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网际谈兵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宋楠:仿制与自主-人民解放军轮式装备发展史
送交者: 两极的世界[♂☆★★声望品衔11★★☆♂] 于 2019-03-30 17:57 已读 2650 次 1 赞  

两极的世界的个人频道


2017年为我忠勇的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从武昌起义开始、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红军时期、14年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伟大的抗美援朝、对印作战、与苏军对峙珍宝岛、中越西沙海战、对越南进行自卫反击战和两山轮战、随后的解放军举行的旨在武装统一台湾岛的近乎实战的大规模演习,直到今天16号航母服役、99式主战坦克、9X式轻型坦克以及“大八轮”、猛士系列、勇士系列轮式装备的服役。

本文将对我人民解放军陆军轮式装备发展,进行小范围简述。实际上,我军轮式装备发展,与1980年代民用汽车工业发展有着惊人相似的轨迹,“仿制与自主”相结合,并最终转入全部自主研发的模式。


历经14年抗日战争,日本陆军大量装备了三菱制造的97式中型坦克、日产达特桑军用勤务车辆、丰田系列军用卡车以及陆王系列摩托车,对我抗日军民绞杀。整个抗日战争期间,日军的技术装备非对称于中国抗日军队时,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领导之下的八路军,始终以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为前提,在即为恶劣的环境下,进行艰苦卓越的斗争。

抗日战争时期,我八路军在解决枪支弹药时,几乎没有成建制装备轮式或履带式装备。


在随后的解放战争时期,我人民解放军使用了缴获并自蒋军,由美军万国10轮卡车改装而来并具有德军SDKFZ-250半履带装甲车风格的装甲汽车。


众所周知,建国初期奉行的是与苏联结盟的政策。在1950年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时,我人民解放军的几乎没有任何重型装备。只有为数不多的缴获蒋军的装甲汽车(部分装甲汽车由万国牌卡车改装)和日军的三菱以及丰田卡车。

一、仿制借鉴:

1、代表装备:64式轮式装甲车


从1950开始,至1958年人民志愿军战斗部队大部归国,我军已经拥有进行步坦克协同编队作战的能力。通过总结对“联合国军”的战术特点,研判世界军事装备发展格局,1955年党中央毛主席决定为我人民解放军研发轮式装甲车。而在这之前,解放军从驻扎旅顺军港的苏军接收了25台BTR-152系列6轮驱动装甲车。而这款原本用于遂行侦查任务的装甲车的部分技术,被我军工部门大量借鉴。


1957年3月,我国引进了苏联吉尔-157型6轮越野开车,并在长春设立第一汽车制造厂进行CA-30(国产编号)型越野汽车试生产。经过1年的准备和改进,最终于1959年完成了CA-30国产化,并成为解放军第1款制式轮式装备。而BTR-152系列装甲车的动力总成、前中后驱动桥以及转向系统,几乎与吉斯-151越野开车完全通用(BTR-152本身就是由吉斯-151改进而来而)。现在,载具已经有了(CA-30顺利引进并改进为CA-30A),成熟的装备总成样品也已经获得(解放军接收旅顺军港同时获得BTR-152装甲车),改进思路也已经清晰了(借鉴苏军使用吉斯-151技术生产BTR-152轮式装甲车),那么就差如何能够研发出1款适合我国国情、军情以及现有工业状况的成熟装备了。


从1950开始至1958年志愿军战斗部队大部归国,我人民解放军已经拥有进行步坦克协同编队作战的能力。1957年,通过总结对“联合国军”的战术特点,研判世界军事装备发展格局,党中央毛主席决定为我人民解放军研发并装备轮式装甲车。由总装牵头,经过多部门(某装甲兵研究所、鞍钢、一汽等)协同对新型轮式装甲车进行研发,最终在1964年完成测试并定型为64式轮式装甲车。


64式轮式装甲车大量采用CA-30系列3轴6轮驱动越野卡车成熟的分总成,整车覆盖手工焊接厚度从30mm至53mm不等的均质钢装甲板。从笔者拍摄的这台64式轮式装甲车原型车来看,发动机舱盖的8幅竖格栅(内部散热器再次覆盖向下呈45度夹角的钢护板)起到散热和进气作用。两侧翼子板各安装1只具备防空功能的近光灯和转向灯。2部前风挡玻璃被厚度为20mm可翻转装甲板覆盖(装甲板正面设定1具观察孔)。


