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吃喝玩乐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黑胡椒、白胡椒、绿胡椒、红胡椒、山胡椒……一文读懂香料之王
送交者: 牛员外[♂★★★★湖边健走★★★★♂] 于 2019-05-19 4:53 已读 1363 次  

牛员外的个人频道


6park.com


文 | 墨墨知道

如果要在香料的世界中评选一个王者,那结果几乎是没有争议的,非胡椒莫属。

▍香料王者

理由有几个:

第一,胡椒应用的历史真古早。

最早使用胡椒的实物证据,来自古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的木乃伊。拉美西斯二世去世于公元前1223年7月或8月,后人在他木乃伊的鼻孔里,发现了几颗胡椒子。[1] 6park.com


要知道,这是一种产自印度马拉巴尔海岸(Malabar Coast)地区,也就是现今印度喀拉拉邦(Kerala)的小小果实。难以想象,它们在那个岁月里,以怎样的方式被人认识,再以怎样的方式被带到遥远的国度。 6park.com


印度喀拉拉邦今天仍是胡椒的重要产地,但是由于遭受许多真菌性病害侵袭,其中“急性萎蔫病”在过去几年中使当地胡椒产业遭到很大损失。[2]

第二,胡椒的地盘地跨东西方,至今仍是不同饮食文化圈所共同不可或缺的主要香料,其重要性甚至可以与盐相提并论。 6park.com

▲霍克森胡椒银罐,发现于英格兰莎福克郡霍克森,公元350年至公元400年,现藏大英博物馆 6park.com

爱德华·吉本在《罗马帝国衰亡史》中写道,胡椒是“大多数奢华的罗马烹饪术中的一种特别常见的成分”。

胡椒传入中国的时间不晚于晋代,西晋张华的《博物志》与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均在记录胡椒酒、胡炮肉等胡人饮食的时候,提到了要使用胡椒。[3]胡椒大规模传入中国的时间是在唐朝,宰相元载因为贪贿被杀,抄家时便有赃物胡椒八百石。明代永乐年间,胡椒有时被作为薪水发给官员。

第三,胡椒历来是香料贸易的主角。16-17世纪,胡椒占世界香料贸易的7成。[4]

历来有说法,认为以胡椒为代表的香料对于西方世界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当地人太需要东西克制餐桌上肉食的腐臭或是腥臊。

不过这多半是误读,参考我们之前写过的《中国人必须感谢辣椒》,在有冰箱之前,传统保存食物的方法就很多,产在当地吃在当地更是那时的生活方式。而且冰箱后来的普及,也并没有对胡椒等香料的使用产生什么影响。 6park.com

▲托马斯·库退尔作品《颓废的罗马人》,1847年,现藏法国奥赛美术馆 6park.com

胡椒价格昂贵,在古代乃是用于区分阶层的。洒满胡椒的菜肴,是上层社会饮食的标志。胡椒不仅是香料,更是炫耀性消费的主角,是身份、地位以及财富本身。今天胡椒地位不再崇高,除了产量增长、神秘感消退,还因为其他炫耀性消费的兴起。

第四,胡椒直接引发了大航海,促进了东西方交流、殖民主义兴起、新旧世界物种大交换,彻底改变了东西方命运、人类历史和地球的面貌。 6park.com

▲葡萄牙里斯本大航海纪念碑 6park.com

杰克·特纳在《香料传奇》一书中写道,十五世纪末,当达·伽马航行到达印度时,“正值马拉巴尔海岸处于全球香料贸易中心的时期……胡椒是马拉巴尔得以繁荣的基石,那时的胡椒对于马拉巴尔来说正像今天的石油之于波斯湾”。

第五,辣椒等后起之秀尽管传播速度惊人,但也并没有威胁到传统菜肴中胡椒的支柱地位。近年,胡椒的国际贸易量仍占香料贸易总量的20-40%之间。越南是今天最大的胡椒出口国。

▍胡椒家族都有谁?

餐桌上用到的各种胡椒,其实都是同一物种的不同形态。胡椒原产于南印度,如今在当地和其他热带地区都有着广泛的种植。胡椒是一种多年生的木本藤蔓植物,常攀缘于树木、木棒或格架上,高度可达四米。胡椒在栽下的第四或第五年结果,通常会持续结果七年。 6park.com


