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网际谈兵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浅谈穿甲弹发展史,只要炮口动能足够大,板砖也能穿甲?
送交者: 不清不楚[♂☆★★声望品衔11★★☆♂] 于 2019-10-21 15:46 已读 1193 次 2 赞  

不清不楚的个人频道

有关穿甲弹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海战,但是当时人们对于穿甲弹的使用还不是很普遍。直到坦克风风火火的杀入战场后性能得到大幅改进的穿甲弹才正式登上了战争的主舞台,下面我们就从历史的脚步来详解一下穿甲弹的发展历程。
普通穿甲弹

6park.com

▲普通的尖头穿甲弹,这种弹药的气动外形较好,在侵彻一些韧性装甲时有较好的表现,但是在面对一些高强度的装甲时头部特别容易破碎,而且在以一定角度击中目标时容易发生跳弹,一些小口径的防空穿甲弹还会在其头部辊压一个风帽提高弹头弧形部母线,从而进一步优化气动外形,减少空气阻力。

普通穿甲弹是一种等口径的旋转稳定弹药,这种穿甲弹由于其特殊的穿甲价机制,目前只装备一些小口径火炮,这种弹药通常为实心结构,同时配备曳光管。为了提高对一些轻装甲目标的击穿后效,有些穿甲弹还会预装少量的炸药并配备弹底的延时引信。这种弹药被称之为半穿甲弹,或者称之为穿甲爆破弹,一般来说海军会大量使用这些弹药,因为舰艇的装甲密度相对于坦克来说还是很小的,现在舰艇在抵御弹药攻击时基本已经放弃了硬抗,而且舰艇大量的舱室空间比较大,密封性也极高,所以必须通过爆炸来增强穿甲弹的后效作用。通常海军用的半穿甲弹都会适当的扩大药室提高装药量,当然这样做的后果就是穿甲能力会大幅下降。 6park.com

6park.com

▲钝头穿甲弹,这种弹药在接触装甲后不容易跳弹,头部也不容易破碎,为了优化气动外形,会为其安装一个风帽

传统的尖头穿甲弹头部易碎,而且特别容易跳弹,进而就发展出了一种钝头穿甲弹,这种弹药最大的特点就是弹头为球面、蘑菇面或者平面等钝头面,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改善弹药着靶时的受力状态,大幅减少跳弹的几率。而且这种弹体的头部不容易破碎,从而造成剪切活塞破坏,比较适合对付一些高强度装甲或者非均质钢装甲。在钝头弹的基础上进而发展出了一种被帽穿甲弹,被帽的作用其实和钝头部的作用差不多,就是在一个尖头弹的顶部焊接了一个钝形被帽,被帽使用的是一种低强度的韧性材料,同时被帽的顶部也会经过淬火处理,用于提高强度利于在装甲表面开坑。这种弹药在接触到装甲目标时也会产生转正效果,而且其被帽是三向受压的,从被帽传递到弹头的应力极小,从而起到了保护弹头的作用。其后部的尖弹头也利于进一步侵彻装甲,最后在以滚压的方式在头部安装一个风帽使弹头呈现流线型,优化气动外形。 6park.com

6park.com

▲被帽穿甲弹,被帽可以起到钝头的作用,其实普通的等口径穿甲弹都会在弹体头部车制断裂槽,这样就可以控制弹头的破碎,防止破碎延伸到药室,从而影响爆炸威力
次口径穿甲弹

到了上世纪40年代,坦克主炮的口径和威力越来越大,同时坦克的装甲也是越来越厚,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穿甲弹越来越难以为继,随着炮弹质量的增加,炮口初速很难提上去,比动能也是越来越小。在这种情况下就出现了一种内置有高密度碳化钨弹芯的次口径穿甲弹,这种炮弹最大的特点就是在炮膛推行和膛外飞行阶段弹丸都是等于口径的,等到弹药接触到装甲以后内部的次口径高密度碳化钨弹芯就会对目标起到侵彻作用。因为炮弹能量的消耗是随着弹孔容积的大小而改变,就是在弹孔容积不变的的情况下单位长度弹体的消耗量也基本不变,所以侵彻体的直径不宜过大,同时较轻的弹丸更容易提高炮口初速,进而提高穿甲威力。 6park.com

