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网际谈兵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苏联两栖战车发展史,从T-37到PT-76,用鲜血和教训换来的崛起
送交者: wwwyu[♂★★★★声望勋衔18★★★★♂] 于 2020-01-19 22:54 已读 1084 次 1 赞  

wwwyu的个人频道

1945年8月18日凌晨四时,苏联少将格涅奇科下达了炮击洛帕特卡角日本守军的命令,苏军在二战的最后一场战役——千岛群岛战役正式拉开了帷幕,在大约20分钟的猛烈炮击下,苏联红军发起了登陆作战,然而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进攻从一开始就变得十分困难,两栖作战是公认难度最大的作战模式之一,缺乏经验和准备的苏军很快就因为协调不当出现了混乱,其次因为天气的原因使得苏联航空兵整个上午都不能提供支援,而且驻守该处的日军是在原有守备部队的基础上组建的,长期巩固和加强岛上的防御工事,虽然士气上不如苏军,但是就战斗能力来说丝毫不弱。日军很快就从炮击的慌乱中缓过神来,用火炮轰击正在登陆的苏军,就连苏军登陆指挥员所在的军舰都因为炮击而短暂的失去了指挥能力。 6park.com

6park.com

▲千岛群岛战役画像,上图苏联士兵顶着日军的炮火艰难向滩头推进,除了战舰上的重炮外,这写士兵没有任何的重武器可以支援

这时候苏军暴露出了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重型火力的严重不足,登岛的部队没有足够的火力去压制日军。为此第二批次登陆的苏军不得不临时改变登陆场地,并开始优先卸载重武器,为此苏联工兵还临时搭建了一个木制码头,但是日军的炮击还是使得大量的重装备滞留在海上。就在苏军在舰炮的支援下艰难的往内陆推进时,一支日军在18辆坦克的支援下企图切断这支登陆的苏军并将其围歼,好在陆战能力过硬的苏军依靠100多条反坦克步枪和4门45毫米战防炮击退了日军的进攻(这是登陆苏军所有的重武器)。就在双方陷入胶着时,日军接到了停止了一切抵抗的命令,苏联红军虽然赢得了胜利,但是这场战役也让苏军吃尽了没有两栖登陆战车的苦头。 6park.com

6park.com

▲苏联北高加索地区的库班河流域,然而这仅仅是苏联众多河流中小小的一条,越往西走,河流分布就越密集

不仅仅是如此,1945年的苏联红军虽然战斗力十分强大,但是这种强大是畸形的,尤其是在两栖登陆作战方面,一个事实是苏联红军在整个二战期间都没有能力发动一场像样的两栖登陆作战,更别提盟军诺曼底登陆那种规模了。虽然苏军的运输船运载了足以碾压日军坦克的T-38/85,但是这种不具备两栖能力的坦克根本运不上岸,在鲜血的教训下苏军开始大力发展两栖装甲力量,可是有趣的是早在二战之初苏联就是世界上最大的两栖坦克拥有国,下面我就来说道说道苏联曲折的两栖装甲战车发展之路。
战前的辉煌

6park.com

▲英国人早期的两栖坦克,为了提供足够的浮力,车体被做的异常宽大,此外也有个说法是早在1916年一个名叫柴可夫斯基的俄国人就设计出了一款水陆两用的战车

这里让我们暂时回到坦克的发源地英国,世界上的第一辆水陆两栖坦克也是英国人发明的,早在一战末期英国人就在自家的马克9型坦克上面进行了潜渡实验,只不过这种坦克并不能算作是严格意义上的两栖坦克,只是在坦克两侧各安装了一个“驼”式的浮箱,坦克依靠浮箱产生浮力并通过履带划水前进,只能称之为是具备浮渡能力的坦克而已。一战结束后英国人利用这辆浮渡型马克9的经验研制了世界上第一辆两栖坦克——D式中型坦克,之后英国人的“卡登-洛伊德”A4E2两栖坦克大获成功,但是这种新型技术并没有获得西方的重视,因为一战期间的几次登陆作战规模很小,只是利用登陆人员进行骚扰和侦查,以当时的认知没有人会想到利用“卡登-洛伊德”A4E2两栖坦克进行大规模的两栖登陆作战,于是两栖坦克技术便被停滞。 6park.com

