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网际谈兵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中国珠玉在前,印度毕其一役惨遭失败,大国入场券只差2100米!
送交者: wmx_q[♂☆★声望品衔8★☆♂] 于 2019-09-10 11:48 已读 2733 次 9 赞  

wmx_q的个人频道

作者:戎评 6park.com

印度是不能在这个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要么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要么就销声匿迹! ——贾瓦哈拉尔.尼赫鲁

2019年9月7日凌晨2点15分,在历时54天的飞行后,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ndia's Space Research Organization)遗憾的宣布,月船二号着陆器在距离月球表面只有2.1km时失联了!

今日俄罗斯在当天的报道中感叹道:

这是印度历史性的登月行动!但几个小时前,“月船2号”着陆器与地面失联,它距月球表面只有2.1公里……就差那么几秒钟!月球俱乐部仍然相当排外呢

宣布失联现场

失联事故发生几小时后,印度总理莫迪发表全国电视讲话称:

我们将会有更多的机会感到自豪和高兴,与此同时,我们充满信心,当谈到我们的太空计划,最好的尚未到来……有新的领域要探索,有新的地方要去。我想对我们的科学家说,国家与你们同在。

至此,印度试图毕其登月一役,而跻身超级航天大国的野望梦碎广寒宫...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死磕中国嫦娥的印度月船

当地时间7月22日17时13分,由GSLV Mk.3 M1火箭搭载的“月船2号”(Chandrayaan-2)探测器成功发射。如果月船2号能顺利着陆,印度将成为继美国、中国、俄罗斯之后,第四大超级航天大国。

印度全国乃至国际社会对此寄予了高度的厚望。

《印度时报》这么评价道:

这项将在太空展开的任务,是印度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我们现在将成为第四太空强国!跟随美国、俄罗斯、中国之后。

莫迪:

这是要铭记在我们光荣史册上的重要时刻!

美国NASN称:

探索太空的任务是艰巨的,我们赞扬印空组将她们的月船二号降落在月球南极的尝试,你们的旅程激励了我们,并期待未来共同探索太阳系的机会。

7月22日,“月船2号”发射  图源:印度空间研究组织

为了这次登月任务,印度可谓是煞费苦心。

首先,在运载火箭方面,ISRO(印度太空研究组织)采用的是号称印度最强国产火箭GSLV Mk.3:GSLV:Geostationary Satellite Launch Vehicle,中文译名:地球同步卫星运载火箭,GTO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4吨,此前已成功发射两次!

它足以保证月船二号在发射的初始阶段不会出现致命性漏洞。

其次,在印度政府出面的请求下,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向月船二号提供了月球表面激光反射棱镜

------这是NASA唯一一次向外国出售探测器,也是阿波罗时代以来人类首次有机会放置新的反射棱镜到月球表面。

该装置能保证反射光讯号沿原发射方向返回地面测站,使信号传输更准确。

对于月船二号失败的结果,戎评并不感到意外。答案很简单:这种技术难度极高的科研任务本应该脚踏实地的向前推进,但印度总理莫迪却把他当作投机倒把的政治工具!

众所周知,莫迪是一位靠迎合民粹主义上台的政客,他对选民最大的诱惑力就是推进印度大国化,而建设太空强国是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环。

莫迪曾在大选时说过:

太空工程将成为印度国防基石之一,会提升印度的国际地位,是实现印度崛起的重要一环。

2019年3月27日,印度大选前夕,在新德里内阁的授意下ISRO宣布印度进行了首次反卫星实验,用反卫星导弹成功击落一枚近地轨道卫星。莫迪随后便在全国电视讲话中大打鸡血:此时此刻我们为印度骄傲,印度现在已跻身太空强国的行列,我们今天所做的目前只有三个国家能做到!

