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网络文坛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近乡情怯 (连写,每天更新,原创)
送交者: 夺标[布衣] 于 2014-12-03 8:59 已读 30635 次 1 赞  

夺标的个人频道




晚间九十点钟,合缨总喜欢开启落地窗,说是散一散壁炉气。冬夜里,星子显得格外的低而异常的亮,松针的香味会透过草地上融化的雪水与屋子里白炭气味融合成一种温暖的气息,合缨曾玩笑着说那气息可以逼得良家妇女烟视媚行起来。




每当此时,本中便不够庄重起来,他会放下文案或书本,高大的身躯立起,悄然地箭步过来(合缨每次都会娇嗔道,亏得你那身古巴烟臭气先过来,否则真要吓煞宁,扑罗扑罗心脏要跑出腔子了—成婚以来,合缨给他男人家许多爱物或嗜好都起了别名,比如雪茄变作了“古巴烟”)一手攥着烟嘴,一手便开始环着合缨,用他那好听的徽州音江北腔普通话低低说“莲浦夜相逢,吴姬越女何丰茸,你的腰在哪里呢?”然后就不知道他是点了下腰眼还是咯吱了窝儿,缨止不住的孩子般笑声就在房屋、园子、街道与旷野间来回荡漾,半分钟不到就低下去了“你又来作,邻居听见要投诉喊警察的!”




“邻居?远着呢,不定都去度假了。就是听见了,人家也会说这是哪家的中国小孩子在欢闹啊?”这个时候本中便会换了位置,一跃坐在窗台上,改用双手环抱着合缨,又突然把她夹在两个膝盖之间,然后那本来不属于知天命男人的两颗孩子般又大又黑的瞳子就盯着妻子,从那她双野鹿般的眼睛直接就挪到了胸前,合缨总还像做姑娘时候那样被他灼得面红耳赤,低着头听他说“不是作,是弄,你又用错字眼了。”合缨便会有种奇异感觉,仿佛他那锐光四射的两颗黑葡萄要与前胸两颗红樱桃重合,然后就听她真的发狠赌气道“都被你烧坏好几件毛背心了,你老妈说过的,吃不穷用不穷,算计不到世世穷,这么不惜物就是不惜福。”




“好好好,我惜福。”本中敏捷地跳下来,又本能地环抱着妻子 “我与娘子一起认星星,双子座是我家两个小朋友,大熊小熊是谁呢?”




合缨便会半闭着眼睛,扬起脸冲他微笑,带点鄙夷的神情,宣示他不上他的当,不要他这样缠人的亲昵。




婚姻生活经年,合缨才知道象本中这样初婚早且婚过两次、恋过数次、育过一双子女、将近天命之年的男子在居家闺房事情上的心计远胜于她这般初婚的女人。她这才深刻地理解了古书上“亲昵”与“狎昵”这两个词在男子心中的现实差异有多么大。确切地说,狡黠的中年丈夫是要用他的“亲昵”保持他爱情释放的频率,同时节约他的体力,在关键时节再给予正值玉貌盛年的妻子一次醇厚又仪式繁复的“狎昵”。


她慵懒甜蜜地倚在丈夫的怀里,喃喃地说:“中,你知道吗,我原先是顶讨厌闻除了我爸爸以外其他男人身上的烟味,总让人想起许多年前上海车况不好的VolksWagen计程车那种令人窒息的怪气味。你令我改变好多,好多好多的细节,这就是潜移默化吧。真心觉得老外设计你们男人香水喜欢用松香味和烟草味对极了,现在你就带着这两种味道。”“我听说姑娘家有洁癖才讨厌烟熏味,做了女人后大约嫁鸡随鸡,男人味道让你们微醺了。可是,你爸爸并不抽烟啊。”“你那么了解他老人家?那是我妈妈逼他戒了。你别忘了我妈妈是医生。不过,我暂时不想逼你。听说戒了烟的男人或者自己就不抽的就顶讨厌其他男人抽烟的。”“男人男人,你有多了解男人啊?我看我家老泰山就非常钟意我!女婿顶半子么。”“好吧,你就得意吧。其实听妈妈说爸爸年轻时候瘾很大的。你想啊,他是部队里的老军工,常年在基地,结婚生孩子了也等于单身汉,又特别爱我妈妈和我们,只有香烟缭绕能一拒相思。毛泽东那时候他们还时常结合工农,连农村都去过。所以他有时喜欢自己买烟丝卷烟,跟你先前一样---那次我算开了眼界了,你跟公司里的工人们在一起,人手一个卷烟枪,那么熟练地卷烟,你知道吗,当时我就想这个家伙大概很有爹年轻时候的影子,蛮靠谱的,后面就允了你。不如下次回国送一个那样的卷烟枪给我爹吧,虽然他不抽了,当个玩意耍着也不错,老小老小么。”“很便宜的东西啊。”“贵的我爹有。到农村去的时候有个老村长送他一杆紫铜锅羊脂玉嘴的旱烟杆子,说是土改时候从地主家分来的浮财。那是我爹最爱的随身物件之一。人家告诉他里面积了百年的烟油子是可以救命的土偏方,我想是有类似硝酸甘油或吗啡的作用吧。”

