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网际谈兵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1953年,美军炸塌志愿军坑道,团长、参谋长等114人被活埋
送交者: wwwyu[♂★★★★声望勋衔18★★★★♂] 于 2020-10-27 20:54 已读 1544 次 3 赞  

wwwyu的个人频道

本文作者熊黎明,作者提到的父亲即志愿军老兵熊梦周。熊梦周,16岁加入西北野战军,参加了解放大西北的战斗,1952年和1953年两次入朝参战,为志愿军第1军第7师作战参谋,1976年从陕西省军区转业。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我的手机上传来大哥三岁的小孙子一扭一扭踏着步,用稚嫩的童声演唱《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的视频。大哥说这首歌是他小时候父亲教会他唱的第一首歌,现在他也要把这首歌教会他的孙子,成为孙子会唱的第一首歌。三岁的小孩子并不会知晓这首歌的深刻含义,但其中却寄托着大哥的情怀。我非常理解大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经历和情结,大哥在军营里长大,听着军号声成长。从小就把曾经两次入朝参战的父亲视为崇敬的偶像,并以此作为家族的荣耀。其实,父亲不仅教会了大哥唱这首歌,也教给了我们家里的每一个孩子,因为这是他亲历过的战争之一,也是他一生都不能忘却的记忆。我的二哥幼时因记不住歌词,将歌中的“跨过鸭绿江”唱成“花姑娘娘”,还在军区大院里成为笑谈。 6park.com

6park.com

70年前发生的那场战争,硝烟已经散去,离我们已经很遥远了,甚至被许多人遗忘。但它是我们的父辈曾经参与过的战争,因而在我们的家中依然留存着战争的印记。至今大哥和我还保存着父亲参战时留下来的一些照片和印着“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字样的搪瓷茶杯。虽然岁月已经让照片变得发黄模糊、茶缸上斑驳留痕,但它们承载着我们对已经逝去多年的父亲的深深怀念和敬意,也记录着一段难以忘却的悲壮历史。 6park.com

志愿军跨过鸭绿江 6park.com

1950年10月25日,成立不久的新中国被迫参与了这场极其惨烈的抗美援朝战争。刚刚参加完解放大西北战役后的父亲,作为一百多万志愿军将士中的一员,分别于1952年和1953年两次入朝参战。在历时18个月战火连天、硝烟弥漫的战场上,父亲亲历和见证了志愿军将士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面对17国强敌英勇战斗的可歌可泣英雄壮举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

作为一名战争的幸存者,父亲生前为我们讲述过许多当年的战斗故事,并在晚年撰写的14万字的回忆录中用两大章节详细记录了自己的参战经历,成为今天我们再次重温和审视那场战争的宝贵资料。那是一场力量悬殊的战争,但面对强大的敌人,装备简陋的志愿军战士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和钢铁意志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迫使号称世界上最强大的对手坐在了停战桌上签下了停战协议。用美军将领克拉克上将的原话:“我成了历史上签订没有胜利的停战条约的第一位美国陆军司令官,我感到失望和痛苦。”这场我们付出了极大代价的战争,也使得世界从此对中国刮目相看。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曾自豪地说:“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架上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6park.com

熊梦周 6park.com

但战争毕竟是残酷的,朝鲜战争从三八线开始,最后又止于三八线上,半岛的格局并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但这场历时三年多的局部战争给参战的双方的军人和人民造成了高达四百多万人的伤亡,也给无数的家庭造成了无法弥补的伤害和痛苦。据我方统计,仅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就牺牲13万多,负伤近30万人。其中绝大多数英烈的忠骨至今依然长眠在异国他乡。我父亲在回忆录中曾写到:“1953年6月的一天,我所在的1军7师的19团指挥部坑道在一次战役前突然被美军飞机炸塌,包括团长、团参谋长等在内的114人全部被活埋在里面,直到战役结束后,工兵部队历时半月才挖开坑道。烈士们多数安祥地躺在地上,有的四处寻找洞口,全部为窒息而牺牲。”

父亲生前曾给我讲过就在19团团部被炸塌的前几天,当时任师作战参谋的他跟随师首长才刚刚前去视察过。这些烈士牺牲仅仅一个多月后,朝鲜战争便签订了停战协议。牺牲的19团团长康致中是陕西西安人,当时他在国内唯一的儿子康明才刚刚2岁。这些烈士被安葬在牺牲地不远的三八线附近朝鲜铁原郡的非军事区内。后来康致中烈士的儿子康明曾多次前往朝鲜和韩国希望寻找他父亲的墓地祭奠亡灵,但因墓地在军事禁区,至今未能如愿。截止2020年9月,共计有七批716位在韩烈士的遗骸被接回祖国,但其中没有康明的父亲。 6park.com

