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1240工程“飓风”导弹艇,战斗力强大但太复杂的装备
上世纪60年代的苏联在导弹艇方面绝对走在世界前列,埃及用购买的苏联导弹艇击沉“埃拉特”号驱逐舰就是最好的证明,不过苏联并没有止步不前,在“埃拉特”号事件之前就计划研制一款更大型、结合水翼船技术的新式导弹艇,这就是1240工程,项目代号“飓风”。
在导弹艇正式开工建造之前,苏联先在1969年完成了一艘实验船“台风“,并在海上和内河航线上运行,这艘民用实验船能达到50节的航速,这给了军方信心。
1240工程是一款复杂但高性能的导弹艇,只建造了一艘,它满载320吨的排水量在当时的导弹艇和水翼船中算大型。船身采用镁铝合金制造,水翼部分采用钛合金制造。

导弹艇有4具水翼,艇首两侧各有一具,它们可以从船体两侧向上翻折脱离水面呈45°固定,艇尾两具水翼从后方向上翻折至水平。水翼带有自动升力控制系统,可以为导弹艇提供稳定的横摇、纵倾调整,也能调整艇体在运行中的高度。
6park.com导弹艇上有2套动力系统,主动力为2台燃气轮机,据说它们是从Tu-95轰炸机使用的发动机改进而来的船用版本,动力通过变速箱传递到尾部水翼结构上的螺旋桨,配合水翼结构能让导弹艇达到58节的最大航速,以45节航行时最大航程只有700海里,
不过水翼结构展开后适航能力降低,而且油耗增大,于是艇上安装了2台2200马力的柴油发动机,它们驱动两台推水器,可以让导弹艇收起水翼后达到10节的最大航速,以8.5节的经济航速下可以增加到1500海里的最大航程。

导弹艇虽然尺寸不大但武器装备很强,它的主要打击火力为安装在甲板两侧的2套双联P-120“孔雀石”反舰导弹,导弹重3180千克,常规战斗部重840千克,最大飞行速度0.9马赫,根据不同的弹头射程在70~150海里之间,一发即可对中小型水面舰艇造成重伤,它还能安装核弹头发挥战术核打击的功能。
艇上安装一套Osa-M防空导弹系统,该系统最远作战距离15千米,作战高度4千米,不过它每次只有2发待发弹,艇上总共备弹20发。此外艇上还有一座AK-630 6管30毫米近防炮系统,作战距离4000米。

导弹艇标配34名船员,其中军官7人,艇上可以储备一些生活物资,海上自持力5天。
1240工程在1973年建成,随后在波罗的海展开了测试,实验证明该艇拥有极好的海上性能,它的缺点是结构复杂、安装了太多的先进设备,这不仅造成制造成本上升,使用成本也很高,对艇员素质要求太高。

波罗的海服役两年后1240工程转移到黑海舰队继续服役,泊位位于塞瓦斯托波尔,直到1990年退役,在1993年时遭遇火灾损毁了艇体,打捞起来后残骸被报废处理。

1240工程“飓风”导弹艇标准排水量280吨,满载排水量320吨,艇长56.6米(升起尾部水翼),宽10.7米(升起两侧水翼),最大航行速度58节,最大航程1500海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