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军事纵横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台儿庄, 西北虎将孙连仲死死堵住日寇去路
送交者: 回龙观老王[★★声望品衔10★★] 于 2023-05-23 20:05 已读 5271 次 9 赞  

回龙观老王的个人频道

台儿庄,西北虎将孙连仲死死堵住日寇去路 6park.com

山高路险坑深, 大军纵横驰奔。
谁敢横刀立马, 唯我孙大将军。
话说1937年七.七芦沟桥事变抗日战争爆发。日军开始全面侵华。日军多路推进,相继占领了北平,天津,上海等地。并在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日军占领南京后,士气大涨,认为中国已经是他们的囊中之物了。“三个月拿下中国”似乎已成为现实。日军的侵略气焰更为嚣张。短短一个多月了时间又相继占领了杭州,济南等地。此时,日军继续由北向南推进,企图占领武汉等地,这样就打通了南北战场。把中国牢牢控制在自己的手中。成为了日本的傀儡。徐州作为山东,河南,安徽,江苏四省的要冲地带,自古都是兵家必争之地。重要性不言而喻。保卫徐州,迫在眉睫。日军为攻陷徐州,集结了5万兵力,分为南北两路准备夹击徐州。为了守住徐州,国民党军先后调集了29多万兵力阻击日军。由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担负徐州地区的防务总指挥,这支部队大部分都是装备落后的川军,西北军,东北军等组成。也就是所谓的杂牌军。面对日军的步步紧逼,中国军队虽然武器落后,但士气高昂。誓死保卫徐州。然而还是有人在拖后腿。第五战区付司令兼第三集团军司令韩复榘面对来势凶涌的日寇,还没开战他就怕了。把济南,泰安等地恭手让给了日军。这直接导致徐州暴露在日军的面前。李宗仁在徐州的布防计划被彻底打乱。而韩复榘不战而降,更让日军觉得中国军队不堪一击。加快了进攻的步伐。
日军占领腾县后(王铭章将军等2000多名川军将士在滕县牺牲),继续沿京浦路南下,其目的就是要占领国民政府第五战区司令部的所在地徐州。日军的先头进攻部队调动了4万多兵力,在飞机,坦克和火炮的支援下,进攻速度极快, 日军南路第13师团从南京出发,进攻淮河防线。北路日军分为两个集团,右路第五师团以胶济线为依托进攻临沂。左路日军沿津浦路进攻滕县。最终企图三路日军在徐州汇合。合围第五战区全部主力。滕县距徐州不过几百里地.日军眼看就要打到李宗仁的指挥部家门口了。
要守住徐州,必须在南面守住淮河,在北面守住台儿庄。此时,由张志忠将军率领的第59军和李品仙部第11集团军等军正利用淮河两岸阵地,顽强阻击来犯的日军。第五战区的主力部队汤恩伯的第52军和85正在徐州以北集结。正面挡着日军南下的道路。正当人们认为李宗仁肯定会命令这些部队坚守阵地,顽强抵抗日军的时侯.第五战区司令部却发出了一道让人费解的命令。令汤恩伯军团让开京浦路正面,向西北方向转进。放日军继续南下台儿庄。台儿庄,是徐州的北大门,京杭大运河贯穿其中,作为津浦路和泰维公路交叉点,是南下徐州的最后一条防线。所以,台儿庄就成了中日两国军队必须争夺的战略要地.对中国军队来说,台儿庄就是徐州第五战区司令部的”北大门”,台儿庄如果丢失,意味着徐州将陷落,所以,台儿庄必须守住.