64式轮式装甲车采用承载式车身结构,虽然在整车通过性有所下降,但换来的是多达23人的负载性能。上图是64式轮式装甲车驾驶(副驾驶)战位特写。在整车研发之处总装就设定了载员23人(含2名正副驾驶员)。在建国之初研发轮式装甲车主要目的不是用于正面战场的火力突击,而是用来打击西藏分裂势力,可在西北部边陲快速投送兵力。因此载员多,性能稳定被放在第一位。


上图为BTR-152B轮式装甲车驾驶舱特写(前风窗的装甲盖板呈开启状态)。人员布局、动力总成、前中后驱动桥、方向盘甚至部分电器系统,64式装甲车都借鉴于BTR-152B轮式装甲车。


上图是64式轮式装甲车载员舱内部特写(由副驾驶员侧车门向后尾门方向拍摄)。


针对64式轮式装甲车的结构特点,发动机和散热器等部件通过带有橡胶衬垫的螺栓固定在前发动机舱内。并将散热器安放角度向后(发动机)倾斜8度,以便在高负载(64式轮式装甲车较CA-30A重6吨)工况下将散热与保温标定在一个合理范围内。

1950年代-1960年代,中国汽车工业完全依赖于苏联的援助。这就意味,64式轮式装甲车的动力、驱动系统,只能选择国产化的CA-30系列卡车以及配套技术,


上图为64式轮式装甲车前驱动桥特写,实际上就是移植自CA-30A越野卡车。循迹球节式转向系统,虽然不能与齿条式转向系统相媲美,但结构简单、可靠耐用、便于大规模生产、配用在重型车辆上最为合适。因为64式轮式装甲车没有大梁,而采用的是承载式车身(与今天大多数家用小轿车结构一样),发动机、变速器、悬架都安装在车身上。


上图是64式轮式装甲车前驱动轴和前差速器特写。

原型车CA-30越野卡车在生产之处因为传动系统震颤,动力输出不稳定,以及换挡“打齿”现象频繁等问题而被部队拒绝接受。在中苏冷战开始之初,一汽采用CA-10技术融合CA-30的6轮驱动结构,研发更为可靠的CA-30A越野卡车。64式轮式装甲车在试制的后期也进行了基数调整,大量引入CA-30A的动力总成以及传动系统。最为明显的是提升了6轮驱动是整车的平稳性。


64式轮式装甲车在1962年开始研发,经过2年的修改提升路试,最终在1964年完成定型。在1961年12月晚些时候装配出第1轮3台样车。1962年上半年进行了2245千米的样车试验。经过总结原型车在试验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20处修改(散热系统、传动系统、车身密封问题)。最终于1962年7月试制出第2批原型车3台。3原型车分别在成都、北京和南京地区进行了25000千米的定型试验。随后,设计组又对第2批原型车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改进。改进后的第3批原型车在进行了严格地定性试验后基本达到了设计要求。

作为我人民解放军自行研发的第一款6轮驱动轮式装甲车,在研发中就确定了用于镇压1959年爆发的第1次西藏叛乱。虽然最后解放军以雷霆之势平叛,但在研的64式装甲车部分技战术参数,并不能应对高海拔、低温和糟糕路况等特殊环境。最终,没有进入解放军现役装备体系,仅用于技术储备。

这一时期的一汽生产的CA-30系列越野卡车,是我人民解放军唯一的国产轮式载具。在此基础上改型研发的64式轮式装甲车,从非承载式车身变成承载式车身,这一进步无疑是显著的。但是,孱弱的动力总成和车桥技术,使得64式轮式装甲车未服役便落伍。

