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网际谈兵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31年,蔡和森被顾顺章出卖,国民党剜其眼、割其耳,四肢钉于墙
送交者: hgao[♂☆★★★★声望勋衔19★★★★☆♂] 于 2021-09-15 23:12 已读 1275 次 5 赞  

hgao的个人频道

1935年,李立三在撰写《纪念蔡和森》的文章中这样写道:
“当时的湖南青年盛称‘毛蔡’之名,而奉之为表率。”

如果说毛泽东是卧龙,那么蔡和森便是凤雏,可惜凤雏早夭,卧龙一生为人民鞠躬尽瘁,油尽灯枯而死。

蔡和森牺牲后,毛泽东冷静地说道:“一个共产党党员该做的事,和森都做到了!”


图|蔡和森

失去蔡和森,对于早期乃至于整个中共发展史来说都是一个极其巨大的打击。很多人提到蔡和森的名字都感觉很陌生,如果1931年蔡和森没有牺牲,建国后最起码也是副国级干部。

然而,一场意外的背叛,彻底改写了蔡和森的人生。

湖南第一师范的学生中,杨昌济有三位得意弟子,分别是毛泽东、蔡和森和萧子升。此三人才华横溢、志向远大,正是少年意气风发时,被称为“湘江三友”。


图|青年时期的毛泽东 6park.com

蔡和森和毛泽东都深受马克思主义影响,成为了中共的领导人,萧子升则始终信奉无政府主义。萧子升曾有个非常个人化的评价,他认为毛泽东比蔡和森“略输文采”,“稍逊风骚”。当然了,这个评价是很不客观的。

1895年3月30日,蔡和森出生于上海江南机械制造总局的一个小官员家中。当时的社会大背景黑暗又腐败,外有列强的肆意侵略,内有朝廷的腐败无能,民不聊生,国将不国。

蔡和森深受其母葛健豪的影响。葛健豪与秋瑾、唐群英并称为“潇湘三女杰”,是中国第一位赴欧留学的“小脚老太”。


图|葛健豪

蔡和森家与曾国藩家是世交,曾国藩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是巨大的,毛泽东、蔡和森都曾受其影响。葛健豪曾经带着蔡和森去曾家做客,看了不少曾家的书籍与匾额对联,给孩子们讲述了曾国藩的励志故事。

秋瑾牺牲后,葛健豪悄悄地带着孩子们悼念烈士英魂,教导孩子们长大了也要成为秋瑾那样的英雄豪杰。


图|秋瑾

与当时的大多数学子一样,蔡和森的求学生涯也分为两段,旧学和新学。

蔡和森13岁的时候,父亲丢了官,家中的生活陷入了困顿,蔡和森被送去蔡广祥辣酱店当学徒。三年学艺,三年不甘。学徒期满后,蔡和森不顾一切地进入了永丰当地的一所小学读书。

上旧学的时候,蔡和森熟读四书五经,深受传统文化滋养。后来考入了双峰高等小学,蔡和森饱览文史哲大量书籍,尤其喜欢墨子、屈原、顾炎武等大胸怀、大志向、大抱负的伟人。

1913年蔡和森考入了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结识了毛泽东,两人很快成为了志同道合的好朋友,一起组织了新民学会,参加了五四运动。


图|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

此时的二人“恰同学少年”,何等的意气风发,是怎样的“粪土当年万户侯”,一起“指点江山、挥斥方遒”,年轻的生命赋予了二人蓬勃的活力与无限的未来,此时,一切皆有可能!

1916年,蔡和森赴北京组织赴法勤工俭学事宜。此时杨昌济已经成为了北大的教授,在杨昌济的介绍下,蔡和森见到了北大校长蔡元培和新文化运动领袖李大钊,使得他对中国革命乃至于世界革命的认识“更上一层楼”。


图|杨昌济

1919年,蔡和森与母亲葛健豪一同乘坐邮船赶赴法国学习。来到法国后,语言成为了蔡和森的首要难题。为了尽快掌握法语,蔡和森经常在蒙达尼公园借助字典看报纸,公园管理员看到了如此勤奋刻苦的蔡和森深受感动,决定亲自帮助蔡和森学习法语。

有了“当地人”的帮助,蔡和森的法语水平得到了飞速提升,只用了四五个月,就解决了语言难题。

许德珩(héng)这样形容蔡和森:
“和森同志一手持《人道报》,一手持字典蛮读猛译,使我这个初到法国的人深受感动和鼓舞。”


