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吃喝玩乐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增鲜的味精到底应该怎样吃
送交者: 男人魅力[♂★★★★重归宁静★★★★♂] 于 2020-11-03 2:35 已读 896 次 1 赞  

男人魅力的个人频道

在正统的教科书上,基本味觉只有四种。 根据敏感地感觉这些味道的味蕾的排列次序,从舌尖开始依次为甜、咸、酸、苦。 后来,有人加上了第五种——鲜。 但也有人仍然只把鲜味称为风味。 不管怎样,鲜味总是我们的味蕾能够感觉到的一种味道。鲜味主要是与蛋白质和核酸的若干水解产物有关的一种味觉。 有鲜味的食物会大大促进人们的食欲和满足感。



一个能够产生鲜味的典型物质是谷氨酸。 蛋白质是由氨基酸单体按照不同的次序组合起来的大分子。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主要有20种,它们的味道各不相同。 谷氨酸是一种二元酸,就是可以电离出两个氢离子的酸。 谷氨酸和谷氨酸一钠盐(味精的主要成分)具有很强的鲜味,也就是说,实际上产生鲜味的物质是带一个负电荷的谷氨酸根离子。当然,并不是只有谷氨酸和它的一钠盐有鲜味,不少氨基酸和它们的盐或酰胺也有很好的鲜味。 所以我们烹制肉类、豆类或其他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食物时,煮的时间长一点,使得蛋白质水解多一些,都会有很好的鲜味。 大豆制品的发酵产物如酱、酱油、腐乳等产生的鲜味,也大多是蛋白质水解的结果。 起初,味精是由高蛋白物质水解制成的,成本比较高。 后来,人们发现淀粉类的原料经过细菌发酵同样可以制得味精,成本就降下来了。 现在味精是一种很便宜的调味品。动植物体内除了蛋白质之外,还有一种重要的成分——核酸。 与蛋白质类似,核酸也是生物大分子,它的单体称为核苷酸。 有些核苷酸和它们的钠盐也有很好的鲜味,例如,5-肌苷酸二钠和5-鸟苷酸二钠就是两种能够使食物呈鲜的物质。


6park.com

物质的鲜味,更准确地说是使物质呈鲜味的效果,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够呈现出来的。 以味精为例,它要在微酸性(pH为6,实际上尝不出任何酸味)时,最能够显示鲜味。 到了碱性的环境下,如pH到了9,谷氨酸一钠就变成谷氨酸二钠,鲜味也就没有了。 而在强酸性的环境下,它的鲜味也会降低。如果没有食盐,味精也很难呈现鲜味。 好在一般的菜肴都含有盐的成分,所以只需放很少一点味精就能显出鲜味。味精的呈鲜味能力很强,在万分之三的溶液中即可尝出它的鲜味。 上面所说的肌苷酸和鸟苷酸的钠盐,只需要在味精里添加一点,就能够使其鲜度增加多倍,成为所谓的特鲜味精。 常见的鸡精,其成分就是40%左右的味精,30%左右的食盐,1%左右的肌苷酸和鸟苷酸的钠盐,再加上一些糖、鸡粉、淀粉等。 鸡精的鲜味效果与味精类似,但味道更丰富一点。另外有一类物质也有较强的呈鲜味作用,这就是琥珀酸及其钠盐。 琥珀酸的化学名称是丁二酸,它在贝类食物中有较高的含量。 所谓蚝油,其呈鲜味的成分除了传统的谷氨酸盐之外,还含有琥珀酸,所以呈现出贝类所特有的鲜味。




[iframe]"[/iframe]

围绕味精,总有一些负面说法,如「味精会致癌」「味精吃多了会导致肥胖」。 其实这是毫无根据的。 谷氨酸是蛋白质的组成成分,无论吃什么天然食物到肚子里,基本上都会产生谷氨酸。 谷氨酸也是我们身体里各种生物化学反应中的重要中间产物。与其说谷氨酸摄入较多易致肥胖,不如说吃得太多会导致肥胖。 至于说「味精吃多了不好」,这是肯定的,什么东西吃多了都不好。 我们的身体里没有氨基酸「仓库」,各种氨基酸在「输入」的时候最好是平衡的,但实际上做不到,多了的氨基酸只能做「燃料」,剩余的氮元素还要以尿素的方式排出体外。 如果摄入蛋白质不均衡,某些氨基酸太少,引起另外一些氨基酸相对太多,只得消耗掉,这就会增加肝脏和肾脏的负担。味精放多了还会导致一个问题,那就是钠离子超标。 根据健康推荐,每人每天食物中钠离子的摄入不要超过2克,折合成氯化钠就是6克。 1克味精中钠的含量要超过半克食盐。 所以,无论是味精还是鸡精,都要少放,而且放了这些调味品,就要扣去食盐的量。古人主张的五味调和,很符合饮食科学。 哪一种口味都不要过分,对身体才有好处,才是一种高雅的饮食品味。

评分完成:已经给本帖加上 10 银元!

喜欢男人魅力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男人魅力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吃喝玩乐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