2、代表装备:苏联红军BRDM-2反坦克导弹发射车


从1960年代开始,我国与苏联乃至与整个华约国家集群摩擦加剧,人民解放军装备现代化步伐受阻。但仍然可以从罗马尼亚以及阿尔巴尼亚获得少量重点型号装备。

这台同时期苏联红军现役BRDM-2反坦克导弹发射车,就是通过“相关渠道”用钢管、粮食以及生活用品“换取”。


BRDM-2反坦克导弹发射车由苏联杰特科夫设计局设计,采用4轮驱动,战斗全重7吨,车长5750x2350x2310mm、车底距地430mm、轮距1840mm,可越1250mm宽的嚎沟,最大爬坡度达31°。乘员4人,除车长和驾驶员外,战斗室内有2名乘员。


BRDM-2反坦克导弹装甲车(后文简称BRDM-2)以及侦察车引进数台,用作北方车辆研究所(201)以及相关单位研究用。在当年,这一高度保密的行径,使得整车保存良好。笔者拍摄的这台BRDM-2反坦克导弹发射车的红外线大灯(红色箭头)、防空灯(白色箭头)、转向灯(黄色箭头)均为原品状态。


为了右侧观察瞭望塔腾出空间,右前风挡玻璃及装甲护板(红色箭头)缩小了尺寸,左前锋挡玻璃及装甲护板(黄色箭头)为标准尺寸。

白色箭头:带有电加热除霜功能观察窗


首次公开亮相于1966年的BRDM-2系列装甲车(含多款变形车),采用4轮驱动形势,为了提升在欧洲平原机动效能(伴随苏联红军装甲洪流突进北约国家防线),BRDM-2车族特别增加了一组可以升降的辅助车轮(4x4)。

红色箭头:带有中央充放气功能的主驱动轮

黄色箭头:隐藏在侧装甲板内,可升降的2条辅助驱动轮


上图为BRDM-2前驱动桥特写。

红色箭头:整体式驱动桥采用寻迹球式转向节(与在售的铃木吉姆尼一样)

黄色箭头:左侧辅助驱动轮(抬升状态)


上图为BRDM-2后悬架以及主驱动轮特写(从车尾部右后向左前拍摄)

红色箭头:裸露与车体之外的前传动轴

白色箭头:为辅助车轮传输动力的链条

黄色箭头:整体式后驱动桥

BRDM-2驱动结构与源于二战结束后设计的BTR-152系列装机车相近,动力总成、驱动桥以及悬架固定于装甲焊接车身上,不设定大梁,并采用有限度的底盘装甲防护(针对变速器、分动器和传动轴)。

在跨越壕沟以及复杂路况时提升通过性,由链条传输动力的辅助车轮的出现,是苏军旨在对北约进行正面大规模装甲突击战略思想转变,下沉到技术装备中的显著节点。


通过对BRDM-2实车的了解,使得日后研发的解放军轮式装备在不同驱动结构、动力总成多路扭矩输出以及承载式车身结构以及装甲防护层面效能有所提升。

3、典型装备:TABC-79型82毫米迫击炮发射车和TAB-70型轮式装甲车


1970-1980年代,中国与苏联的关系始终紧张,但进入改革开放的中国,在经济活力与意识形态呈现出“灵活”姿态。这使得中国与美国、欧盟等传统敌对国家的关系极大缓和。无形中,也成为华约中不少推行经济改革国家的效仿和沟通的对象。

在此大环境下,中国也就可以光明正大的,与罗马尼亚等国做起军火生意。于1980年代早期引进与罗马尼亚的TABC-79型82毫米迫击炮发射车,为为满足罗马尼亚陆军需求特别研发的,采用了一些TAB-77(8x8)装甲人员运输车的驱动部件。


虽然为罗马尼亚自行研发,但是整体风格仍然充满浓郁苏联式“红色暴力美学”元素。固定在两侧车身焊接前端的组合灯,由“三点”式钢格栅保护。这也是数十年苏联制造的轮式装甲车典型外观识别特征。

红色箭头:非红外前照灯

黄色箭头:远光灯

白色箭头:转向灯

相对苏军1966年被确定的BRDM-2车族,TABC-7X系列车族的装甲焊接细节有着极大的提升,虽然还留存浓厚的苏式风格。


拥有两栖通过能力的TABC-79型迫击炮发射车,前部加装了一组可从车内手动控制的防浪板。

红色箭头:固定车身前端下装甲防浪板固定臂

黄色箭头:液压驱动的防浪板翻转支撑臂


上图为TABC-79型迫击炮发射车做前驱动轮特写。

黄色箭头:在更短时间输出更大气压的改进型轮胎中央充放气系统

红色箭头:越野型花纹的磨损程度并不大


客观的说,TAB-7X车族(含TABC-79型迫击炮发射车)使用的大量技术,与同时期苏军装备的BTR-70轮式装甲车相近。尤其是,车身架构、动力布局和悬架等分系统,几乎就是BTR-70的结构简化版(BTR-70为8轮驱动)。