图|许德珩

蔡和森来到法国后不放弃任何一个学习和阅读的机会,别人休闲娱乐的时间,蔡和森也全部用来阅读马克思主义和俄国革命的书籍。在长期的积累下,蔡和森坚定了以马克思主义改造社会、挽救民族危机的信念。

热爱阅读、勤于思考是蔡和森身上的一大闪光点。毛泽东如同燃烧猛烈的火焰,意气高昂、热情四溢;蔡和森则内敛儒雅,如汪洋大海一般包容一切,却又有着冲毁一切的魄力。

蔡和森将自己接触到的、感受到的新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产生了自己独立的见解,在两种思想的碰撞中进行了扬弃和取舍。这种中西兼备的独特思想成为了蔡和森个人魅力的一大闪光点。


图|蔡和森

留法期间,蔡和森一度被大家戏称为“小马克思”,由此也可以看出蔡和森的刻苦与努力。当时勤工俭学的学生中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不少,但是谁也没有像蔡和森那样坚定、深入地研究马克思主义。

蔡和森认为中国要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必须建立一个政党。李维汉曾是一个无政府主义者,在阅读了蔡和森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等书籍后,又与蔡和森进行了多次谈话,转变成为了坚定的社会主义者。

深受蔡和森思想影响的,不只李维汉一人!

在法留学期间,蔡和森与向警予、周恩来等同志筹备了中共旅欧早期组织,是“法国支部的创始人”之一。


图|蔡和森和向警予

蔡和森多次给国内的毛泽东写信,明目张胆地提出了“成立一个中国共产党”的主张,毛泽东在回信中坚定地写道:“见地极当,我没有一个字不赞同!”

千金易得,知己难寻,毛泽东和蔡和森便是最好的知己!

其实从出身来看,毛泽东和蔡和森的阶级差别是巨大的,但是结合人生经历来看,两人又是极其相似的。出生于官宦之家的蔡和森其实并没有过几年好日子,家道中落后,蔡和森也经常在家里干农活,放牛、割草、插秧,什么脏活累活都干过。

乡里乡亲都非常关照蔡家,蔡和森也经常和这些淳朴的农民接触。在蔡广祥辣酱店当学徒的三年中,蔡和森见到了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见到了各种人情世故、是非冷暖,对于底层人民,蔡和森感同身受。


图|第一排左四蔡和森

两人不仅相似,也互补。“和森是理论家,润之是实践家”,从后世的实际经历来看,毛泽东的性格里浪漫主义占了很大一部分,蔡和森则更为严肃和现实,两人的这种性格不失为一种互补,让彼此的革命道路走得更加平稳且透彻!

蔡和森一生有三个“第一”,第一个“第一”出现于蔡和森在1920年写给毛泽东的两封长信之中。在信中,蔡和森明确地提出,要想拯救中国,必须要“明目张胆地成立一个中国共产党”。

共产党是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利器”,以当时的中国国情来看,一个无产阶级政党的出现是必需的,必须要先建立起党,才能更好地开展后续的工作。


图|俄国十月革命

再加上俄国十月革命后,各国共产党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蔡和森愈加坚定了先建党的信念。中国地大物博,人民尚未觉醒,蔡和森坚信“一旦阶级觉悟发生,其气焰必不减于西欧东欧”。

蔡和森认为党的指导思想必须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还得学习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建党经验。对于蔡和森的意见和想法,毛泽东坚定赞同。

除此以外,蔡和森认为党必须制定正确的纲领、策略和组织原则。党的纪律是铁的纪律,必须要坚持贯彻纪律与规定,这一思想正是结合了中国传统的“无规则不成方圆”的思想。


图|蔡和森

蔡和森的这一系列思想与纲领,给了中共一个早期的建设蓝图与模板,极大地推动了建党工作,保证了党成立的纯洁性,一个真正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思想基础的无产阶级政党。

第二个“第一”就是主编党中央机关报《向导》第一人。蔡和森被遣送回国后于上海入党,1922年蔡和森出席了党的二大,并且被选为中央委员。

在西湖会议上,创办了公开发行的《向导》为党的机关报,蔡和森担任主编。1922年9月13日,《向导》于上海正式出版发行。


图|《向导》周报

早在法国的时候,蔡和森就想要创办一个“有主义、有系统的出版物”,没想到回国后自己的愿望刚好实现了,蔡和森自然是以饱满的热情投入于《向导》的创办工作中。

由于《向导》的政治特殊性,蔡和森从组稿、发排、校对到印刷都要亲自过问监督。反动派三不五时地对报刊编辑部发动袭击,蔡和森经常要带领《向导》编辑部搬迁转移。遇到经费紧张的情况,蔡和森热心地联系国内外的读者和革命同志进行募捐,艰难地维持着《向导》周报的正常运营。