本中见妻子兴致勃勃地提到了关于“父亲”的话题,无意中终于给了自己一个切入正题的匝口。




他松开妻子,阖上大窗,又握住了合缨的手,把她牵到沙发上,双双坐下,手也不曾松开。“缨,我记得小时候的你在暖气屋子里手还凉,现在倒没有那毛病了。”“那年也不小了,十四了。难道还要我叫你大表哥?”“虽然说一表三千里,可你是我表嫂的表妹,我们正经是五服之外的。只是真没想到快二十年了,你会成我老婆。”“是啊,那时你在我眼里就是结婚的老男人了,差点要喊你叔叔,你还超级腼腆,男女授受不亲那种感觉,造化真弄人。其实如今知道你是超级大色狼!”

“缨,你爹那样的旱烟管,我爹也有相似的一根,碧玉嘴的,从不离身。他走的时候,作为他老人家膝下唯一儿子我亲手给他放进厝(cuo)柩里的。 上回我回国已经与姐夫们请了地匠,寻好了吉壤,只是不近不远地,在潜山县。 或者今冬或者明春,是时候入土为安了。”“都听你调遣安排,我一定好生襄助。虽然你这辈算单传,我其实也算得上你方家长房媳妇,定不抹了你和娘的面子。”“这我信。只是凤子,孩他娘,你知她恰好是咱娘的徒弟,虽然早不是婆媳,但师徒如母女,是永不变的。她辗转联络我说她也要去,给孩子们的爷爷磕头,扶着咱娘。你得有心理准备。”

原来这安庆当年也算江北庐江府的水陆交通大城。“桐城派”古文大家姚鼐、方苞的姚家、方家,编撰“明史”又留下“六尺巷佳话”的康乾重臣张英、张廷玉父子的张家便是这里的三个大姓,号称五百年望族,世代联姻。

张凤子,大号名张止戈(据说是张家的清末老秀才根据毛主席语录“要文斗不要武斗”取的,倒是比什么永革、永胜等时代特征明显的名字文雅许多)的当年“黄梅戏之乡第一美人”就是张家的女儿,属猴,是本中的已分手的结发妻子,他儿女们的生母,只比本中年少两岁,又是他母亲的第一爱徒,也算得上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四角俱全,颇具江北皖南文化传统的好姻缘了。




暂厝是长江流域的一种古老丧仪,最早可以追溯到百越与巴人僰人的悬棺秘葬风俗。如今,蒋介石与蒋经国父子之灵柩依然在海峡对岸台岛的阳明山上暂厝,遥望着宁波奉化溪口故里,等待入土为安那一天。厝柩则是将死者棺木放置在野外险峻之地的寄柩所。这种寄柩所两头是水泥砖砌起来的墙,上面用石棉瓦盖着,棺木横置于其中,棺木的两边暴露在外(古时用木材和稻草盖成)。这种寄柩所只是棺木临时寄存的地方,待寄存满三年以后还是要正式的入土下葬,不同于其他地区在人去世时就入土下葬的风俗。原来,明初朱元璋为了打破江南地区强大的宗族势力,恢复生产发展经济,巩固其统治,就颁布“移民令”,强制江南地区江苏、江西、浙江三省大量人民迁往江北苏北一带开荒屯垦,并且不得回迁原籍,隔断移民与原籍地的一切来往,史称“洪武赶散”。方、姚、张三大族就是在这时候聚集在安庆的。

据清初桐城派学者朱书说 “然元以后至今,皖人非古皖人也,强半徙自江西,其徙自他省会者错焉,土著才十一二耳”。大量移民达到安庆地区以后,被朝廷告知不得回迁原籍,兄弟亲戚之间不得往来,否则受到重罚。但是这些背井离乡的移民中心中始终抱着有朝一日能回到故乡的幻想。因此,在当时那些移民过来的老人们在去世后,按照逝者的生前遗愿棺木暂时停放在寄柩所,不要入土下葬,期待着有朝一日能够魂归故里。由于朝廷的移民不得迁回原籍的强制政策始终未能松动,移民们回归故里梦想在岁月无情的流逝中渐渐的破灭了,原本暂存寄柩所的棺木最终也不得不入土下葬了。如此就形成了安庆独特的丧仪。地匠是会用罗盘选定吉壤、懂得坟葬丧仪的风水先生,在庐江府也是颇受人尊敬的祖传手艺人,毕竟中国人与世界上多数古老文明民族,如犹太人、信奉东正教的希腊人等一样格外看重祖先长眠之地与祭祀,慎终追远,关系着子孙的福祉。

贴主:夺标于2014_12_08 21:06:56编辑

贴主:夺标于2014_12_09 6:26:59编辑

评分完成:已经给本帖加上 20 银元!

喜欢夺标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夺标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网络文坛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