完成反卫星导弹的实验后,接下来就是月船二号的登陆工作。

毫不讳言,在世界范围内,印度仍然是科技实力较为雄厚的航天大国。

但在月船二号的工作中,心怀鬼胎的印度并没有立足于科研项目里最重要的“完成”,而是妄图好高骛远般的“超越”

------超越中国嫦娥的一切成就!

根据ISRO的披露,印度“月船二号”探测器着陆点位于月球南极,如果最终成功,那么印度将成为世界上首个在月球南极软着陆的国家。

为何非是南极不可呢?

这与大国在月球上的竞争有关。不知从何时起,主要航空大国间形成一种潜规则:即在围绕探测月球的过程中,谁完成的技术难度愈大,谁的航空大国地位就愈巩固

通常而言,后发国家突破从无到有的局面,就是从最简单的着手。

实现成功登月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月球正面中低纬度的月海。该区域在经过大量岩浆的冲刷后,地势尤为平坦,不仅通讯良好,且软着陆又安全。当年阿波罗计划所有的登陆区域,无一不是在正面的月海区域。

2013年12月2日,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3号乙型火箭将嫦娥三号探测器送入太空。14日,嫦娥三号在月球雨海西北部成功着陆。

本次着陆,意味着中国成为继美俄之后,第三个进入月球俱乐部的国家。

作为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月球上的稀有金属的储藏量比地球还多。按照国际惯例,未来各国划分月球资源的标准,将是由技术高度决定。

对于美俄而言,玉兔在正面的月海着陆,只是中国实现从无到有的第一步。

所以嫦娥四号只能挑战人类从未做到的事情,以此来奠定中国在月球上的技术地位。

如何挑战呢?

在月球背面着陆!这里面最大的技术难题就是解决通讯的问题,毕竟此前还没有在月球背面传递信息的卫星。

为此,中国在2018年5月21日专门发射了一个中继卫星

------鹊桥号 其次是月球背面多为崎岖丘陵,平坦的月海比较少,不过好在还有一些。

历史上载人和无人登月的分布情况

嫦娥四号完成在月球背面的登陆后,印度就有些纠结了:航天科研项目最忌讳一蹴而就,但倘若按照中国一步一个脚印的做法,印度有生之年就别想在月球俱乐部拿到比中国更大的话语权。

最后,超越中国的政治投机因素力压科研精神,月船二号被派往南极登陆,相当于印度从零基础一次性完成嫦娥二号+三号的所有任务。

月球南极是什么地方?

四面均是崎岖不平的山地,即便是在六十年代就已经完成载人登月的美国,以及技术储备足够丰富的苏联与中国,也从未在月球南极开展过登陆行动,稍微有些许差池,登月车就毁了。

但南极又是一个必须去的地方:根据印度月球一号传回的图像显示,月球南极拥有各大航天强国梦寐以求的水冰沉淀物

------一种既可以分解成氧气,又能组合成火箭燃料的地外物质!

现阶段,由于人类火箭的载重量十分有限,不能搭载足够多的水与火箭燃料,用于深空探索任务。

而月球重量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理论上航天飞行器可以停留在月球轨道上空获取水与燃料,再飞往更遥远的深空。这也就意味着人类若想探索更遥远的深空或在月球建立永久的科研基地,最高效的解决办法就是提取月球南极的水冰沉淀物。

印度月船一号首次在月球发现水

显而易见,如果月船二号成功于南极登陆,那么未来印度在月球水冰资源的划分上,就具备先发性的战略优势!

很可惜,在严谨的航天科研面前,用于政治投机的月船终难逃失败的厄运。

命运多舛的月船系列

2007年,印度政府与俄罗斯联邦航天局达成协议,后者将为印度的探月工程提供一系列技术支持,包括空间推进系统与月球车。

次年10月22日,在印度国产极地卫星运载火箭PSL-C11的搭载下,月船一号在萨迪什.达万航天中心发射升空

------它将悬挂印度国旗,带领13亿印度人开启月球航海时代!