上图为TABC-79型迫击炮发射车左前悬架特写。

白色箭头:作用在上A型摆臂的减震套筒

黄色箭头:左前传动轴

黑色箭头:下A型摆臂

红色箭头:保护套中的扭杆弹簧

在全封闭的装甲焊接上,安装并固定前后悬架的承载式车身结构,与今天的高性能乘用车几乎相同。为了提升TABC-7X车族通过性,甚至引入了类似于奔驰G系列的“门式桥”结构。


TAB-77轮式装甲车与TABC-79型82毫米迫击炮发射车,几乎同时进入中国。两款车型最大不区别为驱动桥数量、载荷、人员。

TAB-77型8轮驱动轮式装甲车,在苏军BTR-70系列轮式装甲车基础研发而成,主要技术参数也相差无几。唯独气动力换装为2台103kW柴油机。


上图为TAB-77车前部结构特写。

绿色箭头:正副驾驶员各拥有一组3向观察孔

红色箭头:红外前照灯

黄色箭头:远光灯

白色箭头:转向灯

从1960-1990年代,几乎所有的苏军装备以及华约国家仿制或改型的BTR系列装甲车的照明灯具以及线束,都可高度互换。


包括TAB-77车在内所有BTR系列装甲车,都采用动力舱后置,驾驶舱前置、载员舱中置结构。根据不同战术需求,可以配置4轮驱动、6轮驱动和8轮驱动结构。

黄色箭头:车身焊接两侧的射击孔(可内部操控装甲护板开闭)

白色箭头:定制散热器热交换单元

红色箭头:排气管(双排单出)

TAB-77型8轮驱动轮式装甲车使用自行研发的单人炮塔,搭载14.2mm口径机枪。而这款装备及改型持续装备罗马尼亚军队至2010年代。


苏式轮胎中央充放气系统,从1950年代末期开始逐步装备苏军几乎全部轮式装备。经过50年演化,至今仍然是包括“虎式”轮式装甲车、“台风”轮式装甲车、以及“白杨”洲际导弹运载车等不同载荷的多驱动桥重型载具标准配置。


上图为TAB-77车左前悬架特写。

红色箭头:固定在上A型摆臂的减震套筒

白色箭头:上A型摆臂

绿色箭头:固定在车身焊接的转向拉杆组件

黄色箭头:固定在车身焊接并与扭杆弹簧关联的下A型摆臂

苏式轮式装甲车经典悬架结构,为了降低簧下质量同时保证足够强度,应用了全部铸铁材质和镂空减重处理。

从1950年代-2010年代,通过不同渠道,共获得X000余台美军、苏军、英军、德军、法军、日军现役装备。尤其在1980年代之前,我国汽车工业发展严重落后于全球市场。为了更好的提升解放军履带和轮式装备发展,引入先进的美军、北约和华约国家军事装备重要性极为突出。

这也构成了,我军轮式装备在1980年代之前发展缓慢,1990年代之后发挥在那迅速的主因。而引入的不同国家的轮式装备,为我军提供了不同结构悬架和驱动技术仿制与借鉴机会。

二、自主研发:

1、典型装备:523型轮(履)合一装甲车


平直且低矮的腰线,简洁的车身在今天都可堪称中国最美“8轮驱动轮式装甲车”!

