的刺客列传。而《说文解字》中对刺客下了这样的定义:“刺,君弑大夫曰刺。刺、直伤也。客,寄也。”

因此,刺客本身,很可能不是出于自身需要,而是受人所托,来进行行刺行动。当然,刺客并不那么容易找到。相反寻找刺客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付出极大的代价,甚至是找寻者的生命。


那么找寻刺客的第一步是什么呢?

然就是看什么类型的人适合担任刺客。对于一个此前没有接触过刺杀的普通人,肯定看不出谁更适合担任刺客,因此他只能向别人求助。例如严仲子为了向侠累复仇,四处寻找刺客,“游求人可以报侠累者”。一直来到齐国,才有“奇人或言聂政勇敢士也”。也就是说,聂政有勇敢的名声,所以大家认为他适合担任刺客。但是即便有“勇敢”的名声,大多数勇者也不一定一开始就愿意担任刺客。


例如先秦最著名的刺客荆轲,他少年时没啥名声,后来在燕国闯出“显名”。但荆轲却不甘于成为“武夫”,相反他喜好读书,被当时燕国著名的侠隐之士田光所赏识。田光的赏识让荆轲的名声更上一层楼,却也将他推入了刺秦的漩涡。


现在我们通常认为是太子丹请求荆轲刺秦王。但实际上,真正让荆轲无法拒绝的是田光的请求。太子丹定下刺秦目标后,他问计于鞠武。鞠武并没有推荐青年一辈、名声有限的荆轲,而是推荐了燕国的侠士田光:“田光先生,其为人智深而勇沈,可与谋。”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太子丹寻找刺客的方式与上文严仲子几乎如出一辙——请人推荐有名的游侠。但是田光年事已高,他直接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所善荆轲可使也”。


不过荆轲最初却不愿意刺秦,他已经不是一个可以说出“我少读书,你不要骗我”的鲁钝武夫。相反,荆轲很明确地推辞,自称“驽”“恐不足任使”。应该说,单单一个名声不怎样的太子丹,不足以让荆轲接下刺秦的任务。但是田光却给了荆轲一个“不可以拒绝的理由”——他选择“自杀以激荆轲”。这样一来,荆轲被逼入了绝境,如果拒绝刺秦,则田光的死和自己都会成为笑柄。


由于“勇士”或者说有类似任侠性格的人物,例如汉唐的“恶少年”“健儿”“壮士”等人群,都会把名声和面子看得比自己和他人的性命更为重要,因此这些人也成为刺客的主要人选。当然,所谓任侠,是一群“以武犯禁”之人,根本不能用常理来考虑他们的行为,甚至可能会出现刺客为了“大义名分”反而保护被刺杀目标的诡异情况。


当然,也不是所有刺客都因为“勇名”而被选为刺客,相反,大多数刺客,尤其是执行一些不那么光彩的政治谋杀任务的刺客,是因为自己本来就是目标的“仇人”,而被选中。

例如春秋初期鲁国有著名的“庆父之难”。庆父为了取得鲁国的大权甚至是君位,先后派出刺客刺杀了鲁公子斑和鲁湣公,而他选择刺客的理由很简单,就是找到与目标有仇的人。在刺公子斑时,庆父选择了曾被公子斑欺凌的养马人圉人荦。而刺杀鲁湣公的大夫卜齮与鲁湣公有夺田之仇。


还有一类人也是刺客的重要人选,那就是军人。尤其是带有私兵性质的卫队。例如唐太宗时期太子李承乾曾将左卫副帅封师进招为刺客,让他去刺杀魏王李泰。而民国初年著名的宋教仁被刺案中,刺客武士英曾在陆军第十九镇三十七协七十四标第二营担任哨官(连长)。

2

打动刺客



那么找到适合担任刺客的人选之后应该做些什么呢?首先,需要用各种手段保证刺客愿意为刺杀行动出力甚至是献出生命。这些手段,无外乎许以利益、尊重礼遇和晓以大义三种。这三种手段在现实中经常是交织出现。