6park.com

▲俄国人设计的一款水陆两栖坦克,该坦克采用轮履两用技术,采用双炮塔设计,从外形上看该设计极其落后,基本在一战早中期的水平,但是该水陆坦克采用的却是喷水推进装置

然而这项技术意外地获得了苏联人的青睐,因为苏联的道路系统很不发达,广袤的领土上遍布河流、湖泊、沼泽等复杂地形,恰逢此时苏联红军正在进行工业化建设和红军的机械化建设,普通的车辆在这些复杂地形的通过性极差,两栖坦克却可以完美的解决这个问题。然而两栖坦克毕竟不是坦克,其技术难度要比普通坦克高很多,恰好苏维埃刚刚成立,这些技术一时间内很难被攻克,而掌握技术优势的西方对新生的苏维埃充满敌意,根本不可能提供给苏联。尽管苏联有意愿和需求,但也只能是干着急。这时候西方爆发了金融危机,而实行计划经济的苏联并没有卷入这场危机。于是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技术、人才等开始流入苏联寻找市场。于是在这段时间苏联的工业化和红军的军事工业能力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6park.com

6park.com

▲迫于对坦克涉水能力的迫切需求,其实苏联也进行过自我尝试,上图的PT-1水陆坦克就是在BT系列快速坦克的基础上研制的,该水陆坦克依然采用轮履两用的设计,从上图可以看到两具螺旋桨和相对应的尾舵,在水面时黄圈内的排气管可以向上竖起,不过该战车的水面能力极差,并没有被大量装备

其实美国等西方国家也是严格要求技术向苏联的输出,比如一些先进的军事技术输出还是被严格限制,但是问题在于民用工业和军事工业是没法分开(比如任何一个民用汽车厂都具备军事意义和潜力,战争期间稍微改进一下就能生产军用车辆),而且西方世界对上面的限制并不很严格,这样一来以“卡登-洛伊德”A4E2两栖坦克为代表的技术就很容易的输入到了苏联。原本就对坦克涉水能力有需求的苏联一得到技术就开始了研制工作, 根据西方的技术苏联很快就成功研制出了T-33水陆坦克,该坦克几乎就是“卡登-洛伊德”A4E2的翻版,整车的尺寸较小,提供的浮力极其有限,于是这款并没有多大使用价值的T-33就没有获得量产。 6park.com

6park.com

▲卡登-洛伊德A4E2水陆坦克和T-33水陆坦克的对比图,两者的关系就是照抄

在T-33的基础上苏联又吸取经验成功研制了T-37水陆坦克,虽然该车的整体设计还是参考了卡登-洛伊德”A4E2,但是苏联人在增大浮力方面做了重大的改进,首先就是为坦克减重,T-37整车重量为3.2吨,但是车长和车宽都被放大,该车装备一台嘎斯AA型水冷汽油机,可提供大约40匹马力的动力,采用螺旋桨推进,当坦克挂水上挡时发动机的动力可以直接通过传动杆传到尾部螺旋桨上,转向时则依靠尾部的尾舵,水上最大行驶速度为6公里每小时,陆地最大行驶速度为40公里每小时,最大行程为230公里,在T-37的基础上苏联人又改进出了T-37A型水陆坦克,该车主要增加了整体的浮力、装甲厚度以及一个全新的炮塔,装备一挺DT型7.62毫米机枪(备弹2140发),有些指挥型T-37A还加装了电台。 6park.com

6park.com

▲T-37坦克的尾部特写,该坦克体形小,抗风浪能力差,水上性能也不是太好,在T-37的基础上还改进有一款T-38水陆坦克,T-38将驾驶室从左侧移到了右侧,机枪炮塔则是从右侧移到了左侧,两者正好相反,如下图 6park.com

6park.com

T-37的总产量超过了1700辆。这一数字让苏联成为了当时当之无愧的水陆坦克第一强国,很快苏联又利用现有的技术发展出了更大更强的T-40水陆坦克,不过这两款坦克还是没能跳出“卡登-洛伊德”A4E2的框架,整车重量上升到了5.5吨,功率也增加到了85匹马力,其余所有的动力装置都和T-37A几乎相同,装备一挺12.7毫米炮塔机枪(备弹500发)和一挺7.62毫米车体机枪(备弹2160发)。水上行驶同样采用了螺旋桨加尾舵的配置,不过T-40还有一个最大的亮点,那就是平衡悬挂被替换为了更加先进的扭杆悬挂,这对提高T-40的陆地通过性起着积极的作用。 6park.com

