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逸和蔡正元隔空交锋:重新浮出水面的国民党反动派

送交者: xiaoyong [☆★★声望品衔12★★☆] 于 2025-07-05 9:46 已读7645次 3赞 大字阅读 繁体
                最近有个谈话节目里面,沈逸说出了大家已经很明了的一个情况,就是,蔡正元是个两面人。看起来似乎是个急统派,实际上真的武统,蔡正元就会马上换个腔调。
这个事情,是意料中的事情。这个坛子里面很多人也清楚。我本人也说过。以前包括卢沙野的事情,大家也都领教过了。并不稀奇。
但是,这次蔡正元的回应,还是让人吃惊。蔡正元说:沈教授放心,我的态度不会变。因为共产党根本就不敢打。
从他的回应看,沈教授终究还是错付了。蔡正元,仍然不是大家想象的样子。
以前,很多人以为他讽刺挖苦大陆只是嘴硬,不敢下重手,只是怒其不争。现在看,似乎不是。他的观点逻辑隐隐然似乎跟青鸟们如出一辙。他的讽刺挖苦,就真的是讽刺挖苦。就觉得你根本不敢打。结合以前他反对卢沙野的话,慢慢理解了蔡正元是个什么样的角色
其实,台湾的国民党里面,有一群特殊的类似智库的人。我称之为国民党建制派智库。这样的一群人,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国民党的军师。记住,我强调一点,是“国民党”的军师。他们既不是蓝营的军师,也不是台湾人的军师,更不是中华民族的军师。单纯就是国民党的军师。他们的思维逻辑,都是从国民党这个党派的利益出发。虽然表面上论述差别非常大。但都有一个非常明确,而一致的目标。那就是:要和平,反统一。说他们是国民党的建制派,而不是蓝营的建制派。那是因为他们的策略建言,思维逻辑都是以国民党的利益为目标。甚至不考虑这个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因为从国民党的角度讲,这是最符合利益的。没有其他选择。就好像孙权抗曹。孙的逻辑是,抗也是死,不抗也是死,还不如博一把。这个时候,能不能达到目标反而是次要考虑。
国民党里面的建制派人士,除了被大家骂的臭头的那个赵春山,马英九。还有后来暴露的张亚中。现在有蔡正元。这些人,不管用什么由头,什么逻辑。总之最后都归于一点,要和平。但是不统一。蔡正元是里面的逻辑尤其奇特的一位。他的逻辑是,我料定你没卵泡,不敢武统。但是呢,你不武统,就别想统一。所以你干脆别天天逼逼统一了。大家维持和平,别整天有的没的说狠话了。这个逻辑跟当时反驳卢沙野是类似的。这个逻辑很容易被大家误认为是急统派。实际上是类似于青鸟的嘲讽派。最终却跟赵春山,马英九,赵少康这些人殊途同归了。
这些所谓的建制派,跟唐湘龙陈凤馨,甚至郭正亮,苏起这些人是完全不同的。唐陈这些人当然有自己的观点。但更多的是观察者。比较容易面对现实。也不会不自主地站在国民党的党派利益上思考问题。
其实,这些所谓的建制派,就是过去大家常说,但已经许久不提的”国民党反动派“重新浮出了水面。之所以说这些人是反动派,是因为这些人虽然民族大义挂在嘴上,但实际上只从国民党的小团体利益出发考虑问题。哪怕是跟历史潮流相悖,也在所不惜。国民党的这些建制派给国民党的前线议员提供政策建言。他们骨子里对共产党是非常仇恨的。因此他们在台湾动不动骂民进党为“绿共”。实际上,他们可能比民进党更加仇恨共产党。通过无数次的清党后进化出来的野蛮残酷,反历史潮流的基因时不时就会显露出来。否则不会出现那种把渔民钉在船舱里闷死这种情况的。更不会出现,在统一大势无可逆转的时候,仍然追求这种反统一的小团体利益的思维逻辑
这些人,有一个特点。在争抗日的功劳的时候,他们总喜欢说:“抗日战争主要是国民党打的”。这跟共产党严格的遣词造句区别是很大的。共产党的说法是“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力量”和“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绝不会说什么共产党打的,国民党打的。这种遣词造句的不同,说明国民党这个党派,一直是把自己跟自己的国民是对立起来的。人民,在他们的眼里,如同耗材,能用则用,不能用就抛弃。什么事情都是他们做的。跟老百姓没关系,实际上,骨子里也没有民族大义。否则像这种”抗日战争是国民党打的“这种混账话,怎么出的了口。
是时候重新开始跟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了。

si=Ivlea_F2Ik3UNk9F
贴主:xiaoyong于2025_07_05 9:54:28编辑

喜欢xiaoyong朋友的这个帖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 助支持!

[举报反馈] [ xiaoyong的个人频道 ] [-->>参与评论回复] [用户前期主贴] [手机扫描浏览分享] [返回网际谈兵首页]

xiaoyong 已标注本帖为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如果内容违规或侵权,请告知我们。

所有跟帖: (帖主版主有权拒绝风格不合的内容和用户)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月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帖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