我们还是以最著名的荆轲刺秦来看。燕太子丹自己虽然政战两事缺乏才能,但是在关键时刻也懂得应该放下身段。对于田光,太子丹“逢迎,却行为导,跪而蔽席”,迎接引路甚至跪下打扫座位。这一系列行为远超正常规格的礼遇,迫使田光不但答应去说服荆轲,甚至不惜以死相逼。而对于荆轲,太子丹同样舍得下本钱,上卿的位置、敞亮的房舍、丰盛的筵席连同骏马和美女全都送给荆轲,让他任意取用。从这里来看,太子丹对于田光和荆轲都是礼遇有加,希望以此能够买的他们的决心。


也许有人认为对荆轲这样的刺客只需要许以重利就可以买通他们。但事实证明,荆轲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也并没有表现出要展开行动的意思,似乎说明单纯的利益和礼遇,对刺客,尤其是一些素质较高的刺客并没有那么大的影响力。

官职、金钱这些好处,虽然有可能买得刺客为自己卖命。但对于一些特殊的刺杀任务,必须要以道义名分来让刺客自愿牺牲。其实这里所谓的道义名分并不那么难得。太子丹以秦国的酷烈和天下的独立来说服荆轲;未来的吴王阖庐、当时的公子光的大义名分仅仅是自己从宗法制体系里比吴王僚更有资格继承王位;而豫让为智伯报仇,所谓的道义名分仅是君臣知遇之恩,完全不考虑此前智伯意图消灭赵氏的行径。


不过,也有不少刺客是为了真正的大义自愿担任刺客。例如本文开头以炸弹刺杀广州将军凤山的李沛基,是近代著名的航运、矿业和茶叶大亨徐润的外孙。他的母亲徐慕兰以及姨母徐宗汉均是革命党中出名的女杰,尤其徐宗汉还是当时指挥革命党在各地发动反清暗杀活动的首脑黄兴的夫人。


李沛基


受到母亲的影响,李沛基和其长兄李应生均投身反清革命。在黄花岗起义中,李应生与李沛基兄弟执行放火任务,借以扰乱清军的部署。起义失败后,李沛基和李应生化悲痛为力量,隐藏在广州伺机刺杀清廷大员。

由于徐慕兰次子夭折,革命党中包括孙中山在内的“长辈”曾多次要求李沛基离开广州,但李不为所动。因为李沛基已经抱定为反清大义牺牲的想法,在行刺成功后反而不慌不忙,迅速撤离。对此,时任同盟会南方支部部长的胡汉民如此评价刺杀凤山的行动:“受党令而行一也,歼敌而我无伤二也,敌胆寒至不敢穷究其事三也。”

而为组织这一行动,也集结了当时革命党中几乎所有的刺杀力量,最后却由一名少年完成关键一击,“沛基是时年方十六七,临事镇定,从容如此,亦难能矣”。

3

培养刺客



如果我们仔细分析李沛基成功的原因,他为革命大义驱动,不畏牺牲自然很难得。但另一方面,李沛基等人熟悉炸弹的制作和使用,也是成功的关键。想要一个少年成为炸弹人才,就需要有意识地进行培训,这也是寻觅刺客之后不能忽视的环节。


与中国历史上相比,清末民初革命党是少数建立专业暗杀团的组织。而在此之前,虽然不少政客或政治势力有“豢养死士”的行径,但却极少成系统地进行刺客的培养,而大多数集中在投其所好,针对目标的爱好来培养刺客。例如专诸刺王僚中专诸“从太湖学炙鱼”。


当然,在小说中我们仍然能看到中国古代专业刺客的培养过程。例如裴铏所撰《传奇》中著名的女刺客聂隐娘。小说中聂隐娘的师傅女尼将隐娘从父母身边偷走,带往人迹罕至的石洞中,学习击剑、攀岩,而且以杀人练习胆量。当女尼得知聂隐娘为了小孩不忍杀人时,竟然斥责聂隐娘,要求隐娘“后遇此辈,先断其所爱,然后决之”。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对刺客的培养,既强调攀岩、击剑、伪装等技巧的学习,也强调要锻炼无情的性格和无畏的胆量。


而西方历史上最著名的刺客学校,当属著名的“阿萨辛派”(Assassini)。这个刺客派别的影响力之大,以至于成为西方刺客“assassin”一词的词根。不过,这个教派的创始者哈桑·伊本·萨巴哈虽然就是历史上真正“山中老人霍山”,但他本身并不是什么武林高手。相反,他是一个笃信宗教的“宅男”,据说在阿萨辛派的总部阿剌模忒堡,哈桑甚至极少出屋。