在1969年3月爆发“珍宝岛事件”之后,我人民解放军装甲兵提出了研制我军“2代”中型坦克、轻型坦克、水陆坦克、装甲输送车的要求。1969年12月,装甲兵与五机部在北京联合召开了第二代坦克车辆论证会议,拟定了研制4种新型坦克车辆的方案。由装甲兵牵头,国家计委、国防工办、五机部共同组成会战指挥部,会战办公室(简称二四会办)设在装甲兵,负责组织和协调会战工作。最终“二次会战”项目框架下推出了二代中型坦克、二代轻型坦克、二代水陆坦克、二代履带式装甲输送车、二代轮式装甲输送车(含16人与24人两种方案)以及523轮式装甲输送车和轮履合一装甲车(后文简称523轮履)。

523型轮(履)合一装甲车于1970年代早些时候开始研发,旨在遂行对越南、老挝以及解放台湾的作战。在我人民解放军尚未装备具备一定防护效能、可承载1个步兵班、快速通过水网稻田和泥泞路况的轻型装甲兵器。同时期只有63式履带人员装甲输送车、62式轻型坦克,用于即将爆发的中越战争及解放台湾的战争。


523轮履整备状态继续沿用苏军BTR-70系列载具特征。承载式结构、一体焊接车身、动力后置、8轮驱动、双A臂独立悬架、断开式“门式桥”等技术特征,对当时中国汽车工业以及军装行业,是个极大的挑战。


523轮履前部装甲大量采用直线条,前首上装甲的墙角明显大于BTR-70,前风挡玻璃装甲护板由上向前翻到,而不是BTR-70由下向上开启。

红色箭头:为了增加正副驾驶员两侧观察视角,特别开启了具备装甲防护的侧观察窗。这也是苏式BTR系列装机车所不具备的。


近处为523轮履,远处为TAB-77,两款几乎同年代研发的8轮驱动装甲车,外观上确实存在一丝“联系”。


上图为523轮履侧装甲特写。

红色箭头:车内射击孔

黄色箭头:观察窗

白色箭头:小尺寸备品固定支架(也起到辅助攀登车顶作用)

在前文提到,罗马尼亚TAB-77装甲车(苏式BTR-70装甲车翻版)侧装甲板“零碎儿”特别多。观察窗、射击孔、支架、排气管以及散热交换器,都分布在车身两侧和顶端。在穿越茂密丛林中,增加剐蹭车身的几率。这些不足,在523轮履的设计环节就做出了改进。


上图为523轮履车身后部特写。

对开的后尾门,乘员背向而坐,并利用中央空间设定副油箱。平直的车顶,可保证车内乘员拥有更舒适的乘坐姿态。


上图为TAB-77装甲车后部特写。动力舱后置虽然不影响车内乘员从后部对开车门进入,但是倾斜的车顶,影响乘员快速进出车门的姿态。

白色箭头:间距较大(为喷水孔让位)对开车门

红色箭头:排气管

黄色箭头:散热孔

TAB-77侧向:高腰线的TAB-77虽然提升了被弹性能,但降低了车身内部有效容积。

523轮履侧向:低矮的腰线配合大倾角的上装甲,保持被弹效能时,提升车身内有效容积。


上图为523轮履后车门外侧围及附件特写。

红色箭头:后尾门开启缓冲胶块

白色箭头:后制动灯(灯具缺失,由铁片补齐)

黄色箭头:后牵引钩


523型轮履合一装甲车以轮式驱动为主,但是为了提升复杂路况尤其是南方水网稻田的通过性,在轮胎胎面两侧增加各2牌胎钉。配置的胎钉提升抓地力同时,还可以固定适配专用的履带。

需要注意的是,523轮履并未安装BTR-70系列全地形轮胎,而是安装了胎壁平直的低压胎(陪负值轮圈)。

通过匹配的轮胎技术状态,也可以确定523型轮履技战术标定,更倾向于多雨、泥泞的亚热带、热带以及沿海区域。


上图为523型轮履轮胎胎面的胎钉特写。

红色箭头:内侧胎钉

黄色箭头:外侧胎钉

很明显,523型轮履轮胎内外圈的胎钉并非同一尺寸。为了在铺装以及路况良好的多种路况行驶,与胎面中央突出端相持平的胎钉,可以减少非摩托行军导致的异常损耗。


上图为523型轮履右前悬架特写。

白色箭头(横):上A型摆臂

白色箭头(纵):固定在下A型摆臂的螺旋弹簧与减震套筒的减震器总成

红色箭头:下A行摆臂

蓝色箭头:传动半轴


上图为523型轮履右前悬架后部结构特写。

绿色箭头(横):上A型摆臂横置加强梁

绿色箭头(纵):上A型摆臂

黄色箭头:右传动半轴

蓝色箭头:右前制动软管

红色箭头:第1、2驱动桥转向拉杆组件

523型轮履的悬架采用与TAB-77装甲车(苏式BTR-70系列轮式装甲车的翻版)相当,但并未采用扭杆弹簧,而选择传统的液压减震与螺旋弹簧一体的设定。为了提升523型轮履在泥泞道路通过性,523型轮履简化了上A型摆臂、将减震器总成作用在下A型摆臂,降低簧下质量。