蔡和森以贯彻反帝反封建纲领为宗旨,紧密联系了社会实际,以最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了党的方针政策,客观公正地报道了国内发生的政治事件。


图|《向导》

《向导》周报经常根据不同的情况开创各种专栏,提高了阅读的丰富性,还设有《读者之声》、《外患日志》等专栏增添了阅读的趣味性和互动性。一开始发行几千份的《向导》一度发展成为发行十余万份的热门读物,成为了大革命时期国内最有影响的刊物之一。

李立三评价:“《向导》的功绩,正是和森同志在中国革命中表现的极大的功绩。”虽然蔡和森在《向导》只工作了两年零八个月,但是蔡和森的名字早已与《向导》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向导》取得的成绩与蔡和森有着极其巨大的关联!


图|蔡和森译著

除此以外,蔡和森还是撰写中共党史第一人。蔡和森离开《向导》后,赶赴莫斯科参加了共产国际执委会第六次扩大会议,在此次会议上,蔡和森作了《中国共产党史的发展》的报告,该报告长达五万多字,后被印刷成册在国内流传,成为了国内第一部中共党史专著。

在这一篇报告中,蔡和森详细阐述了党产生的历史背景与历史使命,以及党在此前召开的“二大”、“三大”、“四大”的主要内容。

蔡和森从“中国产业的发展”、“自然的罢工运动”、“五四运动”、“十月革命”和“先进分子的形成”,客观阐述了党形成的历史必然性。


图|蔡和森

对于早期的党史,蔡和森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还总结了一套关于党史研究的理论方法。蔡和森提到“一个政党的发生,必有其阶级的、政治、经济的背景的”,除此以外,蔡和森提出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进行党史的研究。

在蔡和森的著作中,提到了历史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阶级分析法,为党史研究提供了系统化的方法基础。

蔡和森一个人就在中共党史上创造了三个第一,从这三个第一中,也可以看出蔡和森人生不同的三个阶段。蔡和森一生论著颇丰,在其短暂的36年的生命中,共写了80万字的文章和译著。

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此人能力确实不凡。

蔡和森取得的成就是永恒的,其短暂的生命却如沉沉夜空中倏然迸发的烟火一般,照亮了整片夜空,却又转瞬即逝。


图|蔡和森、向警予等旅法青年在蒙塔日杜吉公园召开会议

1928年,蔡和森主动请求中央政治局开除自己政治局常委、委员的资格,但是依旧留在宣传部工作,从这个时期开始,蔡和森的身体状况就出现了问题。

哮喘病发作后,蔡和森赶赴莫斯科养病,之所以会患上哮喘病,除了与蔡和森不分昼夜的忙碌工作有关以外,蔡和森还经常因为看书忘记吃饭,甚至忘记时间,虽然身体不好,但是蔡和森对于革命的那颗赤红之心却燃烧得愈加激烈。

和向警予分手后,蔡和森租住了一间很小的房间当作自己的下榻之处。为了不耽误工作,蔡和森经常拖着病体早早起床去秘书那里听汇报。


图|毛泽东、蔡和森雕像

1931年初,广东省委遭到了敌人的严重破坏,党中央决定成立新一批的两广委员会。从莫斯科回国的蔡和森不仅思想纯洁坚定,工作经验也非常丰富,最终蔡和森接替李富春出任了两广省委书记,这也为蔡和森遇害埋下了伏笔。

时间回到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相继叛变革命,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共党员和爱国人士大肆屠杀、残害。一时间中共笼罩于“白色恐怖”之中,中共党员遭遇巨大考验,党组织也遭到了严重破坏。

当时的中共形成了两条战线,一条是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残杀与迫害,一条则是在国统区进行积极的地下斗争。第二条路线无疑是凶险且残酷的,在敌人的心脏内进行活动,一言一行都要小心谨慎。


图|周恩来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周恩来成立“中央科特”,主要负责人就是周恩来、向忠发和顾顺章。中央科特的杨度、钱壮飞、李克农等同志打入了国民党内部,为我党提供了许多的关键信息和情报,尤其是钱壮飞同志,直接掌握了国民党最高特务指挥机关,这为我党的行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中央科特”存在的时间不长,但却为我党在特殊环境中展开工作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顾顺章作为“中央科特”的高级领导人,知道许多的机密和情报,他成为了“中共历史上最危险的叛徒”。

其实陈赓很早就预言了顾顺章叛变,他曾这样评价过顾顺章:“如果我俩不死的话,准能见到顾顺章叛变。”