日军进攻台儿庄的部队是第十师团,师团长叫矶谷廉介。他和土肥源,板源征四郎同属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同学,同样出身于关东军,当过日本驻中国武官,精通孙子兵法。是日本侵华战争的急先锋. 台儿庄战役中,日军第十师团动用2支步兵旅(其中一支仅有半数兵力),另外还增派2支野战炮兵团,2支山炮连,1支野战重炮兵团,1支工兵营,2支轻装甲车连等强化火力部队。进攻先头部队是第十师团的濑谷支队。日军携占领滕县之余威,杀气腾腾朝台儿庄杀来
负责防守台儿庄的是久经沙场的西北虎将孙连仲,外号”孙钢炮”.时任国民党军第五战区第二集团军司令. 他也是冯玉祥将军的”十三太宝”之一,以防守反击,善打硬仗而著称。
孙连仲(1893年2月2日—1990年8月14日),字仿鲁,汉族,直隶雄县(今河北省保定市雄县)人。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早年入保定府中学堂就读,毕业后投入冯玉祥部,历任连长、营长、团长等职。曾入北洋政府陆军检阅使署高级军官教育团深造。毕业后任冯玉祥部国民军旅长、师长。1926年任国民联军东路军第二军司令官,9月率部参加冯玉祥五原誓师,加入中国国民党,参加响应国民革命军北伐的东征作战。1927年任国民联军第十四路军总司令。1937年任庐山军官训练团副团长及总队长。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团军团长。10月任第二集团军副总司令。曾指挥娘子关战役。1938年3月任第五战区鲁南兵团司令兼第二集团军总司令,指挥十个军兵力,参加徐州会战,率所部扼守台儿庄正面阵地,粉碎日军进攻,给予日军第十师团以歼灭性打击。1939年1月任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同年11月任第五战区副司令长官,均兼第二集团军总司令。1944年担任第六战区司令长官。1945年6月改任第十一战区司令长官。抗日战争胜利后,负责主持平津地区日军投降事宜。
此时的孙连仲紧锁眉头,正在仔细查看着台儿庄地区的防御地图,他紧盯着运河北岸的庄子寨城,这里是台儿庄防守的重中之重,他必须派一个虎将前去担当这个艰苦的守城任务,派谁去合适呢? 孙连仲反复思量着.突然,孙连仲眼睛一亮,叫出名来”迟峰城”,31师师长,对,就派这个”硬汉”去守台儿庄寨城.池峰城,是西北军的老战士,从战士一直摸爬滚打升任到师长,是一个从不服输的硬汉子,脾气倔强。池峰城深受孙连仲的赏识。他的西北军战士,每个人身上都身背一口大砍刀。这是长城抗日以来保持的传统,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孙连仲将部队沿运河布防,庄内负责守城的是第二集团31师长池峰城。他让工兵在台儿庄与运河南岸建立了一个浮桥,以便战斗激烈的时侯支援池峰城的31师。孙连仲把他的第二集团军指挥部就设在离台儿庄仅仅2公里的小村子上.
1938年 3月23日,日军由枣庄南下,在台儿庄北侧的康庄、泥沟地区与守军警戒部队接战。为诱敌深入,第31师刘兰斋连长率骑兵连从台儿庄出发,向峄县方向搜索前进,91旅旅长乜子彬率183团跟进,在峄县城南20里康庄与日军遭遇。台儿庄地区战斗正式打响,中国军队马队为诱敌深入边打边撤;3月24日,日军逼近台儿庄开始向台儿庄地区大举进攻。日本媒体放言,“日军将在1-2天内扫荡台儿庄“。日军投入了飞机,几十辆坦克,其它的重武器更是不计其数。借着火力优势,日军先是狂轰滥炸.最后又用坦克开路,对台儿庄发起了猛烈进攻。
李宗仁的原意是用孙连仲的第二集团军三十一师池峰城部驻守,负责牵制和引诱日军装备精良的矶谷师团濑谷支队一万余人,然后由汤恩伯率领的中央军第20军团从侧后方突然发动攻击,打一场歼灭战。计划赶不上变化,战场上发生了两个变化。第一,汤恩伯军团并没有按照事先的约定,在三十一师与日军接火后“不顾一切,马上抄袭敌之侧背”。第二,日军的濑谷支队,并不是原先李宗仁估计的试探性进攻,而是一上来就准备全力攻下台儿庄。于是,台儿庄从一个“诱饵”,一下子变成了主战场。
池峰城原来的任务是守住三天就行,而现在,李宗仁的命令变成,必须死守台儿庄。一场事先谁都没想到的炼狱一般的大血战,就此拉开帷幕。