遗憾的是523型轮履并未装备中央轮胎充放气系统。在之后10年,92式步战车族使用的轮胎充放气系统故障频频。经多次改进的苏式轮胎中央充放气系统技术,至2008年才由北京燕京特种车制造厂所掌握,并应用到“虎式”的国产化车型中。相对92式6轮驱动步战车族、东风猛士系列轮式装甲车,燕京“卫士”系列4、6轮驱动车族的轮胎中央充放气系统最为可靠。


作为一款经过了测试但并未列装的装备,523轮履成为我军研发、装备轮式装甲车先驱。同时期,美军、英军、德军以及法军装备的轮式装甲车多以6轮驱动、中等(10吨)载荷为主。苏联及华约部队多以BTR-70系列8轮驱动装甲车为主。

从车族化改型潜力、人员承载、作战任务多样化来看,68驱动载具明显拥有相当大的优势。但研发周期、技术需求更高。这对处于“10年波动期”的中国汽车工业状态,显然不能依靠自身产业状态研发大型8轮驱动轮式。在借鉴了大量苏式轮式装备,以及吸收的美军、英军和德军相关技术,研发的523轮履成为日后我军装备的92步战车族打下相当的技术基础。


虽然523轮履没有服役,但是在此基础上在次推出另一款8轮驱动载具。

轮胎配置不同高度的胎钉,既可用于增加抓地力,又可固定专用履带。采用适应中国云南、广西、江浙沿海区域水网稻田的改进型悬架和驱动结构。这些技术标定,使得523型轮履拥有超越同时代的领先优势。仿制和借鉴的同时,进行了独到的创新。虽然523轮履在北京南口靶场对解放军总部机关进行了全向技术展示,但最终没有列装,而成为技术储备项目之一。

2、典型装备:南京跃进NJ211B


写到这里,笔者认为有必要再次提及这款被遗忘的老兵-南京跃进NJ211B轮式装备。通俗的说,南京跃进NJ211B可以被看做是“越野面包车”。平头、10人载荷、四轮驱动、拥有丰富改装潜力,这类军用装备,在德军、苏军中普遍存在。


在1980年代,北京旅行车制造厂就利用BJ-212动力总成、四驱系统和车身(长轴距BJ-121),改型四轮驱动红叶旅行车。与南京跃进NJ211B共同参加对越南的两山轮战等战役。


自1960年代初期中苏彻底决裂,我军装备的轻型越野车全部是BJ212车型。可这款车(BJ212的标准轴距版)只能搭载轻型武器和中口径无后坐力炮。面对当时苏联红军在我三北方向布置的重型装甲集群(T64/T62系列主战坦克),解放军深感压力山大(59式坦克)。在时刻准备打仗的1960、1970年代中,我军防御苏军的作战计划都是以“空间换时间”。因为反坦克力量严重不足,已经做好用战士抱炸药包对苏军坦克“肉搏”的准备。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军委要求南京研发的越野车,拥有可扩展性和较大的空间、较好的承载能力以及优良的机动性。在研发初期就确定了搭载红箭系列反坦克的改型。


南京跃进车厂在1971年正式接到军方下达的命令后,开始对UAZ-452进行逆向仿制(此时中苏关系彻底破裂,已经在珍宝岛爆发了一次严重武装冲突,原型车是通过北朝鲜辗转获得)。1970年南京跃进开始立项至1977年正式研发完成,并通过了中央军委军用车定型委员会批准定型,车型代号为NJ211B型1吨级军用越野车。在研发的7年中南京跃进厂推出了23台测试用车,进行了6轮不同改型的试验车的实际路测。顺利完成了在黑龙江的海拉尔零下40度的低温启动试验,冰雪路面16度陡坡通过性试验,在云南西双版纳完成了高温耐久性长途机动行驶实验,在新疆戈壁滩进行了复杂路况坦克装甲车编队行进实验。甚至为了日后拥有更加丰富的改型车而进行了飞机牵引、火箭炮、反坦克导弹搭载实验(红箭73)。最终在1977年3月完成了所有规定实验,并顺利通过定型验收。


