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吃喝玩乐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野菜里的江南往事
送交者: icemessenger[♂☆★★★SuperMod★★★☆♂] 于 2019-05-23 8:28 已读 474 次 1 赞  

icemessenger的个人频道




每到春天,舌尖美味终要回到地头田间。 6park.com

丰子恺有一幅名为《挑荠菜》的画:近处是一位妈妈带着两个女儿蹲于草间找荠菜,身边放置的竹篮不知收获几何;远处,一位身着马褂的人与他的随行者边走边瞧。和风拂柳,却不及“挑春”的人更有一种春意盎然的人间情味。 6park.com

“挑春”是生造的词,正确的说法是“挑菜”。 6park.com

“挑菜”的历史可追溯到宋代。每年的农历二三月间,百草生发,宋代的青年女子便结伴至郊外挑挖野菜,以供制作春盘之用,称为“挑菜”。如此形成了一种传统,每年的二月初二也被定为“挑菜节”。 6park.com

到了清乾隆年间,妇女们习惯在三月初三头戴荠菜花以避免头晕,因此苏州人也把三月初三称为“挑菜节”。 6park.com

挑的不止是荠菜,这些野菜中有“七头一脑”之说,包括枸杞头、马兰头、小蒜头、苜蓿头、荠菜头、豌豆头、香椿头和菊花脑等。 6park.com

周作人对荠菜头和马兰头有特别的记忆,他在散文《故乡的野菜》中说,“薺菜是浙东人春天常吃的野菜,乡间不必说,就是城里只要有后园的人家都可以随时采食,妇女小儿各拿一把剪刀一只‘苗篮,蹲在地上搜寻,是一种有趣味的游戏的工作。” 6park.com

这仿佛就是丰子恺笔触下的画面,只是周先生配上了朗朗的童谣:“荠莱马兰头,姊姊嫁在后门头”,情境更为动人。 6park.com

美食家汪曾祺也写过一篇同名文章,他的故乡在江苏高邮,吃野菜的习俗与浙东略有不同。 6park.com

高邮的荠菜大多是凉拌,少有人吃炒荠菜。且荠菜可包春卷,包圆子(汤团)。江南人用荠菜包的馄饨,就是如今的“大馄饨”。 6park.com

关于荠菜,汪曾祺还讲过一道在北京吃过的名菜:翡翠蛋羹。一个汤碗里一边是蛋羹,一边是荠菜,一边嫩黄,一边碧绿,绝不混淆,吃时搅在一起。 6park.com

一草一木总关情。周作人也好,汪曾祺也罢,他们对野菜的记忆,总有着故乡的春天味道,野菜不过是载体,借以表达逝而难返的往日之心才是他们的审美意趣。 6park.com

笔者有一个朋友在大学校园长大。她说小学时每年春季开学后,学校就会组织同学们去大学里挖蝉蛹,为的是让学生们盛夏读书时多一些安静,少一些聒噪。 6park.com

挖蝉蛹的时候,顺道挖一些野菜带回家交给妈妈,那一天的野菜羹总能鲜掉眉毛。与周、汪两位先生一样,这位朋友后来每到夏日听到树枝蝉鸣,总不免想起儿时那些事。 6park.com

吴地有谚语说“三春戴荠花,桃李羞繁华。”春日的野菜,哪里只是味道的记忆?不过是借味觉回到“陌上少年如玉,田间女儿胜花”的往昔罢了。

评分完成:已经给 icemessenger 加上 100 银元!

喜欢icemessenger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icemessenger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吃喝玩乐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