3月24日凌晨,濑谷支队开始攻击台儿庄外围的孙庄,遭遇了国军坚决抵抗。当时,濑谷支队仅仅派出一个大队,一千余人的兵力,他没有料到的是,中国军队在台儿庄附近部署了四个师,而且,与台儿庄守军接火之后,日军很快发现,这一次的中国军队抵抗非常坚决,乃至拼命。在台儿庄外围的村庄,日军每攻下一个小村,都要付出巨大的伤亡代价,防守的中国军队往往全都战死在战壕里,他们宁可身上绑着炸药跳上日本的坦克同归于尽,也不肯后退一步。面对这一情况,濑谷启立刻加派两个中队外加两门重炮支援,师团长矶谷廉介闻讯后,也立刻派出六十三联队的第三大队前往增援。很明显,台儿庄之战,由“战斗”开始往“战役”升级。虽然国军的抵抗很坚决,但凭借优势火力,日军在3月25日还是兵临台儿庄北面的寨墙之下。他们架起大炮,对着砖头结构的寨墙开始猛轰,很快,台儿庄北门及附近的寨墙被轰塌数丈,200多名日军拼死冲进墙内。负责守卫的三十一师一八六团奋不顾身地冲了出来,开始与日军肉搏,付出巨大代价,把缺口又堵上——一部分日军冲入了庄内的城隍庙死守,被中国士兵放火后全部烧死在庙中。
但台儿庄薄薄的寨墙,实在挡不住日军优势炮火的攻击。3月26日清晨,台儿庄北门再次被日军突破,傍晚,东门也被突破。大量的日军涌入了台儿庄,庄内的中国守军开始内外受敌。李宗仁面对兵力占优的国军这么快就将近失败身感诧异,立刻命令孙连仲必须死守。孙连仲孙连仲其实从一开始就是准备拼命的。孙连仲是冯玉祥的“十三太保”之一,“西北军”的悍将。在台儿庄战役爆发之前,他就下令把第二集团军的总指挥部前推到离台儿庄不足2公里的一个小村庄里。按照规定,集团军的总指挥部距离战场一线20公里就可以了,但孙连仲带着参谋推进到2公里,可见他死守台儿庄的决心。这是个非常危险的决策,因为这个村庄已经进入了日军的炮火射程之内,只是日军完全没想到对方的集团军总司令部敢那么突前,所以始终没有发现。让守军士气大振的不仅有孙连仲的突前指挥,还有在3月27日突然出现在台儿庄南站的国军统帅蒋介石。他拉着池峰城的手说:“你的长官说你是忠勇、精干兼备之人,今天看来此言不虚。”对蒋介石的突然出现,惊喜交集的池峰城立刻回答:“我师绝对战斗到底,与阵地共存亡,以报国家,以报委座知遇之恩。”蒋介石都亲临前线,孙连仲就在身后2公里的地方,池峰城还有什么理由不拼?
就在这一天,日军在20多辆坦克的掩护下,开始猛攻台儿庄西门,在西门防守的一八一团三营几乎全营殉国,300多名日军突入庄内,随即竖起了日本旗。日本媒体甚至已经准备“皇军已经占领台儿庄”的通讯报道。负责守卫庄内的副师长王冠五在电话里向池峰城请求撤退,池峰城对王冠五说:“我把工兵营派给你支援!坚决顶住!不能撤退!记住,台儿庄就是我们的坟墓!”援军抵达后,王冠五亲自率队打反击,用血肉之躯顶着日军的坦克炮火向前冲,最终拔掉了日本旗,插回了中国旗。有国旗在,台儿庄就没有丢!
3月28日开始,日军加大了赌注,整个步兵六十三连队被调了过来,外加各种独立机枪大队、野炮兵大队、重炮兵大队、轻装甲车中队,攻击台儿庄的兵力超过一万人。此时台儿庄的态势是:最内,国军三十一师死守,一半面积被日军控制,整个台儿庄被日军包围,而最外层,是准备合围的中国军队。庄内,已经开始肉搏战,飞机大炮已经失去作用,国军的敢死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开始时,国军还给敢死队发大洋,后来没人要钱了,一个士兵说:“ 我们以死相拼,为的是报效国家,为的是不成为日本鬼子的奴隶,不是为了几块大洋”,孙连仲感动得放声大哭。
尽管日军占据了全庄的三分之二,但坚守在南关一带的中国守军至死不退,死守阵地,目的是为了外线部队完成对日军的反包围。这是李宗仁早已制定好的作战计划,让参谋长封裔忠部以部分兵力死守台儿庄,守军尽量拖住敌人,以便庄外的大军将日寇团团围住,来个瓮中捉鳖。3月29日,日军濑谷支队再以兵力支援,并占领了台儿庄东半部。29日,林蔚转述蒋介石的电令:台儿庄屏障徐州,关系第二期作战至巨,故以第二集团军全力保守,即存一兵一卒,亦须本牺牲精神,努力死拼,如果失守,不特全体官兵应加重罚。31日,国军守军将进入台儿庄地区的濑谷支队完全包围。是时,坂本支队由临沂转向台儿庄驰援,到达向城、爱曲地区,侧击汤恩伯的第20军团。该军团即命第52军和刚到的第75军围攻坂本支队。激战数日,予日军以重创,使其救援濑谷支队的计划落空。矶谷师团见救援无望,决定以死相拼,一个个杀红了眼。国民党军队虽以5倍的兵力围攻,并付出极大的伤亡代价,但难以将敌人消灭,战争一时呈胶着状态。4月3日,李宗仁下达总攻击令。第20军团汤恩伯部之第52军、第85军、第75军在台儿庄附近向敌展开猛烈攻势。日军拼力争夺,占领大部分街市。国军展开街垒战,逐次反击,肃清敌人,夺回被日军占领的街市。4月3日日军控制台儿庄五分之四地方,国军第三十一师伤亡过半,4月4日,深夜,孙连仲打电话给李宗仁,请求撤退到运河南岸,李宗仁命令死守:“敌我在台儿庄已血战一周,胜负之数决定于最后五分钟”孙连仲见李宗仁态度坚决,此时第二集团军已伤亡超过七成,但为了最后的胜利,李宗仁要求孙连仲务必守至次日拂晓。孙连仲表示“绝对服从命令,整个集团军打完为止。”而后,他对再次请求转移的池峰城作出回答:“士兵打完了,你就自己填上去;你填过了,我就来填进去。有谁敢退过运河,杀无赦!”