19世纪描绘的哈桑·伊本·萨巴哈


而阿萨辛派训练刺客的秘诀,主要在于通过欺骗使被训练者陷入宗教狂热。元代刘郁根据使臣常德的口述,创作了一部记录旭烈兀西征前后中东情况的游记《西使记》。在《西使记》中常德介绍阿萨辛派“见男子勇壮者,以利诱之,令手刃父兄,然后充兵”。


而马可波罗则记述阿萨辛派招募的是十几岁的少年,从小以经文教导他们,告诉他们“天堂”的样子,然后等这些少年年龄渐长,就用被称为Haschachin的大麻将他们迷昏,送入按照所谓“天堂”样式建造的园林中。据马可波罗记述,这座园林实际上修筑“在两山之间,山谷之内,建一大园,美丽无比。中有世界之一切果物,又有世人从来未见之壮丽宫殿,以金为饰,镶嵌百物,有管流通酒、乳、蜜、水。世界最美妇女充满其中,善知乐、舞、歌唱,见之者莫不眩迷”。


这些少年在大麻和宗教欺骗的双重作用下,相信真的有美好的天堂,在行刺中都悍不畏死,以求尽早升入天堂享福。由于阿萨辛派刺客训练有素,悍不畏死,曾在塞尔柱苏丹枕边留下匕首相威胁,刺杀耶路撒冷十字军王国的统治者,甚至一度刺伤当时阿拉伯世界的战神萨拉丁。因此十字军和伊斯兰势力都对阿萨辛派又恨又怕。直到1257年蒙古西征大军打进阿萨辛派控制的木剌夷,依靠可怕的蒙古骑兵和破坏力惊人的襄阳砲摧毁了阿萨辛派的上百座城堡。连当时担任教派头领的“山中老人”都被蒙古骑兵的铁蹄踩成了肉酱。


被阿萨辛教派洗脑的信徒无条件地听从首领哈桑的任何命令,为了向苏丹的使臣表现自己无可置疑的权威,哈桑向一位年轻信徒点了一下头,这位信徒立刻抽刀自刭,再点一下头,另一个信徒又立刻从塔上跳下毙命


阿萨辛派的结局,实际上也说明了在真正的军事强权面前,刺客的效果是极为有限的。例如《史记刺客列传》第一位曹沬,虽然能够借助刺客手段暂时迫使齐国归还从鲁国夺取的土地,但最终不可能拯救鲁国的命运。而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善于使用刺客的统治者,与光武帝刘秀争天下的“白帝”公孙述面对光武帝伐蜀大军,即便使用刺客先后干掉汉军主将来歙和岑彭,两度稳定局势,但也无法扭转最终覆亡的命运。


上文提到清末民初革命党建立的暗杀团,较为著名的有“军国民教育会”下属的北方和上海暗杀团,同盟会系统的支那暗杀团、东方暗杀团、刺袁暗杀团、天津暗杀团,也曾成功刺杀了良弼、凤山、孚祺、恩铭等人,刺伤五大臣和李准等人。但对革命形势影响有限,最终还是要靠起义来打击清廷。


凤山,姓刘,字禹门,号茗昌,隶汉军镶白旗。清末广州将军


应该说,清末民初革命党的暗杀团,主要受到俄国和日本的影响。不过考虑到革命党当年缺乏真正意义上的武林高手,玩日式的拔刀人斩似乎不太现实。因此革命党就将俄罗斯人惯用的炸弹作为主要武器。


但是,事实证明炸弹并不好做。1900年革命党人史坚如在广州花费3000金购置炸药,放置于广州总督府下面的地道中,试图将广州总督德寿炸死。因为安置不当,第一次炸弹未能爆炸,第二次炸弹虽然爆炸,但因为雷管设置不良,而且地道也“为大地所阻”没有挖掘到预定位置,以致爆炸后造成总督府附近民房“震倒八间,压毙大小男女六人,致伤五人”。


其后革命党认为必须要培养专门的炸弹人才,是由刘思复、杨笃生、喻培伦、黄复生等人在日本学习炸弹技术。然后再由这些炸弹人才向其他革命党传授炸弹使用技巧。当时革命党学习炸弹技术几乎成为风潮,大批青年人冒着风险苦练炸弹使用。