依照ISRO的安排,月船一号将在为期两年的任务中,从近轨道获取高分辨率的月球地质图、矿物图、地形图,并为月船二号提供前期服务。但该探测器仅运行了十个月,便与地面控制中心失去联系。

随后,印度方面就火急火燎的宣布月船二号发射计划!

2011年11月9日12点16分,俄罗斯“福布斯-土壤”火星探测器从哈萨克斯坦拜科努尔航天发射中心成功升空,但在几小时后因主动推进装置未能点火导致变轨失败而告终。

由于福布斯号火星探测器的失败,俄罗斯联邦航天局被迫延缓所有航天计划,其中就包括与印度合作的月船二号登陆器项目。

有鉴于此,月船二号计划被一推再推,直到莫迪上台!

2014年,ISRO宣布将月船二号的发射计划推迟到15年,怒不可遏的莫迪政府直接放弃与俄罗斯的合作,改由印度自己研发登陆器。

因此,月船二号又被印度人视之为国产化最高的航天项目。

印度空间委员会的梅赫塔称:

月船2号是完全自主研发的,也有着私企和学术界的广泛参与。全国各地无数的年轻科学家参与了这项工程,反映了印度科技的崛起。

但对于一心只想搞科研投机的印度政府而言,过程往往是事与愿违!

月球登陆器最核心的硬件就是变推力火箭发动机Variable thrust rocket engine,顾名思义,它是指火箭发动机可以在大范围内调节推力!

为何有这种设定呢?

首先,登陆器在飞行中是处于不断运动的状态,它的质量会跟随燃料的消耗而不断变化。

其次,太空是真空环境,没有重力吸引登陆器降落。

可想而知,如果发动机的推力始终处于恒定不变值,登陆器极有可能因推力过大无法完成登陆,所以登陆器的发动机必须具备大范围调节推力的技术。

在印度之前,成功登上月球的美苏中三国,均研制有变推力火箭发动机。

莫迪与俄罗斯分道扬镳后,ISRO仅凭印度航空工业的水平及人才储备,在短时间内显然没有能力研制出技术难度如此复杂的发动机。但总理莫迪出于政治考量下达的军令,ISRO又无法视而不见。

于是,印度再次展现出它那强悍的外挂能力...

ISRO的办法异常粗暴,既然没有单一的变推力发动机,那就用多个恒定值推力的发动机来解决。

前期多台发动机火力全开,即将着陆时关闭部分发动机!

看上去非常巧妙,但实际操作却有诸多困难。航天发射是一个系统化极强的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任何一个细枝末节的改动,足以改变整个系统。

印度为登陆器增加多个发动机,重量自然上去了。

围绕着发动机重量的变化,ISRO先后修改了发动机数量、燃料、燃油箱数量、轨道器、着陆器支架。改到最后,整个系统的重量极速攀升,直接导致原定的GSLV Mk2火箭升级为推力更强大的GSLV Mk3,但其运载能力在系统大范围增重的情况下仍然捉襟见肘。

总体来讲,由于印度整体性的系统修改,月船二号是典型的带病上阵,问题非常多:

1.运载火箭的问题

GSLV Mk3的运力虽然有4吨,但面对被魔改到四不像的月船二号,推力只能将其打入远地点4万公里的轨道,剩下的距离需要轨道器进行多次变轨。

2.登陆器发动机的问题

航天发射最忌讳的就是把能够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毕竟在外太空操作稍有差池,就会前功尽弃。

拥有变推力火箭发动机的登陆器,仅需要一台发动机就能够完成节流、变推、下降、悬停、降落的所有工作。只要这台发动机不出问题,登陆成功是大概率事件。

反观印度,以调节发动机工作数量解决变推问题,需要根据不同时间和登陆器不同的质量阶段,来反复调整发动机的工作数量。

 一步错,则步步错,容错率空间急剧下降!

