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网际谈兵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孟晚舟回家,不用走,要用飞!引渡法专家:胜诉机会较大
送交者: 狂心中[♂☆★★★★如狂★★★★☆♂] 于 2020-05-27 20:32 已读 922 次  

狂心中的个人频道

5月27日也许是个普通的礼拜三,但对华为副董事长兼首席财务官孟晚舟、对华为、对中国,以及对中美关系,中加关系以及美加关系,都不普通。


  孟晚舟不畏艰险,迈步向前

  因为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最高法院将在27日就对孟晚舟的指控是否符合双重犯罪标准作出裁决。届时法官Heather J. Holmes霍姆斯将在当地时间5月27日上午9时通过电子邮件方式,将裁决结果发送给孟的律师和加拿大检方的律师。但他们不能向任何人透露这一决定,包括孟晚舟本人、加拿大当局或美国司法部。上午10时,该法院将开庭宣布裁决并解释理由,而上午11时,记者们才将被允许发布裁决结果,届时该结果也将在法院网站上发布。


  Heather J. Holmes2018年6月被任命为助理大法官

  根据目前情况,温哥华律师、引渡法专家博廷(Gary Botting)预估,孟晚舟获胜的机会约有七成。

 虽然此前有评论人士及法律界人士指出,孟晚舟银行欺诈指控发生时,加拿大其实对伊朗也有制裁令,只不过此后取消,因此这可能也将成为认定双重犯罪的重要依据。对此,博廷就解释称,联合国曾通过对伊朗的制裁决议,加拿大确实也曾加入制裁行列,不过问题在于在此案中,美国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及规定内容,而不是联合国的相关决议进行制裁。加拿大虽然认可其中一些内容,但并非与美国的版本完全一致。而博廷进一步指出,“美国在此案中试图扮演世界警察的角色,但却没有这个司法权限。”


  如果27日法官裁定双重犯罪要素不成立,孟晚舟会立即获得自由,《引渡法》没有任何一款规定当事人可继续羁押。博廷说:“由于最高法院是宪法法庭,但上诉法庭却不是,我不认为上诉法庭会准许继续羁押当事人。”

  因此,只要孟晚舟胜诉,此案就会宣告结束,法庭会下令解除她的电子脚镣,她可立即获得自由并有离开加拿大的权利。此前有多宗引渡案例显示,即使检控方选择上诉,也无法仅以上诉为由,要求上诉庭下令再次羁押或限制被告离境。


  这可能是孟晚舟最“重”要的首饰

除了上述令人欣慰的消息外,而李老湿还观察到另一条微妙的新闻,美国媒体曾经透露,美国司法部在5月7日提交给纽约东区美国地区法院的一份文件中说,其担心孟晚舟试图从华为起诉美国的官司中搜集证据,以便在加拿大“对美国刑事起诉提起诉讼”。

  而另据一项已经生效的美国法院命令显示,美国已经禁止华为公司将美国检察官指定为“敏感材料”的任何证据带出美国,也禁止美国以外的任何人对材料进行审查。

  原来,这是由于在双方诉讼过程中,华为在美法律团队曾经收到过不少由美国政府掌握并包含孟晚舟引渡案件证据的文件。而美国检察官虽然嘴上表示此举是担心孟晚舟可能会利用证据来“吓唬潜在证人,并阻止他们出庭”,但李老湿认为这些证据中,肯定有涉及美国无视他国法律和国际准则,违法在加拿大对孟晚舟实施逮捕的细节。


  希望孟晚舟和亲友为即将到来的宣判加油打气最终成为欢庆胜利

  而这也将影响孟晚舟案的另一个可能的发展方向,即如果法官认为孟的“双重犯罪”成立,那么孟晚舟的法律团队将立即上诉,这也会触发新一轮法律辩论,而辩论焦点则会转移到加拿大警方等部门在温哥华机场逮捕她是否合法的问题,而在这一案件中,孟晚舟是原告。因此,即使在“双重犯罪”中孟晚舟败诉,美国想就此带走“人质”,也没那么容易。

  虽然已经不要脸到极点的美国可能在最后宣判之前搞鬼,比如通过卑鄙的手段威胁法官,甚至在孟晚舟胜诉后再搞点幺蛾子,比如以其他莫须有罪名再次逮捕孟晚舟。但我们还是再次希望主审此案的法官霍尔姆斯女士,能够想想特朗普对世界女性种种不尊重的污行恶语,想想自己之前为各种权利受损,甚至身体受侵害的女性打抱不平的法官生涯。因此,我们再次热切盼望正义能够得以伸张,离家的孩子能够早点回家,而且不用走回去,而是飞回来。


  总是伤痕累累,也要飞回家去(李老师敲黑板)