4日,中国空军以27架飞机对台儿庄东北、西北日军阵地进行轰炸。当晚,日军濑谷支队力战不支,炸掉不易搬动的物资,向峄县溃逃。4月6日,李宗仁赶到台儿庄附近,亲自指挥部队进行全线反击,4月7日凌晨1时,中国军队吹响了反攻的号角,以孙连仲第2集团军为主组成的左翼兵团和以汤恩伯第20军团为主组成的右翼兵团在台儿庄及其附近地区大举反攻。一直防守遭攻的孙连仲部,听说反击,神情振奋,命令一下,杀声震天。双方便展开了巷战、肉搏战,一时间,台儿庄城内枪林弹雨,尸山血海, 血流成河。日军头一次遭到了国民党军队的如此顽强进攻,很快便溃不成军。台儿庄北面,枪炮声渐密,汤恩伯军团已向敌人反攻。矶谷知已陷入反包围圈,开始动摇,下令部队全线撤退。此时敌军已成强弩之末,弹药汽油也用完,机动车多被击毁,全军丧魂落魄,狼狈逃窜。李宗仁命令部队猛追,敌兵遗尸遍野,各种辎重到处皆是,矶谷本人率残部拼命突围。激战4天,国军重创日军濑谷支队、坂本支队,其余日军残部于7日向峄城、枣庄撤退。至此台儿庄战役胜利了。台儿庄会战,在李宗仁的亲自指挥下,击溃日军第5、第10两个精锐师团的主力,台儿庄当面的敌人,于六日晚被中国军队的总攻击所夹击。……此次战斗敌伤亡1万多人,掳获步枪1万多枝,重机枪931挺,步兵炮77门,战车40辆,大炮50多门……,这是日军自明治维新以来在战场上吃到的最大一场败仗。
5月10日,国民政府授予汤恩伯、孙连仲青天白日勋章。5月31日,国民政府行政院议会通过决议,颁给田镇南、冯安邦、黄樵松、张金照、池峰城、吴鹏举等人青天白日勋章。
台儿庄血战,孙连仲,池峰城等中华好儿女,以铮铮铁骨挡住日寇的南犯去路、以血肉之躯筑起了万里长城。以伤亡5万人左右的代价,最终为中国军队取得台儿庄大捷!赢得了宝贵的时间。这是抗日战争以来第一次中国军队取得的大捷,振奋了中国人的精神,增强了战胜日本侵略者的信心。为中国人民赢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典定了里程碑式的基础。 6park.com

注: 求核实:
一批号称中国学者,利用日方资料做出如下解读:1938年6月,日本华北方面军参谋部第三课对台儿庄战役前后日军伤亡的一个统计,第5、第10师团合计伤亡11984名,其中第五师团2月20日至5月10日共战死1281人, 受伤5478人,第10师团3月14日至5月12日战死1088人, 受伤4137人 。日本冈山大学日本近代史教授姜克实认为此说是中国学者对日文资料的断章取义,并认为“在1938年2月20日-4月7日间的“台儿庄会战”,即“台儿庄大捷”中的日本军的死伤者(包括在济宁,嘉祥扫荡的长濑支队)总数应为5800名。其大多数不是死伤于台儿庄,而是东部的临沂战场。

评分完成:已经给 回龙观老王 加上 50 银元!

喜欢回龙观老王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回龙观老王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军事纵横首页]
回龙观老王 已标注本帖为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如果内容违规或侵权,请告知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