图|陈赓

陈赓说出这样的话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据可依。大革命失败后,顾顺章参与了党的诸多领导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长此以往,顾顺章心态膨胀,经常在行动中忘掉党的政策,激进的行动也失去了民众的支持,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

除此以外,顾顺章的私生活也有很大的问题,不仅与党内诸多同志不和,而且个人私心严重,生活腐化,经常花天酒地,个人感情生活也出现了很大的问题。

顾顺章的叛变虽然突然,但是也有迹可循。

1931年4月下旬,中央科特的负责人之一李克农同志伪装好了自己,来到了上海闹市角落的一间破烂简陋的旅馆之中。李克农进入屋内以后紧紧等候,一名壮硕的汉子慌慌张张地跑进了旅馆之中,直奔李克农所在的房间。


图|李克农

两人成功接头后,壮汉交给了李克农一封密信,信中写道:“顾顺章在武汉叛变,要到南京见蒋介石,中共首脑危在旦夕,分分秒秒耽误不得!”

李克农看完信后如遇五雷轰顶,一时间不知如何应对。李克农在屋内紧张地踱步,如何安全地将情报传递给陈赓首长。

再三思索后,李克农趁着夜色百里奔袭来到江苏,找到了陈赓,陈赓得知消息后,立马带着李克农去见周恩来。周恩来当机立断切断了顾顺章掌握的所有下线、上线,终止了情报传递,下令上海同志紧急撤退。


图|周恩来

在周恩来临危不乱的组织下,上海的地下组织有条不紊地撤退了,来势汹汹的顾顺章一行扑了个空。但是此时的中共特科几乎瘫痪,身在香港的蔡和森就没那么幸运了。

5月初,蔡和森在香港主持工作,当时他的身份已经暴露,但是依旧充满革命的乐观主义,走到群众中积极地展开工作。

在香港海员工会的一次紧急会议前,蔡和森收到了顾顺章秘密来到香港的消息,众人都劝说蔡和森不要去现场,但是蔡和森认为此次会议非常重要,坚持要前往现场参加。

临行前,蔡和森在房间中来回踱步,离开前对妻子恳切地说道:“下午一点前我一定回来,如果到时没有回来,那就是出事了!”


图|蔡和森

中午,蔡和森一进入会场,就被早已在会场中设下埋伏的国民党特务逮捕。蔡和森被捕后,我方迅速应对,组织人员营救。然而为时已晚,顾顺章此次是有备而来,蔡和森当即就被转移到了广州秘密关押,营救行动因此失败。

蔡和森被捕后,遭遇了敌人的许多不人道对待,国民党特务用刀子剜去他的双眼、割掉他的双耳,威逼蔡和森招出共产党的秘密位置,蔡和森咬紧牙关,宁死不屈。

国民党特务又将蔡和森的四肢钉在墙上,用锋利的刀将他的胸口戳烂,鲜血染红了墙面,流淌到了脏污不堪的地板上。

即便如此,蔡和森依旧一声不吭。


图|《恰同学少年》剧照

在被捕的两个月中,蔡和森遭遇了许多难以用文字形容的苦痛与折磨,最终这位伟大的“思想者”像殉道者一般惨烈地死去,结束了他短暂却又辉煌的一生。

蔡和森牺牲后,顾顺章叛变带来的恶劣影响逐渐消失,周恩来、邓小平、聂荣臻、叶剑英等中央领导人逐渐复苏,恢复了中共地下组织的正常秩序。

然而,蔡和森却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离开了他最热爱的党和人民!

“板仓先生”杨昌济曾这样对章士钊评价蔡和森和毛泽东:
“二子海内人才,前途远大。君不言救国则已,救国必先重二子。”


图|章士钊

然而,蔡和森的英年早逝不仅给中共造成了巨大的打击,也让毛泽东失去了一生中最好的知己。

借用诸葛亮的一句话,“若法孝直尚在,定能阻止”。如果蔡和森活着,70年代的中国会顺利和平许多,某些不该发生的挫折会减少很多。

那些曾与毛泽东并肩作战的知己,大都早早牺牲在了革命道路上。萧子升流亡国外,陶斯咏英年病逝,杨开慧就义长沙识字岭,任弼时、罗荣桓等人也过早地离开了。


图|伟大领袖毛泽东

对于晚年的毛泽东来说,懂他的人太少了!

而那个才华、气度、志向可与他比肩的“凤雏”,也永远地沉睡在了1931年!

谨以此文献给蔡和森同志,这盛世,如您所愿!


喜欢hgao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hgao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网际谈兵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