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委员会在近日公布了47项战略项目清单,其目的是提升欧盟对10余种关键原材料的本土生产能力。
据悉,这些材料涵盖锂、钴、镍矿资源及稀土,被视为未来欧盟能源转型以及国防安全的核心资源。
值得一提,此次清单是欧盟2023年通过的《关键原材料法案》的落地举措之一,援引欧盟工业专员塞茹尔内的话来说,没有没有稀土,就没有欧洲国防工业。“我们的雷达、声呐系统完全依赖中国的精炼材料,这种风险必须终结。”
众所周知,中国目前主导着全球稀土开采、电动汽车电池金属加工及光伏板供应链。但按照欧盟的计划,准备到2030年实现10%的稀土本土开采、40%本土加工以及25%回收利用,并且将单一国家依赖度限制在65%以下。
而欧盟之所以会这样做,很明显,是想要减少对中国的依赖程度。前不久,中方限制镓、锗等物项的出口,让欧盟市场的反应非常激烈,锗价上涨了近一倍。
当得知中方打出的这张王牌,能够有这么大的威力后,欧盟便想着要优化供应链,减少对华依赖。
当然,就现下而言,欧盟也是想要借此向美国递交“投名状”。特朗普上台后的美国,对欧盟已经不再友好,接连对欧盟实施加征关税措施,尽管欧盟嘴硬说着要展开“报复性举动”,但事实证明,欧盟面对美国,根本只有敢怒不敢言。
这不,已经有消息显示,欧盟对美国部分商品征收反制关税的措施将推迟至4月中旬统一生效。与此同时,欧盟贸易专员谢夫乔维奇对美进行访问。
这个时候的访问,摆明了是去求情了,希望特朗普政府能够手下留情。欧盟在做最后的努力,从这个角度来分析,显而易见,欧盟始终是不愿意与美国硬碰硬。
所以,结合此次欧盟公布47项战略项目清单,旨在减少对外部的依赖,尤其是对中国的依赖,不排除欧盟是想要进一步向美国进行讨好,从而让美国放欧盟一马。
可话说回来,欧盟能够“去中国化”成功吗?至少在我看来,这很难。欧盟与中国经贸联系紧密,中国是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
减少依赖需寻找替代来源,短期内难以实现。其次,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扮演关键角色,特别是在高科技和中间产品领域。欧盟企业难以迅速改变供应链布局。
最后,中国在关键科技领域快速发展,如果欧盟要减少对华依赖程度,那么就必须加大研发投入,培养本土技术能力,但这是需要时间和资源的。
总之,短时间内欧盟想要“去中国化”几乎是不可能的,更何况欧盟成员国利益多样,想要协调一致的政策制定和执行,需要面临巨大的挑战。
不管欧盟此举是真的单纯的想要减少对华依赖也好,还是想要借此向美国递交“投名状”也好,欧盟如此不顾后果的与中国强行“脱钩”,注定是作死的开始。
喜欢明豪朋友的这个帖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 助支持!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月热帖推荐:
- 【深度】李嘉诚与贝莱德的交易已无人可挡? 2025-04-02
- 【深度】最后48小时美国突然发声,港口交易案定性,李嘉诚开始找后路? 2025-04-02
- 【深度】川普发推特谈暗影共济会 2025-04-01
- 【深度】胡懋仁|欧洲什么时候能冷静下来? 2025-04-01
- 【深度】外交部:敦促美方停止借涉藏问题干涉中国内政 2025-04-01
- 【深度】美欧“分裂”、美台“升温”,特朗普在下一盘“大棋” 2025-04-01
- 【深度】施压台湾?美军机密文件被泄露! 2025-03-31
- 【深度】美国收割甩锅开始新阶段,大清算,17国或将惊涛骇浪 2025-03-31
- 【深度】浅说世界的逻辑 2025-03-31
- 【深度】杨晓明被判死刑,相关部门表示与疫苗研发或经营无关 2025-03-30
- 【深度】美帝的牌越来越少了! 2025-03-30
- 【深度】加沙爆发“反哈马斯示威”,哈马斯的末日到了? 2025-03-30
>>>查看更多帖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