 2019年5月16日,美国将华为列入“实体清单”。

  2020年5月15日,美国商务部发布了旨在切断华为芯片供应链的出口管制新规。

  时隔1年,美国升级了对华为的制裁,这一次,它要求全世界所有供应商在和华为做生意之前必须获得美国的许可。

  美国商务部长罗斯对此新规是这样解释,尽管美国商务部去年采取了“实体清单”行动,但华为及其外国分支机构仍加大了努力,通过本土化努力破坏了基于美国国家安全的限制。

  罗斯口中的“努力”,在于他看到了华为这一年来的逆境生长成果:2019年华为实现营收8588亿元,同比增长19.1%;2020年第一季度销售收入1822亿元,同比增长1.4%。

  既然“实体清单”起不到打压华为的作用,那就加大火力把华为能走的路都堵死,有网友认为,这次才是华为的至暗时刻。

  日本、苏联和欧盟的失败经验似乎能验证这一说法:

  一.日本

  日本在二战后能实现经济腾飞,很大程度是得益于美国的援助。那个时候,日本制造的电子产品、纺织品、汽车等产品几乎占领了整个美国市场,眼看美国制造业备受冲击,不少丢失工作的美国民众将所有问题扣在了日本身上,至此,美国民众高喊“抵制日货”、“第二个珍珠港”等仇日口号,拿起大锤就把日本车砸碎。

  当时美国政府不但没有叫停这种极端民族主义行为,还借势拿占据美国家电市场巨大份额的东芝开刀,以“向苏联秘密出售4台九轴五联动大型数控螺旋桨机床”为由咬定东芝“通共”,这还不够气人,让人拍桌的是,日本警视厅应美国要求,亲手抓住将东芝的两位高管,随后,时任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放下身段亲赴美国道歉,东芝高管还花费上亿日元在美国50家报刊上整版“悔罪广告”。

  之后的第二次半导体协议,日本依旧照收不误,造成的结果不仅是整个半导体产业元气大伤,是日本在互联网时代的缺席。

 二.苏联

  长达44年的美苏冷战,美国打下胜仗所用的伎俩与现在对华为实施的制裁如出一辙。

  1949年,美国国会通过新的《出口管制法》,将禁运范围扩大到与战略物资密切相关的技术资料,管制对象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

  1979年,美国又颁布《出口管理与控制法》,它不仅可以停止美国的出口,也可以停止其它国家的出口,长臂管辖就是从这里就开始的,换言之,不仅美国本土公司出口产品需要遵守这个条款,所有的海外分公司以及所有使用美国技术的外国公司也都要遵守这个条款。

  当时的苏联,经济本就不如美国,以工业为主的工业结构严重失衡、军备竞赛还在继续拖垮经济,美国再从技术上卡住苏联脖子,打下胜仗也不过是时间问题。

  三.欧盟

  “形聚神散”的欧盟在面对美国胁迫下有团结过吗?

  “欧洲团结是不存在的,那只是一纸童话”,在新冠疫情爆发时塞尔维亚总统含泪说下此话。

  往回看,我们照样能看到相似的历史,德意志银行董事会阿尔弗雷德·赫尔豪森旨在为切断美国财路,削弱美国在欧洲的影响力而提出中欧重建计划,不料赫尔豪森遭遇袭击,法国为了“明哲保身”,也不得的让欧洲复兴开发银行变成一个“普通”银行,中东欧国家照样需要变卖主权、资源来换取美国的贷款。

  把这一个个失败例子看下来,华为还能赢吗?我们中国还有胜算吗?

  有!因为日苏欧这些失败例子在中国找不到影子。


  日本在二战后与美国所建立起来的是从属关系,它在经济、政治甚至军事方面都被套上了镣铐,而中国至始至终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

  欧盟没能抗住美国的压迫,是因为他们从来就没有真正地团结在一起;日本制造业在面对美国的打压一昧忍让,完全没有了负隅顽抗的血性。但论血性、论团结,咱们中国人有,以华为为代表的国产品牌我们引以为傲,更力挺到底,不论是疫情这样的突发事件、还是一众西方国家的种种侵犯行为,我们都能给迅速地拧成一根绳子。

  二

  当时苏联的经济总量最高也只相当于美国的60%。而中国的经济总量目前是美国的67%,并且这个占比会在日后变得更大。至于制造业,单单一个口罩产能就看出了差别,尽管目前中国制造业不是最强,但已经是最大。

  再者,与美国技术之间的较量,苏联本就处于下风,而这次中美技术战,中国有与美国平起平坐的资本,“4G时代看苹果,5G时代看华为”,美国不断阻碍华为所引领的5G时代,可它阻挡得了时代发展的洪流吗?美国强行走孤立主义,强行逆转全球趋势,难道不是在作茧自缚?

  总而言之,不论从哪一个维度看,中国就都不同于以往失败了的日本、苏联和欧盟。这场中美技术战不是华为自己在打,身后还有国家在兜底,有亿万中国人在力挺,除了胜利,我们哪有路可以走?

喜欢狂心中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狂心中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网际谈兵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