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网络文坛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另一个了不起的《盖兹比》
送交者: LiaoKang[御史大夫★★★☆] 于 2014-03-19 22:23 已读 604 次 1 赞  

LiaoKang的个人频道

另一个了不起的《盖兹比》

廖康


一提到《了不起的盖茨比》(The Great Gatsby, 1925),人们立即就会想到菲茨杰拉德(F. Scott Fitzgerald)的小说或由这部名著改编的电影,尤其是去年新拍的,迪卡普里奥(Leonardo DiCaprio)主演的同名电影。但我要介绍的是另一部小说《盖兹比》(Gadsby, 1939)。请注意这个名字中间的字母是d,不是t,所以我译名时用“兹”,以示区别。这部小说鲜为人知,在文学上根本无法与《了不起的盖茨比》相比。但它也有其了不起之处——全书五万多字,共260页,没有字母e,而e是英语中出现频率(12.7 %)最高的字母。

一本小说没有e意味着没有定冠词the,没有人称代词he和she,没有任何带self的字,当然包括所有的反身代词,没有与第一人称复数和第二人称相应的现在时动词are,而且还没有以ed结尾的规则动词过去式。这是怎么做到的?为什么要写这样一部书?这部小说读起来是不是很别扭?

作者莱特(Ernest Vincent Wright, 1872 –1939)在小说的序言里说写书时,他把打字机的E键绑起来,确保不会在无意中打出带e的字。写作时,不用说,作者躲开一切含有e的词。也就是说,他要仔细寻找同义词或近义词,在工具书不那么多的20世纪30年代,作者必须有极大的词汇量才能做到。但作者说他最大的困难是不能用规则动词的过去时形态。有时,他不得不用强调型did + v. 可能有点勉强。作者还不提含1和3以及从7到29任何一个数字,因为这些表示数字的英文字都含有e,他不肯耍赖用阿拉伯数字来代替。而小说是关于年轻人的故事,因此难上加难。而且,作者没有像诗人那样用撇号(’)来代替含e的音节。

莱特费这么大劲,这样写作,就是因为太多人说这是不可能的。他就不信这个邪,偏要尝试一下。让学习英文写作的学生看看:只要你选用不同的字,改变句式,实在不行,宁用描绘也不用含e的名词,就可以做到。作者生动地描述他的写作经历:

开始,有一大堆带e的词汇在我的书桌上集合,伸长脖子等着我叫他们。后来,他们看我写啊、写啊,就是不理他们,这些词汇变得焦躁不安,嘟嘟囔囔的,跳上我的笔,一刻不停地望着下面,总想找机会跳上纸端,就像海鸟栖息在礁石上,瞪眼寻找游过的鱼!可是当他们看到我已经写完138页打印纸,只好溜下地,手拉手悲哀地走开。但还回过头来大喊:“没有我们,你那儿肯定是一堆大杂烩!嘿,哥们!别人写的每个故事里都有我们,成百上千次呢!这可是头一回有人跟我们这么过不去!”

对这样一部文字游戏式的小说,批评界丝毫没有注意。但至少有一篇评论在出版前认为小说手稿的文字“惊人地流畅……情节连贯,具有古典式的清晰。”1 多年以后,英国BBC第四台的语言节目《今日英语》主持人称之为“此类作品中最雄心勃勃的小说。”2  

这部小说讲的是盖兹比在50岁时看到生养自己的小城日趋没落,便组织青年团,努力奋斗,把它建设成一个蓬勃兴旺的中等城市。故事始于1906年,经历第一次世界大战、禁酒时期、以及美国历史上最腐败的哈丁政府。小说的主题让我想到建设共青城的苏联小说《勇敢》。当然,情节很不同,也没有那么浓重的意识形态干扰。然而,《盖兹比》里也没有《勇敢》中的“面包干”那种令我读过30多年后仍然记忆犹新的性格。

尽管这部小说如此特别,却得不到任何一家出版社的青睐,最后作者不得不自费出版。出版后不久,仓库着火,绝大多数副本都被烧毁。后来,善本书商竟然把仅存的副本价格哄抬到4000至7500美元一本。这悲惨结局,作者并不知道。书出版的当年,他与世长辞。

更令人惊奇的是,此书虽然在英语界一直默默无闻,在欧洲却颇有影响。法国小说家及电影制片商佩雷克(Georges Perec, 1936-1982)受莱特启发,撰写一部小说,也是五万多字,不带e,名叫《失踪》(La disparition, 1969),讲述一群人寻找一个人的故事。作者的父母在二战中双亡。用法文写作,不使用含e的字意味着不能提父母双亲(père, mère, parents)。而且用法文说“没有e” (sans e) 听上去与“没有他们”(sans eux)一样。我没有读过这部小说,但据评论,字母e的缺失可以看作是二战中犹太人经历的隐喻,显然比《盖兹比》要深沉。这部小说颇受欧洲读者的重视,已经翻译为至少九种其它欧洲文字,译文都做到不使用含某个常用元音字母的字。其中英语翻译还荣获1995年的蒙克里夫(Scott Moncrieff)法英翻译奖。佩雷克明确表示他是受莱特影响,并在自己的小说里创作出一个人物,名字就叫盖兹比•莱特。他是小说主人公的教师,而主人公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作者。

莱特的小说《盖兹比》虽然没有太大文学价值,却是一部非常特殊,堪称了不起的小说,可以说是“戴着镣铐跳舞”的极致。而且是文字游戏及引导学生练习写作的绝佳样本,还是有不少人索求的。好在小说出版28年后,由于无人继续申请版权,《盖兹比》成为公共财产。好奇的读者只需点击下面的领客,即可免费读到这本奇书。3

http://spinelessbooks.com/gadsby/

注:
1.  Burton, Walt (25 March 25, 1937). "Fifty Thousand Words Minus". The Oskhosh Daily.
2.  Crystal, David (2001), Language Pla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3.  应朋友建议,我已将本文中原有的“了”(le)全部删除,“了”(liao3)还留着。“了”(le)是汉语里第二常用词,仅次于“的”。阅读时,但愿您没有感到别扭。

2014年3月15日

评分完成:已经给本帖加上 30 银元!

喜欢LiaoKang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LiaoKang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网络文坛首页]
LiaoKang 已标注本帖为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如果内容违规或侵权,请告知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