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网际谈兵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彻底退出中国?“最具商业道德”的美国巨头,真实面目被揭开
送交者: 花名雞仔[♂★★★★8008★★★★♂] 于 2024-03-28 5:41 已读 1860 次 1 赞  

花名雞仔的个人频道


“最具商业道德”的美国巨头,要撤离了。

近日,美国硬盘巨头西部数据宣布,将旗下半导体公司晟碟半导体80%的股权出售,买家为中国芯片公司长电科技。

光听名字,大家可能感觉有些陌生,但西部数据和晟碟半导体并不是什么无名之辈。

我们现在常说的“硬盘”,该称呼就源于西部数据,而晟碟半导体生产的“闪迪”存储设备,相信很多人也是相当熟悉。

此前,西部数据的销售副总裁戴维斯曾公开表示:

“中国市场是西部数据最重要的市场之一,占据了西部数据35%以上的出货量。”

然而,就是这样一家实力雄厚,对中国市场无比“重视”的硬盘巨头,却选择了撤离,究竟是何原因?


“最具商业道德”的美国巨头

1970年4月,一位来自摩托罗拉的员工成立了一家名为“通用数字”的公司,主要做一些半导体测试设备,后更名为“西部数据”。

而在西部数据的成立之初,就有艾默生电气这样的工业巨头作为后盾,自然而然很快就做得风生水起。

等到1975年,仅成立5年的西部数据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独立计算器芯片制造商。

不过追溯西部数据与亚洲的渊源,时间还要更早一些,早在1973年其就已经布局马来西亚,后来更是来到了我国的上海、深圳建厂。

彼时,一方面西部数据推出了几款划时代的产品,包括MCP-1600多芯片、微编码 CPU,以及一系列单芯片软驱控制器芯片等等,为西部数据蓬勃发展奠定基础。

另一方面中国的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同时计算机市场高速发展,带来了庞大的市场需求。

于是产销两旺之下,西部数据业绩节节攀升,最终成为了数据存储行业的龙头。


而提起西部数据在中国创造的辉煌,比想象中还要更深刻:

“第四次工业革命”汹涌而至,西部数据在上海的晟碟半导体工厂创造了“灯塔工厂”的盛名。

同时由于在环保方面的贡献,西部数据还曾连续4年被Ethisphere组织评为全球最具商业道德企业之一,一时间风光无两。
从“买买买”到“卖卖卖”

其实我们查看西部数据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这是一家喜欢“买买买”的公司。

早在1988年,西部数据就斥资8000万美元收购了PC硬件制造商Tandon的硬盘生产资产,这也是西部数据转型硬盘驱动器制造商的关键转折点之一;

2003年,西部数据又拿出9540万美元收购了破产的磁头制造商Read-Rite的全部资产;

2015年,西部数据以19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著名的闪存公司闪迪(SanDisk);


2021年,西部数据提出以20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全球第二大NAND flash存储芯片企业日本铠侠,以此来形成一条完整的固态硬盘产业链,但最后不了了之。

不难发现,西部数据一路走来用4个字形容就是“财大气粗”,只不过这位曾经的硬盘巨头,如今每况愈下,从“买买买”变成了“卖卖卖”。

比如去年8月份,西部数据要与曾经要收购的对象日本铠侠成立一家新公司,该公司包括董事长之内的高层均由铠侠方面的人担任。

换句话说,西部数据准备以这样的方式将自己的储存业务半卖身给铠侠。

但可惜的是,日本铠侠的股东之一,韩国储存芯片巨头海力士强烈反对,所以此次卖身并未成功。

但这并不妨碍西部数据的“卖身计划”,这次以6.24亿的价格将晟碟半导体80%的股份卖给长电科技,基本算是宣告了对于中国市场的撤离。
缘何撤离中国市场?

很多人可能不理解,西部数据这样一家硬盘巨头,深耕中国市场几十年,怎么会说撤就撤呢?

事实上,西部数据撤离中国市场并非突然决定,早在6年前,就已经关闭深圳工厂,将产线搬到了东南亚。


包括此次抛售在上海的工厂,都是深思熟虑之后的结果。

对此,有人认为是美国存储芯片在中国市场面临销售困境,西部数据“被迫”抛弃中国市场,是不得已而为之。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或许确实有一部分这样的因素,但这绝不是决定性影响。

众所周知,过去几年时间里,中国半导体产业遭到老美的围追堵截,相当一部分的中国企业都受到了一定影响。

而就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西部数据选择了逐渐撤出中国市场,其实是充当了美国“脱钩断链”先行者的角色。

只不过,虽然西部数据是国际硬盘巨头,但并非不可替代的角色,主动寻求产业向中国大陆之外的转移,换来的是销量暴跌。

根据西部数据发布的2023财年Q4财报数据显示,营收26.72亿美元,同比下跌41%,毛利润1.04亿美元,同比暴跌92.9%,怎一个惨字了得。

做出这样的选择,导致如今的结果,这样一家美国商业巨头甚至曾经被评为“最具商业道德”的企业,显得格外讽刺。


写在最后:

近年来,所谓撤离我国市场的“国际大牌”不在少数,而且每次退出之时,都会有人阴阳怪气,称这是营商环境差、消费力下降导致的结果。

但事实证明,这种“吃饭砸锅”的企业撤离之后,往往下场并不乐观,因为它们在放弃这样一个多元化且充满活力的市场的同时,还放弃了巨大的增长机会。

喜欢花名雞仔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花名雞仔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网际谈兵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