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网际谈兵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歼-20连续爆料重大行动,已成西太定海神针,或将F-22逐出岛链
送交者: 我在枫林中哭泣[♀☆★★★女中豪杰★★★☆♀] 于 2022-08-11 19:24 已读 857 次 1 赞  

我在枫林中哭泣的个人频道

据《央视军事》8月10日报道,东部战区空军部队于7月底,出动歼-20隐身战机在东海防空识别区查证外国军机。这是官方媒体首次宣布歼-20在东部海空执行查证任务,令人振奋鼓舞。随后,《央视新闻》在同日晚间,又报道了东部战区在这一轮军演中,出动歼-20执行任务并取得圆满成功。尽管有关歼-20的报道已经不足为奇,但在不到一天的时间内,连续发布国产歼-20执行对抗性任务的重磅消息,仍然激发了外界对这款国产重型隐身战斗机的高度关注。

《央视军事》的相关报道截图

全球第一款隐身战斗机F-22于1997年首飞,自2005年起服役。美国空军在针对F-22A的一系列试验中,验证了最初定下的“4S”设计理念(隐身、超机动性、超音速巡航、超态势感知),也为其他国家发展隐身战机提供了技术标杆。2011年1月11日,国产歼-20隐身战斗机在全球一片惊呼中完成首飞,中航工业实现了隐身战机领域的重大突破。2016年冬季,歼-20结束了持续5年多的试飞,正式进入空军部队服役,此时距离F-22A最初服役的时间已经过去11年。但当时几乎没有人想到的是,又经历了11年之后,曾经属于F-22A的光环就几乎消失殆尽,歼-20后来居上,以无可匹敌的王者姿态,完成了对F-22A的压制,这对于两大空中力量的对比带来了颠覆性影响。

F-22A的生产数量受苏联解体的影响大幅削减 6park.com

美国在隐身战斗机项目发展早期,预设对手仍然是规模庞大的苏联空军,两者长达数十年的高强度对抗,使得美国空军在项目早期对技术指标要求极高。但随着苏联解体,新生的俄罗斯实力大减,美国空军放眼全球已经没有任何对手,原本被视为核心装备的重型隐身战斗机项目,在数量和质量上的迫切需求显著降低。最终诞生的F-22A虽然在当时仍然举世无敌,但实际上已经藏下了两个根本性缺陷——航程和航电。

换装国产发动机的歼-20日臻成熟

F-22A在设计之初将欧洲平原视为主战场,按照美国空军一贯的跨洋作战理念,F-22A本应该拥有与F-15相似的作战半径,这也是重型战斗机的根本优势之一。但隐身技术的应用使得F-22A在作战中无法挂载副油箱,如果增加内部油料容量,将出现与机载电子设备、隐身弹仓争夺有限内部空间的难题。最终,美国空军通过F-22A在转场时外挂副油箱、战斗时只依赖内油的方式,勉强解决了这一矛盾。美国空军当时的想法,是按照航空技术材料的更新趋势,在F-22A后期改进中,通过机身材料的升级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F-22A在90年代打遍天下无敌手的特殊局势,使得这种设想最终成为空想,而当F-22A在2016年开始在东亚面对歼-20时,其航程劣势就成了一个重大问题。

辽阔的西太平洋对于F-22A构成了考验

不同于机场遍布、区域狭小的欧洲平原,东亚地区海洋面积广阔,适合作为军用机场的位置相对少得多,能够保障F-22A这种隐身型号起降的高标准机场更是屈指可数。更重要的是,中国空军从2014年起,装备了大量第三代预警机——空警-500,其作用倒不是凭借反隐身性能发现F-22A,而是以远程预警能力逼迫F-22A放弃搭载副油箱,毕竟这样才能确保其隐身性能,但也导致F-22A“腿短”的问题暴露出来,而这种局面令本就是“大长腿”的歼-20进一步扩大了优势。举个例子,在马岛战争中,由于英国海军特混编队处于阿根廷空军的极限攻击距离,阿空军A-4攻击机燃料有限,只能保证在抵达目标海域后完成投弹立即返回,否则就面临燃料耗尽坠入大海的结局。

空警-500与歼-20形成了健全的作战体系

因此,处于这种尴尬状态的阿空军A-4攻击机,本质上不具备与英军战机纠缠的能力,必须在完成投弹后立即返回。这种僵硬的战术,使得英军的“鹞”式战机往往能利用A-4返航时速度、高度上的不足,乘机尾随攻击,最终击落了超过20架A-4,倒也成就了“鹞”式的赫赫威名。F-22A在东亚海空作战时,必须考虑机场条件、内油航程、避开海上/陆上防空雷达等问题,作战飞行轨迹往往是一个又一个曲线,对于战斗机的航程要求非常高。正是由于这种实际情况,航程有限的F-22A并没有在东亚长期固定部署,即使偶尔机动到东亚,数量和规模也都非常有限。