胡椒的一根茎上能结出20到30根穗条。当穗条基部的浆果开始变红后,便可以收割。如果任由其完全成熟,浆果就会失去辛辣味,并最终脱落。 6park.com

▲喀拉拉邦至今仍在用脚脱粒的胡椒种植业[2] 6park.com

全世界胡椒出口总量的80%-85%为黑胡椒,15%-20%为白胡椒,约1%为绿胡椒。

黑胡椒、白胡椒只是收成的方式不一样。 6park.com

▲黑胡椒特写 6park.com

黑胡椒是未成熟的绿果经热水稍煮再晒干,就变成了黑胡椒,因为包含了外皮,所以味道浓烈。黑胡椒在西餐中应用广泛,适合烹制肉类。 6park.com

▲黑胡椒、白胡椒与绿胡椒 6park.com

白胡椒是成熟的浆果浸水几天后磨去皮肉制成。白胡椒味道更温和,中国人更常用白胡椒。白胡椒适合制作浅色酱汁,烹制鱼肉、海鲜,炖汤等。

绿胡椒则是连壳带肉,通过盐水或者醋浸泡腌渍,或者冻干等方式得到的胡椒果粒。绿胡椒味道温和且略带水果香气。绿胡椒常见于泰国菜等亚洲菜中。 6park.com


红胡椒,通常是成熟期的红色胡椒,以盐水腌制,以及冻干等方法处理后的成品,保留了艳丽的红色。红胡椒有微清甜果香,色泽艳丽适合作料理装饰。红胡椒在胡椒中占比要更少得多。 6park.com

▲绿胡椒与黑胡椒、红胡椒等组成混合胡椒调料,可以得到富有层次感的味觉体验


几种胡椒都是同一种植物果实不同成熟度,不同工艺的产物,不过红胡椒还不一样。今天的红胡椒(pink
pepper)一般主要指的是巴西胡椒木(Schinus
terebinthifolius)产的果实,果实看起来很像,但是它和胡椒完全不是一种植物。巴西胡椒木属于漆树科,产的红胡椒可以提炼精油,同时也是烹饪香料。 6park.com

▲巴西胡椒木产红胡椒(pink pepper) 6park.com

中国没有原产本土的胡椒,人们常听说的山胡椒不是胡椒,而是木姜子。 6park.com

▲木姜子,又叫山胡椒,图片来源中国植物图像库 6park.com

木姜子又叫山鸡椒、山胡椒、木香子、山苍子、辣姜子等,是樟科落叶小乔木。主要产于南方和西南的温暖地区。 6park.com

▲新鲜采摘的木姜子 6park.com

木姜子果含芳香油,种子含油。在湖北、湖南、重庆一带,木姜子会被用来制作泡菜。在云贵地区,木姜子是当地复杂的蘸水体系中,常常出现的风味。而木姜子提炼的木姜子油更是贵州酸汤鱼等红酸汤菜肴的灵魂,是能代表地域的标志性味觉。

类似胡椒的香料还有同样历史悠久,东西方都在使用的荜拔。荜拔是藤本植物,可长达数米。罗马人用“piper”这个词来表述胡椒与荜拔,因为他们错误地认为这两种不同的香料取自同样的植物。 6park.com

▲荜拔,图片来源中国植物图像库 6park.com

荜拔果实呈圆柱形,稍弯曲,由小浆果集合而成,因此也被称为长胡椒。荜拔有特异香气,味辛辣。荜拔今天的流行度远不如古代,但仍在东西方菜肴中被使用。无论是摩洛哥著名的综合香料“镇店之宝”(Ras el hanout),还是中国南方的很多卤水里,都有它。 6park.com

▲摩洛哥著名的综合香料“镇店之宝”(Ras el hanout) 6park.com


6park.com

▲摩洛哥美食tajine 6park.com

▍今天怎么用胡椒

一般来说品质越高的胡椒粒颜色越纯,胡椒颜色越深口感就越浓烈。胡椒粒的新鲜度也是决定胡椒品质的重要因素。 6park.com

▲代利杰里(Tellicherry)黑胡椒与岩盐 6park.com

今天胡椒在热带地区广泛种植,但来自印度古老产地的两种胡椒仍是公认的名品。代利杰里(Tellicherry)黑胡椒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胡椒之一,马拉巴尔黑胡椒和代利杰里黑胡椒一样有名。实际代利杰里是印度马拉巴尔(Malabar)海岸喀拉拉邦(Kerala)的一座城市,只是代利杰里胡椒生产标准更为严格。

胡椒的气味会随化学物质的挥发而流失,所以平时应避光密封保存,临到用时再研磨,同时烹饪中要防止持续高温加热,就是使用胡椒的基本原则。 6park.com


黑胡椒味道浓郁,短暂的高温更促进香味释放,除了腌制肉类外,黑胡椒应尽量在出锅前加入。除腌制外,白胡椒也应在料理完成后再添加。 6park.com


绿胡椒和红胡椒除了丰富味觉层次,更主要用于装饰效果。 6park.com


尽管有市售的胡椒粉,但用手持胡椒研磨器将整粒的胡椒子磨碎,才是胡椒使用的常态。有时是和颗粒状的盐一起磨碎,做成胡椒盐。 6park.com


一个好的研磨器兼具实用和装饰效果。 6park.com



6park.com


注: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参考资料:

1,《香料传奇》(澳)杰克·特纳(2007年)

2,BBC记录片《香料之路》The Spice Trail (2011)

3,《中国食料史》俞为洁(2012年)

4,《文明的口味——人类食物的历史》菲利普·费尔南多-阿梅斯托(2013年)

喜欢牛员外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牛员外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吃喝玩乐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