康致中烈士全家照 6park.com

在战场上,美军常常依靠强大的军事优势用飞机和大炮对我军阵地狂轰乱炸,许多年轻的志愿军战士刚刚走上前线甚至连敌人的面还没见过就牺牲在阵地上。父亲说他在坑道里经常会伴着烈士们的遗体工作睡觉。我曾问父亲害怕过吗?父亲感慨地回答说:“都是自己的战友,有什么害怕的?只是觉得太可惜了,他们大多都是十七、八岁的孩子,比自己小不了几岁,活着该多好。”我的相册里保存有一张照片,是父亲和一位年轻战友的合影。父亲曾指着照片上的那位战友告诉我,这是他第一次入朝作战时同一个部队的通信参谋,后来第二次入朝时得知那位战友已不幸牺牲了。

在著名作家老舍先生撰写的《无名高地有了名》一书中,描写的就是父亲的部队曾经战斗过的老秃山高地。“老秃山”原为无名高地,因在战火中遭到美军炮弹的反复轰击,山上的树木野草被烧光,泥土被铁流冲刷,弹坑累累,满目伤痕,显得光秃秃的,故被人们称之为”老秃山”。

1953年10月,贺龙同志率领的中国人民第三批赴朝慰问团一行到”老秃山”阵地视察和慰问他的老部队,父亲作为前线部队的接待保卫人员之一陪同贺老总视察老秃山阵地。老秃山是抗美援朝战争中美两军争夺最激烈的山头,志愿军和美军都投入了自己最精锐的部队,进行了长达1年4个月反复较量,最终志愿军获得了胜利。老秃山的最后一战就是1军7师打的。(编者按:这支部队也是我当兵时的部队,我新兵第一年所在的营就是“老秃山攻坚营”。我当兵时的总参谋长傅全有时任营长,指挥了这次战斗。)

父亲在他的回忆录中描述到:“贺老总弯下身子看见地表土层有不少碎弹片,挥手把我叫到跟前说:“你是作战参谋?”“是的。”我回答说。“请你找四块不同的地面,在各一平方米面积的土层中数一数有多少块碎弹片?”10多分钟后,我和守卫阵地的一位指挥员完成了这个任务,结果是每一平方米的面积土层内有大小不等的碎弹片均在60至80多块。我们向贺老总报告后,他随手抓了一把土及几块碎弹片,深有所思地对吴晗、刘芝明等慰问团副团长说:“你们看,老秃山的泥土中有这么多钢铁碎片,这里是钢铁阵地,我们的志愿军战士能保存自己,打败敌人,守住阵地,他们算不算钢铁战士啊?”(编者按:贺龙元帅登上老秃山已经停战了,阵地早已有过清理。实际上,志愿军第19兵团司令杨得志回忆:19兵团作战科副科长余震曾经在老秃山1平方尺的泥土里清点出287块炮弹弹片。1平方尺,那是只有0.111平方米啊,三个巴掌大一块地方,287块弹片。其实杨得志那会,还只是老秃山激烈争夺的前期。) 6park.com

1953年10月,贺龙率中国人民第三届赴朝慰问团赴朝鲜前线慰问 6park.com

1953年底,21岁的父亲由于曾在敌机袭击时从敞篷吉普车上摔下深谷跌伤了腰部,加之较长时间在坑道里阴暗潮湿环境工作战斗,腰腿受损严重无法直立,遂被送往后方医院,后于1954年2月随大批伤员回国治疗,结束了在朝鲜的战斗生活。在父亲晚年时,时常和我回忆往事,当谈到他一生中曾遭遇过的不公和坎坷经历时,父亲感叹说:“现在想想这些事都算不了什么,与当年那些牺牲的战友烈士们相比,我如今有儿有女,能从死人堆里捡一条命,活到现在也知足了!”

曾经有一件事情我很长时间不能理解,我大哥十八九岁的时候想去当兵,我父亲知道后异常坚决地予以阻止。大哥甚至瞒着父亲偷偷报了名过了体检,武装部负责征兵工作的军官是父亲曾经的战友,他对大哥说:“等你爹同意了再来。”大哥回家央求父亲,一向和蔼的父亲变脸了,勃然大怒:“你爹当了半辈子的兵九死一生,就是为了你们安享和平,不再打仗。你们没上过战场,别以为当兵看着威风,那不是好玩的!”直到多年后我有了儿子做了父亲,才深深理解了当年老父亲的舔犊之心。只有经历过残酷战争,从战火中幸存下来的人才能深深体验到战争的可怕,才能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70周年,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我们都不能忘记那些为之付出过生命和鲜血的志愿军忠魂和战士,正是他们用血肉之躯改写了一百多年来中国受列强压迫的屈辱历史。缅怀他们,这是一个国家的责任,也是一个民族的良知。时至今日,全国幸存的志愿军老兵已为数不多,他们大都已是八、九十岁高龄的老人。随着时光的流逝,老兵们的身影会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里,但志愿军的精神不能被遗忘。今天纪念这场战争更重要的意义还在于让所有的人都知道和平来之不易,我们应该倍加珍惜!

山河无恙,英雄不死!

喜欢wwwyu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wwwyu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网际谈兵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