刘思复


例如1905年同盟会成立同时便在横滨开班暗杀团炸弹部,黄兴专门聘请俄国虚无党人担任教授,参加学习的有男有女,其中包括秋瑾、方君瑛等人。而杨笃生被称为“革命党员最热心暗杀事业者”,他为学习炸弹技术,特意并聘请日本人担任教师。后来暗杀五大臣的碰发式炸弹就是杨所设计。喻培伦则干脆在同盟会的指示下考入千叶医科学校,学习硝化物的制备。后来他将自己积累的炸弹制造经验,写成小册子,广泛分发给革命党。一时间革命党和清廷两方的人员都知道“喻氏法”制造的炸弹极为厉害。


不过研究炸弹技术总是有些危险,就算是喻培伦这样在广州起义前能够于两天内制造上百枚炸弹的强人,也曾因为炸弹意外引爆而导致单臂残废。另一位革命党炸弹专家黄复生最初名为黄理君,就是苦练炸弹制造炸瞎一只眼睛,却大难不死后,才改名为“复生”。建立“支那暗杀团”的刘思复,在准备刺杀广东水师提督李准的炸弹时,先被炸伤脸部,后再1907年6月11日再次因为炸弹意外爆炸而全身负伤,并因此被捕。

4

自学成刺客



由此可见,刺客的培训和苦练并不容易,甚至必须要付出血的代价。不过,对于有些身负血海深仇,又无处伸冤之人,他们无权无财,找不到合适担任刺客的人,只能自己勤学苦练。从普通人变为刺客,成为了他们报仇雪恨的唯一手段。这种刺客比上文我们提到的为人所托,或为大义行刺的刺客,更为可怜,但也更难防御。


民国侠女施剑翘就是这样一位报仇无门,被迫自行苦练成就的刺客。施剑翘生于将门,其父施从滨一度担任张宗昌部第二军军长,其大伯施从云在辛亥革命中遇难,后被追赠为陆军上将。这样显赫的家门使得施剑翘从小受到很好教育,但也早早缠足。1925年,施从滨在孙传芳反奉的战争中兵败被俘,随后遭孙传芳枭首示众。时年20岁的施剑翘立志为父报仇。


此后她先求助于堂兄,日后名声大噪的将领施中诚,后又委身下嫁同乡军人施靖公。但这两人都不愿意为了帮施剑翘报仇牺牲仕途。愤怒的施剑翘与堂兄断绝关系,与丈夫离婚,一心独立完成报仇大业。为了明志,她将过去温文尔雅的名字“施谷兰”改为“施剑翘”。为了方便行动,她忍受巨大痛苦通过手术进行了放足。为了能够将仇人一击毙命,她请弟弟施中杰找来一支袖珍型勃朗宁手枪,每天练习拔枪射击。同时,施剑翘还广泛翻阅报纸,试图寻觅仇人孙传芳的踪迹。


功夫不负有心人,施剑翘最终通过报纸找到了已经隐居天津、“皈依佛门”的孙传芳的踪迹。她混入孙传芳经常活动的草场庵居士林。在发动刺杀行动前,施剑翘将母亲送往南京,给家人留下遗嘱,叮嘱留下一笔钱给两个儿子,委托妹妹把孩子抚养成人,要求自己葬在父亲墓的旁边,永远陪伴父亲,又印制了几十份《告国人书》,说明自己报仇的原因和始末。1935年11月13日,施剑翘以熟练的动作在近距离对孙传芳头部连发三枪,将仇人当场击毙。


在狱中的施剑翘


虽然后来施剑翘因为舆论和其他政治原因,最终被大赦出狱。但我们从报仇原因分析,她的行为实际上更接近与古代的“血亲复仇”,与清末革命党为民族大义发动刺杀不可同日而语。甚至当时的报纸也有少数斥责施剑翘行为是“愚忠”的。但从施剑翘后来的行为来看,无论是投身抗战、献机筹款,还是兴办教育,需求进步,施剑翘的行为都可以称得上是女侠。而她被迫练习刺杀技术为父报仇,我们也可以用《公羊传》的一句来解释:“上无天子,下无方伯,缘恩疾者可也。”

只有缺乏秩序和正义的乱世,才会让刺客成为报仇的首选。而盛世,是容不下刺客的。

喜欢青山绿水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青山绿水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网际谈兵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