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网际谈兵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日系深耕60年的泰国防线,被中国车企击穿,中国新能源横扫泰国
送交者: 牛员外[♂☆★★★★湖边健走★★★★☆♂] 于 2024-04-29 6:17 已读 1147 次 1 赞  

牛员外的个人频道

引言

中国车企在海外打响了一场“抗日战争”,并传来捷报。

今年年初,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宣布,中国汽车以491万的出口量,成为全球第一大的汽车出口国。

特别是在日系车称霸的东南亚市场上,中国品牌的份额提升速度最快。 6park.com


而在东南亚各国当中,泰国又是中国汽车输出最多的地方。

虽说泰国市场现在依然是日系车的天下,但在新能源赛道上,国产品牌冲开防线,一举占据八成以上的份额。开了这个口子之后,想要全面反超日本,也只是时间的问题。

这一消息,预示着日本车企在泰国一家独大的局面即将被打破,曾经风光无限的日系燃油车,如今正面临着来自中国的强势挑战。

那么,这场“仗”究竟是怎么打的?日本车企的防线,又是如何被中国突破的? 6park.com


一、泰国经济衰退,消费降级,新能源汽车成为更好的选择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泰国一直被视为是日系车最坚固的堡垒。

多年以来,像丰田、本田、日产这些日系品牌,都凭借着自身出色的品控、完善的售后以及深厚的产业基础,稳坐泰国汽车市场头把交椅。

日系车在泰国,可谓是根深蒂固。 6park.com


在日本人看来,泰国就是本土市场的一个延伸。早在六十多年前,日系车就已经完成了在泰国的产业布局。

例如,1962年,日产公司就曾与泰国的暹罗汽车达成协议。约定由日产提供技术和独家代理,暹罗汽车负责承接整车的组装生产,也就是所谓的产业转移。

这一合作模式,也被日本后续的其他汽车厂商效仿。 6park.com


靠着吃日本的残羹剩饭,泰国逐渐成为日系车在海外的第二大生产基地,以及东盟最大的汽车制造中心。

时至今日,汽车产业每年为泰国贡献着12%的GDP,以及10%的从业岗位。

然而,近年来,随着中国车企的不断崛起,日本布下的这道防线,似乎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被各个击破。 6park.com


为什么说是“肉眼可见”的速度呢?

这是因为,中国汽车的出海数据实在太漂亮了,增幅动辄达到100%以上。例如,去年中国出口东南亚的汽车数量同比增长106%,出口泰国的数量增加416.4%。

而到了今年,中国品牌更是异军突起,以最快的速度抢占泰国市场。今年第一季度,国产车在泰国的销量达到2.44万辆,同比增长24.5%,而日系车却下降了30.1%。 6park.com


在泰国这片热土上,汽车市场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

那么,日本的燃油车,为什么会干不过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呢?

这里有两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油价上涨。大家都知道,这两年国际上发生了两件大事,一是俄乌战争,二是红海危机。而事件所涉及到的俄罗斯以及海湾地区都是重要的石油产区。运油商道受阻,导致石油价格飙升。 6park.com


日本汽车以燃油车为主,泰国的石油又主要依靠进口。因此,许多有购车意愿的泰国人,为了控制出行成本,只能含泪舍弃燃油车。

其次是因为消费降级。

众所周知,旅游业是泰国的支柱产业,而中国又是泰国的主要客源地。就在前几年,受新冠疫情和电诈风波的影响,泰国旅游业遭受沉重打击。中国游客大量减少,经济严重衰退。 6park.com


各行各业收入低迷,老百姓就只能“消费降级”,特别是在出行工具的购买选择上。

日系燃油车首当其冲的毛病,就是“低配高价”。关于这一点,不仅在中国市场上经常出现,就连对待起泰国消费者来,也是毫不客气。

据泰国消费者反映,有不少日系车的内饰,需要额外加钱才能获得。 6park.com


而这种溢价严重的毛病,都是长期缺乏竞争给惯的。

因此,中国品牌的入场,既打破了日系车横行霸道的局面,也为泰国消费者带来了更多、更实惠的选择。

与日系车相比,中国新能源汽车,不需要额外的加价,就能拥有更为齐全的配置。 6park.com


像2019年进军泰国市场的比亚迪唐DM。

配置方面,该车搭载了双模混合动力系统,另有自动驾驶、智能网联等先进功能。性能上,拥有1000公里的超长续航。

而在泰国的售价,仅要32万元人民币,比同级别的日系车便宜不少。另外,车主还能享有泰国政府5万泰铢的新能源补贴,突出一个物美价廉。 6park.com


中国新能源汽车低价又加配的底气,来自于其完备的产业链。

像比亚迪,它是在泰国卖得最好的新能源汽车品牌,也是全球唯一一家发展出全产业链的车企。

比亚迪的产业链,遍布上下游。从最核心的“三电”系统,再到最外围的配饰,均能亲自操刀,没有中间商赚差价,以至于成品汽车可以将价格压得一低再低。即便把出口关税算进去,也依然能够养活下游的经销商们。 6park.com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本车企。

