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网际谈兵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我亲身经历之香港五月风暴,“反英抗暴”
送交者: 花名雞仔[♂★★★★8008★★★★♂] 于 2019-07-21 1:58 已读 2478 次 3 赞  

花名雞仔的个人频道

我亲身经历之香港暴动,60年代香港乘车混乱不堪,搭公共气车(巴士)没有秩序,争先恐后没有人排队,年轻力壮者占有绝对优势,由于上下班人多太乱,巴士开行还有人撞开车门上车,我曾经也做过,老弱妇孺往往上不了车,要等下一班车,但也末必能搭上,谁都赶赴上班没有礼让这一说,(巴士)上经常都有扒手窃钱(打荷包),我就遭遇过几次。住房条件之差,山坑小木屋到处都是,笼屋大行其道,饮食卫生之差,贫苦大众多数大排档就餐,香港严重缺水,市民每4天才能獲得供水4小時。横街暗巷到处大小便,黑白横行勒索钱财,到处收保护费。 60年代初由于大量内地人进入香港,由于进入香港内陆人士,从小受国内教育,虽然人在香港,心还是偏向新中国的,加上进入香港后生活不理想,港英政府只懂大量搜刮钱财运往祖家,无视港人生活,香港普通老佰姓何来不反之理,港英政府迫出来的,经过这事件之后,人民生活大有改善,也可以说暴动成就了今日繁荣,香港人要感谢当年大量偷渡客才对,饮水要思源,六七暴动可算是香港发展的分水岭,迫使当时的殖民政府改善施政。

60年代初香港各行各业都有左右派之分,所谓左派右派各占有市场,也分得很清楚,那时香港从小学到中学都有左派学校,二次大战后,香港百废待举,失学严重。一些认同内地共产党政权的社会人士,于是筹募经费办学,分别创立了培侨、香岛、汉华、旺角劳工子弟学校及福建中学等爱国学校,为清贫子弟提供教育。在60年代,香港传媒的政治立场大多数皆已堡垒分明。属于亲中的《大公报、《文汇报》、《新晚报》、《香港商报》、《晶报》、《正午报》、《香港夜报》、《新生晚好》等。

六七暴动,香港五月风暴,“反英抗暴”。六七暴动由罢工及示威开始。我家附近山上挂红旗,警察经常过来查,暴动期间街道上,真真假假菠萝(炸弹)到处都是,多数用报纸包着,有些写着同胞勿近,我上班习惯一边行一边看报纸,期间踢过两次假波罗。暴动期间到处罢工罢市,巴士司机也罢工,上下班搭小形货车,电台林彬号召抵制国货,不食大陆橙改食美国金山橙,不饮東江水改用矿泉水,做人不能大狂妄,后来一命呜呼自找灭亡。在電台支持港英的林彬于上班途中被人伏击。放火将林及其堂弟烧至重伤,二人其后死于医院,明报社长查良镛亦因为在报章内明确反对暴动,收到死亡恐吓而一度离港暂避。

现在一般公认其于1967年5月6日开始,于同年12月基本结束,是一场对抗香港政府最初的工人运动,演变成后来的炸弹袭击等行动。六七暴动由罢工及示威开始。六七暴动巴士停驶,上下班改换坐小形货车,那时没有什么十六座位、十四座位之类小巴,有白牌、红车、的士。

六七年暴动亦称香港五月风暴,当时是我到香港第三个年头,由九龙湾木屋搬到观塘乐意山木屋没多久。六七暴动参与及支持者称它为反英抗暴,是一场对抗香港政府(港英政府)的暴动。由最初的罢工、示威,发展至后来的暗杀、炸弹放置和枪战。在事件中,所有警员取消休假候命,多次与左派对峙,作出驱散、镇压和拘捕行动。

暴动是由天星小轮加价引发的,天星小轮加价五仙由五仙加至一毫,即加价一倍,天星小轮加价事件引发市民不满。暴动起因 1967年5月,位于九龙新蒲岗塑胶花厂发生劳资纠纷,部分工人阻止工厂出货场面紧张。 防暴警察到场戒备,引起厂外工人与在场警察发生冲突,多名工人被警方逮捕更有8人被判入狱,工会代表前往警署亦被扣押,工人与其他支持者上街集会示威。警方施放催泪弹及木弹,新蒲岗塑胶花厂工潮演变成暴动。

当局鉴于事态严重,于当晚宣布东九龙实施宵禁,所有后备警员取消休假候命,新蒲岗暴动蔓延至黄大仙东头村和土瓜湾,大批群众在街上聚集,当局出动大批英军和防暴队镇压,巴士、电车、煤气公司、天星小轮等开始出现定时罢工。暴动蔓延至中环并进一步恶化,当局最后在港岛北岸实施宵禁,是香港岛在战后首次宵禁。约百名大陆民兵在沙头角与香港的警察枪战,香港出现传言,指北京打算收回香港。

之后暴动进一步升级,开始以罐头罐制造土制炸弹,汽水瓶来制造燃烧弹袭击警署,警方以武力还击,市民升级炸弹行动还击,在港九各处闹市放置真假炸弹。炸弹上多数以大字写有同胞勿近,电车、巴士、街道上都有发现。

香港殖民地政府研究六六、六七两次暴动成因后,察觉到有需要适量调整过时的管治策略。政府透过主动关心及改善一般市民民生,减少社会不公平现象,同时缓和市民不安情绪及与政府的对立。政府在暴动结束后一年,即1968年已着手修改劳工法例,大幅加强对劳工的保障。暴动亦间接催生了香港在七十年代在教育、医疗、廉政、房屋等各方面的改革。

由于六七暴动期间,不少公共巴士路线被逼暂停服务(部份更没有重投服务),上班下班都受到影响,搭车上班下班都因没巴士,很多人改坐小形货车上下班,当时叫这种货车为(顿半重)。引致不少九座位载客白牌车应运而生,获准到市区载客,最终致使殖民地政府认为白牌车可以辅助公共交通不足,促成1969年将白牌车合法化,成为今日的公共小巴,座位限制由9座位提升至14座位(1988年增至16座位),对香港公共交通的发展有深远影响。暴动结束后市民开始有秩序排队搭巴士,香港治安好转得益于六七暴动。

 


贴主:花名雞仔于2019_07_21 1:59:04编辑

评分完成:已经给 花名雞仔 加上 500 银元!

喜欢花名雞仔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花名雞仔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网际谈兵首页]
花名雞仔 已标注本帖为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如果内容违规或侵权,请告知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