3.登陆器温度的问题

同步轨道的航天器,要面临月昼月夜上百度的温差,没有特殊设计的材料显然不能承受如此大的温差。

根据俄罗斯联邦航天局的报告,印度的月船二号并没有经过特殊设计,其寿命只有一个月昼,也就是14天。但它跟随月亮经历月昼月夜的时间,却在二十天以上!

以上只是其中几个关键问题,不代表全部。

事实上,放在世界范围内来看,印度航空工业技术并不弱,且国际环境比中国好得多。

不论是美国的NASA与俄罗斯的联邦航天局,都愿意与印度合作。

比如印俄在月船项目上分道扬镳后,美国NASA以替补身份入场,为ISRO提供深空导航与通信服务,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也在就印度第三次探月计划启动谈判。

有鉴于此,倘若印度能花5~10年的时间来攻关,登陆月球不在话下!

怎奈摊上一个瞎指挥的领导人,失败自然成常态。

这让戎评不禁想到了一位国人:

常申凯:地图开疆、日记强国

------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中印航天之间,差的不止是技术,还有一个钱学森

9月8日,ISRO主席西旺称: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已经确定此前失去联系的月船二号,但尚未与其建立通信连接。

随着月船二号登陆任务的失败,印度失去的不仅是月球俱乐部入场券,还有毕其一役超越中国的野望!

正如前文所言,印度航天工业并不弱,但这些年总在国际上闹笑话。

究其原因,除了决策层在科研项目上做政治的投机倒把以外,最大的问题还是缺乏一个领军式人物对印度航空工业作出详细的愿景规划,导致其科研项目的进程与决策十分混乱。

相比之下,拥有钱学森的中国,实在比印度幸运得多。

大部分国人对钱老的影响力认知,想必都停留在美国海军次长的怒吼

------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的兵力,我宁可把他击毙在美国也不能让他离开。

但真实的钱学森,却比此话的描述强上十倍不止!

被美国国家航天局视为核心部门的喷气推进实验室,其创始人之一就是钱学森。

NASA曾直言不讳的说过:

20世纪最伟大的航天科学家只有三位,他们分别是德国的普朗特(导弹之父)、美国的冯·布劳恩(火箭之父)、中国的钱学森。

在戎评看来,运载火箭和战略导弹只是小试牛刀。

钱老真正的厉害之处,在于他以极具前瞻性的战略眼光为中国航天工业做出一揽子规划,这使得中国航天即便在当时传统工业落后美国近半个世纪的情况下,也能紧紧地咬住世界顶尖水平,并逐渐形成反超之势!

1956年,钱学森回国的第二年,他向国家提交了《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内容涉及航空工业的研究架构、组织建设以及未来蓝图。而彼时,一五计划还未完成,中国工业没有形成体系化!

但正是靠着这份远景蓝图的规划,中国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建立起一台战斗力最强大的航天工业机器。

时至今日,我国的航天工业仍受益于钱老的规划,以及他留下的人才体系。

当然,这还不是最拍案叫绝的!

20世纪60年代,钱学森为中国撰写了第一本高等院校航天专业基础教材,名为《星际航行概论》。该书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与计算,有效的论证了星际航行的可行性。

我们来感受一下部分目录的画风:

1.7恒星世界的宇宙航行

9.1星际航行中通讯工作的重要意义。

9.2星际航行中通讯系统的有效功率。

9.6星际通讯的设备要求

12.5星际航行中人的生活条件

12.7长旅程星际飞船中的生态学系统

在仅仅实现登月的20世纪60年代,如果作者不是钱学森,你敢相信名为《星际航行概论》的书是一本货真价实的科研教材,而不是狂想的科幻小说吗?

所谓伟人,就是见常人所不能见、思常人所不能思,行常人所不能行。

中国有钱老可以得星辰,印度有莫迪足以失宇宙!

中印航天工业之间,差的不止是厚积薄发的技术,还有一个伟大的钱学森!


贴主:wmx_q于2019_09_10 11:53:55编辑
喜欢wmx_q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wmx_q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网际谈兵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