6park.com

▲次口径穿甲弹的穿甲过程

次口径穿甲弹主要由弹体和弹芯组成,从外形上可以分为线轴形次口径穿甲弹(弹丸质量相对于后者较轻)和流线型次口径穿甲弹(具有良好的气动外形,阻力较小)。次口径穿甲弹最主要的部分还是弹芯,这种高密度的侵彻体主要由碳化物构成,直径通常只有炮口口径的0.3到0.5倍,最后再适当的加入少量的钴、镍等金属,可以大幅提升弹芯的强度、密度和耐高温能力,这种弹芯在极高的温度下也能保持一定的物理特性,而且这种合金弹芯抗压但是不抗拉,在穿透装甲突卸载后,弹芯会在拉应力的作用下破碎,产生大量炙热的金属破片,杀伤内部人员的同时还具备一定的燃烧效果,是非常理想的侵彻体。 6park.com

6park.com

▲线轴形次口径穿甲弹气动外形差,速度衰减强;流线型次口径穿甲弹弹丸质量较大

弹体主要的作用就是维持弹丸的强度,支撑弹芯,并通过旋转保持弹丸的稳定性。因为弹体不参与穿甲过程,所以其材料强度极低而且质量较轻,在接触到装甲后会留在表面,当弹丸垂直入射时首先是风帽和弹体接触装甲表面,但是当入射角过大时弹体和弹芯就会出现同时接触装甲表面的情况,这样一来弹体的部分能量就会消耗在破坏自身上,而且在入射角过大还会导致弹芯跳蛋或者是折断。弹体的能量在传递到弹芯的过程中还会出现一定的损耗,为了最大限度的降低这种无谓的损耗,两者之间会添加一定的油粉,这样既利于分离还能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
脱壳穿甲弹

6park.com

▲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的常见弹体结构

次口径虽然能大幅提高弹芯的比动能,但是该弹的气动外形普遍较差,速度衰减也十分的明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随着坦克穿甲技术的突飞猛进,很快就发展出了一种脱壳穿甲弹。穿甲弹的着靶比动能和弹芯材料的密度、弹体的直径或者说是长径比、着靶速度有着直接的影响(靶比动能和炮口动能不同,靶比动能是指弹丸着靶时的动能),在炮口动能一定的情况下想要提高着靶速度就必须减少弹丸的质量,减少弹丸的速度衰减量。脱壳穿甲弹就是将整个弹体分为飞行部分和脱落部分,出膛以后脱离部分脱离,只剩下飞行部分高速飞向目标,因为飞行部分的直径较小,质量和密度都极高,所以阻力较小且存速能力强,速度衰减量就低,故而着靶速度就比较大。 6park.com

6park.com

▲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的脱壳过程

上世纪60年代苏联首先为自家的115毫米滑膛炮装备了这种新型杆式穿甲弹,这种弹药的出现是穿甲弹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其飞行部分的直径远远小于脱落部分,而且必须具备独立的飞行能力,为了最大限度的提高穿甲威力,这种弹药的飞行部分和弹体部分的质量比极大,飞行部分采用高密度的钨合金或者是贫铀合金,长径比在加装了刚性套筒后最高可达60多。脱落部分则采用超高强度的低密度铝合金(这部分的质量也被称之为消极质量),可脱落的弹拖可以在膛内起到定心的作用,同时负责传递火药的燃气压力。弹托飞离炮口后在火药燃气和空气动力的作用下脱离,脱离过程对弹丸的密集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脱离过程中要求弹托对弹丸的碰撞、摩擦、和空气干扰要被控制在最低。 6park.com

6park.com

▲旋转稳定脱壳穿甲弹的常见结构,为了降低跳弹几率,其头部装有一个钢制被帽,最外侧则是用于优化气动外形的风帽,因为弹芯长径比被飞行稳定性所限制,威力很难被提升,所以这种弹药很难对付现代的复合装甲、附加装甲等

说完了滑膛炮的脱壳穿甲弹的再来看一看线膛炮装备的脱壳穿甲弹,上世纪70年代针对线膛炮特殊的稳定机制研发出了一种旋转稳定的脱壳穿甲弹,这种弹药在炮膛时底部的尼龙弹带嵌入膛线使得弹体高速旋转,位于中央的弹芯在摩擦力的作用下也会跟着旋转,飞出炮膛后位于弹体前部的定心瓣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冲破尼龙定心完成脱离,后部底拖在空气阻力的作用下和弹芯分离。但是该弹的复杂度较高,大量的细碎零件带来的就是消极重量的居高不下,此外这种弹药受到飞行稳定性的限制,弹芯的长径比一般只有5左右(弹芯直径比较大),这就直接导致了其穿甲威力远远不如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直到70年代末一种全新的相对转动双层塑料弹带被研制出来,这才让线膛炮发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成为了可能。现如今这种旋转稳定脱壳穿甲弹只在小口径线膛炮才有应用。

喜欢不清不楚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不清不楚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网际谈兵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