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军事纵横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汉族崇拜的民族英雄花木兰,根本就不是汉族
送交者: 文化二革命[☆阶级斗争为纲☆] 于 2020-09-18 18:50 已读 1255 次  

文化二革命的个人频道

花木兰是哪个民族的英雄?

6park.com

6park.com

6park.com

6park.com

逆行斋 6park.com

6park.com

辽宁师范大学 文学硕士 6park.com

22 人赞同了该文章
6park.com

由影星刘亦菲主演的迪士尼真人版电影《花木兰》(Mulan),原定2020年3月21日在北美上映,但10月19日传出因试映效果不佳,该片将进行为期4个月的大规模重拍或补拍。

这是花木兰这个人物形象又一次被搬上荧屏。

在笔者的记忆中,最早了解花木兰这个人物,还是豫剧电影《花木兰》,豫剧大师常香玉扮演花木兰,笔者到现在还能哼哼两句“刘大哥讲话理太偏”。

十多年前,赵薇、胡军也曾主演电影《花木兰》,算得上是中规中矩吧。

把花木兰闹的动静最大的是贾玲。因在《欢乐喜剧人》中塑造了一个贪吃、不孝、胸无大志、贪生怕死,被父亲骗去当兵,见到壮汉更是流鼻血的 “傻大妞”式的花木兰,贾玲惹出了大麻烦。一个所谓的中国木兰文化研究中心发表公开信,认为该节目为了取悦观众、赢得收视率而恶搞巾帼英雄实属不妥,应该向木兰故里人民道歉!木兰故里——河南商丘虞城媒体刊发文章称“贾玲的这种恶搞行为,伤害了木兰故里人民的感情”。 

木兰都有老家了。倘若木兰地下有知,理当感谢商丘虞城给自己的这个户口。

这些年,无论哪个地方出了历史名人,甭管是好名还是歹名,也甭管是真是假,是正史上确有记载的,还是民间口头流传亦或野史传说的,当地总要拿来做点文章。出发点当然是好的,提高当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发展经济助力护航。历史文化名人的无形历史文化遗产,可以转化为有形文化遗产,超过了“矜其乡贤,美其邦族”的心态,蕴藏其后的是巨大的经济利益。最典型的就是诸葛亮躬耕陇亩“襄阳说”和“南阳说”历史上的“悬案”。

话题扯得有点远,还是回到花木兰上面。

既然说花木兰是“巾帼英雄”,就有必要问一问是哪个民族的英雄。

花木兰的事见于 《木兰辞》,是根据民间的传说写成,叙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最早见于南朝陈僧人智匠所编的《古今乐录》,后郭茂倩《乐府诗集》收入。此诗大约产生于北魏后期,在流传中可能有文人的加工润色,但基本上保持着民歌的情调。

大家都知道北魏是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建立者就是“五胡乱华”之一的鲜卑。《木兰辞》写的就是少数民族的事,这一点在诗中有确凿的证据,“可汗大点兵”,可汗,就是少数民族首领的称呼,汉人王朝,没有这么叫的。由此可以断定,木兰生活在一个鲜卑建立的国家里。

《木兰辞》中有一句“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这个“胡”指的谁?是不是“五胡乱华”中的胡?

中国古代有“北胡”、“南蛮”、“东狄”、“西戎”之说,泛指中原之外的四周之地。“北胡”,就是中原背面所有少数民族的统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中的“胡”,指的是柔然。

因北魏孝文帝改革汉化,鲜卑人的汉化程度很高,而鲜卑更北的柔然还保持着原始状态,所以汉化的鲜卑人就开始瞧不起柔然了,称呼柔然为“胡”。殊不知,在汉人眼里,你鲜卑也是“胡”。

柔然的来历一直有争议,像个“混血儿”,也搞不清楚“爸爸”究竟是谁。可能是鲜卑、敕勒、匈奴、突厥等多民族、多部落的大融合,内部有60多个姓氏,来自四面八方、各个阶层,包括少量的汉人。柔然本来就属“杂交”,所以四海之内都是兄弟姐妹,扩张的速度非常快,最强盛的时候,北达贝加尔湖畔,南抵阴山北麓,东北到大兴安岭,西边到准噶尔盆地和伊犁河流域,还进入过塔里木盆地。

柔然被突厥打散后,大部分被屠杀掉,活下来的,分两路出行。一路回到漠北蒙古高原,发展成为室韦,也就是后来蒙古人的祖先。另一波远赴西亚,甚至到达过欧洲,跟当时的拜占庭帝国搭上了关系,这就是欧洲中世纪史上赫赫有名的骁勇善战的阿瓦尔人。

北魏和柔然之间,发生过多次战争。道武帝拓跋珪时代,柔然侵袭北魏两次,北魏主动打击或被动还击两次。明元帝拓跋嗣时代,柔然侵袭北魏两次,北魏还击两次。太武帝拓跋焘时代,北魏和柔然开战三次。最后一次是在神麏二年(429)四月,拓跋焘亲率数万骑兵,渡过戈壁大沙漠,直指柔然可汗廷。柔然受此深重打击,力量大大削弱,自此开始走向衰落,并于六世纪中叶,被突厥和西魏共同剿灭。
《木兰辞》的背景,就是北魏太武帝征讨柔然之战。

说到这里就清楚了,木兰效忠的国家是北魏,效忠的皇帝是太武帝拓跋焘。

而鲜卑,则给当时北中国的华夏汉族带来巨大伤害,历史上惨绝人寰的以三千少女充作军粮的“两脚羊”悲剧,就是同为鲜卑的慕容氏干的。

比较起来,因为柔然和中原距离更远一些,中间还隔一个鲜卑,所以柔然对华夏汉族的伤害要小得多。

一个诞生在两个少数民族战争之间的英雄,一个为鲜卑族效力卖命的人物,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都不值得汉民族为之顶礼膜拜。

对于花木兰,我们可以赞美她对父亲的孝,在军营隐身十二年的奇,奋勇杀敌的勇,但,不要扯到国家、民族这个层次,和所谓的民族英雄更是风马牛不相及。如果非要说她是民族英雄的话,那也是鲜卑族的民族英雄——在北魏抗击外敌入侵战斗中,做出了突出贡献。

太武帝拓跋焘蔑称柔然为蠕蠕,也称茹茹,意思是没有大脑的虫子。

现在某些人的认知水平,确实是蠕蠕,一群没大脑的虫子。 6park.com

喜欢文化二革命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文化二革命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军事纵横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