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网络文坛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从昆明大观楼长联到毛泽东的《沁园春。雪》
送交者: T2[布衣] 于 2013-10-16 22:34 已读 693 次 2 赞  

T2的个人频道

从昆明大观楼长联到毛泽东的《沁园春。雪》

在南怀瑾看来,中国文学的演变程序应该是,汉文,唐诗,宋词,元曲,明小说,清对联。他进一步说,清代的中兴名将曾国藩、左宗棠这班人,把对联发展到了最高点。以往我们认为明清之际,最为典范的文学样式是小说,可以彪炳于中国小说史上的经典之作,都在这个时期问世。至于对联,我们很少把它作为一个独立的文学样式来看待。
也许我们排斥对联的做法的确有些武断。在清代,从皇帝到庶民,都作对联。康熙有联《挽郑成功》――四镇多二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雍正则有联《潭柘寺大雄宝》――鹫岭云开,空界自呈清净色;龙潭月皎,圆光常现妙明心。好像不须多加注释,此二帝的心志意趣就已经非常清楚了。
南怀瑾推崇曾国藩和左宗棠,我倒真的没从这两位湘人的对联之中看出了不得的大气象,左宗棠的“积石导流趋大海,崆峒倚剑上重霄”并没在境界和意境上给人不同凡响的感觉,而大名鼎鼎的《左宗棠楹联辑注》中收录的楹联,出于其上者,似乎也不多。曾国藩备受蒋介石和毛泽东的推崇。在毛泽东的早期文稿中,他这样写道:“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满无缺。”然而至今,我除了能记住曾国藩的一句话,叫作“能甘淡泊,便有几分真学问”,此外便什么也记不住。倒是曾国藩的敌人石达开写了一副《题理发店》的对联,很有锐气和新意。“磨砺以须,问天下头颅有几?及锋而试,看老夫手段何如?”一个执戟仗剑的造反者形象跃然纸上。
清人梁章钜辑录有趣楹联作了《巧对录》,其中有两则采撷自民间,该是出自普通百姓之手。一则是“独立小桥,人影不随流水去;孤眠旅馆,梦魂曾逐故乡来”,而另一则是“杨柳花飞,平地里滚将春去;梧桐叶落,半空中撇下秋来”,平实的词句,工整的结构,令人叫绝的意境与意蕴,无一处逊色于王公贵族。
清代显然有着楹联创作的氛围,因为我们不仅能从作品数量质量本身看到这一点,而且,我们还能从清代找出几部谈论楹联的专论专著,例如《楹联丛话》,《随园诗话》,还有刚刚提到的《巧对录》。
楹联脱胎于诗,五代时的后蜀主孟昶的两句“新年纳余庆,佳节贺长春”被看作是最早的对联。比之于诗,楹联更精悍更凝练,对平仄对仗的要求也就更严格,无论是十几字的短联还是几十上百字的长联,都不能违背这些最为基本的要求。而从词语的应用上说,不以晦涩难懂为至高,既然裱糊于楹柱,就是要叫全国人民都能读懂。其实不仅是楹联,诗也好文也罢,终归不能用诘屈聱牙来自欺和欺人,别人看不懂,甚至连自己都看不懂的东西,总不能说是好东西。平实中见思想、新意和才气,才是诗文所要达到的高度。
毛泽东好诗好文是世人皆知的。虽然我们从没有见到他自己亲手所作的对联,但是有好事者把他诗句中两句摘出而拼成一个对子,倒也有几分意趣:“风景这边独好,江山如此多轿”。我们知道他读《资治通鉴》来借古鉴今,我们知道他读《容斋随笔》来怡情怡性,我们也见到在毛泽东的书单里,还有大量的清人楹联。根据当年为毛泽东管理书籍的管理员回忆,毛泽东非常喜欢清人孙髯翁为昆明大观楼题写的长联。且让我们将此联抄录于此:

昆明大观楼长联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州,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周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上联,作者着力于写景。五百里滇池,因为一个奔字而浩浩汤汤动感十足。开篇的开阔与气势,先声夺人。而与之相比对,“喜茫茫空阔无边”则平淡而空洞了。好在东西北南的“神韵”与“灵气”,走蜿蜒翔缟素,造成了伏之后的又一个起,将前面的平淡扳了回来。蟹屿螺洲,风鬟雾鬓,苹天苇地,铺排于滇池上下左右的所有景象,都挂着翠羽丹霞的色彩。后面的四周、万顷、九夏、三春,又给我们拓展了时间的长度与空间的广度,让我们有饱览的喜悦。
下联,作者的情绪有大跌宕。注到心头的数千年往事,带给作者的是一声长叹,叹滚滚英雄谁在?汉唐宋元的伟烈丰功,到头来,不过是断碣残碑,都付与了苍烟落照。其间的悲凉与落寞,都在作者刻意选取的景物间徘徊。而疏钟,不过是几杵,渔火只半江,秋雁才两行,反倒是清霜,满当当一枕。
所以从整体情绪上说,孙髯的长联,是下沉而不是上扬,读罢,难免让人有沉郁有气馁,有历史虚无主义。
以我个人妄加揣测,我总觉得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有借鉴孙髯长联的痕迹,也将之抄录于此,读者诸君可以两厢对照,只是毛泽东的作品昂扬向上,大有借问古往今来舍我其谁的气势。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评分完成:已经给本帖加上 30 银元!

喜欢T2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T2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网络文坛首页]
T2 已标注本帖为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如果内容违规或侵权,请告知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