驾驶员座椅只可前后调节而不能进行角度调节,头枕与靠背集成一体,人机工程较为糟糕。三辐塑料材质的方向盘,手感一般但是在长期使用后容易因汗液而打滑,驾驶员通常佩戴线手套。


左侧仪表上半部显示燃油量、下半部显示水温。中央仪表显示车辆时速(可以看到这台NJ221B总里程为54769公里)。右侧仪表上半部显示电流、下半部显示电压。为了日后搭载武器基站或改型使用,特别设定了电流和电压仪表。


红色箭头:四前速变速器换挡杆

黄色箭头:分动器四驱接通换挡杆

绿色箭头:分动器四驱低速接通换挡杆


NJ70H发动机最大功率87马力(64千瓦),采用水冷散热结构。由于发动机内置驾驶舱,日常驾驶时通过覆盖发动机罩,达到隔热降噪防尘目的。日常维修养护也是通过向后开启发动机罩进行。如果要对发动机进行大修那么就要痛苦很多了,必要的时候要将车身与车底盘分离后才可维修。


由于笔者拍摄的这台NJ221B越野车,为已经加装了红箭8反坦克导弹武器基站。因此较传统载员型内部格局有些不同。原型车载员舱内为三排座椅。如上图所示,左侧弹架为反坦克导弹备弹存储区。中央的区域则是发射基站。


载员舱左侧纵向布置两个长排座椅,一共4名乘员使用(1名射手、1名副射手和2名装弹手)。红色的真皮座椅向外散发出70年代特有的激情。


为了方便红箭-8系统升起以及提高射击角度,车顶舱盖采用前后对向滑动开启方式。


NJ221B的动力由发动机传递给变速器,再经过分动器变距后向前后桥分别传递动力,使车辆具有四轮驱动能力。采用花键式前传动轴与分动器特写。可以看到在分动器上铝合金外壳车速传感器。后传动轴与分动器连接位置,设定了制动盘和制动卡钳的驻车系统。液压式驻车系统替代了拉线式后桥驻车系统,这在当时而言是一个进步。

NJ221B服役至1990年代晚些时候,作为一款四轮驱动通用载具,有效的弥补BJ-212的改型潜力薄弱的不足点。虽然有着这样那样问题,仍然是我军不可或缺的重要装备。在结构上,NJ221B与苏军UAZ-452有着较大关联,但是整车技术标定却百分之百为自主研发。

笔者有话说:


1950年代,我人民解放军装备,更多的依赖向苏联采购原装引进,根据授权图纸仿造。


1960-1970年代,我人民解放军装备研发彻底走向独立自主。


1980-1990年代,我人民解放军装备再次吸收来自美国、北约和苏联(解体后)先进技术和经验。并结合自身技术状态进行吸收并创新。

2000-2010年代,我人民解放军装备已经成熟的应用独立研发模式。在庞大的财力、物力、人力支持下,陆、海、空、武警等多数装备,已经形成家族化、系列化发展态势。预研发和在研发的装备,甚至超越了美军、德军和日军等传统强国。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1949年建国、1979年改革开放、2000年经济二次腾飞,我国用短短30余年发展经济,并走够了资本主义国家200年走过的路。从一穷二白的农业国家,转变为“中国制造”全球输出的强国,付出了难以想象的代价。

中国汽车工业从来就是战略行业,涉及解放军陆、海、空、天装备的研发和制造。仿制是发展的第一步,这步我们走了太长时间。幸不辱命,我国一汽(商用)、二汽(东风)、重汽(济南)、陕汽、北方包头、201所始终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坚持自主研发,为我人民解放军提供先进、可靠的军用装备。

喜欢两极的世界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两极的世界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网际谈兵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