6park.com

▲T-40水陆坦克前后图,该战车体型上比T-37更像是一条船,而且首上有防浪板,尾部的一具螺旋桨配有两面尾舵
二战的停滞

但是T-40水陆坦克的产量只有可怜的300多辆,因为不久之前发生的一场战争彻底改变了苏联人对轻型坦克的看法,那就是1936年发生的西班牙内战,在此役中装备T-26、BT系列快速坦克的西班牙共和军依靠小口径坦克炮轻松战胜了西班牙国民军仅装备机枪的一号坦克和CV-33坦克,但是在没有空中支援和地面部队的配合下,T-26和BT系列快速坦克在国民军防御阵地和Pak-35/36战防炮的联合打击下损失殆尽。于是以苏联和德国为主的欧洲强国开始发展火力、机动、防御三点更为均衡的中、重型坦克,其实西班牙内战已经注定了苏联这些T-37、T-40水陆坦克的命运,因为这些坦克设计之初就是为了应对苏联复杂的地形,从根本上来说只是具备一定涉水能力的轻型坦克。 6park.com

6park.com

▲战争初期被苏军遗弃在路边的BT系列快速坦克,其实这也是初期苏联规模庞大的轻型坦克(包括水陆坦克)最真实的缩影,早在西班牙内战和苏芬战争中,这种火力和防御都偏弱的坦克就被证明了不适合激烈的一线消耗战

卫国战争爆发初期,这些水陆坦克在德军一个又一个的铁钳下损失殆尽,除了苏军前期糟糕的指挥和准备不足外,这种轻型坦克在激烈的一线战斗中根本消耗不起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于是这支世界上最强的水陆坦克部队在早期毫无意义的战斗中被毫无作用的损失了。随着战争的进行,苏联各大坦克厂纷纷东迁,而且重组后的工厂在巨大的战争压力下也开始奉命全力生产中型坦克和重型坦克,自此苏联的水陆坦克技术就完全陷入了停滞不前的状态,于是就有了文章开头苏联红军在千岛群岛的窘境,不过在激烈的消耗战中苏联人却积累了大量的装甲战车使用经验(这其中当然也包括两栖装甲力量)。
战后的崛起

6park.com

▲正在接受测试的“740工程”原型车,该车就是后来的PT-76

二战结束后的1946年,丘吉尔的铁幕演讲正式拉开了冷战的大幕,这时候河流密布的东欧就成为了苏联眼中未来的主战场(其实早在苏联反攻德国时东欧河流密布的地形让苏军吃尽了苦头),其次为了避免千岛群岛登陆战那样的惨剧发生,研制一款水陆坦克就成为了苏联的当务之急,于是在1950年车里宾雅斯克的基洛夫工厂成功设计出了PT-76水陆坦克。早期PT-76承担的是侦察的任务(直到1961年才正式装备苏联海军陆战队),至于应对东欧复杂地形则更多的是交给工兵部队和舟桥部队(这也是苏军从二战中得出的经验)。虽然暂时和大海无缘,但是PT-76的设计却非常的具有前瞻性和革命性。 6park.com

6park.com

▲海面上的PT-76和河面上的T-40,从车体的对比中就可看出T-40更像是一辆车,可以应对江河就行,而PT-76更像是一条船,不仅仅是内陆江河,还得承担海面上的行动任务

首先就是和t-37、t-40这类坦克相比,PT-76宽大的车体可以提高极大的浮力(一般两栖车辆的浮力储备系数在车体重量的20%-30%之间最佳,而PT-76的这一数值是28%),然后配合可以竖起的防浪板,能从容地应对水文更加恶劣、更加复杂的海洋(之前的T-37和T-40仅仅是为了应对内陆湖以及河流,很难在恶劣的海况下平稳行驶)。此外采用短距单销小履带、大直径中空负重轮、独立扭杆悬挂的PT-76在沼泽、稻田、浅滩等复杂地形下也具备极高的通过能力。战车装备一台6缸直列水冷发动机,可提供240匹马力的动力,最大行驶速度为44公里每小时。 6park.com