在富士山附近空域训练的F-22A

相比之下,歼-20首飞时间比F-22A晚了14年,这一时期的中国航空工业恰逢技术大发展的时期,各类新型航材快速更新换代,类似一体式机身框架等全新制造技术也陆续取得突破,都使得歼-20获得了很高的设计制造水平。更重要的是,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航空领域的模拟水平迅速提高,最终使得航空技术在短时间内得到高速发展。歼-20外观上呈现的“细长”体型,也是典型的超音速巡航设计,这种外形对于增大机身内部空间也有明显益处。正是在种种优越条件的支撑下,歼-20才获得了比F-22A更大的隐身弹仓,以及更加充裕的内油容量,从而能够在面对F-22A之时,从容取得战术性能的优势。

歼-20的机身修长

其次,F-22A作为在90年代完成设计的战斗机,搭载的航电设备不可避免地受时代局限,导致先天不足。在之后的服役过程中,F-22A虽然持续对作战系统软件进行升级,但硬件的缺陷始终限制了其能性能水平,尤其是在2020年之后,各国新一代航电设备的陆续升级,令F-22A原有的缺陷暴露无遗。在原本作为F-22A辅助型号的F-35中型隐身战机,研发设计时间更晚,接受了更多更新的新理念,先后融入指挥无人机、弹道导弹拦截等先进战术思想,F-22A却只能作壁上观,可以说是羡慕不已却又无能为力。

浑身凹凸的F-35成了美国三军核心战力

相比于F-22A作战系统的性能尴尬,歼-20则拥有后发制人的优势。歼-20设计制造应用了更多新技术、新材料,曾经可望不可即的先进显示器、大直径有源相控阵雷达、EOTS态势感知系统,陆续集成于歼-20机体之上。而且,很多系统都已经过了歼-10C的检验,几乎没有遭遇什么技术挫折,歼-20仅仅花费5年多的试飞,就完成了试飞定型并形成战斗力。2021年10月,我国开始在歼-20基础上发展的双座改进型号,也顺利完成首飞。按照外界对歼-20双座型战术应用的猜测,要么会在导引无人机作战方面实现突破,要么会在电子对抗方面得到强化,这都是符合实际需求的发展方向。

歼-20双座型将成为战力倍增器

换句话说,新出现的歼-20双座型可以视为持续发掘歼-20作战系统潜力的改进型号,实际与美国F-35系列的改进方向,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而F-22A则受制于时代局限,以及早已停产并拆除生产线的现实,已经无法实现这种升级改进,只能在平台性能更差的F-35上实现,而F-35平台与歼-20之间的差距已成客观事实。再举个例子,无论是双座隐身战机,还是将隐身战机与无人机结合在一起,都是美国空军率先提出的战术设想。但F-22双座型号尚在图纸上就烟消云散,而F-35受制于“一机多型”的设计思路,推出双座型号几乎难于登天。至于与无人机的联合作战,原本倒是F-35的主要改进方向,但单座型的基础设计,也大大限制了能够引导的无人机数量,从而相对削弱了作战效能,注定无法与歼-20双座型相比。

腹死胎中的F-22双座型号

就目前来说,美国空军在隐身战机领域最大的问题,就是重型F-22A已经停产,用来支撑场面的F-35中型机平台发展潜力远不及重型歼-20。不过,美国航空工业的技术底蕴仍然首屈一指,立足于广阔的国际出口市场和全球战略布局,每年生产数量和制造速度惊人,这是制造、维护成本高昂的歼-20短期内很难达成的目标。不过,我国针对这种问题,也快速完成了中型歼-35的开发,能够与歼-20形成了高低搭配,从而在质量和数量两方面获得全面突破。这种空中力量构成,对大国空军来说堪称完美,今天在中国空军成为现实,恐怕是当年开创隐身战斗机时代的美国空军难以预料的情形。

歼-35前景一片光明

正是因为歼-20对中航工业以及中国空军的意义如此深远,当其在东部海空实战演练、威慑宵小之时,才会令外界如此欢欣鼓舞。从大的方面说,强势巡航西太的歼-20,意味着中国空军有史以来第一次在与美军的交锋中获得装备优势,这种优势在下一代战斗机成熟之前,美国空军都看不到解决的希望。因此,如今歼-20第一次官宣成为实战化行动的关键力量,当然源自歼-20机群战斗力的快速成长。未来,随着歼-20机队的持续壮大,将有更多“隐形的翅膀”飞掠西太平洋上空,而曾经惊艳四方的F-22,恐怕已很难在这片海空博取多少存在感。

喜欢我在枫林中哭泣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我在枫林中哭泣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网际谈兵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