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军事纵横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老山最激烈的一场大战,越军为何要不顾伤亡拼命反扑
送交者: 冷猫居士[♂★★猫帅★★♂] 于 2021-08-29 14:56 已读 1062 次  

冷猫居士的个人频道

熟悉对越自卫反击战史的网友都知道,1984年7月12日,爆发了5年老山轮战中规模最大最激烈的一场战斗。越军经过积极组织,出动1万多兵力,在炮火掩护下,向解放军昆明军区部队在老山一线的防御阵地发动加强师级猛烈反扑。这场战斗一连持续了14个多小时,最后以我军的胜利而告终,坊间称为“七一二”大战或松毛岭战役。越军在战斗中伤亡3000余人,大大伤了元气,以致5个多月时间都不能重新组织大规模进攻。


对于这段历史,有些网友就会提出问题:越军为何要发动这样一次伤亡惨重的大规模反扑呢?

下面笔者就结合史料来试着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从战略上说,越军高层对我军发动老山、者阴山收复作战已经有所预判,认为中方占领边境一线制高点的意图很明显,就是要夺回战略主动权,从而掌握军事行动的节奏,长期威胁越南北方边境的稳定,以此来支援南方柬泰战场。对于我军的行动规模,越方判断限于国际局势和军事因素,中方在北部边境动用的军力规模不会太大,主要是制造局部流血伤口,如老山、者阴山就是重点地区,以此来牵制越方。但如果政治上需要,战争规模也可能会升级,这不能不防。


从军事地理上说,老山、者阴山失守,特别是丢失老山一线阵地后,使清水地区门户洞开,同时威胁通向河江和扣林山边境的两条战略公路。如果任由中国军队占据有利态势,一旦战争规模升级,河宣省省会河江市便会成为下一个目标,1979年高平、谅山、老街等省会失陷的悲剧就可能重演。这在内忧外患加剧的现实政治中,是越方无法承受的。因此,与其一直被中国军队牵着鼻子走,持续付出代价,不如反戈一击,就在边境地区解决问题,把失去的主动权再夺回来。

从战术层面上说,越南国力、军力有限,不可能在边境全线出击。既然中方采取了以局部“放血”赢得全局主动的方针,越方也可如法炮制,把作战行动限制在局部地区,反牵制中方,破坏其既定战略。而两山中老山地区的军事价值更大,那么就可集中军力于此一点,精心准备,发动一场较大规模反攻,即使付出较多伤亡也在所不惜,务必一举夺回老山,重新掌握边境主动权。


具体到老山地区的态势而言,中国军队分布在老山、662.6高地、那拉、八里河东山的东西一线狭长阵地中,与越军阵地紧贴,纵深不足,后勤不利,易攻难守。特别是那拉地区,态势突出,受越军占据的小青山、汉扬高地两翼俯控,活动困难,一旦被突破即无险可守,只能撤回边境。这样的一个战区形势特点,就决定了越军比较主动,易于发起攻势,首先从那拉中间突破,尔后逐点扩展战果,一直推向老山主峰。

正是基于以上判断,越军总参谋部和第二军区高官密聚河江,并有苏联军事顾问团团长克利夫达上将等参与,积极筹划,反复论证,最后制定了一个规模较大的作战计划,代号为“MB-84”计划。决心以第二军区为主,从其他军区抽调精锐部队协助,集结十余个团兵力,囤积大量军需物资,尔后在老山地区实施雷霆一击,一举夺回边境各要点,重新控制战略主动权。

如此种种,终于在历史上演出了“七一二”大战的惊心动魄一幕。


进入红豆老山书城自选阅读

喜欢冷猫居士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冷猫居士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军事纵横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