大家都知道,要降价,就得有成本空间。可日本车,组装在一个地方,设计在一个地方,部分零部件还要依靠进口,成本实在很难控制。

这就导致日本汽车的成本一直居高不下,而用户感受到的品质,却没有真正的提升。 6park.com


二、日系车造假,日本汽车产业衰退的真实写照

中日车企控价能力的高低,实际上反映的是两国制造业发展趋势的差异。种种迹象表明,日本汽车产业在衰退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一方面,日本车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布局相对滞后,未能及时跟上市场变化。

全世界的车企,都在玩命地转型发展锂电。即便是在自身滞后的情况下,也不忘及时追赶。可日本呢,自己跟不上也就算了,还不断用傲慢的眼光贬低新能源,欺骗消费者。 6park.com


像丰田章男,天天炮轰新能源是垃圾。自己手下的业务总监在泰国宣传K—CAR的时候,还说电动汽车就是往车上装手机系统的“低级产品”。

结果,这人第二天就出现在记者会上,表演了一波躬匠精神。

这里就要提到日系车衰退的第二个方面,那就是造假成风的问题。 6park.com


去年丰田造假风波,在国际上闹得沸沸扬扬,令日本工业蒙羞。黑料的暴露,迫使丰田不得不拿出态度,暂停旗下6款车型在东南亚的出口。受影响的部分,占到了丰田亚洲产能的5%。

此外,消费者也出于自身安危的着想,纷纷放弃日系车。

反观中国车企,在新能源这条赛道上,几乎没有竞争对手,所以很快就占到了七成以上的份额。 6park.com


特别是近年来,中国汽车在技术创新、品牌建设、市场拓展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进步。

不仅在国内市场与中日合资品牌展开激烈竞争,还积极开拓东南亚市场,“出海抗日”。凭借性价比高、适应性强的优点,大受欢迎,一度供不应求。

与此同时,中国车企也在泰国市场上开展了布局。

上汽很早就在泰国搞组装了,比亚迪近期又打算要在泰国兴建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以配合市场洞察、本土定制,开发出符合泰国车主需求的产品。 6park.com


从最初的出口贸易到如今的合资建厂、建设研发中心,中国车企在泰国的影响力逐渐增强。

在这一过程中,泰国政府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扶持政策,也不容忽视。最近这几年,泰国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措施,包括购车补贴、税收优惠和充电设施建设等。此外,生产端方面还有新能源车企经营税减免等优惠。

这些政策的实施,降低了购车成本,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6park.com


像上汽的荣威ei6,算上政府的补贴,实际售价只有79.9万铢,约合人民币16万。消费税更是从8%降到2%。

并且,据泰国车主反映,在用车的过程中,没有遇到充电桩难找、充电难的问题。

这说明,各项基础设施已经普及到位,泰国政府是站在新能源这一边的。 6park.com

充电桩 6park.com

那么,泰国政府为什么要“站队”新能源呢?

原因无他,格局变了,现在全球汽车行业的主流风向,都是认可新能源路线的。而泰国想要提升自己的地位,就得早布局、早行动。

半个世纪前,泰国错过了第一轮的产业转型,因此沦为了日本燃油车的廉价劳动力,一直发展不出属于本国的强势汽车品牌。

以史为鉴,他们得出了抢占先机的道理,于是便以市场和政策为饵,吸引“三电”技术一流的中国车企入驻泰国。 6park.com


结语

简而言之,泰国市场已经成为中日汽车品牌的主战场。

这场激烈的竞争,不仅改变了泰国汽车市场的格局,也为整个东南亚地区的汽车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未来,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新能源汽车将在泰国市场乃至全球市场上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6park.com



参考资料:

1、高博.泰国:中国电动汽车掀起投资热[J]经济参考报 2024年03月15日
2、水芙蓉.中国汽车抢滩泰国[J]国际金融报 2024年01月22日

喜欢牛员外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牛员外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网际谈兵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