6park.com

▲PT-76尾部喷水口特写,当前的喷水口是被活门完全关闭的,活门可以控制水流量

再回到水面,PT-76一个最大的亮点就是采用了喷水推进系统,在车体尾部两侧分别设置了一个喷水孔,当坦克挂水上挡时发动机驱动带桨叶的轴流泵工作,水流喷出尾部的喷水孔利用反作用力驱动战车在水面上行驶。喷水推进最大的优先就是速度越高效率越高,而且抗空泡能力极强(普通螺旋桨会被产生的空泡严重腐蚀),而且不会产生较大的共振,能量转换效率极高,所以喷水推进对于小型船只来说更加合理。在转向时一侧的喷水孔会减少喷水量或者就不喷水再或者是干脆就反喷水。而在海上倒车的时候除了挂倒挡外,在一些短距倒车时两个喷水孔也可以同时反喷,极大的提高了水面灵活性。 6park.com

6park.com

▲D-56T型42倍口径76.2毫米坦克炮炮尾特写,该炮虽然在反坦克方面能力不足,但是用于支援两栖登陆已经够用了

在火力方面PT-76装备一门D-56T型42倍口径76.2毫米坦克炮,该炮最大射程在12公里左右(最大直射距离为4公里),可发射普通榴弹、破甲弹、穿甲弹、燃烧弹等多种弹药,射速为7发每分钟。辅助武器为一挺7.62并列机枪和一挺12.7毫米高射机枪,不过相比于坦克,PT-76更加强调的是火力支援的能力。最后该战车防护能力极差,仅能防御机枪等轻武器的攻击,而且缺乏三防装置(在后期的改进型中加装了三防装置)以及有效的夜战能力(只有驾驶员有一具红外夜视仪,视距仅为60米)。这样一来该两栖战车不仅能够执行侦察、警戒等任务,同时也可以直接从登陆艇驶下参与抢滩登陆作战并提供火力支援,鉴于苏军在二战期间停滞不前的水陆坦克技术,1950年的PT-76堪称是一个苏联式的奇迹。 6park.com

6park.com

▲BTR-50多功能两栖运输车,可以看到该车竖起的防浪板以及一挺机枪,该车还可以在车体后部驼运大型装,为此设计师还专门为其在前部安装了一具绞盘,该车没有顶部装甲,只是两个可以打开的大舱门,侧面也有一个舱门,下图是该战车的乘员舱内部图 6park.com

6park.com

此外在PT-76的基础上苏联人还研制了一款可运载人员、装备、货物的多功能两栖运输车——BTR-50,首先去除了PT-76的炮塔并加高了中部的乘员舱,可容纳18到20名步兵,车辆采用非密闭式的设计,没有固定的顶舱装甲。同时也可以将人员换成物资(运载物资时座位可以折叠),对于大件的武器装备则驼运在战车后部的顶盖上,在一些特定情况下驼运在后部的火炮可以直接射击,除此之外所有的结构都照搬自PT-76,不过该战车有一个毛病,那就是动力舱后置,乘员舱中置的设计既不方便步兵的投放,在运载物资的时候也非常的麻烦。但不管怎么说,PT-76和BTR-50成为了战后苏联两栖装甲力量崛起的标志。让苏联一跃成为了两栖装甲力量强国。 6park.com

6park.com

▲我国的第一款水陆坦克63式就是根据PT-76为蓝图设计的,当时该战车曾创下了横渡琼州海峡的壮举,目前在包括越南在内的很多国家,PT-76依然是主力两栖战车

写到这里突然想起一个段子,美国设计师问苏联设计师坦克设计灵感从哪里来的,然后抽着马合烟的苏联设计师说:“十六万七千多辆红军坦克在一千四百一十八个日夜的钢铁厮杀下,以八万三千五百辆的巨大损失将德国法西斯从莫斯科城下一路反杀到柏林国会大厦下的必然结果”说白了就是用鲜血打出来的经验和灵感。

喜欢wwwyu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wwwyu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网际谈兵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